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鑒琴 蘭燕 呂雪松 劉智娟
【摘要】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大學英語課程正由當前的通用英語(EGP)向學術英語(EAP)轉變。在重重困難之下,學術英語的主體地位尚未確立,EGP仍然是國內大學英語課的主流。學生已普遍厭倦傳統(tǒng)教學方式,促使高校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通過探索發(fā)現(xiàn),互聯(lián)網和移動通訊技術提供的移動學習模式成為大學英語從EGP到EAP過渡時期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移動學習;通用英語(EGP);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Abstract】Fac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focu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being transferred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 to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However, EAP has not dominate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of unresolved difficulties while EGP is still the mainstream. Students have been fed up with the traditional English teaching. Therefor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have to search for alternative teaching approaches. It is found that the mobile learning approach, guaranteed by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inevitably adopted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EGP to EAP.
【Key words】mobile learning;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作者簡介】譚鑒琴(1976-),女,重慶人,重慶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英語教學;蘭燕(1980-),女,重慶人,重慶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譯;呂雪松(1976-),女,四川安岳人,重慶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社會語言學、語用學;劉智娟(1970-),重慶人,重慶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語言習得。
一、引言
近年來,通用英語(EGP)的課時逐漸減少,為順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趨勢,學術英語(EAP)成為大學英語課程改革中的熱門話題,也是改革的主流方向。然而,面對EAP改革浪潮,盡管很多專家撰文呼吁和倡導,很多院校卻沒有大規(guī)模開展學術英語課程,這背后一定存在某些制約因素。章木林和鄧鸝鳴的問卷調查,從教師的角度分析了參與學術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重困難,無論是來自外部的學生、同事、管理部門等因素,還是個人的能力、個性、家庭責任,都給高校英語教師樹立了重重障礙,使之有心無力,裹足不前。大學英語由EGP向EAP方向的過渡,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實現(xiàn)的,而大學英語課還要繼續(xù),通用英語課程還要站好最后一班崗。多年以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已逐漸被學生厭棄,如何使當前的大學英語課繼續(xù)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這是擺在廣大高校英語教師面前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借用當下的科技成果,融入大學英語教學中,既能很好地解決傳統(tǒng)教學中大班管理的困難,又能普遍地為學生所接受。
二、科技進步使移動學習成為可能
我們都見證了20世紀末以來互聯(lián)網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在任何一個有網絡的地方,人們幾乎可以實現(xiàn)任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可以辦成的事情,包括學習?;ヂ?lián)網深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信息交換更加快捷,距離已經不是阻礙人們行動的問題,而教育領域發(fā)生的變化,更是革命性的?;ヂ?lián)網加上一臺電腦,就可使身處偏遠地區(qū)的學習者能夠獲得同樣的學習資源,這對于實現(xiàn)教育平等邁出了一大步。
一部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更加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實現(xiàn)了隨時隨地獲取學習資源的可能性。自從智能手機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各種手機應用被開發(fā)出來,方便了人們的生活,英語學習方面的應用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以供不同水平、不同需求的學習者選擇。對于教師而言,也有很多的網絡教學平臺可供使用,不少學者和高校英語教師甚至把微信這一社交媒體開發(fā)成大學英語教學平臺,如苗寧就曾在2016年對其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論證,在教學實踐中也產生了所期望的效果。移動學習模式早已為英語學習者熟悉和接受,對于已經成年的大學生而言,利用手機學英語已成常態(tài)。年輕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而手機便是獲取新事物的最佳來源,故在校大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手機使得學生與世界前沿保持連接,也為他們的學習提供了海量資源。他們這一代人,早已習慣于從網上獲取資源,英語學習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已。
手機應用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大大提升了英語學習效率。眾所周知,英語水平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逐步積累的過程,是在對語料的反復熟悉和使用中一步步掌握的,這要求學習者進行大量練習。手機的移動性,恰好提供了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便利,只要愿意投入,英語學習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極大地提升學習效率。
三、移動學習模式能有效彌補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缺陷
移動學習模式既可在課堂教學中采用,也可使學生把學習延伸到課外,一方面,彌補了大學英語課時有限帶來的不足,有力保證了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移動教學方式不受時空限制的靈活性,有效保障了教學活動的進行,只要有網絡就可開展教學。這一優(yōu)勢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fā)期間充分體現(xiàn)出來,學校教學工作如期展開,教學秩序井然。難以想象,在過去科技不夠發(fā)達的年代,多少學生的學習被耽誤。
在移動教學模式下,雖然師生不能見面,但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受影響,它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一樣,教學效果反饋及時,甚至更準確。借助后臺學習監(jiān)控,教師對每個學生學習情況了如指掌,更加有利于因材施教,而傳統(tǒng)的大班課堂教學,教師幾乎不可能及時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
至于教學管理方面,手機應用更加方便教師對學生的考勤,收發(fā)作業(yè),尤其是自動批改和反饋等功能,更像是請了一位助教,由此,教師節(jié)約出來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課程教學上,從長遠來看,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四、將移動學習模式有機融入大學英語教學
針對本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要求,大學英語教學部為教師配備了全方位的在線教學平臺和資源。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綜合使用不同的應用,取長補短,輔助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為教師減負,提升效率。本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通用英語教學讀寫課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新目標綜合教程》這套教材,其配套教學軟件WE Learn提供的簽到功能,替代了傳統(tǒng)的點名方式打考勤,效率大大提高。講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匯和難句,點擊即可展示。它不僅涵蓋了教材中的聽說練習、課文講解和課后習題講解,還有課堂互動功能,可以發(fā)公告和通知,布置作業(yè),課堂內外幾乎都可以用得上,學生也可以用來輔助預習。在這里布置的作業(yè),教師可以實時監(jiān)測學生的完成度、正確率和完成時間,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能夠做到精準把控,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有針對性,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有所學。如此精準地解決問題,因材施教,在傳統(tǒng)教學管理方式下的大班教學根本無法做到。這個教學軟件唯一的問題是互動性不足,對于一門語言課而言,師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必不可少,于是把WE Learn作為學生預習使用,而在課堂授課引入騰訊課堂,這個軟件幾乎可以替代課堂講授,除了師生沒有面對面,其他方面跟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毫無分別。教師口頭授課,語音或視頻均可,課件和其他顯示內容隨時切換,學生舉手回答問題,語音和文字兩種模式兼有,信息交換迅速。此外,這個軟件能準確記錄學生的聽課起止時間,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了如指掌。聽說課上沒有弄懂的地方,學生在課后也可以利用教材(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視聽說》)配套的軟件外研隨身學或者登錄U校園,針對不懂的地方反復練習。外研社推出的FiF口語訓練專門幫助學生提高口語水平,每周布置學生練習,納入平時成績考核,很好地督促了學生持續(xù)不斷地學習。批改網的功能也日臻完善,不僅可以批改作文和翻譯,還有聽寫和朗讀等練習,學生可以在提交作業(yè)之后反復進行修改,如此能夠增加學生練習的頻率。在這些線上資源的幫助下,學生真正回歸到學習的主體地位,在反復練習中逐步提高。
五、移動學習模式的問題及改進策略
盡管移動學習模式能夠很好地解決當下大學英語由EGP向EAP過渡時期的大班教學,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方面,遠程教學使教師監(jiān)管難度加大,手機隨身攜帶,方便學習的同時,也給偷懶的學生埋下了陷阱。自律性差的學生經不起各種娛樂的誘惑,沉迷其中,但這本身不是手機的問題,在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困難學生也可能尋求其他娛樂方式。技術方面,手機電量不足或其他硬件問題,軟件有漏洞或網絡不好影響學習進程,在課堂教學中個別學生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教學進程,而這些技術問題是不可預料的。教師方面,對各種教學軟件的使用要做到得心應手,這在傳統(tǒng)教學所要求的技能之上又增添了新的要求,對一些老教師是一種挑戰(zhàn)。不過,掌握這些軟件的使用只需假以時日,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旦掌握,即使遠程教學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術方面,各軟件開發(fā)商可以與一線教師密切溝通,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功能,使之更好用,同時跟進客服質量,而學校方面則需做好網絡設施通暢的保障;教師方面,充分認識到科技對解放教師低水平重復勞動帶來的益處,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盡可能充分掌握教學技術,以保證課堂授課順利進行。有了完善的技術保障和掌握技術的教師進行授課,移動教學模式就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作用。
六、結語
科技改變生活,科技也一定會改變教學。越來越多的課程轉移到線上,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速了這個進程,筆者認為,這也是大學英語改革由EGP向EAP過渡時期的必然選擇??萍及l(fā)展催生的移動學習模式因迎合了新時代學生的個性特點而被學生普遍接受和歡迎,對教師而言,則大大減輕了大班教學帶來的負擔。因此,將當下廣泛使用的網絡媒介融入教學,合理使用移動教學模式便成為師生兩方面都認可的能夠保障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方式。
參考文獻:
[1]章木林,鄧鸝鳴.學術英語改革中教師投入的制約因素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19,42(1):110-121.
[2]苗寧.基于微信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 2016(3):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