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平
(新疆地礦局第一地質(zhì)大隊,新疆 昌吉 831100)
某銅銀多金屬硫化礦是新疆地區(qū)一重要的多金屬礦床,含銀與含銅率分別為0.13%~0.24%、1200g/t~2000g/t,具有非常好的開發(fā)價值,含銀黝銅礦、黃銅礦、輝銀礦、自然銀以及銀黝銅是礦石當中銅、銀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還有孔雀石、銅藍、斑銅礦、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赤鐵礦、毒砂等金屬礦物。方解石、石榴石、角閃石、綠泥石、長石等是主要的非金屬礦物。礦物組成非常復雜,具有種類繁多的金屬礦物和脈石礦石,目的礦呈現(xiàn)不均勻的礦物嵌布粒度,銅礦物以細粒為主的細中粒嵌布,在嵌布粒度上銀礦物微細,資源的回收利用造成不利影響,為了將銅銀綜合選礦指標有效提高,增強礦產(chǎn)資源利用率,結(jié)合銅銀硫化礦開展工藝礦物學以及選礦試驗研究工作,通過試驗分析和研究,對于科學的工藝流程進行確定,請確定添加藥劑制度,將銅銀中和選礦指標有效提升,為相關(guān)技術(shù)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新疆某礦區(qū)選擇試驗礦樣,礦區(qū)礦物具有復雜的層特點,輝銀礦以及自然銀和閃鋅礦、孔雀石、黃銅礦、褐鐵礦、磁鐵礦、赤鐵礦、斑銅礦是礦石中的主要金屬礦物。長石、角閃石以及方解石、金云母、石榴子石是礦物當中的。主要非金屬礦物。銅、銀是礦石中的重要組成。SiO2與CaO以及Al2O3和MgO等是礦石當中的重要脈石礦物。
毒砂、磁鐵礦以及黃鐵礦在礦石當中晶形非常的完好,自形晶結(jié)構(gòu)是其主要結(jié)構(gòu)特點。閃鋅礦以及黃銅礦對其進行交代溶蝕,將一些晶面全行保存下來,促進辦智行經(jīng)結(jié)構(gòu)形成。方鉛礦以及斑銅礦和黃銅礦,產(chǎn)出特點為不規(guī)則形,晶面不完好,結(jié)構(gòu)為他形晶。黃鐵礦(細粒自形)被含銀黝銅礦進行包裹,在外力因素影響下的黃銅礦,具有破碎的顆粒,隨石榴石粒間裂充填閃鋅礦和黃鐵礦,促進填隙結(jié)構(gòu)的形成。
礦物主要以結(jié)合體的形式組成礦體,如磁黃鐵礦余閃鋅礦以及黃銅礦和黃鐵礦等,金屬含量較高的為集合體, 具有較粗的粒徑特征,促進塊狀結(jié)構(gòu)的形成,還有致密的金屬集合體,脈石礦物在其中含量較少,促進致密塊狀構(gòu)造形成。山銅礦以及磁鐵礦和黃銅礦,在脈石礦物當中主要呈集合體以及他形晶粒狀嵌布。
(1)自然銀嵌布特征。自然銀在礦石當中具有非常大的含量,渾圓粒狀是其主要特點,有的為長條狀,有的為麥粒狀,在脈石礦物當中,隨著石英粒間進行充填,閃鋅礦以及方鉛礦和黃銅礦等,都包裹于自然銀中。
(2)輝銀礦嵌布特征。銀礦物主要為輝銀礦,主要表現(xiàn)為帶綠色的灰白色,主要表現(xiàn)為菱形以及三角形,呈現(xiàn)角礫狀和不規(guī)則狀的形態(tài)特征,與脈石以及黃銅礦和自然銀等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則連生特點,還有一些方鉛礦連生輝銀礦,在脈石礦物與方鉛礦之間分布,陜西框中有一些輝銀礦包裹其中。
(3)黃銅礦嵌布特征。黃銅礦在礦石當中主要表現(xiàn)為團粒狀于星點狀,充填在石榴石粒間,還有的表現(xiàn)為網(wǎng)狀充填在黃鐵礦的裂紋中,還有一些包裹赤鐵礦以及磁鐵礦,并對磁鐵礦進行交代,充填在磁鐵礦粒間。
(4)含銀黝銅礦嵌布特征。不規(guī)則狀以及粒狀是含銀黝銅礦的主要特征,在自形黃鐵礦內(nèi)以及方鉛礦內(nèi)進行包裹,部分和黃銅礦,磁黃鐵礦,方解石,綠泥石等進行交代。
選擇原礦2mm~0mm綜合樣,利用過篩進行相應的分級,并在打磨程序下形成砂光片,通過顯微鏡來對礦物粒度分布情況進行顯示,在嵌布粒度上銀礦物呈現(xiàn)微細的特點。銀礦物沒有產(chǎn)出在+0.32mm 粒級,在微細粒級內(nèi)-0.16mm存在較多。在嵌布粒度中銅礦物呈現(xiàn)廣泛的特點,分布于不同粒級當中,尤其-1.28mm 粒級最為普遍,細中粒級是其主要的嵌布特點。
根據(jù)礦石性質(zhì)研究發(fā)現(xiàn),銅礦物與銀礦物是主要的回收金礦物,礦物在礦石當中呈現(xiàn)復雜的嵌布特性,具有復雜的交代包裹特征,呈現(xiàn)細粒度嵌布,單體解離銅銀礦物較差,礦石屬于難選類。浮選法近年來成為多金屬硫化礦選礦分離的主要手段,銅銀混合浮選工藝是浮選銅銀礦的主要方法。充分分析原礦特點,依照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文中主要通過 “銅銀混合浮選”工藝對礦石內(nèi)的銅銀礦物進行回收,這種回收工藝,在目的礦物單體解離過程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硫化銅礦誤捕收劑進行浮選,同時服出礦石中的銀礦物,獲得能夠計價的銅銀混合金礦,同時輔選混浮尾礦中的銀礦物,有效提高銀礦回收效率。
主要試驗包括如何對捕收劑種類進行選擇以及其用量判斷,同時分析磨礦細度,并研究浮選指標影響因素,通過綜合的研究試驗,對選礦工藝進行確定,并確定藥劑制度,同時開展開路流程試驗,具體的試驗步驟與藥劑制度圖見圖1。
圖1 開路試驗工藝流程及藥劑制度圖
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銅礦和銀礦物浮選捕獲劑,利用丁基黃藥與丁胺黑藥,在-200目磨礦細度92%的條件下,開展混合浮選,通過“一次預選一粗二掃三精” 試驗步驟,將銅銀混合精礦獲取,銅銀混合精礦在含銅與含銀分別為0.14%、1702g/t 條件下,通過開路試驗,獲取含銅以及銅回收率分別為2.52%,含銀以及銀回收率分別為25300g/t、 72.18%,含銅以銅回收率分別為0.43%、10.44%,含銀與銀回收率分別為6078g/t、12.14%。
受試驗設(shè)備條件因素影響,難以開展閉路試驗,由于生產(chǎn)具體實際要求與研究過程當中,浮選受到礦返回造成的影響,在進行開路試驗前提下,通過小型工業(yè)試生產(chǎn)15天。
通過試驗發(fā)現(xiàn),銅銀礦物浮選過程當中,利用丁基黃藥 和丁胺黑藥為捕收劑,起泡劑選擇二號油。在-0.074mm磨礦細度以及92%含量條件下,對銅銀礦物進行混合浮選,將混合的銅銀精礦獲取出來。含銅0.18%與含銀1911.44g/t條件下的原礦,直接進行小型工業(yè)試生產(chǎn)10天,銅銀混合精礦含銅以及銅輝收率分別為1.22%、93.32%,含銀以及銀回收率分別為12997.67g/t、95.29%。
新疆某銅銀多金屬硫化礦,在含銅與含銀上分別為0.14%、1702g/t,輝銀礦以及自然銀、含銀黝銅礦、黃銅礦等是礦石當中同銀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非常復雜的。礦物組合特點,具有種類繁多的脈石礦物與金屬礦物,并存在不均勻的礦物嵌布粒度。通過“銅銀混合浮選”工藝方法,浮選銅銀礦物過程當中利用丁基黃藥與丁胺黑藥捕收劑,起泡劑選擇二號油。-0.074mm的磨礦細度92% 含量條件下,進行同銀礦物混合浮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選礦試驗發(fā)現(xiàn),通過“ 銅銀混合浮選”方法的應用,對銅金礦的獲取指標相對較好,還能有效地回收銀礦物。所以,應當在銅銀礦物浮選過程中應用“ 銅銀混合浮選”能夠大大的增強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