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 能源與環(huán)境學院,南京 210096)
大型火電廠冷卻水系統(tǒng)容量大,管道長,管網結構復雜。為確保冷卻水量充足,通常采用大流量低揚程的循環(huán)水泵[1]。一旦事故停泵,閥門處管路流速驟降,壓力驟降,易產生汽化空腔,使管路破裂風險上升。當正向流量減至零,因凝汽器水位標高在泵閥之上,管中流體受重力倒流,使水泵倒轉受損。閥門全關后,管流中能量未消散,以波的形式振蕩,使管路疲勞受損,壽命降低[2]。這種在封閉系統(tǒng)中由流體速度的快速變化引起的壓力或動量瞬變稱為水錘[3]。水錘嚴重威脅管路系統(tǒng)安全。
為抑制水錘,人們提出注水穩(wěn)壓、泄水降壓、增裝慣性飛輪、增設排氣閥、安裝調壓塔以及調節(jié)閥門關閉歷時等措施[4-6]。其中,閥門調節(jié)技術成熟且成本低廉,現已廣泛應用[7-13]。閥門調節(jié)常分為一階段與兩階段關閥防護2種模式。兩階段關閥模式指閥門先快速關閉至某一角度,再慢速關完剩余行程。相比于一階段模式,兩階段模式可以限制倒流流量和水泵倒轉轉速,降低閥門全關后壓力脈動幅度,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高。但兩階段關閥策略須根據對象確定,否則可能喪失水錘防護效果,甚至加劇其破壞效應[14-15]。
本文以某電廠600 MW機組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建立停泵水力過渡過程數學模型,其冷卻水系統(tǒng)管路高程如圖1所示。鑒于上述水錘危害,選取閥門出口最低壓力,泵最大倒轉轉速、閥門全關后管路水錘波振幅作為評價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指標進行仿真計算。研究兩階段關閥策略中快關時間、快關角度對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的影響,指出可以通過優(yōu)化快關時間與快關角度的方法,提高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
圖1 某電廠600 MW機組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管路高程
根據彈性水錘理論,水錘運動和連續(xù)方程組如下[4]:
式中 H ——管路中某處的水頭,m;
x ——沿管路軸向某處位置坐標,m;
g ——重力加速度,m/s2;
V ——管內流速,m/s;
f ——管路摩阻系數;
D ——管路直徑,m;
t ——時間,s;
α ——管路與水平面間夾角,°;
a ——水擊波傳播速度,m/s。
通過有限差分法建立特征線方程[16-18]:
其中
式中 QPi,HPi——待求點P的參數;
Qi,Hi——已知點 A,B 參數。
求解時,初始H,Q已知,然后沿著計算時段Δt層層推進至算完。
綜合參數CP和CM,式(1)改寫為:
式(2)~(4)組成求解方程。邊界條件:
(1)泵房前池與虹吸井液面高度不變,則有:
(2)閥門處水頭損失:
式中ξ——閥門阻力系數;
Q ——閥門處流量,m3/s;
A ——閥門處通流面積,m2。
(3)串聯管路連接點處,連續(xù)性條件與水頭條件:
式中 P1,P2 ——下標,支管序號;
N+1 ——斷面序號;
hw——局部阻力損失。
(4)泵處水頭平衡方程式與轉速改變方程式:
式中 HS——泵在吸水管一側測管水頭,m;
ΔH泵——泵的揚程,m;
ΔH閥——閥門處水頭損失,m;
HP——泵在壓水總管一側測管水頭,m;
M反——反力矩,N·m;
GD2——水泵回轉部分飛輪力矩,N·m;
ω ——泵輪旋轉角速度,rad/s。
循環(huán)冷卻水系統(tǒng)為直流式供水系統(tǒng)。圖2示出閥門流量系數與開啟度關系曲線。單泵運行時水泵流量12.3 m3/s。關閥歷時35 s:快關至60°,用時5 s;慢關剩余行程,用時30 s。
圖2 閥門流量系數與開啟度關系曲線
利用AFT Impulse管道系統(tǒng)水錘分析軟件求解計算。計算時間步長取 0.001 113 s,模擬時長60 s,水錘波速 826~1 190 m/s。
圖3示出泵轉速,閥門出口流量與壓力隨停泵后時間變化情況。由圖3,第0 s停泵后,泵轉速下降,正向流量下降,閥門出口壓力跌至0.024 MPa,管流汽化風險上升。第8 s后管流倒流,沖擊水泵,使水泵倒轉升至原轉速的17.3%,危害水泵安全。第35 s后,閥門全關,倒流終止,管路中形成振幅達0.011 MPa的水錘波,加劇管路疲勞損傷。因此,需要優(yōu)化快關時間與快關角度,提升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
圖3 快關時間5 s,快關角度60°時泵轉速、閥門出口流量與壓力隨停泵后時間的變化
控制兩階段關閥總歷時不變,計算并討論快關時間、快關角度變化的影響。圖4示出了快關角度60°,不同快關時間下閥門流量系數隨停泵后時間變化情況。表1給出了對應停泵后流量變化與安全性指標計算結果。圖5示出了快關時間9 s,不同快關角度下閥門流量系數Cv隨停泵后時間變化曲線。表2給出了對應停泵后流量變化與安全性指標計算結果。
圖4 快關角度60°時,不同快關時間,閥門流量系數與停泵后時間關系(Cv-t)曲線
表1 快關角度60°時,不同快關時間,停泵后流量變化與安全性指標計算結果
圖5 快關時間9 s時,不同快關角度,閥門流量系數與停泵后時間關系(Cv-t)曲線
表2 快關時間9s,不同快關角度,停泵后流量變化與安全性指標計算結果
快關時間與角度增加都會加強關閥過程流動:使正向流動持續(xù)時間延長;倒流最大流量增加。但快關時間對正向流動影響較大;快關角度對倒流影響較大。
正向流動影響閥門后壓降幅度,保護管路安全。倒流影響水泵倒轉速度與閥門全關后水錘波振幅,危害水泵和管路。
利用快關時間與角度影響差異優(yōu)化關閥策略。先調整快關時間以接近倒流時刻,使正向流動盡量強。然后調整快關角度,控制倒流。重復該過程,最終使各安全性指標滿足要求。在本研究案例中,優(yōu)化后的快關時間9 s,快關角度35°。優(yōu)化前后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優(yōu)化前后安全性指標計算結果
相比于初始關閥策略,優(yōu)化策略閥門出口最低壓力提高44%,閥門全關后壓力振幅降低70%,水泵無倒轉,水泵與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提升。優(yōu)化策略能有效發(fā)揮閥門調節(jié)防護作用。
(1)對于兩階段關閥策略,快關時間與角度增加都會加強關閥過程管路流動。快關時間對正向流動影響較大;快關角度對倒流影響較大。
(2)調整快關時間與角度,實質上是尋找一個平衡點,使正向流動盡量強,倒流盡量弱,以達到提升停泵管路系統(tǒng)安全性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