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抱愧鄭州

2020-12-25 12:15:06閻鐵成
關鍵詞:都城鄭州世紀

□閻鐵成

2019年伊始,鄭州喜訊頻傳,全市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大關,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這是現(xiàn)代鄭州發(fā)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鄭州經濟社會發(fā)展站在新起點上,開啟新征程。

鄭州城市發(fā)展的新坐標,不僅讓鄭州人興奮,而且也引發(fā)全國熱議,各路媒體紛紛刊發(fā)消息,一時間,《經濟總量破萬億!“縣城”鄭州如何逆襲成特大城市》《從小縣城到特大城市,鄭州很有吸引力》《一座縣城的逆襲》《中國最“逆襲”的城市,靠一條鐵路超越三個千年古都,成為省會》等奪人眼球,這些消息在傳遞鄭州驚人的發(fā)展速度的同時,也突出了鄭州歷史的“蒼白”。這些消息讓鄭州人興奮的同時,也糾結于曾經的“不堪”。歷史上的鄭州真的是一座小縣城嗎?真的就是一座被火車拉來、只有百年發(fā)展史的城市嗎?走進歷史,真相讓我們大吃一驚。

一、鄭州是中國城市群中建城最早的城市

中國城市發(fā)展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滄海桑田,在社會與自然的多重因素下,許多城市衰亡了,許多城市興起了,演繹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城市發(fā)展史。

歷史上,中國存在過一萬余座城市,但《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8)》告訴人們,目前,這些城市仍存在的,總共只有2129個,其中,地級及以上城市298個,縣(市)1835個,這些城市都歷經滄桑,有著自己五彩斑斕的發(fā)展史,有著自己引以為傲的發(fā)展歷程。它們或因自己豐厚的歷史文明而使人敬仰,或因自己創(chuàng)造的時代奇跡而引人矚目,它們總能引經據(jù)典說出自己的故事,總以自己曾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都城而霸氣十足。但是,引經據(jù)典說出自己故事的都是史冊產生以后的城市,霸氣十足的也都是王氣未消距今不遠的王都。而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孔子作《春秋》開始的,記載的不過是2700余年以來的史跡,中國的王朝時代距今已經有4000余年,王氣未消的王都也不過是近千年的往事。這些城市擁有的不過是近2000年的城市發(fā)展史。那么,3000年前的城市在哪里?中國最早的城市是哪個?現(xiàn)代考古給了人們一把打開秘密的鑰匙。

考古成果以埋藏在地下的那個時代的真實遺存,梳理了中國城市的清晰發(fā)展軌跡,無可置疑地為當今各個城市明確了 “前世今生”。依據(jù)考古成果和歷史記載,以今天市區(qū)建城時間為標準排序,在經濟總量過萬億元、堪稱當今中國最發(fā)達的16座城市中,鄭州公元前16世紀建商城為最早,北京公元前11世紀建薊城排第二,蘇州公元前560年建吳城排第三,南京公元前472年筑越城排第四,長沙公元前5世紀筑楚邑排第五,重慶公元前316年筑巴郡排第六,成都公元前316年筑蜀郡排第七,廣州公元前214年建南??づ诺诎耍瑹o錫公元前202年筑無錫城排第九,武漢公元3世紀建卻月城排第十,寧波公元400年筑筱墻城排第十一,杭州公元591年在鳳凰山依山筑城排第十二,上海1292年建城設縣排第十三,天津1404年開埠設衛(wèi)排第十四,青島1891年筑城設防排第十五,深圳建城史最短,1979年依小漁村起步排第十六。在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建城時間排序中,鄭州公元前16世紀建商城時間最早排第一,安陽公元前13世紀建商城排第二,西安公元前11世紀建鎬京排第三,洛陽公元前11世紀建西周王城排第四,北京公元前11世紀建立薊城排第五,南京公元前472年筑越城排第六,開封公元前363年建大梁城排第七,杭州公元591年在鳳凰山依山筑城排第八。拂去歷史的塵埃,在中國現(xiàn)代城市群中,無論是在最發(fā)達的16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中,還是在歷史最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中,鄭州竟然都是建城時間最早的城市。

細細盤點歷史最悠久的城市的發(fā)展史,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歷史的風雨,很多城市建成之后城址幾經遷移,如洛陽、西安、北京、杭州等,而鄭州自公元前16世紀建城之后,3600年來,城址從未遷移,居民從未離去,至今仍為繁華都市,這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城市發(fā)展史上都是一個孤例。如今,在鄭州紫荊山路與城南路交叉口的鄭州城墻斷面上,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墻主體為商代所筑,在商代城墻之上,分別疊壓有戰(zhàn)國時代修補的城墻、兩漢時代修補的城墻、唐宋時代修補的城墻、明清時代修補的城墻,一面墻上清晰標有3600年的歷史年輪,這在世界城市中是唯一的。

二、鄭州是中國古都群中建都最早的王都

在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的悠長歲月中,建立過許多王朝,產生過許多王都,它們是那個時代的文明先導,引領著社會的發(fā)展。研究成果表明,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先后建成過400多座都城,但是,它們中的很多隨著王朝的消亡而衰亡了。中國古都學會根據(jù)曾是全國性政權都城、曾對中華文明有過重要影響、現(xiàn)在還是繁華的都市等標準,評出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安陽、鄭州八座城市為中國八大古都。在這八大古都中,誰是中國最早的都城呢?

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時任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主編的《中國八大古都》一書,書中請八個城市研究本市歷史的專家撰寫了自己的都城發(fā)展史。從這些權威敘述中,我們可得知,北京是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燕、薊、遼、金、元、明、清的都城。西安是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西周、西漢、西晉、前趙、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的都城。洛陽是從公元前19世紀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夏、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的都城。開封是從公元前4世紀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魏、后梁、后晉、后漢、后周、宋、金的都城。南京是從公元229年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東吳、東晉以及南朝的宋、齊、梁、陳的都城。杭州是從公元907年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吳越、南宋的都城。安陽是從公元前13世紀開始成為商代都城的。鄭州是從公元前21世紀開始成為都城的,先后是夏、商、鄶、虢、管、祭、鄭、韓的都城。依開始成為都城的時間排序,鄭州成為都城的時間最早,公元前21世紀開始成為夏代早期都城。洛陽第二,公元前19世紀開始成為夏代晚期都城。安陽第三,公元前13世紀開始成為商代晚期都城。西安第四,公元前11世紀開始成為西周都城。北京第五,公元前11世紀開始成為薊國都城。開封第六,公元前4世紀開始成為魏國都城。南京第七,公元3世紀開始成為東吳都城。杭州第八,公元10世紀開始成為吳越都城。

縱覽中國八大古都,鄭州不僅是最早成為都城的城市,而且是作為都城時間累計逾1000年的城市,夏代以鄭州為都約200年,商代以鄭州為都約300年,管、鄶、虢、祭、鄭、韓以鄭州為都約800年,與北京、西安、洛陽一樣,同為千年古都。悠久的作為都城的歷史,給鄭州留下了燦爛的文化遺存。在八大古都中,鄭州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83處屈居北京的137處之后排第二,比西安的58處多了25處,比洛陽的52處多了31處,比開封的24處多了59處,比南京的56處多了27處,比杭州的48處多了35處,比安陽的25處多了58處,彰顯了鄭州雄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三、鄭州是古代中原城市群的締造者與引領者

中原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也是中國城市的發(fā)軔之地。早在3000年前,這里便國都連綴,城邑相望,演繹了中國城市群發(fā)展的最早輝煌,而且鄭州是那個時代中原城市群的締造者和引領者。

考古成果告訴我們,在河南18個地市中,依行政區(qū)域內建城時間排序,鄭州公元前33世紀構筑了中國最早的版筑夯土城——西山古城,是中原城市文明的最早曙光。緊隨其后,南陽在公元前32世紀構建了龍山崗城,安陽在公元前27世紀建立了后岡城,漯河在公元前26世紀建立了郝家臺城,濮陽在公元前25世紀建立了戚城,新鄉(xiāng)在公元前24世紀建立了孟莊城,周口在公元前23世紀建立了平糧臺城,焦作在公元前23世紀建立了西金城,許昌在公元前21世紀建立了瓦店城,平頂山在公元前20世紀前后建立了蒲城店城,洛陽在公元前19世紀建立了二里頭城,鶴壁在公元前12世紀建立了朝歌城,三門峽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上陽城,駐馬店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蔡國都城,商丘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宋國都城,濟源在公元前11世紀建立了原城,信陽在公元前7世紀建立了息城,開封在公元前7世紀建立了啟封城。在中原城市群中鄭州是建立最早的城市。

西山城建立之后,鄭州城市發(fā)展綿延不絕,自那時起到秦漢,先后建造了4300年前的古城寨城、4100年前的王城崗夏代都城、3900年前的新砦夏代都城、3800年前的望京樓夏代衛(wèi)城、3600年前的二里崗商代都城、3400年前的小雙橋商代都城、3000年前的娘娘寨兩周古城、2700年前的鄭韓都城、2200年前的滎陽故城等,它們中有邦國之城,也有王都之城,有諸侯之城,也有郡縣之城,開創(chuàng)了中國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布局的先河,演繹了早期城市發(fā)展變化的完整歷程,筑起了中國城池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特別是自夏代開始,在今天鄭州744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便出現(xiàn)了城池相望、攜手發(fā)展的格局。目前,已發(fā)現(xiàn)夏時期的城池6座,商時期的城池5座,周時期的城池23座,既有數(shù)十平方公里的龐大都市,也有百萬平方米的王侯封邑,還有數(shù)十萬平方米的城池聚落,締造了中國最早的綿延不絕的區(qū)域性城市群。

更有意思的是,鄭州除了自己努力發(fā)展之外,還引領了周邊城市的發(fā)展。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在鄭州王城崗誕生,開啟了中國一統(tǒng)王朝的歷史,由于人為和自然的原因,新興稚嫩的王國不得不頻繁遷都,從王城崗遷到了許昌瓦店,從瓦店遷到了鄭州新砦,從新砦遷到了鄭州斟,最后又從斟遷到了洛陽二里頭。從這個意義上講,許昌和洛陽建立的瓦店城與二里頭文明是從鄭州遷過去的。公元前16世紀,商王朝在鄭州管城立都建國,將青銅文明推向了高峰。后來,商王朝也頻繁遷都,最后落腳安陽,安陽殷墟也是對鄭州商城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公元前7世紀,鄭國為了發(fā)展壯大,實施“啟拓封疆”戰(zhàn)略,在今天開封的朱仙鎮(zhèn)建立城池,取“啟拓封疆”中的“啟封”二字用作城名,后來,為避西漢景帝劉啟名諱,改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最早城市及其名字的由來,最早的開封其實為鄭州人所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中國歷史進入春秋戰(zhàn)國后,王國時代在血雨腥風中落幕,強悍的帝國時代以秦王朝吞并六國而登上歷史舞臺。無險可守的鄭州完成了締造中原城市群的擔當之后,開始將引領中原城市群發(fā)展的重任交由洛陽、開封。

四、鄭州是現(xiàn)代中原城市群中第一個建市的城市

歷史發(fā)展壯闊而多彩,城市發(fā)展澎湃而曲折。鄭州在完成開啟中國城市先河、創(chuàng)立中國最早王都、締造古代中原城市群歷史使命之后,開始了自己的“另類人生”。但在中國城市群中,她從來沒有消失,也一直肩負著領銜區(qū)域發(fā)展的重任。

秦王朝統(tǒng)一后,全國實行郡縣制,漢初鄭州為三川郡,郡治今日古滎,下轄管縣、滎陽縣、鞏縣、京縣等。曹魏正始三年 (公元242年),在古滎設滎陽郡,下轄滎陽、京縣、密縣、苑陵、中牟、卷縣、開封、陽武等。在南北朝時,全國實行州、郡、縣制,鄭州為北豫州,州治虎牢,轄河南(洛陽)、廣武、成皋、陽城、滎陽等郡。隋、唐更名滎州、鄭州,州治管城,轄汜水、密縣、滎陽、滎澤、成皋、管城、圃田、須水、清池等。五代鄭州轄管城、新鄭、滎陽等7縣。北宋時,鄭州為四輔郡之一,稱西輔,地位重要,“西輔”一度成為鄭州別稱。后再升奉寧軍,地位高于州、府,下轄管城、新鄭、滎陽、滎澤、原武5縣。金國占據(jù)中原,鄭州轄管城、滎陽、河陰、原武、密縣、新鄭、滎澤、汜水等縣。元代,鄭州轄管城、滎陽、汜水、河陰4縣。明、清實行省、府(直隸州)、縣制,鄭州為州,領滎陽、滎澤、河陰、汜水四縣。1913年,國民政府統(tǒng)一廢州府為縣,鄭州由直隸州改稱鄭縣,不僅鄭州,全國州府統(tǒng)改為縣,如杭州府改為杭縣、開封府改為開封縣、長沙府改為長沙縣、武昌府改為武昌縣、西安府改為長安縣、河南府改為洛陽縣等。1925年后,全國開始試行市建制,鄭州在1928年率先設市。1928年國民政府公布《特別市組織法》和《市組織法》后,全國先后組建南京、上海、天津、青島、漢口、重慶、北平、廣州等8個特別市和杭州、鄭州、寧波、安慶、梧州、南昌、蘇州、九江、開封、成都、汕頭等11個普通市。3年后全國撤市為縣,鄭州再為縣,但直轄省府。1932年,國民政府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qū)設在鄭州,下轄鄭縣、中牟、密縣、新鄭、廣武、滎陽、開封等13縣。1948年10月后重設鄭州市并設置鄭州專區(qū),轄滎陽、成皋、鞏縣、密縣、登封、鄭縣、新鄭、長葛、陳留、開封、中牟、洧川、尉氏、通許、杞縣、蘭封、考城、東明等縣。1954年河南省省會遷至鄭州,鄭州專區(qū)更名為開封專區(qū)并遷駐開封。

在秦之后實行的地方行政建制中,鄭州一直是區(qū)域性中心,全國實行郡、州、縣制時,鄭州是首批建立的郡、州、縣。在全國實行市建制時,鄭州是全國首批設置的19個市之一。在河南省,鄭州是第一個設市的,比開封(1929年設市)、洛陽(1949年設市)都要早。歷史上,鄭州管轄的范圍雖有變化,但大體是今天所轄,但在魏晉、民國、新中國初期,鄭州管轄范圍更大,囊括了今日開封市所轄范圍、洛陽市部分區(qū)域,甚至遠到東明、原陽、長葛等。因此,被一些人常提及的鄭縣,只不過是民國時期全國統(tǒng)一行政區(qū)劃管理改革的瞬間,僅有短短20余年,盡管稱縣,但建制仍為州市級,直轄省府,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縣。

五、鄭州是中國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先鋒

居天地之中,采八方靈氣,鄭州人在接納各地文明元素中融匯重鑄,創(chuàng)造出了一系列燦爛的古代文明,這些創(chuàng)造,每一項都是中華文明的標志。

在鄭州西山遺址發(fā)現(xiàn)的5300年前的城池,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版筑夯土城,鄭州最早創(chuàng)造了版筑造城技術。在鄭州古城寨遺址發(fā)現(xiàn)的4300年前的廊廡建筑遺址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四合院建筑遺址,鄭州最早創(chuàng)造了宮殿建筑形式。在鄭州李家溝遺址發(fā)現(xiàn)的夾砂陶是中原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最早陶制品,鄭州在中原地區(qū)最早創(chuàng)制了燒陶技術。在鄭州青臺遺址發(fā)現(xiàn)的5500年前的絲綢遺物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絲綢遺物,鄭州最早發(fā)明了絲綢織造技術。在鄭州牛砦遺址發(fā)現(xiàn)的4500年前的冶銅坩堝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冶銅實物,鄭州最早開始了青銅冶煉。在鄭州銘功路商墓發(fā)現(xiàn)的3600年前的瓷器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原始瓷器,鄭州最早創(chuàng)制、燒造了瓷器。在鄭州順河路商代祭祀坑中發(fā)現(xiàn)的3600年前的金箔飾品,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金箔飾品,鄭州最早熟稔了黃金的使用。在鄭州商代墓葬中發(fā)現(xiàn)的3600年前的多粒海貝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貝幣,鄭州最早開始使用貨幣。在鄭州大河村遺址發(fā)現(xiàn)的5000多年前的彩繪天象圖,是中國最早的天象觀測記錄,鄭州最早開始了天文觀測研究。鄭州關于“天地之中”的學說是中國最古老的宇宙觀,鄭州最早開始了歷法的研究和制定。由建都于鄭州的黃帝、夏王朝、商王朝制定的《黃帝歷》《夏歷》《殷歷》,證實了鄭州是中國最早歷法的制定者。在鄭州古滎冶鐵遺址發(fā)現(xiàn)的2000多年前的球墨鑄鐵技術,是中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鑄鐵技術,比西方早了1800年,鄭州是這一技術的最早創(chuàng)造者和掌握者。

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是人類發(fā)展與進步的永恒動力,鄭州人的這些創(chuàng)造開創(chuàng)了古代中華文明發(fā)展之先河,成為后人文明征途上進步的階梯。

六、鄭州是中華文化發(fā)展史中的魂魄

憑借中天下而立的優(yōu)越區(qū)位,鄭州一直是中國文化交流的“十”字要沖。在八面來風中,鄭州這片文化沃土鳳凰涅槃,樹立起一座座中國文化豐碑。

5000年前,伏羲佇立于鄭州洛汭之畔的山巔,凝視滔滔黃河與滾滾洛河之匯流,巡察日月星辰、四季之交替,思慮人間滄桑之無常,探尋萬物變化之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樸素的太極八卦哲學思想。春秋時,生于登封的政治家管仲主政齊國改革,使齊國國力大振,成為春秋首霸。子產將刑法鑄于銅鼎昭示于人,首開中國成文法之先河。鄧析首倡“名辯之學”并開訴訟之業(yè),是律師鼻祖。申不害以“法”治國,以“術”理政,成為行政管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韓非提出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理論,影響中國2000余載。列子主張循名責實,無為而治,著作篇篇睿智,蘊含哲理,成為道家先祖。蘇秦“頭懸梁,錐刺股”,終成縱橫大家,貴配六國相印。桑弘羊總管西漢國家財政20余年,力主工商富國,鹽鐵官營,為漢武帝文治武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元1世紀,天竺智者攝摩騰和竺法蘭來到鄭州青龍山,搭起庵棚,講經說法。自此,佛教開始傳播于中華大地,鄭州慈云寺因此被中國佛教界尊為 “釋源祖庭”“華夏作寺之始”。還是在東漢,太學生張陵入嵩山石室隱齋九年,悉心研究黃老之術,后入鶴鳴山開創(chuàng)“五斗米教”,豎起道教的大旗。北宋年間,重文輕武的大宋王朝在嵩山之陽建起了學術研究中心崇福宮和學問傳播中心嵩陽書院。范仲淹、司馬光、程顥、朱熹等兩宋名流云集嵩山,窮究學問,終使儒學迎來自孔子、董仲舒之后發(fā)展史上的第三次高峰——程朱理學,影響中國社會千年。

名山嵩山鑄造了鄭州人雄渾豪放的性格,大川黃河哺育了鄭州人瑰麗多姿的情懷。當華夏民族開始用詩的語言抒發(fā)情感的時候,鄭州人便成為一波波唱和中最拔萃的方陣。一部《詩經》記錄了中國2500年前人們心靈的傾訴,其中的160首十五國吟唱中,鄭州人的詩作占了六分之一,無論情、無論愛、無論恨、無論思,鄭州人以賦、比、興的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唱出了心中的痛快,助推中國文學發(fā)展鑄起第一座高山。漢賦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精彩篇章,鄭州人潘安不僅貌美,而且其賦作更是拔乎其萃,辭藻優(yōu)雅,充滿情感,登魏晉辭賦之頂峰。特別是《悼亡詩》,是中國文學史上悼亡題材的開先河之作。唐代處在中國古典詩作發(fā)展的頂峰期,鄭州人的作品占其八分之一,成為唐詩詩壇上毫無爭議的“霸主”。生于鞏義,胸中激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熾烈情感,具有不惜自我犧牲的高尚精神的杜甫,以臻于妙境和化境的文學成就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作品與時代緊扣,與人民“同行”的新鄭人白居易,敘事詩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家本滎上,籍占洛陽”的劉禹錫,無論短章還是長篇,都充滿哲理和摯情,振衰起廢,催人向上。生于鄭州并逝于此的李商隱,以深情、纏綿、綺麗、精巧的詩風名揚詩壇,成為古代情詩中無人逾越的高峰。唐詩三大家,鄭州有其二,更有杜審言、李頎、劉禹錫、李商隱、鄭繇、崔曙、盧鴻一、張彪、岑參、鄭顥、鄭損等一大批鄭州詩家,引領中國古代文學進入詩作的妙境。在唐詩隊伍中,鄭州方陣是引吭,少了《三吏》《三別》,少了《琵琶行》《長恨歌》,少了《無題》,唐詩還能成為中國文學史中讓人蕩氣回腸的黃鐘大呂嗎?

七、鐵路使鄭州成為“天下”樞紐

鄭州自古便被人們稱為天下之中,在中華民族生活創(chuàng)業(yè)的廣袤大地上,她一直處在中心位置,發(fā)揮著維系八方、通衢天下的交通樞紐作用。

傳說早在黃帝時期,面對沃野平原的自然條件,鄭州人便發(fā)明了輪車,誕生了中國最早的交通工具。到了以鄭州為都的夏代,車業(yè)已經相當發(fā)達了,夏王朝專門設置了管理車輛的“車正”。考古發(fā)現(xiàn),鄭州商代遺址出土的文物來自四面八方,說明作為商代王都的鄭州已是“通達天下”。隨著陸路交通和工具的進一步發(fā)展,春秋之后地處天地之中的鄭州,更成為天下南來北往、東進西出的通衢。交通業(yè)的發(fā)達帶來的是貿易的繁榮,我們今天看到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商業(yè)故事“王亥服牛”“弦高救國”,最早的保護商業(yè)的法律“政商盟約”,最早的與商業(yè)有關的成語“自相矛盾”“買櫝還珠”“鄭人買履”等都出自鄭州。在中國北方地區(qū)的陸路交通時代,交通樞紐便已在鄭州奠定。

進入戰(zhàn)國時代,中國開始向水運交通發(fā)展,歷史再次選擇鄭州。公元前360年左右,北方第一條人工運河在鄭州開挖。將黃河與汴、潁、汝、泗等水連接,形成黃淮平原上的水運大通道——鴻溝,促進了區(qū)域經濟文化的大交流。公元605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以黃河鄭州段為起點,向南開通濟渠至揚州,向北開永濟渠到涿郡,形成貫通中國南北水運交通的大動脈。作為通濟渠與永濟渠的交匯處,鄭州繼陸路交通之后又成為連南貫北、溝通東西的水運交通樞紐。陸路與水運交通樞紐的疊加,使鄭州管城驛商旅往返,車船不絕,工商業(yè)空前繁榮。由于車馬絡繹,通夜難于宵禁,鄭州太守奏請朝廷批準,在城外建新驛站,它成為全國最大的驛站之一,劉禹錫為此專作《管城新驛記》,記述了鄭州新驛站盛景。

19世紀末,鐵路交通傳入中國,在“勾畫”鐵路大動脈時,盡管鄭州已風光不再,但中立天下的樞紐地位,使人們將目光再次瞄向鄭州。最終,人們放棄了河南省會開封,不僅將貫通南北的蘆漢線建在了鄭州,還將連接東西的隴海線也建在了鄭州。兩條鐵路大動脈在鄭州交匯,使鄭州在新的交通時代又成為全國鐵路交通樞紐。

盤點中國交通發(fā)展史,鄭州在每一個時期都引領先河。從陸路到水運,從水運到鐵路,從鐵路到航空,鄭州每個時期都能做到精彩轉身,這是鄭州區(qū)位使然,是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使然,更是鄭州中立天下不斷接納新時代的胸懷使然。鄭州成就了交通業(yè)的發(fā)展,交通業(yè)也使鄭州更為繁榮。輪車在3600年前將鄭州推向當時世界最大城市的地位,船舶在1200年前使鄭州成為天下驛站之最,火車用呼嘯的汽笛將千年的古都從沉睡中喚醒,現(xiàn)代航空開啟了她的新征程。

從西山古城算起,鄭州已經有5300年的城市發(fā)展史,從商代亳都算起,鄭州是世界城市群中發(fā)展沒有中斷的年齡最長的城市。歷經風雨滄桑,她依然生機勃勃,肩負著振興中原的重任,向著新的發(fā)展目標邁進。歷史上的鄭州不是一座縣城,更不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她是一座被現(xiàn)代火車隆隆車輪聲喚醒的3000年王都。不管你知道不知道,她就在那兒,不管你認識不認識,她還在那兒。只是,請別再以鄭縣說事,這不僅抱愧鄭州,也顯得對歷史的無知。

猜你喜歡
都城鄭州世紀
第九屆“博博會”將在鄭州舉辦
客家文博(2022年1期)2022-08-22 06:31:04
世紀贊歌
哥哥從鄭州來
哥哥從鄭州來
趣味(語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28
20世紀50年代的春節(jié)都忙啥
1999,世紀大閱兵
論漢初都城擇變過程中的空間認知
My School Life
夢啟鄭州
青年歌聲(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2
近年來六朝都城考古的主要收獲
東南文化(2016年4期)2016-08-22 09:35:38
博白县| 舒兰市| 吴江市| 南投市| 沂水县| 大渡口区| 四川省| 清丰县| 花莲县| 慈溪市| 全州县| 唐山市| 福鼎市| 蕉岭县| 红河县| 游戏| 大丰市| 平顶山市| 东源县| 封丘县| 南漳县| 诸暨市| 扎赉特旗| 祁门县| 浦城县| 金平| 金溪县| 奉化市| 雅江县| 兖州市| 杨浦区| 错那县| 女性| 上栗县| 元谋县| 突泉县| 阳江市| 东方市| 保康县| 伊春市| 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