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名句名篇默寫是高考語文試題的常規(guī)考點和必考題目,分值一般為6分。每年高考,許多同學(xué)在這道題型上失分頗多。究其原因,并非同學(xué)們沒有背誦,沒有識記,而是默寫時出現(xiàn)了錯別字或者多字、漏字。下面,我們教你幾招,讓你穩(wěn)操勝券,獲得高分。
一、準確識記生僻難寫字的字形
同學(xué)們在默寫時,有時對古詩文名篇名句中的一些生僻難寫字的字形識記不牢,從而提筆寫錯字。所以,我們平時背誦古詩文時,就要有意識地準確識記詩文中的生僻難寫字的字形,并勤于動筆,不斷鞏固強化,加深印象。
[例1]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歸園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集中描寫了做官時的心情,強化了厭倦舊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緒。
(2)《離騷》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亂社會中煩悶失意、走投無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房宮賦》中,杜牧批判秦統(tǒng)治者窮奢極欲,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揭露其瘋狂掠奪財富和大肆揮霍的暴行。
參考答案:(1)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3)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溫馨提示:(1)中“羈”“淵”,(2)中“忳”“侘傺”,(3)中“錙銖”都屬于難記難寫的字,我們平時背誦識記和考試解答時都應(yīng)當(dāng)特別注意、留心。
二、準確識記同音異義字、同音異形字的字形
同音異義字、同音異形字在古詩文名篇名句中是大量存在的,而這恰好也是語文試題命題者“設(shè)誤”的熱點。為避免考試時在同音異義字、同音異形字上“翻船”,同學(xué)們在日常學(xué)習(xí)和平時復(fù)習(xí)古詩文時,就要特別注意同音異義字、同音異形字,有意識地多做辨別、分析、對照、比較,既要知其形,又要知其義。
[例2]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愛好,但絕不能放棄提升自己的品德。屈原《離騷》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也表達了這樣的意思。
(2)杜甫在《登高》中抒發(fā)漂泊異鄉(xiāng)、年老體病的惆悵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賦》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感慨人在天地間生命短暫和個體渺小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1)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2)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3)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溫馨提示:(1)中“?!币着c同音字“長”混淆,(2)中“作”易與同音字“做”混淆,(3)中“滄”易與同音字“蒼”混淆。這些同音字的字形有的根本不同或有的不完全相同,我們只要聯(lián)系語境,仔細推敲,就可以區(qū)別開來。
三、準確識記形近字的字形
形近字在古詩文名篇名句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再加上讀音又大多相同或相近,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誤導(dǎo)性,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錯。所以,我們在平時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時,要注意準確識記形近字,寫準形近字的字形。
[例3]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雄渾、寥廓而又肅殺、凋零的氣象,以此襯托詩人落寞、悲壯的心情。
(2)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描繪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難》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來表現(xiàn)自己積極入世,對人生前途樂觀豪邁的心態(tài)。
參考答案:(1)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2)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3)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溫馨提示:(1)中“蕭”易與“簫”“瀟”混淆,(2)中“闕”易與“闋”混淆,(3)中“滄”易與“蒼”混淆。
四、準確識記通假字的字形
古詩文名句名篇中通假字現(xiàn)象比較常見。通假字雖然和本字的意思一樣,但在古詩文名句名篇默寫中,倘若把古詩文名句名篇中的通假字寫成本字,那么也是屬于誤寫,是不能得分的。
[例4]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桃花源記》中,最能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p>
(2)荀子在《勸學(xué)》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闡釋人與人之間并沒有什么不同,有成就的人只不過是善于借助外物力量的道理。
參考答案:(1)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2)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溫馨提示:(1)中“要”同“邀”,(2)中“生”通“性”,它們雖然都是通假字,但是書寫時不能寫成本字。
五、準確識記常見虛詞的字形
古詩文名句名篇中有些語句含有虛詞,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錯寫或漏寫,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復(fù)習(xí)時,就要注意準確識記其字形,努力做到考試時不錯寫、不漏寫。
[例5]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莊子·逍遙游》中以八千年為一季的大椿為例,闡述何為“大年”,隨后指出八百歲的長壽老人實在不算什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語》中,孔子強調(dià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要提高個人修養(yǎng),就要時刻把別人當(dāng)成一面鏡子照出自己的得失。
參考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溫馨提示:(1)中“而”“乃”“以”“之”“亦”“乎”,(2)中“而”“也”,這些虛詞,要注意準確書寫,不要錯寫,不要漏寫。
六、意義還原,準確填寫
某些名句名篇默寫的情境提示就是對名句意義的解釋或翻譯,我們解答此類名句名篇題時,只要把語句的意義或翻譯還原成古文原句或古詩詞原句即可。
[例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xué)》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殫精竭慮思考,卻“?___________________”,踮起腳極目遠望,也“___________________?”。
(2)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回顧漢代歷史,認為親近賢臣,疏遠小人,“___________________?”;而親近小人,疏遠賢臣,“?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國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作者無盡愁緒的形象描繪。
參考答案:(1)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2)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3)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溫馨提示:第(1)(2)題中“須臾”“傾頹”要正確書寫,第(3)題中第一空審題要注意“景象”,第二個空要注意“形象描繪”。
七、定位關(guān)鍵詞,準確填寫
有的古詩文名句名篇填寫題的情境列出了所填名句中的重點關(guān)鍵詞(人、事、物、時間等),我們解答考題時,只要根據(jù)這些關(guān)鍵詞,就可以準確定位所填名句。
[例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論語·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指出,成為教師的條件是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進而又能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
(2)韓愈《師說》是寫給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點出了李蟠的文章愛好,而“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了李蟠的儒學(xué)素養(yǎng)。
(3)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寫的是周瑜的儒將裝束,“?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戰(zhàn)功。
參考答案:(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3)羽扇綸巾?檣櫓灰飛煙滅
溫馨提示:第(1)句中根據(jù)“成為教師”“溫習(xí)學(xué)過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確定名句是“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第(2)句中“李蟠的文章愛好”的說明對應(yīng)著“李氏子蟠好古文”這句,“李蟠的儒學(xué)素養(yǎng)”的說明需要填的句子是“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xí)之”這句。第(3)句中根據(jù)“周瑜的儒將裝束”可以確定名句是“羽扇綸巾”,根據(jù)“周瑜的赫赫戰(zhàn)功”可以確定名句是“檣櫓灰飛煙滅”。
八、技巧推斷,準確填寫
有的名句名篇填寫題的情境點明了所填名句所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比如“比喻”“側(cè)面烘托”“正面描寫”“反襯”等,解答題目時,只要我們借助這些手法加以推斷聯(lián)想,就可找到所填的名句,從而準確填寫。
[例8]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詩使用比喻的修辭、象征的手法,表現(xiàn)詩人雖屢遭貶謫但因新人輩出而自感欣慰的豁達胸襟。
(2)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客人吹洞簫的內(nèi)容,開始是正面描寫,寫洞簫的聲音嗚咽、不絕如縷,接著用側(cè)面描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現(xiàn)洞簫聲音的悲涼。
參考答案:(1)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溫馨提示:(1)由情境“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表現(xiàn)詩人雖屢遭貶謫但因新人輩出而自感欣慰的豁達胸襟”的提示可以推斷所填名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2)情境中“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表明了使用的描寫手法,“正面描寫”已經(jīng)確定,所填內(nèi)容應(yīng)為側(cè)面描寫,結(jié)合背誦詩句和“洞簫聲音的悲涼”,可推斷所填名句為: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作者:程鳴,安徽省黃山市歙縣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