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武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飲食習慣各異,能吃辣的地方拿辣椒當糖吃,愛吃辣的地方沒有辣椒就吃不下飯,不能吃辣的地方則怕辣得要命。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水土各異,人亦不同,口味千差萬別。
陜西人能吃辣!之所以用一個感嘆號,實在是覺得這個習性被忽略了。說起吃辣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陜西人能吃辣。我想了一下,原因大致有幾個,一是陜西小吃豐富,但以辣為特點的不多或沒有流傳開來;二是陜西菜不成菜系,更沒有走出陜西,所以了解的人不多;三是陜西人過去比較保守戀家,不愛出外開店做生意,所以推廣不夠。
但,必須要說給大家,陜西人的確能吃辣。
先說辣椒的種植,這是吃辣與否的基礎。辣椒原來生長在中南美洲熱帶地區(qū),1493年率先傳入歐洲,明朝末年傳入中國。辣椒傳入中國有兩條路徑,一是絲綢之路,從西亞進入新疆、甘肅、陜西等地,率先在西北栽培;一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南中國,在南方的云南、廣西和湖南等地栽培,然后逐漸向全國擴展。
這就足以正視聽了。西安是絲綢之路的起始點,辣椒從絲綢之路傳來,在陜西率先栽培是再正常不過了。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辣椒很早就大面積種植。歷經多年發(fā)展,優(yōu)勝劣汰,選種優(yōu)育,自然演變,人工選擇,形成了獨有的特性,以其“身條細長、皺紋均勻、色澤鮮紅、品味佳美”的特點,在辣椒中獨樹一幟,被譽為椒中之王——“秦椒”。自20世紀70年代已成為陜西農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的排頭兵。到20世紀90年代末,年種植面積達到7萬畝左右,年出口量3.5萬噸?,F(xiàn)在陜西是國內辣椒的五大主產省之一,不但產量大,消費量也大。
陜西人吃辣的常態(tài)是“油潑辣椒”。把辣椒曬干后碾成粉末,稱作辣椒面。清油燒熱潑在辣椒面上,再加食鹽等作料,即為油潑辣椒。說起來很容易,但要做好很難。要選上好辣椒,細心碾磨,掌控油溫,方能不生不焦。但凡陜西人家家戶戶都會把油潑辣椒作為一道常備菜,頓頓不可少。每次加工時肯定數(shù)量不小,做一次可以吃很長時間。
陜西八大怪,油潑辣椒一道菜。在著名的秦菜府“西安飯莊”,就有一道稱作“睜眼辣子”的菜,用細瓷碗盛了上桌,用調羹一攪,碗中辣椒和熱油融合,發(fā)出滋啦的聲響,泛起一串小小的氣泡,好似睜開了眼睛般。熱熱辣辣的香味瞬間彌漫在飯桌,食客食欲頓生,滿口生津。就一般生活之中,不管窮富豐儉,桌上肯定少不了一碗油潑辣椒。它被用來調面條,夾饅頭,蘸餃子,甚至給別的菜肴加味。有一句調侃陜西人的流傳很廣的話“一碗油潑面喜氣洋洋,沒有辣椒嘟嘟囔囔”,足見陜人嗜辣。
還有一些菜肴或面食竟是以辣椒命名的,如“八寶辣子”,即使以肉丁咸菜辣椒面為主烹制的菜肴?!袄弊痈泶瘛?,是一種面食,必須擱置大量辣椒,故名。再如一道著名的餐后主食“辣子鍋盔”,則是鍋盔夾剁碎的綠辣椒、紅辣椒以及辣椒醬的。
至于陜西其他的比較有名的小吃,如牛羊肉泡饃、涼皮等,無一例外都需要辣椒佐食,羊肉泡用的是辣椒醬,涼皮則一定用的是油潑辣椒。特別是涼皮,好吃與否關鍵是辣椒油調制的水平。而油潑面,則一定要將辣椒面撒在面上,再用熱油潑之,千萬不能少,否則肯定會“嘟囔”呢。
辣椒既是人們喜食的調味佳品之一,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蔬菜之一。不論是青辣椒或紅辣椒,都含有辣椒素,具有刺激性,能刺激消化道粘膜,尤其是口腔粘膜和舌頭上的味蕾,因而有增加食欲和幫助消化的功能;且能行血活血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心跳加快。所以吃辣椒后,常使人感到發(fā)熱,特別是在寒冷季節(jié),適量進食辣椒,不僅可以抵御風寒,預防傷風感冒、風濕病、腰腿痛等痹癥。還具有防凍傷、脫發(fā)和壞血病,夜盲癥等功效。經營養(yǎng)分析測定,辣椒所含的維生素C 相當蘋果的二十一倍。胡蘿卜素的含量為蘋果的十九倍半。維生素B2和B1,分別是蘋果的三倍和四倍。此外還含有較為豐富的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真稱得上是營養(yǎng)豐富品種齊全的蔬菜類佳品。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主席,愛吃辣椒。老人家吃辣椒的故事、傳說不少,最典型的是“越辣越革命”的傳說。主席在延安十三春秋,艱苦的戰(zhàn)斗歲月里,運籌帷幄、轉戰(zhàn)南北,陜西的辣椒也給了老人家智慧與力量呢。
陜西人秉性耿直,豪爽剛烈,用陜西話說,很是“爭火”!其中成因多多,喜食辣椒定是一因。
愿陜西辣椒給您添滋味,愿陜西辣椒助秦人豪邁向前,更“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