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琦雯
筆者在本文將人教版必修1第22課《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第24課《開創(chuàng)外交新局面》,必修2第12課《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第13課《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3第18課《新時期的理論探索》和選修4中的《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內容進行整合,從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三個角度,設計高三歷史二輪復習的單元教學——“改革開放新時期”。筆者試圖通過單元重組教學設計,使學生對我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的歷史形成整體性認識,使學生多角度地把握改革開放成就和影響。
一、基于核心素養(yǎng),打開單元教學思路
1.單元課時計劃。
依據(jù)《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2017年版)》、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歷史科(江蘇)考綱,確定本單元的主題為“改革開放新時期”,并確定單元課時計劃(見表1)。
2.教學目標計劃。
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從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家國情懷五個角度來制訂教學目標計劃。
二、開展單元教學,落實歷史核心素養(yǎng)
第1課時 依托學習小組,收集整理史料。
第1課時是本單元組織教學的基礎。首先,將學生分成四個學習小組,各自高效完成本組收集史料的任務,讓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史料實證能力。其次,以小組為單位將收集來的資料進行整理取舍,制作成幻燈片。最后,各小組在課堂上推薦一位發(fā)言人向全班同學展示前期史料收集的成果。
第2課時 選取學生史料,教師講述為主。
第2課時是本單元組織教學的關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首先,因為有第1課時每位學生親自尋找史料的過程,所以第2課時中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將學生收集的史料穿插到課堂中來,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其次,教師認真?zhèn)湔n,高效利用好史料。通過主題閱讀,教師對于史料的選擇面更為廣泛且準確。再次,精心選編課堂練習,將著力點放在提優(yōu)補差、查漏補缺上。
第3課時 選取學生史料,學生討論為主。
第3課時是本單元組織教學的升華,起到總結提升的作用。讓學生主動尋找有關改革開放的史料,教師講述1978—1992年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變遷,都是為了第3課時學生能夠自主復習1992年至今改革開放取得的成果做鋪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宏觀調控、串聯(lián)全局。
三、反思總結
1.單元教學需立足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高三直面高考,高考江蘇卷不僅考查學生歷史基礎知識,更注重對學生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如何在高三緊張備考的課堂教學中穿插提升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環(huán)節(jié),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道現(xiàn)實挑戰(zhàn)題。為了節(jié)約寶貴的課堂時間,在上第1課時前,師生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通過準備環(huán)節(jié),學生從歷史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型為主動探究者。只有敢于放手讓學生大膽進行史料收集、鑒別,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史料實證素養(yǎng)。改革開放四十年宜興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在整理史料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地會產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
2.單元教學需要借力合作學習“深度學”。
正如日本學者佐藤學所說:“學習是相遇與對話,是客觀世界對話(文化性實踐)、與他人對話(社會性實踐)、與自我對話(反思性實踐)的三位一體的活動?!币虼?,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歷史學習中來是實現(xiàn)深度學習的有效途徑。高中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筆者在第2課時中設計課型為講述復習課,就是為了起到引導示范的作用,從而為第3課時學生的自主討論復習打下基礎。在三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既是學習小組的參與者,也是歷史深度學習的建構者。通過活動,學生將所學的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深入理解歷史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