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榮河
進入秋分,家鄉(xiāng)的棉花一天天進入盛開期。上個周末回老家,路過一片棉田,看著白花花的棉花,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種棉、拾棉的情景。
每年的谷雨前,家里的那幾畝棉田便被老父親提前拾掇得平平整整。一到谷雨,便開始播種。那時沒有現(xiàn)代化的大型播種機械,一切都靠人工。父親在前邊用小鋤頭開溝,娘親則緊跟在后邊一粒粒地撒種。那種樸素得不能再樸素的畫面,簡直就是米勒油畫《農民·土地·詩》的翻版,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其實,在娘親的眼里,我和年幼的弟弟也是兩粒寄托著太多希望的種子,我們和棉花在同一片土地上生長。
種植棉花費工費時,棉田的打藥、除草由父親完成,而平日里拾掇棉田的所有零雜活兒,幾乎全由娘親承包了。從棉花剛剛挺起腰身,娘親便開始整日勞作在田地里。娘親用嫻熟的雙手給棉花整枝、打叉、掐頂,娘親的棉田里總是那么生機勃勃,碧綠一片。和齊整的棉田相比,瘦弱的娘親是那么的渺小,但同時又是那么的偉大——正是靠著這副瘦弱身軀的不停勞作,才擁有了成片成片的希望。在娘親的精心呵護下,我和弟弟也茁壯地成長。當然,我們的成長離不了棉花——這一美麗而又堅實的后盾。豐收的棉花,成為我們穿衣、吃飯、讀書的全部依仗。
在焦急得不能再焦急的期盼中,雪白雪白的棉花盛開了。于是,揀拾棉花成為娘親最勞累也最幸福的農活兒。棉花盛開時節(jié),娘親幾乎從早到晚一直在棉田里揀拾,中午只在田間地頭啃幾口干糧充饑。每每放學歸來,我和弟弟也總會拿著個小書包緊跟在娘親身后。雖然我們揀拾的動作不那么專業(yè),甚至有點笨拙,但娘親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我和弟弟第一次以勞動者的身份,與土地進行零距離的親近。
伴隨著冬天的臨近,責任田里的棉花只剩下了光禿禿的空棵。此時的娘親,仍難得半日空閑。夜深了,在昏暗的油燈下,娘親的紡車仍在“吱呦呦”地歌唱。潔白潔白的棉花絮,在娘親的指間一縷縷抽長;補丁摞補丁的日子,竟也織成了一團團的詩行。我和弟弟則在滿是陽光氣息的棉被里,由這個夢鄉(xiāng),進入那個夢鄉(xiāng)。娘親家紡的粗布褂子,成為我和弟弟人前人后最值得驕傲的依仗。
如今,年過七旬的娘親雖不再到田間勞作,但那種棉花的白,依然相伴左右——不在別處,就在頭上……
(編輯 ?余從/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