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城 黃 宣
周亨德主任醫(yī)師是浙江省名中醫(yī),行醫(yī)50 余載,臨床經(jīng)驗豐富,學識淵博,深研中醫(yī)經(jīng)典,對內科疾病尤其是脾胃系統(tǒng)疾病的治療有獨到見解。筆者有幸隨診左右,獲益良多。周老師在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知識,總結出祛濕化濁、疏肝扶土、降逆和胃、健脾消食、養(yǎng)陰生津五種治療慢性胃炎的方法,臨床療效良好。
慢性胃炎根據(jù)其表現(xiàn)可歸于中醫(yī)“胃痛”“呃逆”“痞滿”等疾病。周老師深諳經(jīng)典,注重治病必求其本,根據(jù)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結合地域特點,他認為慢性胃炎與“濕”密切相關,濕邪中阻,影響脾胃調暢氣機,氣機失調,胃氣上逆,此乃慢性胃炎主要病因病機。臨證遣方用藥時,周老師將“治濕”放在首要地位,然患者病機不盡相同,須仔細辨別,精準用藥。
1.1 濕濁中阻 《黃帝內經(jīng)》說:“諸濕腫滿,皆屬于脾?!逼⑽钢《嘤蓾裥耙?,且江南地區(qū)氣候偏濕偏熱,濕濁困于中焦,脾胃運化失常,此乃外濕。又因飲食不當,喜食肥甘厚膩,或過于辛辣、生冷之品,加重胃腸負擔。周老師指出:“濕不自生,脾失運化而始生,致病者濕也,生濕者脾也?!贝四藘葷?。內外合因,脾胃之病乃生。
1.2 肝氣乘脾 《黃帝內經(jīng)》云:“木郁之發(fā)……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葉天士云:“陽明胃土,獨擋木火之侵辱,所以制其沖逆之危也。”木氣克土,肝氣橫逆,首先損害脾胃,而多悲、多思、多憂、多怒等也可造成氣機不調,影響脾胃功能。故臨診時也應重視疏導患者情緒。
1.3 胃氣上逆 周老師認為,脾胃升降失調亦為慢性胃炎的重要病機。脾胃乃氣機升降之樞紐,脾升胃降,胃為六腑,傳化物而不藏,受納腐熟水谷而下傳于腸,胃以降為順,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則見噯氣頻作,或呃逆頻頻。
1.4 脾胃氣虛 《金匱要略》言:“四季脾旺不受邪?!逼⑽改撕筇熘荆瑲庋?,可受納腐熟水谷,化生精微以濡養(yǎng)全身,脾胃受損則氣血生化無源,無法升清降濁,而見得食則痞、胃納不馨等癥。
1.5 胃陰虧虛 若患者胃病遷延不愈,或因熱病傷及津液,或平素嗜食辛辣,或因情志不暢郁而化火,則導致胃陰虧虛,陰虛血瘀而見胃脘痛,陰液不足而見大便干結。
周老師認為,濕濁中阻是主要病機,且多數(shù)患者有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故治療時強調首先化濕,俟?jié)窕螅兕櫵?。根?jù)每位患者的證型差異,在化濕、和胃降逆的基礎上靈活加減用藥。
2.1 祛濕化濁法 臨床上以濕濁中阻型患者最多,常表現(xiàn)為腹脹,納食不馨,口中甜膩,噯氣較多,中脘嘈雜,或伴有倦怠昏沉,舌苔厚膩。周老師臨證常以草果、羌活、蒼術、白術等為主藥,草果性味辛溫而歸脾胃經(jīng),乃治療濕邪困于中焦之要藥。羌活乃風中之燥劑,有祛風化濕之效,而《神農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本草經(jīng)解》均有說明羌活可用于治療“奔豚”,奔豚輕者常表現(xiàn)為發(fā)作性下腹氣上沖胸,直達咽喉,此與噯氣表現(xiàn)類似。白術、蒼術二藥均能健脾燥濕且歸于脾胃經(jīng),白術健脾之力強,守而不走,蒼術善于燥濕,走而不守,兩者合用,健脾燥濕之效更佳。待濕邪漸去,可減用口感不佳之羌活。夏季濕濁較重者,可加用藿香、佩蘭以芳香祛濕化濁。腹脹納差明顯者,用砂仁、豆蔻化濕消食;倦怠昏沉者,加石菖蒲以化濁醒神。
2.2 疏肝扶土法 此法常用于治療肝氣乘脾型慢性胃炎患者。該證型以女性多見,常表現(xiàn)為緊張易怒,情緒波動較大,胃脘或兩脅疼痛。在治療上,肝血宜養(yǎng)不宜耗,肝氣宜疏不宜伐,周老師常以柴胡、芍藥,佛手、郁金等作為主藥。柴胡為疏肝要藥,但柴胡有劫肝陰之嫌,配伍滋陰柔肝之芍藥,可疏肝而不傷陰,且芍藥還有止痛之功效,尤適于木氣克土之腹痛、胃脘疼痛等。佛手可疏肝理氣,和胃止痛,郁金可行氣解郁,兩者寒溫并用,效果更佳。若氣滯明顯者,還可加用木香、厚樸、枳殼等藥,此三藥均歸脾胃經(jīng),行氣之力強,寬中行滯療效較佳。脾虛明顯者,加用溫山藥、炒白術等藥物;若煩躁、焦慮較明顯,常加入甘草、浮小麥、大棗,取甘麥大棗湯之意?!秱s病論》云:“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甘麥大棗湯主之。”周老師認為仲景所言的“喜悲傷欲哭”或許與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關,而甘麥大棗湯可以養(yǎng)心安神,調節(jié)情志,臨床可用于治療抑郁、焦慮、失眠等病[1-3]。
2.3 降逆和胃法 胃氣上逆型慢性胃炎患者亦較為多見,常表現(xiàn)為噯氣、呃逆頻頻,得食則痞,中脘嘈雜,周老師善用旋覆花、代赭石、姜半夏、蘇葉、蘇梗以調節(jié)脾胃氣機,結合自己的臨床經(jīng)驗,對旋覆代赭湯進行加減,此方重在和胃降逆,去掉原方健脾益氣之藥,加入?yún)擒镙?、黃連、煅瓦楞、海螵蛸。旋覆花、代赭石乃降逆化痰重要藥對,蘇葉理氣和中,蘇梗寬胸利膈。結合藥理研究,周老師認為,脾胃升降失調還會引起反酸,而咽中梗阻感也常常與胃酸反流刺激有關。蘇葉可以降低胃黏膜敏感程度,蘇梗能增強平滑肌的順應性[4],半夏乃降逆止嘔常用藥物,又有燥濕化痰之功。吳茱萸辛熱、黃連苦寒,寒熱并用,辛開苦降,調和中焦,兩藥是常用的經(jīng)典藥對。藥理研究表明,兩藥用可以抗炎,保護胃黏膜[5-6]。若反酸明顯者,加煅瓦楞、海螵蛸中和胃酸,拮抗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害。
2.4 健脾消食法 此法常用于治療脾胃氣虛型慢性胃炎,此證型多見于疾病后期或有其他基礎疾病導致營養(yǎng)欠佳的患者,脾胃虛弱之人,常見胃納不馨,食少納呆,大便不實,全身表現(xiàn)為機體消瘦,短氣乏力,容易疲憊。常用四君子湯為底方加減消食導滯類藥,以炒黃芪、炒黨參、溫山藥、炒薏苡仁及茯苓等藥以健脾益氣。周老師認為,黃芪等藥物需經(jīng)炒制,溫中健脾益氣效果更佳。但若濕濁中阻之恙尚未解決,不可進補,這些藥物應當慎重使用。在使用健脾胃藥物時,最好達到胃納正常,苔不厚膩,無腹脹腹痛及外感疾病等條件。由于脾胃氣虛,患者還常有飲食停滯,腹脹、噯氣反酸明顯表現(xiàn),周老師常用六神曲、雞內金、萊菔子消食健胃除脹,藥理研究表明,六神曲含有消化酶,還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7-8],可促進消化、增進食欲。雞內金、萊菔子是胃腸動力藥[9-10],雞內金主要促進胃排空,萊菔子主要促進腸蠕動,減少某些飲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從而保護黏膜。部分患者還存在手足易冷,大便溏稀等脾腎陽虛表現(xiàn),對此常加用巴戟天、葫蘆巴、干姜等溫陽藥。
2.5 養(yǎng)陰生津法 此法常用于治療胃陰虧虛型慢性胃炎。此類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口干口苦,饑而不欲食,舌紅絳,苔少。周老師常以南、北沙參、玉竹、天花粉作為主藥,隨證加用化瘀、通便類藥物。南、北沙參以滋陰益胃生津,兩者均歸胃經(jīng),南沙參略有補脾氣之效,而北沙參養(yǎng)陰清熱之力較強,兩藥合用,相得益彰。玉竹、天花粉養(yǎng)陰生津止渴。伴有血瘀者,可見胃部隱痛,胃脘疼痛明顯且位置固定,舌暗紅脈澀,加用延胡索、丹參、乳香等活血止痛藥。若有津虧者,常伴大便干結,輕者加麻子仁、桃仁以潤腸通便,若效果不明顯,可加用桑葚子、玄參以增液行舟,若便秘嚴重,可短期內使用番瀉葉、生大黃等瀉下通便。夜間盜汗或烘熱蒸蒸者,加青蒿、地骨皮、糯稻根、煅牡蠣等養(yǎng)陰清熱止汗。
在實際臨床應用中,由于患者病情復雜,多為幾種證型混雜,不宜拘泥于某一種治法,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靈活處方用藥,并且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達到滿意的臨床療效。
患者汪某某,女,34 歲,因“上腹脹悶不適2 年余”于2019 年11 月4 日初次就診,癥見上腹脹悶,喉中梗阻,噯氣頻頻,中脘嘈雜,胃納不佳,伴夜寐不安,情志不暢,患者平素煩躁易怒,容易緊張焦慮,偶有胸前脹悶,兩脅隱痛,舌紅,苔黃膩,脈弦。辨病為腹脹,辨證肝胃不和兼胃氣上逆型,治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擬方:柴胡15g,炒白芍、煨木香各12g,佛手15g,甘草6g,淮小麥10g,大棗15g,旋覆花(包煎)9g,代赭石(先煎)30g,姜半夏12g,蘇葉9g,蘇梗10g,黃連、吳茱萸各3g,丹參12g,瓜蔞皮10g,煅瓦楞(先煎)30g,海螵蛸10g,羌活、草果各6g,共7 劑。2019 年11 月18 日復診,訴上腹脹悶、嘈雜、噯氣諸癥有所緩解,但因近期不慎外感后出現(xiàn)咳嗽,咳黃色痰,咽痛咽癢,無發(fā)熱惡寒、頭暈頭痛等不適。去原方瓜蔞皮、羌活、草果,加膽南星6g、前胡12g 以化痰。2019 年12 月16 日再次就診,患者訴腹脹、噯氣等諸恙明顯好轉,情緒改善,目前偶有噯氣,輕微反酸,胃納一般,夜寐可,二便正常,舌紅,苔薄白,脈細?;颊甙Y狀好轉,目前以脾胃氣虛為主,且舌苔干凈、無外感,在前方鞏固療效基礎上,可加用健脾益氣之藥,擬方如下:旋覆花(包煎)9g,代赭石(先煎)30g,姜半夏12g,蘇葉9g,蘇梗10g,黃連、吳茱萸各3g,炒黃芪、炒黨參各15g,當歸、炒白芍各12g,溫山藥、炒米仁各15g,香附6g,共14 劑。3 個月后隨訪,患者訴諸癥無復發(fā)。
按:患者初次就診時以“腹脹”為主訴,伴有噯氣頻頻,夜寐不安,情志不暢,又因平素焦躁易怒,易緊張焦慮,脈弦,故辨為肝胃不和型,兼有胃氣上逆的表現(xiàn)。緣患者氣機不暢,肝氣郁結,橫逆犯胃,導致脾胃氣機升降失常,胃氣上逆,固見腹脹、噯氣、胸悶、脅痛諸癥,治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之法。方中柴胡、佛手等藥疏肝行氣,甘麥大棗湯調節(jié)情志,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等藥和胃降逆,針對舌苔黃膩及地域特點,用羌活、草果以清熱化濕,諸藥合用,集疏肝、和胃、化濕等功效于一方;患者復診時,諸癥悉減,但因不慎外感而出現(xiàn)咳嗽咳痰,此時不可急于使用補益劑,而是在前方基礎上加用清熱化痰之藥。患者末次就診時,癥狀好轉,尚未痊愈,以脾胃氣虛為主,此時符合使用補益劑的條件,故加用黃芪、黨參等健脾益氣之藥,扶助正氣,以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