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寧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農業(yè)農村局,江蘇 徐州221200)
辣根又名西洋山萮菜、山葵蘿卜等,為十字花科作物中能形成肉質根的栽培種,主要以肉質根供食用。辣根營養(yǎng)豐富,因含烯丙(基)硫氰酸而具有強烈的辛辣味,食用方法多樣。肉質根脫水干燥后可制成辣根粉作調味品,辣根皮可提煉辣根酶用于制藥,葉片可用于生產(chǎn)綠色色素,全株可作藥或飼料[1]。
鮮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是一種集水果、蔬菜、糧食、飲料于一身的新型經(jīng)濟作物,外形美觀,籽粒飽滿,皮薄渣少,蒸煮后晶瑩透亮,口感軟糯香甜,蔬糧兼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優(yōu)化,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的鮮食玉米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玉米耐高溫、植株高大,辣根株高約60 cm、喜冷涼耐陰。辣根和玉米間作,玉米可充分利用田間上部的空間和光照,利于旺盛生長,辣根利用玉米高大的莖稈和寬闊的葉片遮陽,為其提供有利的生長環(huán)境。辣根于3月底4月初栽植,11月收獲;鮮食玉米于4月上中旬播種,7月根據(jù)市場行情陸續(xù)采摘上市。該種植模式辣根每667 m2產(chǎn)量約1 200 kg、產(chǎn)值約3 300元,鮮食玉米每667 m2產(chǎn)量約1 300 kg、產(chǎn)值約3 600元,合計每667 m2純效益約4 000元。目前辣根-鮮食玉米間作模式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嵐山鎮(zhèn)、桃園鎮(zhèn)、李集鎮(zhèn)等鄉(xiāng)鎮(zhèn)應用栽培面積較大,常年種植面積約700 hm2?,F(xiàn)將辣根?鮮食玉米高效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辣根肉質根圓柱形,長30~50 cm、粗4~6 cm,外皮黃白色,肉白色,須根4列,易生不定根;短縮莖,根出葉,叢生,色綠,有光澤;葉片長卵圓形,葉緣有缺刻。辣根喜冷涼氣候,但不耐霜凍,生長適宜溫度為17~20℃,高溫條件下生長受抑制,肉質根品質下降。辣根不耐雨澇,較耐陰,適合在半陰地栽培[2]。
1.2.1 選留種根
辣根種根以一年生未受損傷的根段為好,種根長10~15 cm、粗1~2 cm,每667 m2大田需種根75 kg左右。切根時要求頂部平切、下部斜切,以便區(qū)分種根的上下頭,方便定植。
1.2.2 整地施肥
辣根為深根性作物,耐旱不耐澇,宜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田塊種植。種植前,每667 m2施有機肥3 000~4 000 kg、高磷低氮復合肥40 kg、過磷酸鈣50 kg作底肥,深翻30~40 cm,耕翻后起壟,壟底口寬35 cm、上口寬10 cm,壟高30 cm,壟溝寬35 cm,壟距70 cm。
1.2.3 適時栽植
睢寧地區(qū)辣根一般于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按株距20 cm、深度15~20 cm打斜孔(與地面呈45°),將種根下部插入孔(切勿倒栽),栽后覆土厚3~5 cm并壓實,使種根與泥土緊密接觸,以利保濕和促發(fā)不定芽。栽植后噴施除草劑,隨后覆蓋厚度不小于0.01 mm的國標地膜。地膜要拉緊,地膜四周用土壓實,以防風吹破膜。
1.2.4 田間管理
早春栽植的辣根易受干旱影響和遭害蟲危害發(fā)生缺苗[1],應及時查苗補苗。生長期及時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同時挖好排水溝,保持排水通暢,以防夏季大雨澇漬傷根。鮮食玉米收獲后每667 m2施復合肥40 kg,滿足根莖膨大對養(yǎng)分的需求。辣根進入旺盛生長期后,每667 m2葉面噴施多效唑60 g或氯膽萘乙酸80 g、磷酸二氫鉀100 g,控制植株地上部旺長,10 d后再噴1次,促使辣根由地上莖葉生長轉向地下肉質根生長。
1.2.5 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
辣根病害主要為葉斑病,蟲害主要為甜菜夜蛾。應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和綠色防控的理念進行病蟲害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學使用化學藥劑,準確選藥、對癥下藥、適時用藥、輪換用藥。葉斑病發(fā)病初期,葉片上出現(xiàn)近圓形褪綠斑點,后斑點擴展變?yōu)閳A形褐色,病斑四周有黃色暈圈,有的病斑中央穿孔,發(fā)病嚴重時葉片枯死[3]。(1)農業(y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深松土壤促進辣根生長;增施有機肥,增加鎂、鋅、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菌劑)及生物活性物質的用量,控減化肥用量(尤其是氮肥、磷肥);筑深溝高壟,采用地膜覆蓋、膜下滴灌技術;用糖醋液誘殺害蟲。(2)化學防治措施:每667 m2用30%苯甲丙環(huán)唑20 g、10%吡唑醚菌酯10 g兌水噴霧防治葉斑病,間隔7 d左右再噴1次;分別于4月底、7月底8月初(鮮食玉米收獲后),每667 m2用30%甲維鹽·茚蟲威20 g或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兌水噴霧防治食葉類害蟲[2]。
1.2.6 適時收獲
霜降后,辣根葉片枯萎后開始采收,采用根莖類蔬菜收獲機械采收[4],上凍前采收結束。采收過遲辣根肉質根易空心、品質下降。采收時,先清除殘枝枯葉,將辣根整株挖出,削平肉質根頂部,去除毛細小根,留足優(yōu)質種根后分級包裝上市。將種根貯藏于背風向陽的地窖,貯藏期間應防止肉質根受熱或受凍。
根據(jù)市場需求選用符合當?shù)厣鷳B(tài)條件、生育期適宜、抗病性強、夏季耐熱耐濕、商品性佳的國審(省審)甜玉米或糯玉米品種,如晶甜5號、晶甜9號、蘇科糯9號、蘇科糯10號、蘇科花糯2008等[5]。
4月上中旬播種,行距60 cm,株距30 cm左右,每667m2基本苗3 500~4 000株。播種同時每667 m2施復合肥40 kg,然后噴施除草劑,覆蓋厚度不小于0.01 mm的國標地膜。地膜四周用土壓實,出苗后及時破膜引苗。
玉米播種后及時疏通內外三溝,確保旱能灌、澇能排,苗期注意防漬[3],中后期注意抗旱排澇。玉米長有5~6片真葉時根據(jù)幼苗長勢補施平衡肥,一般每667 m2施尿素5 kg,7~9葉期每667 m2追施復合肥20~25 kg作穗肥。及時清除玉米根部分蘗。玉米抽雄后隔行去除雄穗,以免消耗過多養(yǎng)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授粉期適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每株玉米只留上部1個雌穗,其余雌穗在未成形時及時摘除。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和綠色防控的理念進行病蟲害防治,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科學應用化學防治措施。(1)農業(yè)、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冬季清潔田園,翻耕凍垡,降低病蟲菌越冬基數(shù);加強田間管理、及時疏通田間溝系、適時整枝、降低田間濕度,均可減輕病害發(fā)生;采用太陽能板殺蟲燈誘殺玉米螟、甜菜夜蛾等害蟲,利用天敵防治玉米螟、蚜蟲。(2)化學防治措施:根據(jù)鮮食玉米的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成蟲盛發(fā)期在田間放置性誘劑誘殺成蟲以減少發(fā)生量,每667 m2選用5.7%甲維鹽40 mL、20%氯蟲苯甲酰胺10 mL、0.1%苦參堿50 mL兌水噴霧防治蟲害,嚴格控制用藥量,遵守安全隔離期的規(guī)定[6]。
鮮食玉米的采收期要求較高,甜玉米的適宜采收期為授粉后21~24 d,糯玉米的適宜采收期為授粉后23~26 d。采收標準為果穗花絲稍干、果穗籽粒排列緊密、手掐玉米中部籽粒有乳漿濺出。采收過早,籽粒嫩、水分多而內容物少,產(chǎn)量低;采收過遲,籽粒老,品質下降。分級分批采收,將果穗連同苞葉一同摘下,隨即上市銷售或速凍加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