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釗
道德與法治是小學階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也是對小學生進行公民教育的綜合課程。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的核心,旨在通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為學生成為負責任、有愛心的公民奠定基礎。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公民意識教育,主要側重于公民的身份意識、公民的道德意識、公民的法治意識、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意識等方面的教育。教師只有首先厘清這些概念,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
公民意識首先是公民的身份意識,是公民對自身主體性的覺悟。《不列顛百科全書》指出,公民身份即“個人同國家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個人應對國家保持忠誠,并因而享有受國家保護的權利。公民身份意味著伴隨有責任的自由身份”??梢姡肮瘛笔且环N法律身份和成員資格,是指具有一國國籍、行使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并履行憲法規(guī)定的基本義務的個人。
完整、準確地把握公民的概念界定,需要厘清幾對重要的概念:一是公民與“國民”。二者都強調國籍,但又有所不同?!皣瘛敝饕堑赜蚋拍?,反映一個人的國別屬性,即人的國家歸屬,自從國家產生以來就有了國民;公民主要是法律和政治概念,集中反映人與國家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從民主國家產生以來才有公民。二是公民與“臣民”。二者都集中反映了個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但又有明顯的不同:公民反映的是個人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系,公民是作為主體參與主權權威的,其根本特征在于參與;“臣民”則反映的是個人與專制國家之間的關系,集中體現(xiàn)個人對主權權威的服從。三是公民與“人民”?!叭嗣瘛笔莻€政治概念,突出人的階級性,可以說是“好人”的集合,是褒義詞;公民同樣是個政治概念,但突出人的社會性、公共性內涵,是中性詞。可見,與國民、臣民、人民等概念不同,公民是一個人作為一個國家的成員資格,主要反映了一個人與所屬國家的權利義務關系。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經常存在對“公民”的片面理解,有學生會縮小公民的范圍,認為只有取得居民身份證才是一國的公民,也有學生片面擴大公民的范圍,認為只要屬于人類,都是公民。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糾偏,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公民天然地具有一國國籍,公民概念主要反映個人與國家的權利義務關系。
對于學生的公民身份意識教育,小學道德與法治的法治教育專冊教材(六年級上冊)設計了“我們是公民”的主題單元,分為“公民身份從何而來”“認識居民身份證”“我是中國公民”三個板塊?!肮裆矸輳暮味鴣怼?,引出國籍與公民身份的關系: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父母雙方或一方為中國公民,無論本人出生在境內或境外,都具有中國國籍;我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中國公民一旦加入外國國籍即喪失中國國籍,外國公民一旦加入中國國籍即喪失原來的國籍?!罢J識居民身份證”,引導學生關注身份證正反兩面所記載的信息,認識身份證的用處,學會保護個人身份信息?!拔沂侵袊瘛?,展示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成就,增強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作為中國公民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自覺維護中國公民的聲譽和形象。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進一步明確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目標任務,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道德維度指明了方向。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即堅持馬克思主義道德觀、社會主義道德觀,倡導共產主義道德,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引導小學生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把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作為著力點,引導學生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建設者,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好品行。
兒童處于從生物學意義上的人向社會學意義上的人轉變的關鍵時期,是人道德發(fā)展的啟蒙期,是兒童良好行為習慣、個性品質的形成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堅持服務兒童道德發(fā)展為宗旨,旨在通過具有道德與教育意義、兒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促進小學生以道德發(fā)展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質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兒童建構有道德的美好生活。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質”,“引發(fā)他們內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提高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能力”,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與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公民的道德意識并非集中在法治專冊中,而是滲透于12冊教材里。以集體主義教育為例,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公民的道德意識教學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關心集體,參加集體活動,維護集體榮譽,對自己承擔的任務負責;知道班級和學校中的有關規(guī)則,并感受集體生活中規(guī)則的作用,初步形成規(guī)則意識,遵守活動規(guī)則和學校紀律。課程設計體現(xiàn)了低中高不同學段的螺旋上升。小學低年級集中在二年級上冊“我們的班級”單元,重點強調學生對集體生活的初步了解,通過體驗感知集體,初步培養(yǎng)集體意識。中年級主要安排在四年級“與班級共成長”單元,重在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規(guī)則意識,幫助學生克服狹隘的小團體本位思想,注重加強集體之間的團結和合作,強調集體主義。高年級則集中在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我們是班級的主人”,安排了“選舉產生班委會”“共同商定班級事務”兩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班級民主生活的教育,強調集體中民主意識的培養(yǎng)。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對照《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引導學生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明德修身、立德樹人的根本遵循,從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四個層次加強道德修養(yǎng),將兒童生活中知、情、行等方面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道德學習,促進兒童道德品質的形成。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德育課程或社會學科,都是包含法律教育在內的綜合課程。2016年秋季,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程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要求,加大法治教育的力度。但小學階段的法治教育是一種公民素養(yǎng)教育,而非法律專業(yè)教育;不是純粹的法律條文的學習,而是大眾化的普及性的法治教育。它立足于著重普及憲法常識,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觀念、誠信觀念、規(guī)則意識和遵紀守法的行為習慣,符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所強調的“側重法治意識、尊法守法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要求。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依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具體劃分為三個階段:小學一至二年級為前法律教育階段,側重于規(guī)則養(yǎng)成,為后續(xù)規(guī)范的法治教育奠定基礎;小學三至五年級屬于融合法律教育階段,表現(xiàn)為嵌入式滲透,教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明示相關的法律條文;直接法律教育階段,在小學六年級設立法治教育專冊教材,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法律教育。法治教育專冊教材,對應“生活與法”“公民與法”“國家與法”“社會與法”四個學習領域,設計了“我們的守護者”“我們是公民”“我們的國家機構”“法律保護我們健康成長”四個主題單元,以憲法精神為主線,突出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要將法治教育與兒童的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將法治知識的教育與兒童行為實踐相結合;注重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體現(xiàn)德法兼修;將真實法治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確保法律知識準確性的基礎上,嘗試將“法言法語”轉化為“童言童語”;注重課堂教學與學校德育工作以及整體法治教育的融合,實現(xiàn)二者的良性互動;站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法治教育的全局,著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法治教育,做好小學、初中憲法教育的有效銜接,防止小學法治教育中學化的傾向。
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憲法規(guī)定,公民享有廣泛的人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權利,國家充分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憲法在規(guī)定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既有對國家、社會的義務,也有對家庭的義務。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在了解公民廣泛的基本權利,提高自身的權利意識的同時,知道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能濫用權利,不能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權利,樹立權利與義務一致性的理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小學高年級教學內容與要求第2條明確指出: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簡要認知重要民事權利,了解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定保護;初步理解權利行使規(guī)則,樹立依法維權意識,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的觀念,建立對校園欺凌行為的認知和防范意識。課程標準“我們的國家”部分也強調:知道自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擁有的基本權利與義務;知道我國頒布的與少年兒童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學習運用法律保護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與法治意識。小學生對公民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的概念認識還比較模糊,對基本權利與義務的內涵同樣缺乏認識;在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方面,大多意識不到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關系,容易將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割裂開來。因此,法治教育專冊專門設有“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一課,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將憲法的規(guī)定與未成年人保護法的有關內容加以整合,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有所取舍,重點解讀受教育權、勞動權、物質幫助權、平等權等與學生成長息息相關的權利。
有序參與公共事務、承擔社會責任,是公民意識的重要方面。不少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苦于缺乏實踐,存在知與行的脫節(jié)。代之以往的傳授和灌輸,把“講授型”學科課程改造成“活動型”學科課程,力求課程內容活動化、課程活動內容化,不失為有效的選擇。小學生這方面的參與和體驗還十分有限,教師可以將法律知識與學校實踐活動相結合,或者利用社會資源,通過參觀司法機關,開展“模擬法庭”“模擬調解”等活動,培育學生的公民參與意識。
公民意識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情感和認同階段,而應該走向參與,走向實踐?!吧罴唇逃?,眼下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行動,無疑是一堂生動的公民素養(yǎng)大課堂,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抓住這個教育契機。正如網絡熱傳的一篇文章標題倡導的那樣,“不要在這個時候只讓孩子讀書”,要給學生講好家國情懷、生命教育、社會責任、規(guī)則與法治教育、科學精神,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會擔當,提升公民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