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震
(河南中醫(yī)藥大學 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們的國家不斷成長,人們也解決了最基礎的溫飽問題,逐漸的健康長壽變成了人們不斷追求的目標。健康不僅僅指的是身體沒有疾病,也要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能夠良好的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應當多加關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讓老年人保持健康愉悅的心情。體育鍛煉能夠放松身心,促進身體健康,是一種能夠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十分有效的途徑。而健身氣功也比較適合于老年人練習,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易筋經是一種能夠強身健體、強健筋骨、增強內功、能夠煉內壯外的健身氣功。也是一本根據清代的學者凌廷堪所作的《校禮堂文集》、學者周中孚所作的《鄭堂讀書記》、《中國大百科書·體育卷》還有康戈武所作的《中國武術實用大全》以及周明和周稔豐的《易筋洗髓經(修訂本)》等書籍作為考證,以上書籍考證《易筋經》是一本由天臺紫凝道人在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所作的一本關于養(yǎng)生術的書籍?!兑捉罱洝匪磉_的是道教對于通過練氣來得到長生的一種高度的境界,《易筋經》中的語言含有非常豐富的道教的修煉內容以及眾多的道教的詞匯。
但在今天,“易”這個字具有改換、變通以及脫換之意,而“筋”這個字指的則是人的身體的筋膜和筋骨,“經”這個字則具有法典、指南的含義。所以《易筋經》指的就是通過改變人身體的筋骨,通過修煉丹田真氣的方法達到打通全身的經絡的一種內功的方法。在近代流傳的版本的《易筋經》與原來的《易筋經》有所不同,大多數(shù)只是去導引內容,并且與原來的《易筋經》功法相比較也有許多的創(chuàng)新和改進,并且派生出許多各種各樣的樣式。僅僅是少林寺的《易筋經》版本就多達60多種?,F(xiàn)如今流傳較為廣泛的是經由清代潘蔚所編輯和整理的《衛(wèi)生要術》中包含的《易筋經》十二勢。
易筋經分為十二勢,從第一勢到第十二勢分別是,第一勢:韋馱獻杵第一勢;第二勢:橫擔降魔杵;第三勢:掌托天門;第四勢:摘星換斗勢;第五勢:倒拽九牛尾勢;第六勢:出爪亮翅勢;第七勢:九鬼拔馬刀勢;第八勢:三盤落地勢;第九勢:青龍?zhí)阶?;第十勢:臥虎撲食勢;第十一勢:打躬勢以及第十二勢:掉尾勢。是一種不僅僅只是適合老年人練習,同時也適合于青年人和中年人群練習的套路式鍛煉功法。對于以上十二勢中存在個別難度比較大的動作,不同人群的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通過采用不同的動作的幅度以及調息的次數(shù)來更好的適應和練習動作。
對于老年人來說易筋經的活動量適宜,既能夠鍛煉身體,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陶冶情操的作用。能夠使老年人心情舒暢,暢通氣血,讓人感覺心境平和,心境不會隨著浮躁的世事一起浮躁,能夠產生一種豁達之感。老年人群可以選擇一天分早、晚兩個時段進行鍛煉。在早晨鍛煉,因為空氣相對較好,人的情緒也比較穩(wěn)定,是練習易筋經的黃金時間段。對于晚上的鍛煉,鍛煉后能夠更好的促進老年人睡眠,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質量。一天練習兩次屬于易筋經中意、形、氣一種高度協(xié)調的鍛煉的方法。而從運動生理學方面來看,易筋經是一種適合于老年人練習的小強度的運動項目,若是每天只練習一遍也有好處,能夠對內臟器官起到一定的鍛煉的價值,但每天早、晚練習能夠取得更好的練習效果,更加易于身體的強健和心理的放松。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已經不容忽視,老年人群體中也存在著一定比例的抑郁癥患者。抑郁是一種由不同的原因所共同造成的主要表現(xiàn)為情感性障礙以及心境障礙的一種主要以抑郁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狀態(tài)。由于老年人年齡較大,身體也不如以前強壯,疾病多發(fā),也有可能存在親人離世、退休后角色轉變較大等等原因導致出現(xiàn)抑郁的狀況。對于老年人而言,老年人表現(xiàn)出的抑郁通常為對生活失去興趣,感到自己的價值消失,自己成為家庭和社會上的負擔。
孤獨是一種自身渴望產生的人際關系之間的交流與實際生活中的人際交流出現(xiàn)一定的落差導致的精神上的空虛感以及不良的情緒反應。老年人群體年齡較大,子女一般都成家分居,也有可能出現(xiàn)親人離世的情況,加上老年人身體上的疾病,就會導致老年人產生孤獨感,感到寂寞。產生孤獨寂寞的感受老年人就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慢慢的就會容易產生老年癡呆等等進一步的病癥。
焦慮是一種在客觀上缺乏明確的原因而導致的內心出現(xiàn)局促不安的持續(xù)性的精神上的緊張狀態(tài)。老年人出現(xiàn)焦慮的心理往往是由于家庭關系處理困難,自身的思想不開明存在一定的狹隘現(xiàn)象,并且加上自身身體狀況不好,疾病多發(fā),就會導致老年人胡思亂想,心情不平靜,精神疲累,若老年人長期處于一種焦慮的心理狀態(tài),時間久了就會演變成精神上的抑郁。
多疑表現(xiàn)為無端的猜忌,是個體對于一些事情進行不符合實景情況的無端的想象,一種不良的心理暗示,精神極度緊張,不能夠平靜的看待問題。老年人也會出現(xiàn)這種多疑的心理狀況,因為老年人年紀較大,身體機能也會有一些相應的退化,不能夠清楚地聽到別人的話語,也不能清楚地看清東西,記憶力也會出現(xiàn)消退的情況,對于周圍發(fā)生的事情和周圍存在的人不能夠做出正確的客觀判斷,憑借自身模糊的印象模棱兩可的做出判斷。對于別人的一句玩笑話也可能認為別人是在有意的中傷。總是懷疑自己,也懷疑別人,無端的產生猜忌,甚至會制造一些無中生有的事情來為自己的猜忌做支撐。
老年人鍛煉健身氣功易筋經對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活動有著非常積極的健康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所產生的焦慮以及抑郁的心理狀態(tài)。無論老年人以前是否練習過易筋經,都能夠在鍛煉的過程中降低焦慮,提高心理的幸福度。但是若老年人原先有鍛煉過健身氣功,就比初次鍛煉健身氣功對焦慮和抑郁的降低效果要更加的顯著。在以前就有鍛煉過健身氣功的老年人群中,再進行易筋經的練習后,相比較于沒有鍛煉過健身氣功的老年人群的心理變化的前后差異變化更加的明顯,能夠更大程度上的減少焦慮和抑郁。
在一天當中人的腦電波是會發(fā)生變化的,不是一直保持不變的。人在睡眠、清醒以及閉目養(yǎng)神狀態(tài)下的腦電波都是不同的。在鍛煉健身氣功時需要進行入靜練習,能夠增強大腦的阿爾法波,增強大腦皮層的主動性的抑制活動,那些收到神經系統(tǒng)所支配的內臟的活動也會隨之發(fā)生相應的改變,使得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得到增強。就使得大腦皮層處于一種低心理能量的消耗狀態(tài)中。對于健身氣功的練習能夠使人處于一種松弛反應的狀態(tài)當中,也能夠讓人的血壓有所降低,所以在進行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鍛煉后,能夠使得老年人能夠明顯的感覺到處于一種輕松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緩解緊張焦慮的心情,降低不良情緒對于自身的干擾度。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能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老化,注意力也會逐漸的下降。老年人在鍛煉健身氣功易筋經時需要通過自身的意識將意念逐漸集中到對于自身所作的活動當中,是一種內向性主觀活動。在進行健身氣功的鍛煉時,會有意識的將自身的感官進行控制,這就能夠對老年人的注意力起到一個很好地鍛煉,通過這種鍛煉的方式能夠在提高老年人注意力的同時也放松了身心,進一步的促進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對于健身氣功的鍛煉,一定要做到靜心,在動作的轉換和保持時要通過意識對呼吸、姿勢等等進行調整。由此可見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鍛煉不僅僅是一種體育活動,也是一種精神和意識上的鍛煉和調節(jié)。老年人長期鍛煉健身氣功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放松身心,促進心理健康,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強身健體,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
健身氣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瑰寶,以一種良好的精神財富。在老年人進行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鍛煉時,要講究氣、形、神的統(tǒng)一和協(xié)調,要使得這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牽制、相互促進和發(fā)展。這樣就能夠讓老年人在鍛煉的過程中能夠達到身心的統(tǒng)一和和諧發(fā)展,能夠更好地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通過科學合理的鍛煉,不僅僅能夠強身健體,疏通經脈,還能夠進一步的讓老年人達到內外合一的形態(tài),使得心理上更加的放松,使得老年人能夠形成輕松安定的神情,達到輕松、愉悅、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由此可見,老年人進行健身氣功的鍛煉不僅能夠鍛煉身體,強筋健骨,還能夠促進心神合一,使得身心和諧的發(fā)展,從而更加的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綜上所述,健身氣功易筋經能夠調節(jié)老年人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健身氣功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的瑰寶,是在傳統(tǒng)的氣功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和創(chuàng)新的更適合于現(xiàn)代人們進行練習的鍛煉方式,是傳統(tǒng)氣功的延伸。老年人通過對易筋經的練習能夠有效地達到強身健體、放松身心、養(yǎng)生康復的目標,是提高老年人心理以及身體健康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增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漸突出,因此,我們要格外的重視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鍛煉健身氣功易筋經這種強度小的運動方式,對老年人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堅持長期系統(tǒng)的鍛煉,就一定能夠起到強身健體,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果。老年人群體通過鍛煉健身氣功,也能夠在彼此之間相互交流,拓寬老年人的人際交往關系,減少孤獨、焦慮等不利于心理健康的情緒的產生,能夠促進老年人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和情緒。因此,我們要重視健身氣功對于老年人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為老年人提供更加自由的練習健身氣功的環(huán)境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