彭麗娟 陶含嫣 錢大鈞
作者單位:214000 江蘇省無錫市人民醫(yī)院心功能科
患者女,53 歲,氣喘、乏力1 個月余,外院初診為結(jié)核性胸膜炎,后行相關(guān)檢查后予以排除,對癥治療后癥狀無明顯好轉(zhuǎn),現(xiàn)于我院就診。臨床表現(xiàn)為多尿、夜尿增多、頭暈、頭痛,進行性胸腔積液增多,乏力加重等,不伴腹痛。既往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史。體格檢查:體溫36.8℃,呼吸17 次/min,心率72 次/min,血壓111/73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慢性疾病面容,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胸部可扣及濁音區(qū),雙肺下界移動度減小,心界稍大,心音遙遠,律齊,肺動脈瓣區(qū)可聞及Ⅱ期/6 級雜音,腹軟,無壓痛和反跳痛,移動性濁音(-),腸鳴音正常,雙腎區(qū)無叩擊痛,雙下肢輕度水腫。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10.65×109/L,中性粒細胞79.6%,中性粒細胞8.48×109/L,C 反應蛋白148.53 mg/L,乳酸脫氫酶504 U/L,羥丁酸脫氫酶473 U/L,超敏肌鈣蛋白0.183 ng/ml,血沉24 mm/h,腦鈉肽4419.74 ρg/ml,輕鏈λ 定量<3.66 mg/L,輕鏈κ 定量190.00 mg/L。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輕鏈κ 型M 蛋白(陽性)。心電圖檢查:竇性心動過速,Ⅰ°房室傳導阻滯,左前分支阻滯,異常Q 波(V3-V4),左胸導聯(lián)低電壓,ST-T 異常(V3-V4),T 波改變。超聲心動圖檢查:左室壁向心性肥厚,室壁僵硬收縮活動減弱,肥厚心肌內(nèi)見顆粒樣點狀強回聲,斑點追蹤提示“草莓心”改變(圖1);符合心肌淀粉樣變性(cardiac amyloidosis,CA)。超聲心動圖提示:①左房增大,左室舒張功能減退;②心包積液;③卵圓孔未閉可能。心臟MRI:①各房室壁彌漫透壁延遲強化,考慮CA 可能;②左房增大,左室壁明顯增厚;③左室整體收縮活動減弱;④心包積液。腎臟穿刺電鏡病理診斷:系膜區(qū)輕度擴大,系膜區(qū)少量中密度淀粉樣物質(zhì)沉積,呈細膩纖維狀結(jié)構(gòu),考慮淀粉樣變。骨髓穿刺:漿細胞可見成簇分布。流式細胞檢測報告:1.30%為惡性單克隆漿細胞,符合漿細胞惡性腫瘤改變。
討論:淀粉樣變性是淀粉樣蛋白在體內(nèi)各臟器組織細胞間的沉積,可導致相關(guān)組織衰竭。CA 是由于不可溶性的淀粉樣蛋白對血管和心肌間質(zhì)的浸潤。CA 的超聲心動圖和心電圖表現(xiàn)具有特征性,心室壁多明顯增厚,且呈顆粒狀。文獻[1]報道認為心肌回聲增強伴顆粒樣強回聲診斷CA 的敏感性為87%,若同時發(fā)現(xiàn)房間隔厚度>6 mm,則診斷特異性達100%。另外,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還包括左室射血分數(shù)降低、左房增大、左室舒張功能減退、右室壁增厚、心包積液等非特異性表現(xiàn)。本例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與上述特征相符。CA 患者早期可出現(xiàn)縱向收縮功能減低,提示斑點追蹤技術(shù)有助于CA 的早期診斷。本例患者斑點追蹤提示“草莓心”改變,符合CA。CA 的心電圖表現(xiàn)主要包括肢導聯(lián)低電壓、假性梗死波形成,可能與淀粉樣物質(zhì)浸潤微血管和心肌內(nèi)小血管有關(guān)。心臟MRI 也有助于CA 的診斷,病程不同淀粉沉積情況亦不同,延遲釓顯像呈不同程度的延遲強化,主要表現(xiàn)為位于左室心內(nèi)膜下或心肌彌漫性延遲強化,部分患者可見線樣、顆粒樣或斑片狀強化。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超聲心動圖和心電圖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腎臟穿刺活檢及血液學檢查進一步證實了本病的診斷。
圖1 CA伴多發(fā)性骨髓瘤及腎臟淀粉樣變性二維超聲心動圖和斑點追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