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東
同學(xué)們正在讀課文《父親、樹林和鳥》,熱烈地交流感受。看到同學(xué)們這么認真,劉老師忍不住問道:“剛才大家針對‘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喜歡樹林和鳥’這個問題展開了討論,現(xiàn)在誰來說說自己的收獲?”
小帥(率先舉手):劉老師,我們小組找了父親說的這一句話——“林子里有不少鳥”。聯(lián)系上文可知,此時樹林“幽深”“霧蒙蒙”,一切都朦朦朧朧看不太清楚,可父親依然能夠發(fā)現(xiàn)鳥的蹤跡,可見他對鳥的喜愛和熟悉。
劉老師(笑著說):哦,你們是從環(huán)境描寫中發(fā)現(xiàn)的,很棒!其他小組找到了哪一處?
琳琳:父親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時,“我”卻“茫茫然”,因為“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并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劉老師:看來“我”確實沒有像父親那樣敏銳的感受。林子里究竟有沒有鳥呢?
同學(xué)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有!
劉老師:父親怎么知道樹林中有鳥呢?
伊伊:看這句話,“父親指著一棵樹的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fēng),葉子為什么在動?’”除此之外,父親還聞到了鳥味。
劉老師:這時“我”能看到,能聞到嗎?
聰聰(搶著回答):不能。從“我仔細找,沒有找到動著的那幾片葉子”“我只聞到濃濃的苦苦的草木氣息,沒有聞到什么鳥的氣味”這兩句可以知道。
劉老師:“鳥也有氣味?”“我”向父親提出疑問。我們一起讀讀“我”和父親的對話,看父親怎樣解釋。
“還有鳥味。”父親輕聲說,他生怕驚動鳥。
……
“鳥也有氣味?”
“有。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黎明時,所有的鳥都抖動著羽毛,要抖凈露水和濕氣。
“每一個張開的喙都舒暢地呼吸著,深深地呼吸著。
“鳥要準(zhǔn)備歌唱了。”
劉老師:同學(xué)們,這幾句是什么描寫?
同學(xué)們:語言、動作描寫。
劉老師: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茜茜:我感受到父親觀察仔細,對鳥的生活習(xí)性很了解。
辰辰:我感受到父親特別愛鳥,才會輕聲說,生怕驚動鳥。
劉老師:是啊。父親熟悉樹林,雖然樹林朦朦朧朧,但他看樹葉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而“我”呢?茫茫然,沒有發(fā)現(xiàn)一只鳥,只聞到濃濃的草木氣息。這是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軒軒(跳起來說):老師,我知道了,這是對比!“我”的茫然與父親的了如指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劉老師(豎起了大拇指):恭喜你答對了!對比有什么作用呢?
軒軒(摸著腦袋說):“我”的表現(xiàn)更加襯托出父親對鳥的了解和喜愛。
劉老師:是啊,作者正是運用對比來襯托父親對鳥的了解,讓我們感受到父親熱愛自然的形象。這就是對比寫作手法的妙處之一哦。
我來試試
同學(xué)們,面對同一件事,你和“他”的表現(xiàn)可能不同。請你選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巧用對比,表現(xiàn)出“他”的某種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