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鵬 劉賢國 安佰果 林 雪 漢吉芳 董加貴
(1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東港 276800;2 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后村鎮(zhèn)農(nóng)業(yè)綜合服務中心,東港 276816;3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qū)政務服務中心,日照 276807;4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日照 276500;5 山東省日照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日照 276826)
日照市位于山東省東南部,背山面海,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2.7℃,無霜期223d,年日照時數(shù)2533h,年均降水量874mm,特有的地理環(huán)境和自然生態(tài)條件適合各種農(nóng)作物生長。小麥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常年種植6 萬hm2左右,近年隨著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每667m2產(chǎn)量突破400kg 大關。小麥良種覆蓋率從2004 年良種統(tǒng)供之前的80%,提高到近年的98%以上。種植的小麥品種主要有山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選育的濟麥22 號、魯原502[1]和煙農(nóng)系列品種。來自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相近的煙臺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選育的品種大多適合日照地區(qū)種植,10 多年來相繼推廣了煙農(nóng)475、煙農(nóng)2415、煙農(nóng)999、煙農(nóng)24、煙農(nóng)5158 等品種,受到種植戶普遍喜愛,每年種植面積占全市種植面積1/3以上。
煙農(nóng)1212 為2018 年山東省審定品種,2020 年國審品種,突出特點是分蘗力較強,株型半緊湊,葉色深綠,葉片上沖,熟相好[2],熟期與濟麥22號相當,面粉白度78.9;具有“一高五抗”(高產(chǎn)和抗寒、抗旱、抗病、抗干熱風、抗倒伏)等突出優(yōu)點,在生育后期仍能保持較大的綠葉面積,灌漿持續(xù)期長,灌漿強度大;抗病性、抗倒性、穩(wěn)產(chǎn)性好,適宜高肥水地塊種植。經(jīng)過2 年的示范推廣受到種植戶普遍喜歡,非常值得推廣。為此選用煙農(nóng)1212 于2018 年試種,2019 年進行適應性和適宜播量試驗,以期為下一步示范推廣提供可靠依據(jù)。
1.1 試驗地概況試驗在日照市嵐山區(qū)西秋齊園村嵐山金玫農(nóng)機合作社試驗示范基地進行。前茬為玉米,土壤質地為壤土,肥力中等。0~20cm 土壤有機質含量1.3%,速效氮96.8mg/kg,有效磷39mg/kg,速效鉀101.7mg/kg。
1.2 試驗材料試驗品種煙農(nóng)1212,山東省審定編號:魯審麥20180004,國審編號:國審麥20200049
1.3 試驗設計播量試驗設置每667m2播種6kg、9kg、12kg、15kg、18kg 共5 個處理,用18kg/667m2作對照。本試驗占地0.4hm2,地塊平整,地力均勻,試驗設計定為大區(qū)試驗,不設重復,各處理隨機排列。小區(qū)南北長80m,寬度10m,面積800m2,處理間隔40cm。播種機械為山東鄆城工力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2BMFZS-6/3-3 型小麥深松免耕施肥播種機,10 月6日播種。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N∶P∶K=15∶16∶16)60kg,有機肥2500kg,行距26cm。
1.4 氣侯條件小麥試驗點全生育期降雨量286mm,比常年平均降雨量多37mm,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在越冬前,春季偏少。
小麥播種出苗及分蘗期冬前降雨偏多,2019年10 月6 日至12 月10 日降雨量164mm,此期常年降雨量在60mm 左右。小麥出苗整齊,苗期生長良好,非常有利于越冬。但因降雨過多,根系發(fā)育和分蘗也受到一定影響,6kg/667m2和9kg/667m2處理冬前群體略顯不足。
越冬期墑情適宜越冬期到返青期降雨量39.5mm,冬季墑情比較適宜。
春季墑情欠缺3-4 月降雨量21.5mm,整個3月份基本無有效降雨,表墑欠缺。4 月中旬降中雨。期間3 月20 日澆起身拔節(jié)水1 次。
氣溫變化情況冬前、越冬期氣溫偏高,起伏較大,春季無凍害。中后期溫度整體平穩(wěn)。
1.5 田間管理冬前11 月10 日噴施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劑除草劑1 次。春季3 月9 日每667m2追施尿素15kg。中后期5 月5 日采用吡蟲啉、烯唑醇和磷酸二氫鉀進行“一噴三防”1 次。5 月10 日澆灌漿水1 次。
2.1 不同播量下生育時期與生育期分析10 月6日播種時墑情較好,出苗整齊。由表1 可知,5 個播量在相同管理措施、氣候條件下,生育時期和生育期等生育進程基本接近。其中出苗期平均7d 左右,拔節(jié)期從3 月27 日開始,播量為15kg/667m2的最晚至29 日結束。成熟期為6 月13-14 日,各播量間成熟期非常接近,全生育期250~251d。
表1 煙農(nóng)1212 不同播量生育時期及生育期
2.2 不同播量下群體分蘗動態(tài)分析各個播量從出苗到越冬天數(shù)一致,大約50d,冬前分蘗時間比較充足。由表2 可知,分蘗以冬前為主,平均總莖數(shù)74.2 萬/667m2,年后平均增加分蘗占冬前總莖數(shù)的20%左右。從翌年返青期開始繼續(xù)分蘗,到拔節(jié)期結束,達到最大總莖數(shù)。平均單株分蘗2.8 個,不同播量間有所差別,播量為6kg/667m2和9kg/667m2的單株分蘗最多,達到3.2 個和3.1 個,18kg/667m2的最少,為2.0 個。春季最大總莖數(shù)平均為88.9 萬/667m2,播量為15kg/667m2和18kg/667m2的最多,每667m2分別達到102.4 萬和101.9 萬;其次是12kg/667m2,為83.2 萬。播量為6kg/667m2的單株次生根較多,達到10.2 個,18kg/667m2的最少,為7.6 個,其他3 個播量在8.1~9.4 個之間。分蘗成穗率平均為38.6%,播量為6kg/667m2時最多,達到43.7%,其次是9kg/667m2,為41.0%,15kg/667m2最少,為34.0%。根據(jù)總莖數(shù)、單株分蘗、單株次生根等綜合評定:播量為9kg/667m2和12kg/667m2時達到一類苗水平,15kg/667m2和18kg/667m2時為旺苗,6kg/667m2時介于一類苗和二類苗之間。
表2 不同播量下群體動態(tài)表現(xiàn)
2.3 不同播量下株高、產(chǎn)量及其三因素分析株高比較 由表3 可知,不同播量之間株高差異不大,平均株高76.9cm,播量為15kg/667m2時株高最大,為78.1cm,其次是18kg/667m2,為77.6cm,6kg/667m2最矮,為75.6cm,最高與最矮相差2.5cm。
產(chǎn)量三因素由表3 可知,平均畝穗數(shù)33.9萬穗,播量為18kg/667m2時最多,為35.7 萬穗,12kg/667m2時最少,為32.5 萬穗;平均穗粒數(shù)33.9,播量為12kg/667m2時最多為35.5,其次是6kg/667m2,為34.8,最少的是18kg/667m2,為32.1;平均千粒重為43.2g,播量為6kg/667m2時最大,為44.5g,其次是12kg/667m2,為44.1g,18kg/667m2最小,為41.4g。
產(chǎn)量分析按產(chǎn)量三因素計算理論產(chǎn)量,成熟后實打測產(chǎn)。于2019 年6 月13-14 日分批次實收并稱鮮重,除雜質,測水分,實打測產(chǎn)。由表3 可知,播量為6kg/667m2的產(chǎn)量最高,達442.9kg/667m2,9kg/667m2的產(chǎn)量居第2 位,達430.2kg/667m2,分別比18kg/667m2(CK)增產(chǎn)11.9%和8.7%,增產(chǎn)顯著;12kg/667m2和15kg/667m22 個處理分別比對照增產(chǎn)6.8%和3.3%。
表3 不同播量下產(chǎn)量構成因素比較
2.4 抗逆性由表4 可知,抗寒性5 個播量表現(xiàn)均好;抗旱性除播量18kg/667m2表現(xiàn)一般外,其他表現(xiàn)均好;15kg/667m2和18kg/667m22 個處理因播量大、群體大,點片有輕微倒伏現(xiàn)象。同時這2 個播量在抗病性方面,也因田間比較郁閉,通風透光稍差,紋枯病和白粉病輕微發(fā)病。綜合評價:除18kg/667m2處理外,其他處理表現(xiàn)好。
表4 不同播量下抗逆性考察
本試驗產(chǎn)量最高的處理為播量6kg/667m2,其次為9kg/667m2,但兩個播量之間差異不顯著;播量6kg/667m2與12kg/667m2、15g/667m2、18kg/667m23 個處理均達顯著水平;播量9kg/667m2與15kg/667m2、18kg/667m22 個處理達顯著水平。根據(jù)本次試驗,煙農(nóng)1212 在日照市中高肥水條件下,適期播種期內(10 月1-10 日)推薦播量為6~9kg/667m2。如果晚于適宜播種期播種,每晚播2~3d,每667m2增加播量0.5~1k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