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九一八”事件之后,黨組織中斷了給陳桂貞定期送來的救濟。陳桂貞只靠五分四厘半山田和兩棵龍眼樹,以及為他人縫補衣物過活。從武漢回來后,她時常帶著年僅八九歲的兒子冠康到山上,種菜、種稻子、除草、澆水、收割……冠康稍大點就能上山砍柴,15歲過后,就和兩個舅舅一起到福清等地挑鹽巴、挑雜貨討生活。
林祥謙的長孫林耀武回憶道:“奶奶是半纏腳的女人,走路一顛一顛的,極慢,干農(nóng)活極其不便。但是為了生活,還是白天打理田地,晚上趕女工,日夜操勞;父親當挑夫后,每天挑著擔子翻山越嶺,日出行到日落,除去吃飯休息外,大約十個多小時都在走山路。那時候挑工有一句行話,叫‘燈芯擔成鐵,意思是就像燈芯這樣輕的東西,擔到最后也可能像鐵塊一樣沉重,父親稚嫩的肩膀和腳底磨出了一個個血泡也不輕易歇著。母子倆就這樣相依為命?!?/p>
在生活極度困苦的情況下,陳桂貞依然保有堅定的信念。她堅信共產(chǎn)黨一定會趕跑侵略者,堅信共產(chǎn)黨一定會解放勞苦大眾,堅信光明的日子終將到來。是的,她心中那盞明燈始終是亮著的,照亮自己,也照亮身邊的人。
林祥謙還有一個胞弟林元凱,從小就在田間勞作,缺衣少食,身體瘦弱,后來不幸染上肺結核,喪失了勞動能力。陳桂貞義無反顧地擔起責任,在自己和孩子都自顧不暇的情況下,依然細心地照顧起林元凱的日常生活,時常寧可自己餓著,也要一日三餐地端到林元凱病榻前,讓他吃飽。林元凱生了三年的病,陳桂貞照顧了三年,直至林元凱1944年病逝,陳桂貞善始善終地張羅宗親為其辦了后事,讓其落土為安。鄉(xiāng)親們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贊她“有長嫂之風,仁愛如義姑”。
林其莊家族不旺,從其上一輩算起,當時整個家族也不上百人,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在國民政府工作的人也只有兩至三人。每年清明節(jié),這些家族中人回鄉(xiāng)祭拜掃墓時,陳桂貞都會熱情地忙前忙后,并見縫插針、或明或暗地向他們講述自己在“二七”運動中的所見所聞,揭露反動軍閥吳佩孚的暴力行徑,歌頌共產(chǎn)黨是勞苦大眾的代表,得民心。
林祥謙的一個堂弟就深受陳桂貞的影響。這個堂弟名叫林冠周,1924年出生,2015年去世,享年91歲。林冠周從小學習成績優(yōu)異,1944年進入馬尾海軍訓練營學校就讀,1947年畢業(yè)后在國民黨海軍“峨眉”艦上擔任無線電報務員,隨后參加山東青島海軍無線電高級研修班學習,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受到國民黨海軍梁序昭總署長的接見,再之后被派往美國舊金山接受訓練,于1949年隨軍到達臺灣。林冠周小時候就不時聽陳桂貞講述“二七”革命斗爭史,長大參軍后又親眼見到反動軍閥和國民黨的各種倒行逆施,慢慢地思想發(fā)生了轉變。到臺灣后,他一直找機會回大陸,1950年,終于在閩侯老鄉(xiāng)的幫助下,沖破重重困難,通過商船潛回老家,陳桂貞很是欣慰。1952年,林冠周擔任尚干小學校長,后到閩侯二中總務處工作。晚年的他因為妻子早逝、三個兒子中有兩個身體殘疾等原因,一家人生活困頓。陳桂貞經(jīng)常幫助他們,還曾資助他患有眼疾的兒子去看病。
陳桂貞不僅對自己的親戚關心愛護,鄰里鄉(xiāng)人但凡有婚喪嫁娶之事,或其他大小事需要人手的時候,她也總是熱心主動地幫忙,任何時候都不忘記搞好團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是對孩子影響最先、最深的人。在這樣言傳身教的家風熏染之下,她的兩個孩子也從小就存善念,行善事。
1928年,陳桂貞剛回鄉(xiāng)那一年,女兒漢玉11歲。有一天,小漢玉跟隨鄰居上山砍柴火。同行的一個9歲大的小妹妹摔倒了,腳踝受傷,無法行走,此時大人們也都不在身邊。小漢玉放下砍柴工具,用盡全身力氣背小妹妹下山,大人趕來時,小漢玉背著小妹妹已經(jīng)可以看到家了。當大人接過小妹妹的時候,小漢玉累得癱倒在地上,大人們要背她回家,她卻連連擺手:“沒事沒事,你們照顧小妹妹,我歇一會兒就自己回家?!贝耸聜鞅槿?,村里年老的人都說,她父親12歲下水救人,今天他的女兒11歲背人下山,虎父無犬女!鄰居們也紛紛夸獎陳桂貞教育出一個好閨女。陳桂貞心中甚為寬慰,對此只有一句話:“這是應該的。”
1933年,兒子林冠康10歲時,有一天在外面與小伙伴玩耍,一個鄰居的小孩被另一個小孩絆倒了,膝蓋流血,眼見另一個小孩跑了,這個鄰居孩子生氣耍賴,把氣撒到小冠康頭上,硬說是冠康故意絆倒自己的,還找了一塊小磚頭砸冠康的頭。小冠康頭破血流,回家后向母親哭訴。陳桂貞先是帶兒子到診所縫了好幾針,然后又帶著小冠康到這個鄰居家里。小孩家里的大人得知緣故后,很緊張,連連賠不是,愿意賠償醫(yī)藥費。陳桂貞卻說:“我?guī)Ч诳颠^來,不是要你們賠錢,是希望兩個小孩能好好相處,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不要記仇。等這兩個小鬼長大了,記得多為我們鄉(xiāng)親辦大事,做好事?!编従有『⒌拖铝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小孩家長也被陳桂貞的深明大義所深深感動。兩個小孩最終不計前嫌地抱在一起,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