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交通大學 邱 晉
語義修辭作為眾多修辭格中較為獨特的一類,主要是指通過詞匯的語義變異構建起來的修辭表達,(廖巧云 2018a, 2018b, 2019)包括隱喻、轉喻、雙關、反語、夸張、比擬、委婉和移就等。國內(nèi)外語義修辭研究歷史悠久,但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側重靜態(tài)描寫,如定義和分類、性質和范疇、形成和源流、意義和運用等,忽略了語義修辭的動態(tài)研究和在線分析。近年來,學界已開始從認知語言學和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視角分別考察語義修辭的認知機制(Lakoff & Johnson 1980, 1999; Croft & Cruse 2004; 徐盛桓 2008a, 2008b)、加工時間進程和神經(jīng)機制(Tartteretal. 2002;Amenta & Balconi 2008;王小潞 2009;廖巧云等 2018)等。但尚未有學者將各類語義修辭放置在一個統(tǒng)一的語言學框架內(nèi),并同時運用神經(jīng)語言學實證手段對理論框架進行驗證。
《語義修辭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研究》一書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廖巧云所著,2019年11月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研究成果。該書正是在構建語義修辭話語識解框架“內(nèi)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Annotation-Denotation Relevance-Inheritance Model,簡稱ADRIM)的基礎上,運用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簡稱ERPs)技術手段,驗證語義修辭識解認知神經(jīng)機制的心理現(xiàn)實性。該書將語言研究理論思辨和神經(jīng)語言學實證檢驗相結合,為語言研究帶來了新的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全書共七章,可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緒論”,介紹該書的研究目標、研究理據(jù)、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方法論等。該書的主要研究目標是在提出一個研究語義修辭話語識解機制的整體性理論框架的基礎上,分析部分修辭范例,并運用ERPs技術手段對修辭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進行實證研究。該書的研究對象為語義修辭話語。作者使用定性研究和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即采用溯因推理的定性方法構建了語義修辭識解機制的分析框架,并通過范例對框架進行分析,再采用ERPs電生理技術的實證手段驗證語義修辭識解認知神經(jīng)機制的心理現(xiàn)實性。
第二部分是語義修辭識解機制的思辨性研究,包括第二、三、四章。第二章“修辭研究回顧”簡要介紹了修辭的發(fā)展歷程,分析總結了修辭的定義和分類,綜述了國內(nèi)外學界修辭研究的現(xiàn)狀。作者首先把修辭研究放在語言研究的大視野下,根據(jù)修辭研究的不同發(fā)展時期,對修辭的發(fā)展歷程進行了簡要介紹,并基于研究需要,將修辭定義為“一定語境下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的言語交際活動”(廖巧云 2019: 13),亦可稱為修辭話語。作者借鑒何愛晶(2013)的語義修辭格分類方法,依據(jù)常規(guī)關系,進一步將語義修辭區(qū)分為體現(xiàn)相似性的隱喻、比擬、移就,體現(xiàn)相鄰性的轉喻、反語、夸張,既體現(xiàn)相似性又體現(xiàn)相鄰性的雙關、委婉。隨后分別從古典修辭學、傳統(tǒng)修辭學、新修辭學等修辭學視角和語義學、語用學、認知語言學、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等現(xiàn)代語言學視角綜述了國內(nèi)外學界修辭研究的現(xiàn)狀。最后提出該書研究的基本假設和主要論題,即1)語義修辭話語的識解機制是什么;2)其識解機制是否具有心理現(xiàn)實性。
第三章“語義修辭識解機制分析框架”構建了語義修辭話語識解機制的分析框架,即內(nèi)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ADRIM)。作者首先對構建研究框架的理論基礎進行了探討,指出后現(xiàn)代哲學注重語言研究的多元性和多維性,強調(diào)“體驗人本觀”和“意義體認觀”,強調(diào)語言具有人類獨有性和主體性等觀點符合當今語言研究發(fā)展的大趨勢,為研究提供了背景支撐;認知科學特別是強調(diào)運用腦成像技術或計算機神經(jīng)模擬技術來闡釋人類認知活動和心腦關系的第三代認知科學的發(fā)展為研究提供了方法論的指導和必要的技術支持;源于復雜性科學的生成整體論為修辭研究提供了基本思路;而心智哲學中意識、意向性、感受質、心-物隨附性等概念為研究框架構建提供了理論支撐。隨后,作者將整體性認知語用模型(廖巧云 2011)下轄的話語識解機制分析框架和內(nèi)涵外延傳承分析框架(徐盛桓 2008b)作為研究框架。但在具體運用于分析修辭話語識解機制時,前者難以構建起修辭話語所涉及的兩個域之間關系的問題,后者無法解釋為什么能夠說“A是B”以及兩個概念的屬性是如何傳承的問題。鑒于此,作者運用后者對前者進行修補,并創(chuàng)新提出“可能性特征”,來解決語義修辭話語中“A和B”概念屬性之間的傳承問題,最終構建出意向性視域下的內(nèi)涵外延關聯(lián)-傳承模型(ADRIM)。其中,“可能性特征”提取過程是語義修辭話語識解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語境和常規(guī)關系的參與是關鍵。
第四章“ADRIM的應用:語義修辭范例分析”將ADRIM模型用于分析不同的語義修辭話語范例,從定性研究角度對研究框架的可操作性進行驗證。作者通過第二章中基于“相似性”“相鄰性”和“相似性+相鄰性”的分類標準逐一對上文八類語義修辭話語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以上八類語義修辭均能引發(fā)語義變異的情況,且這些語義變異能夠通過某種可能性特征構建起事物之間的不同關系。
第三部分是語義修辭識解機制腦成像技術的實證研究,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實驗技術及具體實驗方案論證”簡要介紹了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研究概況,并在此基礎上詳細探討了該書的實驗技術和具體方案。首先,作者對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常用的技術手段如眼動、ERPs和fMRI的功能和應用進行了引介,并重點介紹了ERPs各個成分所反映的不同語言層面的加工;如N200主要反映語音加工,RP和N400主要反映語義加工,LAN和P600主要反映句法加工等。在此基礎上,作者制定出該書語義修辭ERPs實驗研究的具體方案,即以語言理解涉身認知理論模型——“索引假設”理論為指導框架,參考語言理解的可供性提取的研究范式探討語義修辭識解過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現(xiàn)實性。
第六章“語義修辭識解機制的ERPs研究范例”以ADRIM模型為基礎,采用ERPs技術,分別從三類語義修辭中選取隱喻(相似性)、反語(相鄰性)和雙關(相似性+相鄰性)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探討語義修辭話語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現(xiàn)實性問題。本章共開展三個實驗,均采用語言理解的可供性提取的研究范式,考察可能性特征可提取句式(可能性特征需提取的修辭句和無需提取的直義句)與可能性特征不可提取的句式(無關句)在語境加工中的不同時間進程,關注行為數(shù)據(jù)結果以及ERPs成分中的N400和晚正波(Late Positive Component,簡稱LPC)電位的波幅,旨在發(fā)掘語義修辭識解過程中是否存在可能性特征提取的電生理證據(jù)。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行為數(shù)據(jù)結果,還是反映早期語義加工的N400和反映后期語義整合的LPC等ERPs成分,都從不同層面支持修辭識解過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具有心理現(xiàn)實性這一假設,可能性特征提取有助于促進語義修辭話語的識解。
第四部分是第七章“總結與展望”,總結了該書的主要內(nèi)容和研究發(fā)現(xiàn),提出了相關啟示,并展望了未來的研究方向。作者通過理論思辨發(fā)現(xiàn),感受性是修辭運用的意識基礎,修辭話語的通達體現(xiàn)了格式塔效應,可能性特征的獲取是在事物的心-物隨附性作用下涌現(xiàn)出來的;通過實證檢驗發(fā)現(xiàn),修辭話語加工受到多因素的交織影響,修辭話語理解過程中左右腦存在不對稱現(xiàn)象。研究顯示,跨學科研究已成為當今語言研究的一大趨勢,語言學觀點和大腦觀點相結合(張輝 2016)將成為未來語言研究的重要趨勢。此外,作者對實驗設計和研究過程的反思也為未來修辭的實證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較于其他修辭研究,該書是國內(nèi)第一本將語義修辭放在一個統(tǒng)一的語言學理論框架內(nèi)進行討論,并結合神經(jīng)語言學中ERPs技術手段進行實證檢驗的學術專著,為后繼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開闊的研究視角。該書對語言研究的貢獻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展現(xiàn)了多學科研究交叉融合的新趨勢。當今語言研究的前瞻性趨勢就是跳出純語言研究的窠臼,結合人文自科等不同的學科理念及研究手段開展跨學科乃至超學科的語言研究(Kutas & Federmeier 2000;王小潞 2009;Bakeretal. 2013;張輝2016)。“博聞而體要,廣見且善擇”,該書在認知的大背景下,結合哲學、神經(jīng)科學、語言學、心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以一類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語義修辭為例,從理論框架的構建到定性和實證角度的分別檢驗展開研究,試圖通過分析人類語言的運用來窺探心智運作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發(fā)掘語言和大腦的關系,揭示語言表達同心智相關的奧秘。該書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視角對未來研究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導意義。
第二,踐行了理論思辨與實證檢驗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該書第三章構建了語義修辭識解機制的分析框架ADRIM模型,第四章運用ADRIM模型對語義修辭范例進行分析,均屬于語義修辭研究的“思辨性探索”;第五章引介實驗技術并論證具體實驗方案,第六章采用ERPs電生理技術對三類語義修辭識解過程中可能性特征提取的心理現(xiàn)實性展開實驗,均屬于語義修辭研究的“實證性分析”。其中,“思辨性探索”是語言研究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實證性分析”是對語言思辨研究的重要補充,是語言研究向縱深發(fā)展的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兩者的有機結合必將賦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新的增長點。
第三,契合了當今時代對語言研究的新需求。當今人們對語言的認識早已擺脫“工具論”的藩籬,將語言視為社會生產(chǎn)力、民族凝聚劑、知識儲備庫及人類的家園等,(王寅 2014)這一語言觀也與當前“中國文化傳播以及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zhàn)略目標相契合。在信息化、人工化、智能化的新時期,科技創(chuàng)新、人工智能、文化建設、語言教育、大眾生活等各層面均面臨各種各樣的語言問題。因此,語言研究需切實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人工智能開發(fā)、文化教育傳承中具體而實際的需求,以擺脫“為語言研究而研究”的尷尬局面,真正踐行語言研究的社會價值和實踐意義。
該書研究縝密,但囿于資源和篇幅限制,有些局限之處尚待未來研究突破。首先,該書僅選取了分別代表三類語義修辭的隱喻、反語和雙關進行ERPs實驗研究,其他語義修辭的實驗研究還有待開展;其次,該書只對語義修辭進行了探討,針對眾多其他修辭的研究還有待繼續(xù),漢外修辭的對比研究也有待進一步開展;最后,對語義修辭的ERPs實驗研究而言,還可更多關注ERPs的失匹配負波(Mismatch Negativity,簡稱MMN)成分,著重考察語義修辭的自動加工等問題。以上或許可作為后繼研究的視角。
然而,瑕不掩瑜,該書從理論構建和實證檢驗方面對語義修辭識解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所做出的嘗試性研究已受到同行的關注和肯定,值得向語言學、認知神經(jīng)語言學、心理學、語言教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者和研究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