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從安
摘 要: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這是當前新時期環(huán)境下社會治理開展的基本要求,同時也是促使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本文就分析和探討了如何提升行政管理水平,促使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關鍵詞:行政管理;政府公信力;加強對策
1引言
公信力本身可以說是政府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本身是多方面的體現(xiàn),既是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與信任的體現(xiàn),又是政府合法性的體系,也是政府自身的生命力來源。做好行政管理工作,提升政府攻堅力,能夠更好的維護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讓社會群眾對于政府形成足夠的信任,統(tǒng)籌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在當前新的發(fā)展時期下,行政管理改革工作不斷推進,如何能夠更好的提升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平,促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切實的提升,這是我們必須要著重思考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2加強行政管理的思考
第一,立法是基礎。在當前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政府立法上應該明確黨的絕對領導地位,并對于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戰(zhàn)略進行充分的考慮,對政策性與時效性進行更好的保證。在具體立法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應該緊密的結合黨和國家的發(fā)展路線和方針政策,同時緊密跟隨當前社會經濟的改革發(fā)展進程,對具體立法的相關內容深刻、全面、細化分析,讓立法程序更加規(guī)范,實現(xiàn)法律和政策精神實現(xiàn)高度的融合。與此同時,在具體立法上,也應該與時俱進的進行調整,突出實用性、簡政放權、全面簡明等原則,更好的通過立法來服務廣大群眾,對群眾的觀點進行充分的體現(xiàn),實現(xiàn)對群眾利益的維護和保障,體現(xiàn)出點面結合的特點。另外,在實際立法中,也應該考慮到具體行政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所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困難,提升規(guī)范性,促使科學規(guī)范執(zhí)法,得以更好的實現(xiàn)。
第二,行政管理制度的完善。在新時期下,為了更好地提升政府公信力,我們應該對于行政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從而更好的提升政治合法性,讓政府的公信力獲得一個更好的來源與保障。嚴格的制度是各項工作落實的重要依據和基礎,同時也是對于依法行政工作目標實現(xiàn)的重要手段和舉措。切實的提升依法行政力度,并且對于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進行嚴格的落實,構建一套更加規(guī)范并且完善的監(jiān)督運行機制,讓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當中,責任和權限以及具體工作的步驟和手段都具有相應的規(guī)范和規(guī)定。另外,在行政管理制度完善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對于責任追究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
第三,提升行政管理決策的民主性。行政管理決策工作開展上提升其決策過程的民主性,這也是提升公共參與水平,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于國家認同感和信任感得以提升的關鍵。提升行政管理決策的民主性,這無疑也提升了政府公信力。聽證制度就是一個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參與到決策過程當中的一個制度,其能夠更好的對于廣大利害關系人的意見進行聽取,讓整個決策過程更加透明,保護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讓整個立法和決策更加科學可行,維護利害關系人的正當權益。在一些重要的經濟社會決策事項制定的過程當中,藥制定規(guī)范的公示方法,并且對于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要對于社會的意見進行廣泛的征求。在聽證制度執(zhí)行的過程當中,也要避免整個聽證過程流于形式化,真正的聽取公眾的意見,并且確保相關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符合公共利益和人民群眾的意見。政府方面也應該制定相應的回應機制,實現(xiàn)與人民群眾之間的充分合作。
第四,社會監(jiān)督的保障。政府公信力其本身也受到公眾主觀認知方面的影響,做好對于社會監(jiān)督參與的有效保障,這也是提升公信力的一個重要的舉措和手段,同時也是能夠塑造透明責任,行政管理形象的一個必要的舉措。美國學者詹姆斯·福里斯特爾曾說:“行政管理工作的困難在于,它不僅必須干得好,而且必須讓公眾相信它干得很好。”只有積極的將透明責任政府建設工作進行推進,構建良好的政務公開環(huán)境,鼓勵社會進行充分的參與,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公眾對于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觀認同度,從而達到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效果。在具體工作推進上,應該對于政務信息公開工作進行大力的推進,并且做好相關信息收集與反饋,通過實現(xiàn)信息的有效公開,讓廣大人民群眾對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各項職能進行更好的了解,明確其中的具體運作機制,這也能夠對行政管理當中的一些腐敗問題進行更好的監(jiān)督,讓廣大人民群眾和政府之間形成一個信任的橋梁。與此同時,也應該對于社會組織和人民群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進行全方位的支持與鼓勵,構建相應的回應機制和互動機制,讓廣大人民群眾的平等、自治、參與、合作的公共精神得到更好的強化。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讓各項行政管理工作的開展具備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功能。
第五,做好接訪調解工作。新時期下,接訪調解工作關乎大局穩(wěn)定,做好相關工作意義重大。對此,我們應該結合接訪調解工作特點,以三步走來開展如下工作。(1)事前“準備功課”:詳細了解案件的多方面細節(jié),明晰利益焦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2)事中“法理情結合”:以法引導、以情感化、以理說服,讓對立情緒得到消除,打破心結,積極溝通和商量。(3)事后做好“跟蹤”:事后跟蹤督辦,督促協(xié)議落實,實現(xiàn)“案結事了”和“零反復”。在此之中,相關的信訪部門需要積極的發(fā)揮自身的協(xié)調作用,充分參與到矛盾化解當中來,對各方力量進行充分調動,做好接訪調解工作,提升工作能效。
第六,行政隊伍的建設。在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行政管理隊伍建設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行政管理人員其本身的形象對于政府的公信力也有著直接的影響,具備著良好政治可靠性,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的公職人員隊伍,其本身在面對社會公眾時就展現(xiàn)了一個良好的形象,這無疑對于社會公眾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渠道和窗口。作為公職人員,其應該具備一個良好的政治可靠性,能夠對于自己的權利和責任有著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且深刻的意識到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是為群眾謀利益的而不是謀取私利的工具。在行政隊伍建設和管理上,嚴格處理和抨擊以權謀私行為,并且對于貪腐行為進行堅決的懲處,通過思想道德教育、紀律約束以及法律的制裁,讓公職人員的隊伍的純潔性得到進一步的保證。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行政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我們應該從多個角度入手,做好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強化,以良好的行政管理水平帶動政府公信力的成長,真正造福于民。
參考文獻
[1] 呂維霞,王永貴.基于公眾感知的政府公信力影響因素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33-39.d
[2] 朱光磊,周望.在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提高政府公信力[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3).120-128.
[3] 梁江祿.地方政府公信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廣州市的調查[D].暨南大學,2016.135.
[4] 金青梅.完善我國公共行政監(jiān)督體系的理論思考[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5,(3).25-26,29.
[5] 張杰.縣級政府依法行政問題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6,(3).161-163.
[6] 靳瑞敏.完善我國行政監(jiān)督體系的探討[D].鄭州大學,2007.45.
[7] 張麗萍.淺談公共行政管理的創(chuàng)新見解[J].知識經濟.2014,(21).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