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春
《水滸傳》中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一節(jié)這樣寫道:
智深相(按:即“看”“打量”的意思)了一相,走到樹前,把直裰脫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按:即拉直、伸直之意),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
這一組連續(xù)八個動作的敘述之中,用了四個“把”字、一個“用”字、一個“將”字;除開“相了一相,走到樹前”之外,每一個動作之前都(因口語之習(xí)、之便)添加了補強動感的助動詞。我們當(dāng)然可以像文法老師那樣把原文修改成這樣: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樹前,脫了直裰,右手向下,倒繳著身,左手拔住樹上截,一趁腰,便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
去掉四個“把”字、一個“用”字,敘述似乎簡潔起來,可是,“智深”這個主詞的負擔(dān)卻顯得無比沉重,沉重到恐怕拔不起垂楊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