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韓國彩,沈 妍,王 蕊,范微微
(唐山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要做到“八個統(tǒng)一”,其一就是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1]。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體現(xiàn)了黨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對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了更高期望。
2020年暴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給各個國家的醫(yī)療衛(wèi)生、政治生態(tài)、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穩(wěn)定等眾多領域造成深刻影響,成為全球需要共同面對的重大挑戰(zhàn)。經(jīng)過巨大努力,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yōu)勢,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充分展現(xiàn)了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自覺擔當,極大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2]。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來說,中國的抗疫斗爭就是一本厚重深邃的實踐教科書,其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政教育元素,思政課教師將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轉化為鮮活素材,能充分體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八個統(tǒng)一”的理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育實效性。
截止到2020年10月10日,中國累計確診91 284人,中國以外全球疫情累計確診3 689萬余人,共有216個國家(地區(qū))存在確診病例[3],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百年來全球發(fā)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作為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對各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統(tǒng)考。由于社會制度、執(zhí)政理念等不同,各個國家和政府應對疫情的態(tài)度和做法也截然不同,這就導致了各國抗疫效果的差異。高校思政課可以通過對世界各國(地區(qū))抗疫成效的比較,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年學子全面客觀認識當代中國,冷靜理性看待外部世界,正確認識黨和國家面臨的形勢與任務,學會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現(xiàn)實問題和矛盾沖突。
不管是在與新冠肺炎疫情打遭遇戰(zhàn)、阻擊戰(zhàn)的階段,還是在經(jīng)濟社會復蘇的后疫情時代,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克服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偉大奇跡?!盎衲А薄鞍峒沂皆薄芭e國之力”等熱詞的背后,深刻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牢固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生動詮釋了我國硬核“戰(zhàn)疫”背后的文化軟實力。高校思政課可以通過對我國不平凡抗疫歷程的梳理回顧和偉大抗疫戰(zhàn)績的實景展現(xiàn),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重要性和艱巨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念和決心。
參加抗疫的醫(y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重要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這次抗疫斗爭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現(xiàn):“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難、不懼犧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責任,展現(xiàn)出青春激昂的風采,展現(xiàn)出中華民族的希望!”[2]高校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即是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青年一代在疫情中的出色表現(xiàn)充分展現(xiàn)了時代新人的責任擔當,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青春答卷。因此,在思政課堂上大力宣傳青年抗疫工作者的事跡有助于激勵更多的大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壯麗事業(yè)中,腳踏實地,珍惜韶華,勇于擔當。
重大事件教育的前提,首先需要的是教師真實、完整還原重大事件,生動具體地講好中國故事。精彩的故事往往是大學生們非常喜歡的,但僅僅停留在文本敘述的層面,則是遠遠不夠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教育[4]。在社會主義中國,堅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是由“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根本性質決定的,因此,在重大事件教育中,教師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有針對性地選取教育素材、構筑教學情境、整合教育資源、緊扣教學主題、貼合教學原理,有效地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方向,幫助大學生在正確認識重大事件的基礎上,理解和認同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秉持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思政課教師既要講好中國故事,又要講清楚故事背后的原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滲透在實實在在的社會生活事件中。
重大事件教育的一個核心要求,就是教師須能夠透過事件的表象洞察事物內在的本質,從紛繁復雜的矛盾中把握規(guī)律,并且把這種從具體事件中剝離抽象本質的能力教授給學生。而學生要想深刻領會其中的理念和規(guī)律,并把這種理念和規(guī)律整合到自身的知識系統(tǒng)中或作出創(chuàng)造性的升華,光靠思維的參與是極其有限的,需要個體全身心的參與,即需要主觀體驗。列寧指出:“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5]感情、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對人的認識活動的發(fā)生與停止,對主體認識能力的發(fā)揮與抑制起著重要的控制和調節(jié)作用。積極的情感、情緒能夠給認知活動注入活力,使個體高度專注于當前的工作或學習,沉浸其中并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因此,思政課教師在授課時,不僅要對事件的原因、結果、影響等進行全面、客觀、辯證的分析,啟發(fā)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問題、不斷提高其科學思維能力;同時還要通過別具匠心的課程設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代入感和好奇心,激發(fā)深切的情感共鳴,在事件的歷程中感受人性的豐富與復雜、思想的深邃與寬廣、信念的崇高與頑強、精神的價值與關切,從而經(jīng)由自己對政治生活或者道德生活的體認、體驗,使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內化為自己的自覺認同[6]。這種認同凝練著個人的充沛情感、體現(xiàn)了個人的獨立意志,具有直抵人心的強烈力量。
要把大學生培養(yǎng)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shù)臅r代新人,必然要求大學生能夠把教育內容內化為自身的思想品德、外化為行為和習慣,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完成從思想建設到行為實踐的轉變。因此,思政課教師要率先放棄防御型、任務型的教學模式,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型的教學模式,想方設法引領青年大學生以某種合理的方式參與到重大事件中來,將學習到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一方面,教師應準確把握大學生思想動態(tài)變化,綜合分析在重大事件中大學生的關注焦點、態(tài)度立場與行為選擇[7],找準大學生的思想實然狀態(tài);另一方面,教師還需借用重大事件對大學生思想意識獨特的促發(fā)功能,設計好調查研究、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引導大學生在身體力行中、在與社會生活的接觸中達到思想升華、品格提升的應然狀態(tài)。
高校思政課包含“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形勢與政策”五門課程,每門課程都有可以與抗疫斗爭實踐內容相結合的知識點。圍繞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相關資源組織教學。
“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程,可以通過抗疫斗爭中14億中國人民表現(xiàn)出的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闡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闡釋理解要實現(xiàn)中國夢為何必須大力弘揚中國精神,以及中國精神如何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通過關于自由和秩序的討論、依法進行疫情防控和違法阻礙疫情防控的對比,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力量,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加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理論認同與道路自信。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可以通過回顧梳理中國歷史上的磨難及防疫斗爭歷程,總結中華民族從磨難中奮起的經(jīng)驗,以史為鑒,使大學生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理解抗疫斗爭就是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必須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頑強的毅力,去爭取偉大斗爭的勝利。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程,可以通過詮釋中國共產(chǎn)黨“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執(zhí)政理念,幫助大學生理解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品格,是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不變的價值追求,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場,進而引導大學生認識為何中國能匯聚全國之力眾志成城投入抗疫斗爭,中國共產(chǎn)黨為何能凝聚起14億人的磅礴力量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思政課教師應引導大學生透過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與時俱進地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認清事物本質,把握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以通過抗疫斗爭期間中國在快速、及時、科學、高效的大動員、大集結、大作戰(zhàn)中所展現(xiàn)出的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整合能力,詮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完全可以轉換為國家治理效能,進而理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性。面向未來,必須通過完善和發(fā)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提高風險化解能力,提高應對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形勢與政策”課程涵蓋內容較為廣泛,可以通過講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引導學生理解習近平生態(tài)文明思想、踐行綠色發(fā)展理念,共同建設美麗中國;通過講解中國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國擔當和國際社會給予的高度贊譽,幫助大學生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常說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樹立合作共贏是各國發(fā)展的必然選擇等基本觀念。
教師除了根據(jù)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內容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做好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當代大學生在磨難考驗中更加堅定“四個自信”。這是思政課程的核心,也是抗疫斗爭專題融入思政課程的關鍵所在。
3.2.1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疫情肆虐之初,中國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能夠凝聚起14億人民的力量,在極為有限的時間內集結調配強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援疫區(qū),容納上千人的火神山、雷神山兩座醫(yī)院能夠在十幾天內拔地而起,這令世界驚嘆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背后,就是崇高信仰的力量。正是因為廣大人民對黨和政府、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所以才有了這樣一場偉大的勝利,創(chuàng)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在偉大的抗疫斗爭中,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
3.2.2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在與疫情進行殊死斗爭的歷程中,中國人民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同“九八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擊‘非典’精神”一樣,抗疫精神也是中華民族在生死考驗中鑄就的又一座精神豐碑。生命至上,體現(xiàn)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品格;舉國同心,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團結偉力;舍生忘死,體現(xiàn)了抗疫勇士視死如歸的頑強意志;尊重科學,體現(xiàn)了抗疫工作者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命運與共,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和衷共濟、愛好和平的道義擔當。抗疫精神既是新時代中國精神在抗疫中的生動體現(xiàn),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fā)展,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有機統(tǒng)一體。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團結一心、臨危不懼、攻堅克難、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為抗疫斗爭的勝利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3.2.3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與未知病毒打遭遇戰(zhàn),封城還是不封?人民的生命安全與預期的經(jīng)濟增長哪個更重要?復工還是不復?疫情迅速蔓延之際,該遵守社會秩序還是強調個人自由?面對棘手的疫情防控和社會治理難題,政府是擔當還是甩鍋?這種種現(xiàn)實問題的選擇,彰顯著不同的價值標準。一方面,中國的抗疫舉措充分踐行了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不惜一切代價保證人民生命安全,大大降低了新冠肺炎感染率和致死率,從而使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另一方面,因為擁有了共同的價值目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了維系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精神紐帶,產(chǎn)生了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使14億人民有了統(tǒng)一的意志和行動,全國上下一盤棋,為進一步取得疫情防控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抗疫斗爭實踐再次證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因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成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追求。
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zhàn)略成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了情境和豐富的主題素材,依據(jù)不同課程的性質、目標、教學任務及教學內容,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選取相關主題展開深刻講解和論述,并且運用情理交融、實踐鍛煉等方法觸動青年大學生內心的情緒情感,喚醒相關的思想意識,激發(fā)相應的積極行為,動員廣大青年學生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激勵他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