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芮
心理學家麥基在《可怕的錯覺》中提到過這樣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也就是說,你相信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你相信美好,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處處有美好。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不僅僅只是教學,更重要的還在于育人,育人——我選擇去相信,相信學生,更相信“相信”的力量。
1、從“放手”開始,鍛煉能力
我相信“放手”會更能鍛煉學生,所以在班級管理中,除了制定好班級規(guī)章制度,我會選擇“放手”,盡量讓班干部去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來處理班級事務、管理班級,班級的晨會也是由值周班干部主持,學校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我也盡量去讓班干部組織,而我,就做他們的后盾,給他們提意見,作指導。這種“相信”也確實很好地鍛煉了學生,培養(yǎng)了班干部管理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語言的組織和表達的能力等,我之前的班級也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取得了很多榮譽,如8.4班榮獲“2019慶元旦體育活動中榮獲年級組團體總分第一名”、7.1班榮獲“2018慶元旦體育活動中榮獲年級組團體總分第一名”、8.4班榮獲“第七屆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趣味體育八年級組優(yōu)勝獎”等等,個人獎更是很多。
2、從“錯誤”開始,德育塑人
我一直認為每個人一生會犯很多很多錯誤,所以我很樂于看到學生犯錯,我相信學生在正確面對錯誤后,會收獲成長。所以在學生犯了錯后,我會很耐心地引導他們敢于正視、承認、承擔自己的錯誤。男生214宿舍早讀經(jīng)常集體遲到,我先是讓學生自己說犯了什么錯,之后讓學生自己分析經(jīng)常這樣遲到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包括對自己和班級,然后我對學生說“老師很理解你們,但是就像你們剛剛說的那樣,一個班級如果班規(guī)不起作用了,于己于人于誰都不好,我也相信你們遲到會覺得很丟人、內(nèi)心很不好受,是嗎?”他們齊刷刷的說是,并表示自己不會再犯了,我是這樣回復的:“我相信你們,誰都會犯錯,改了就好,所以這次我不懲罰你們,我相信你們能做到?!?,并且在班級里又立了這樣一個規(guī)矩:第一次犯錯若主動承認錯誤便不做懲罰,我會寬容你,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同樣的錯誤若犯第三次,家長必須陪讀三天,嚴格執(zhí)行。整個學年過去了,214宿舍再也沒有遲到過。當然這個宿舍還犯過其他很多很多的錯誤,但很少再有同一個錯誤犯兩次的。
3、從“放松”開始,塑造學風
我相信適當?shù)摹胺潘伞睍芗ぐl(fā)活力,以退為進,所以下課時間,我會允許學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打籃球,但有規(guī)矩,如果因為做這些事情影響到上課學習,會依據(jù)情況禁止此項活動三天到一星期。我清楚這樣雖然會浪費掉一些學習的時間,但從長遠來說,我更相信這些時間會回報給學生更多,比如更健康的心理、更開朗的性格、更有精力的投入學習。
另外,作業(yè)也不一定僅僅是枯燥的練習題,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欲,讓作業(yè)“放松”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為此我在班級開展了“帶你去旅游”、“新聞播報”等富有娛樂性的活動,一方面學生以自己感興趣的方式、輕松的方式豐富了自己的知識、開闊了自己的視野,做到了關心社會、關心政治,陶冶了情操;另一方面,因為學生要給全班播報展示自己查詢到的知識,所以這些活動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從而給整個班級的學風也帶來了諸多裨益。
4、從“告狀”開始,家校共管
我相信家校共管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所以我經(jīng)常會和家長電話、微信聯(lián)系,反映孩子在校的情況和表現(xiàn),也聽聽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和家長一起商量如何讓孩子取長補短,不斷進步。在這種“告狀”下,父母更多地主動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我也更深入地了解了我的學生,從而也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了引導。
你相信什么,才能看見什么;看見什么,才能去成為什么。我相信“相信”有一種力量,能帶我去成就更多的學生,遇見更好的自己。我也會繼續(xù)堅守這份相信,守住心里最初的那份光與熱。
(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稷峰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