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愷
2001年11月4日,J.K. 羅琳與《哈利·波特》系列主角合影
時光匆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已經上映20周年了。這個瑰麗、曼妙的魔法世界,不僅為全球讀者構筑了馳騁想象力的共同舞臺,也成了炙手可熱的IP,在影視、文娛等多個領域大放異彩;與“哈利·波特及其魔法世界”有關的一切,總是能乘著大眾記憶的東風,在不同的演繹里收獲追捧。
20周年這樣的時間節(jié)點,《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版權持有方—華納自然不會放棄如此集情懷、回憶、“今昔相對”于一身的重要時刻。11月16日,華納在一份宣傳聲明中表示,要將《哈利·波特》系列包括三位主演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魯伯特·格林特和艾瑪·沃特森在內的演員們重新聚在一起,共同討論《哈利·波特》電影的制作過程、對魔法世界的見解和感懷。
這部將被命名為《哈利·波特20周年:重返霍格沃茨》的特別節(jié)目,計劃于明年1月1日在HBOMax首播。電影制片人克里斯·哥倫布,以及“所有8部哈利·波特電影中其他受人尊敬的演員”都會出現在這場販賣回憶的大型盛會里—除了賦予電影、演員、IP……這一切生命的、魔法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J.K.羅琳。
華納方面沒有詳細解釋到底是“沒有邀請J.K.羅琳”,還是“邀請了卻被拒絕”,只是表示整個魔法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羅琳只會以“過往錄像”的形式,出現在這次的慶祝與探討活動中。
重要的回憶項目,繞過“尚且活在世上”的、整個概念的締造者,讓其以錄像的方式出現,似乎只能讓人想到,這個作者是不是觸犯了法律,正在高墻之中懺悔,以至于不得不消失于人們的視線中。
事實上,羅琳自然沒有觸犯什么法律。但這場足以令她在公開場合“消失”的“輿論徒刑”,早在去年就開始了。
J.K. 羅琳
這個魔法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開始被魔幻的現實催逼,不斷遭受攻訐與指責。
疫情期間,有公益組織在社交網站上呼吁人們在防疫工作中關注特殊的群體并提供適當的便利:“新冠疫情之下,我們要為有月經的人創(chuàng)造一個更平等的世界。”
羅琳轉發(fā)了這條推文,并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有月經的人?這些人不配有個稱呼嗎?直接叫她們?yōu)榕瞬缓脝幔俊?/p>
這句疑問引發(fā)了輿論海嘯。
原文之所以使用“有月經的人”,是因為除了傳統意義上來月經的女人之外,公益組織還試圖將跨性別男性算入其中—他們是“生理為女性、心理為男性”的人,但是既沒做變性手術,甚至可能也沒有服用過任何激素類藥物來改變生理或外貌,只是心理認同為“男”,他們依然有月經,但不能被稱為“女人”。
但J.K.羅琳的發(fā)問,被部分公眾認為是對跨性別者的不尊重,違反了西方約定俗成的某種“政治正確”。一時間,這個魔法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開始被魔幻的現實催逼,不斷遭受攻訐與指責。
魔法世界的主演們—“哈利·波特”“羅恩”“赫敏”,也急急與她割席。在性別權利等議題上本就激進的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在事后連發(fā)多條推文隔空反擊羅琳的言論,聲稱“跨性別者由自己定義,他們值得去過自己的生活,不應該被質疑”,行文間,只字不提羅琳對自己事業(yè)的扶持—她今天擁有的大多數光環(huán),幾乎都來自此刻她正猛烈抨擊的人。
“哈利”與“羅恩”相對來說態(tài)度緩和,在許多場合的采訪中,兩人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依舊認同羅琳過往的創(chuàng)作—那是極佳的、有生命力的作品;依舊尊重羅琳對他們事業(yè)的助推甚至命運的改變—從魔法世界起航的演員生涯不能被抹殺;但是并不同意她的此番言論—我們尊重跨性別群體,他們不應該受到歧視。
《哈利·波特》系列劇照
不僅是這些“有身份”的演員們匆匆劃清界限,大量的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粉絲,也在社交網站上傾瀉著怒火與失望。有的粉絲聲稱:“我曾想自殺,后來因為想知道《哈利·波特》的結局而放棄了,《哈利·波特》是讓我活下去的原因。后來我遇到了我的另一半,他幫助我學會如何愛與生活,但是你侮辱了他,我恨你?!?/p>
目前國際上最大的兩個哈利·波特粉絲網站TheLeakyCauldron和Mugglenet也發(fā)表聯合聲明,將網站關于J.K.羅琳的所有圖片和文字全部進行“消失”處理,未來也不再提及她創(chuàng)造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成就。
抨擊與割席事件發(fā)生后,羅琳發(fā)表了很多條推文解釋自己的想法。首先便是“完全沒有歧視跨性別者的意思”,但是她強調依舊認同自己此前的言論—性別不應該被認知簡單地模糊,如果沒有做出生理上的改變,這種草率的模糊只會造成更多的傷害,導致真正的女性或弱勢群體權益被侵犯。“如果性別被模糊,全球的女性因為性別遭受歧視的現狀將被抹去。”
羅琳講述了自己在20多歲時經歷的一次性侵—此前,她從來沒有公開討論過這件事。
她舉了一個在現實生活中更可能發(fā)生的、更容易被理解的例子來為自己佐證:“如果你對于任何相信或感覺自己是女人的男性敞開洗手間和更衣室的大門,你就相當于對任何想進來的男性都敞開了門,這是事實。”
羅琳的說明不無道理。事實上,在她生活的國度,模糊的跨性別者侵占女性生存空間、造成新危機的事件屢屢上演。
在這番輿論風波之前,英國監(jiān)獄就發(fā)生過一起男性犯人入獄時聲稱自認為是女性,被作為跨性別者送入女子監(jiān)獄服刑,卻在女子監(jiān)獄強奸了很多女性犯人的事件;在本屆東京奧運會的選拔上,所謂的跨性別女運動員—甚至連激素都無須服用的生理“真男人”,用生理男性的體力優(yōu)勢,幾乎把本該獲得資格的生理女運動員擠出奧運會;在那些標榜平權、取消單性廁所、設立無性別廁所的學校,不想和生理男生共同使用廁所的女生選擇憋尿……
這場輿論場的風暴從去年一直延續(xù)至今,羅琳失去了事業(yè)機會和一眾過往“好友”的支持,失去了慶祝魔法世界盛典的機會,最近甚至還受到了死亡威脅,家庭住址遭人拍照曝光。
即便如此,羅琳依舊拒絕向這個輿論運動低頭?!拔蚁嘈胚@樣的運動,正在對于女性政治和生物分類產生可預見性的傷害,也為性侵者提供了掩護?!?/p>
能夠塑造靈動的魔法世界,打造赫敏這樣獨立、敏銳的女性人物,在虛構的故事里描寫小精靈平權與言論自由的作者,真的在現實中容不下跨性別人士嗎?
關于“魔法世界創(chuàng)造者”的輿論風暴刮到現在,較為理性的部分網友認為,或許對跨性別者的觀點有不同的個人意見,但身為公眾人物,羅琳確實應該更謹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更注意使用“非性別化”的語言,避免強化“女性=月經”進而“女性=子宮”的刻板印象。
但事實上,羅琳從來不是什么溫和的“非性別化”觀點持有者。除了作家的身份,她還是一名積極呼吁關注女性權利的人士—這里的女性,是基于“生理性別”的,而“權利”,則是一些最基本的權利,比如如廁、休息等。她一直呼吁,跨性別群體的安全感固然重要,但這種安全感不該以犧牲女性安全為代價,在公共廁所、庇護所等場域,應該有更嚴格的性別分類方法,而不是空口無憑地隨意“認同”。
在這場風波的反復陳辯中,羅琳講述了自己在20多歲時經歷的一次性侵—此前,她從來沒有公開討論過這件事。在推文中,她寫道:“我無法將這些回憶拒之門外,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憤怒與失望,因為我相信相關人員對于女性的安全措施,做得不夠好。我提到這些事情不是為了爭取同情,而是想讓與我有過相似經歷的女性團結起來,她們因對于同性空間產生顧慮,就被定義成了有偏見的人?!?/p>
過往的人生經驗,塑造了羅琳如今面對跨性別群體界定的謹慎。這種經驗帶來的某種困頓,也在輿論場上的另一種聲音中體現出來:曾在《丹麥女孩》中出演過跨性別女性角色的演員,“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是這樣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的:他不同意J.K.羅琳的觀點,理由是“我身邊親愛的跨性別朋友與同事們,已經厭倦了對于他們身份無休止的質疑,而這些質疑往往會帶來暴力與虐待。他們只想平靜地過好生活,讓他們這樣過吧”。
我們無法要求深受其害的J.K.羅琳們,與從未因此受傷的“小雀斑”們彼此互換人生、達到理解和認同,就像性別界定問題無法非黑即白、二元對立—大概它更像那個已經“開除”了創(chuàng)造者的魔法世界,有太多的細節(jié)需要不斷追問與探尋吧。
責任編輯何任遠 hr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