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斌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文化與科技教研部 陜西西安 710061)
中國古代有著獨特的計時方法,考證清楚古人的計時方法、計時制度,對于我們今天研究歷史事件、天文現(xiàn)象乃至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都有重要的意義。具體而言,對于一日以下的時間,中國古代有十二時辰制、百刻制、更點制等幾種不同的計時制度,也由此產(chǎn)生了時、刻、點等今天仍然在使用的時間概念。
中國古代早期,曾采用過將一日劃分為十個時間段的記時方法?!蹲髠鳌肤斦压迥辏ü?37)記有“日之數(shù)十,故有十時”的說法;《隋書·天文志》中追述周代的計時制度也說“晝有朝,有禺,有中,有晡,有夕;夜有甲、乙、丙、丁、戊?!睂滋?、黑夜各分為朝、禺、中、晡、夕和甲、乙、丙、丁、戊五個時間段。這種把一天分為十個時間段的計時方法大概與十進制的采用有關。
漢代,開始采用將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的計時制度,這也是中國古代最普遍采用的計時制度。這種計時制度的產(chǎn)生源于古人對太陽運動的認識,人們將太陽在空中運行軌道均勻地分為十二份,每一份對應一個方位,分別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太陽位于不同的方位,就表示不同的時間,這樣就產(chǎn)生了十二時辰制。最早出現(xiàn)這種記時方法的是《漢書》卷七十五《翼奉傳》,翼奉上漢元帝的奏章里有“正月癸未日加申”的說法,“日加申”即日在申的方位的時刻,即申時。自此以后,類似這種記時的方法就不斷出現(xiàn),并且這種日加某方位的記時方法,也逐漸演變?yōu)闀r加某方位,或更簡化為某時。例如,早期稱“日加午”,后來變?yōu)椤皶r加午”,又更進一步簡化為“午時”。
唐代,開始出現(xiàn)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個部分的計時方法,至宋代,正式成為定制,如午時,分為午時初(簡稱午初)、午時正(簡稱午正),這樣,一天分為十二時辰,每個時辰又分為兩個部分,實際上與現(xiàn)在世界上通用的二十四小時制相一致。
十二時辰制與二十四小時制的對應關系如下表1。
十二時辰制在需要對時間進行精細計量的情況下,仍然顯得太粗糙。為解決這一問題,在古代中國還存在另一種計時方法——漏刻記時法。漏刻記時法源于“滴水計時”的原理,其計時方法是:使用一具盛水的容器,下部壁側(cè)開有一個小孔,注滿水后水能從小孔緩慢流出,計量滴出的水量多少來計量時間,該容器稱漏壺。用一根刻有分劃的竹或木桿豎直在壺中或插在容納滴水的下面一個受水容器中,讀取水面淹在哪一劃,就可知道相應的時間或時刻??虅澯蟹謩澋闹睏U稱刻箭。漏壺和刻箭合稱漏刻,也可通稱為漏壺。后來漏壺多用銅制造,稱為銅壺滴漏。最早的漏刻記時法是在一晝夜中,把滴下的水量分為100個刻度的距離,以水流滿一個刻劃的時間為1刻,也就是把一晝夜的時間均勻分為100等份,每份為一刻,稱為百刻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記載:“漏以銅盛水,刻節(jié),晝夜百刻”。東漢馬融注解《堯典》:“古制刻漏,晝夜百刻?!薄端鍟ぬ煳闹尽分凶肥鲋艽陌倏讨贫日f:“《周禮》挈壺氏則其職也。其法,總以百刻,分于晝夜。冬至晝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晝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晝夜各五十刻”。唐代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五引《梁漏刻經(jīng)》也指出:“至冬至,晝漏四十五刻,冬至之后日長,九日加一刻,以至夏至,晝漏六十五刻,夏至之后日短,九日減一刻?;蚯刂z法,漢代施用?!边@說明秦漢時期百刻計時制的應用已經(jīng)非常普遍。
漢代使用百刻計時制的記載更不在少數(shù)?!稘h書·武五子昌邑王傳》記載:“夜漏未盡一刻,以火發(fā)書,其日中賀發(fā),哺時至定陶”。《漢書·東方朔傳》記載:“微行以夜漏下十刻乃出。旦明入山下,馳射鹿孚狐兔”。漢代衛(wèi)宏《漢舊儀》卷下記載:“掖庭會晝漏未盡八刻……”。
表1 十二時辰制與二十四小時制的對應關系
近年來,國內(nèi)出土了好幾具漢代漏壺,連同有記載的承相府漏壺,可證此時漏壺的使用已較普遍。漢代劉向《洪范傳》記漢武帝時所用之法云:“冬、夏二至之間,一百八十余日,晝夜差二十刻?!?/p>
漏刻計時的百刻制完全不考慮太陽的運動,是一種純粹的人為時間計量單位,它劃分較細,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計時制度向精密化方向的發(fā)展。
百刻制與天象無關,不便于在天文學上使用。而十二時制比較符合天文學上的習慣,但劃分較粗。由于一百刻不是十二的整數(shù)倍,使得兩種計時制度相互配合時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如果將刻數(shù)化為時辰來表示,計算起來較繁雜,反之亦然。為此,歷代天文歷算學家們作了許多努力,提出各種設想與辦法?!稘h書·哀帝紀》中記載,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漢哀帝接受夏賀良建議,下詔改元,“以建平二年為太初元將元年,……漏刻以百二十為度”。唐代顏師古注釋曰:“舊漏晝夜共百刻,今增其二十……今賀良等重言,遂施行之?!比欢?,僅僅兩個月后,漢哀帝即下詔廢除一百二十刻制,恢復百刻制。到漢孺子劉嬰居攝三年(公元8年),王莽又重提前議,“以居攝元年為初始元年,漏刻以為百二十為度,用應天命”(《漢書·王莽傳上》)。次年,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時制的改革亦被遵行。到劉秀建立東漢(32年),則又復用百刻制。至南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六年(507)改百刻制為九十六刻制,大同十年(544)又改為一百零八刻制,用至陳文帝天嘉年間(560-566)仍恢復百刻制,一直沿用到明末。
明代末年,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中國后,人們再次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以后,九十六刻制才成為正式的時制。依據(jù)九十六刻制,一個時辰合八刻,每刻15分鐘。我們今天所用的時制就源于此。
五代后晉時王溥的《五代會要》記載了當時司天監(jiān)的《漏刻經(jīng)》說:“晝夜一百刻,分為十二時,每時得八刻三分之一。六十分為一刻。一時有八刻二十分。”這是歷代常常使用的方法,將百刻十二等分,得八刻三分之一。這三分之一刻稱為小刻。唐代中期將每個時辰劃分為初、正兩個小時以后,每小時得四刻六分之一。這六分之一也稱為小刻。
《五代會要》記載著小刻放在時中的安排方法。它說:“一時有八刻二十分。四刻十分為正前,十分四刻為正后。二十分中,必為時正。”
小刻的出現(xiàn),首先起于隋代,《大業(yè)歷》二十四氣日出時刻有卯八刻十九分和辰初刻五十分的記載(每刻60分),唐代的《戊寅歷》所載的二十四氣日出時刻也有辰初刻二十分和八刻七分的記載(每刻24分),證明八刻為小刻。這些是小刻在大刻之后的證據(jù)。其它唐歷也與此雷同。
宋代的《應天歷》,“求二十四氣加時辰刻:各置小余,以辰數(shù)除為時數(shù),不滿百收為刻分?!笨梢娦】倘苑旁谧詈?。宋朝其它歷法也大都與此雷同。這說明宋歷小刻也是放在最后的。宋“皇祐漏刻”說:“每時初行一刻至四刻六分之一為時正,終八刻六分之二則交次時”。這里已明記將一辰分為初、正二部分,并各以的小刻放在初、正二部的最后?!端问贰v志九》中記載的二十四節(jié)氣日出時刻表數(shù)據(jù),就更能證明小刻放在大刻之后。金、元、明歷法的漏刻劃分也與前歷相同。
查歷代歷法,未見有將小刻放在大刻之前的。所以,應以小刻放在大刻之后的規(guī)定為準。至于小刻放在大刻之前或之中的說法,也許只是記載了錯誤的傳聞,或者是民間有過短期改革的嘗試,但天文學家未予承認,因此,是不會用這種分法去觀測日食的。
小刻安排的位置確定以后,時刻配合的方法就基本清楚了。
古代的一刻,相當于現(xiàn)在的14.4分。對于初、正分開的記時法,0—14.4分稱為初刻,14.4—28.8分稱為一刻,28.8—43.2分稱為二刻,43.2—57.6分稱為三刻,57.6分—1小時稱為四刻或小刻。對于初、正不分的計時法,0—14.4分為初刻,其他類推,八刻為小刻,即1小時55.2分—2小時。
十二時制開始創(chuàng)立時,僅憑肉眼觀察太陽的方位來決定時刻,所以當夜間看不到太陽時,就不使用這種時段分法,而是采用更點制度。
春秋時,我國就有將一日分為十時的記載,當時就有可能是將晝夜各平分為五個時段的?!冻鯇W記》引“《漢舊儀》曰五夜: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西漢中期以后也出現(xiàn)有用五夜記時的資料?!稌x書·趙王倫傳》有“丙夜一籌”?!杜f唐書·歷志三》中的《大衍歷》說:“以昏刻加日入辰刻,得甲夜初刻”。這些資料都表明五夜和五更是同一時段的不同名稱,即甲夜為一更,乙夜為二更,丙夜為三更,丁夜為四更,戊夜為五更。
古代一般歷法都載有二十四節(jié)氣日出、日入時刻表,或昏、旦時刻表?;琛⒌r刻與日出、日入時刻之差是有固定關系的。據(jù)《文選·新漏刻銘》注引《五經(jīng)要義》曰:“日入后漏三刻為昏,日出前漏三刻為明”。據(jù)此說昏、旦時刻與日出、日入時刻有三刻之差。但據(jù)《后漢四分歷》所載晝夜漏刻表的數(shù)值,可以推得旦、昏時刻與日出、日入時刻之差為二刻半,以后幾乎所有歷法都采用這個數(shù)值,并且有明文記載。由此可以推斷《五經(jīng)要義》的三刻之差可能是東漢改歷之前的規(guī)定。
按照我國古代更點制度的規(guī)定,昏為入夜,也即從此開始起更,旦為白天的開始,也即五更的終點?;?、旦之間所包括的總刻數(shù)也就是一夜五更的總刻數(shù)。同一夜的各更點刻數(shù)是相等的,則夜漏刻數(shù)除以五為每更刻數(shù),再除以五為每點刻數(shù)。這種五更制一直使用到20世紀中期。隨著鐘表的不斷普及,五更制逐漸從大中城市消失,一直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或更后一些,五更制還在一些小城鎮(zhèn)以及農(nóng)村繼續(xù)使用。我們把巡夜守衛(wèi)者稱為打更人即在千此。
五更制是以晝夜的分界即夜的時間長度為標準的。地球自轉(zhuǎn)而致使太陽的周日視運動,造成太陽的東升西落形成晝夜變化。晝間,上午與下午的時間長度近似對稱;同樣從日落到子夜(子正開始時)即上半夜的時間長度與從子夜到日出的時間長度即下半夜是對稱的。換言之,正午是晝間時間的中點,子夜是夜間時間的中點。五更制的中點三更三點總是在子夜,五更制的起點一更初點在昏后,五更制的終點五更五點在旦時。由此可知,五更制中全部五個更次的長度(即夜長)隨著不同季節(jié)不同日期晝夜長度的變化而不同,不是恒定不變的,同樣每個更次所經(jīng)歷的時間長度也隨季節(jié)及日期的變化而不同。但三更三點總在子夜時刻。南北不同地方,同一日期夜間時間長度(五個更次時間)也是不同的。從北京地區(qū)來說,冬至夜最長,夜間時間約為14小時40分鐘,每個更次的時間約為2小時56分鐘;夏至夜最短,夜間時間約為9小時,每個更次的時間約為1小時48分鐘;春秋分時,每個更次約為2小時22分鐘。冬季、夏季夜間長度相差5小時40分鐘,每個更次時間相差1小時48分鐘。根據(jù)上述更長數(shù)據(jù),均分為五等分后,每個點(籌)的時間在28.8分鐘到21.6分鐘之間。在古代,夜間據(jù)此安排活動與作息,一般足夠應用。夜間需要更精確的時間需應用小的民用漏刻或以燃燭、燃香來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