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嬌
“跨境并購”、“蛇吞象”等詞一直是引動上市公司股價暴漲的利器。然而,一些風光的并購背后,買家往往背負了巨額債務,一旦經營不善、整合失敗,則可能引發(fā)業(yè)績下滑、債務違約、股價下跌、股東質押被迫平倉等連環(huán)負面事件。
2020年11月14日,白馬股天齊鋰業(yè)(002466.SZ)主動“爆雷”:公告自身將于2020年11月底到期的18.84億美元債務或存在違約風險。該筆債務源于2018年公司41億美元并購智利鋰礦巨頭SQM部分股權時的貸款。并購完成后,鋰及其化合物價格大跌,SQM的股價一路跌至2020年最低約22美元/股,相比天齊鋰業(yè)65美元/股的收購價少了2/3,這給天齊鋰業(yè)帶來了較大的減值壓力和流動性壓力。
與天齊鋰業(yè)類似,有一些前幾年大舉并購的企業(yè),也在承受償債之痛。比如納思達(002180.SZ)2016年以37億美元收購全球打印機龍頭利盟國際,截至2020年9月30日,資產負債率達72%、流動比率0.92、速動比率0.66,可見有不小的償債壓力。
那么, 納思達是否存在爆雷風險?投資者如何評估上市公司高杠桿收購后的投資風險?
2016年,納思達以37.2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60 億元)收購紐交所上市公司利盟國際(Lexmark)。
納思達的融資方案:納思達、太盟亞洲旗下基金、君聯資本旗下合伙企業(yè)組成的買方團成立并購基金用于收購,三方合計向并購基金出資15.18億美元,其中納思達出資為7.77億美元,占出資比例的51.18%;并購基金及其子公司向銀行申請了兩筆金額分別為9億美元、15.8億美元的并購貸款,合計24.8億美元。
看似并購貸款金額很高,但對于納思達來說,這24.8 億美元償還壓力不大。
首先,9億美元的貸款實際上是一筆短期周轉過橋貸款。因為利盟的ES業(yè)務是為客戶提供企業(yè)軟件解決方案,其客戶包括美國政府機構,涉及敏感信息,因此收購利盟的交易在CFIUS審查時,被CFIUS要求將ES業(yè)務分拆出售。2017年,隨著收購完成后以13.29億美元分拆出售ES業(yè)務(Kofax),納思達將收到的款項用于償還9億美元貸款。
其次,15.8億美元貸款也并非由納思達來償還。這部分貸款的借款人是并購基金設立在美國特拉華州的合并子公司(NinestarLexmarkCompanyLimited),借款完成后,利盟吸收合并該公司,作為存續(xù)主體存續(xù),15.8億美元的債務轉移給利盟來承擔。截至2020年5月,利盟流動貸款僅2億美元,其2019年實現營收180億元,償還短期債務不成問題。
納思達最大的還債壓力來自于向并購基金出資的7.77億美元,當時這部分資金來自于納思達向股東賽納科技的借款。出售ES業(yè)務后,13.5億美元一部分償還銀行貸款9億美元,剩余約4億美元返還給了并購基金的股權投資者(納思達、太盟、君聯)。按照并購基金51.18%的出資比例分配,納思達分得約2億美元,用于償還部分股東借款。賽納科技向納思達提供的借款資金,均來自與發(fā)行私募可交換債(私募EB),一段時間里沒有要求納思達歸還欠款的壓力。
總的來看,納思達并購交易設計的融資結構比較巧妙,標的利盟償債能力較強,納思達來自股東的借款不急于償還,資金鏈較為安全。
值得關注的是,納思達目前通過并購基金間接持有利盟51.18%的權益。根據收購時的協議,重大資產購買完成后的三個完整財政年度結束后,太盟、君聯有向納思達出售并購基金份額的權利,同時對目標公司的估值不低于13倍的正?;A估盈利或者10倍的正?;疎BITDA孰高的價值的最大評估值。也就是說,2021年以后納思達有收購并購基金剩余股權的壓力,屆時納思達將圍繞多少錢收、怎么收等問題與這些財務投資者展開博弈。
納思達與天齊鋰業(yè)跨境收購耗資均在40億美元左右,并且貸款占總資金的比重均達80%以上,但是在債務壓力上納思達明顯小于天齊鋰業(yè)。
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融資結構和還款來源不同。二是買賣雙方經營性現金流可持續(xù)能力有差異。
納思達采用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結合的方式,收購完成后,債權融資部分(包括向股東借款和并購基金借款)42%的貸款由分拆出售標的利盟子公司獲得的資金償還,55%的貸款由利盟來償還,只有3%是納思達承擔;股權融資部分,來自太盟和君聯的股權投資資金時間期限長,無須償付利息。
天齊鋰業(yè)僅參股SQM,無法用標的的現金流“補血”,如果不在二級市場減持SQM股票套現,那么來自標的的資金主要源于分紅,然而天齊鋰業(yè)2019、2020年合計獲得SQM分紅約1.38億美元,尚不足以支付貸款利息。另外,天齊鋰業(yè)償還貸款的資金部分來源于后續(xù)上市公司再融資,再融資不及預期也是資金鏈緊張的重要原因,比如其2019年配股計劃融資70億元,結果僅融資29億元人民幣。
打印機行業(yè),主要依靠打印機耗材賺錢,屬于消費品行業(yè),具有非常強的反周期特征,該市場基本不受經濟周期波動的影響。而鋰及其化合物具備周期性,天齊鋰業(yè)恰恰買在行業(yè)景氣度最高的時候,2018年以后鋰及其化合物長期供大于求、價格走低,無論是天齊鋰業(yè)自身還是參股標的SQM均因此而現金流入減少。根據智研咨詢報告,2019-2022年全球碳酸鋰供應量將達到需求量的1.92倍左右,維持產能過剩的狀態(tài),對天齊鋰業(yè)來說還債壓力可能將持續(xù)較長時間。
頗為令人唏噓的是,根據麥肯錫2017年公布的研究,在2007-2017年發(fā)生的可統計的505宗中企跨境并購交易中,約60%的交易、近300宗、約合3000億美元,并沒有為中國買家創(chuàng)造實際價值。如果按照是否達成收購時的既定目標來衡量,這些交易中,34%為非控股類投資,其成功率僅為30%,對于控股類投資而言,成功率達45%。
海外收購對企業(yè)的現金流需求很大,很難完全通過自有資金解決,需要設計合理的融資結構和融資安排,綜合考慮融資規(guī)模、資本結構、融資期限和還款安排與現金流的匹配性、增信措施以及保護性條款等。在實際操作中,一些企業(yè)為了降低自身的出資比例,往往以股票質押、資產抵押、集團擔保等方式在股東層面進行大量融資,過高的債務融資杠桿率增加了并購雙方的財務負擔。
對于買方和投資者來說,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標的公司和并購方的未來可償債現金流,包括來自經營活動和其他融資活動的現金流,要對現金流進行合理預測,警惕還款計劃與標的公司及并購方現金流難以匹配而帶來償債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