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化視野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困境及治理

2020-12-21 03:42蔣洪池黃冰
高教探索 2020年11期
關鍵詞:大學文化

蔣洪池 黃冰

摘?要:在“雙一流”建設背景下,我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組織制度、組織資源和組織人員在發(fā)展中仍存在諸多困境。基于文化的視野,認為造成困境的原因主要為:工具理性主義文化盛行導致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異化;國家學科管理制度文化不健全制約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建設;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限制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共享;學科文化的沖突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交流與合作。而強化價值理性文化,構建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目標必要的烏托邦;完善國家學科管理制度文化,健全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樹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大學組織文化,建立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共享機制;推動學科文化融合,促進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是推動我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可行策略。

關鍵詞:文化;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

2018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雙一流”建設高校要創(chuàng)新學科組織模式,加強學科協(xié)同交叉融合。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大學跨學科研究如火如荼,跨學科學術組織形式也層出不窮。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通常是指打破原有學科和院系學術組織界限,根據科學研究和社會實際需求,通過設置功能定向的跨學科計劃、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所、課題組、跨學科研究協(xié)會等學術組織模式,將跨學科協(xié)作實體化和體制化。[1]組織目標、組織制度、組織資源和組織人員是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的核心要素。隨著跨學科學術組織已是大學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與變革的重要主體,大學在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目前的發(fā)展出現了一定的困境。導致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最為重要的深層次原因??鐚W科學術組織身處社會、大學這兩個大環(huán)境中,無疑會受到社會文化和大學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傳統(tǒng)學科是跨學科學術組織的形成基礎,學科文化也會直接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的形成與發(fā)展。本文主要是基于文化的視角,從社會文化、大學文化和學科文化三個層面探究跨學科學術組織面臨困境的原因及其治理策略,以期推動我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的良好發(fā)展。

一、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困境

(一)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出現異化

組織目標是指一個組織未來一段時間內要實現的目的,它是組織中一切成員的行動指南。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是對傳統(tǒng)學科模式的再集成,因目標的一致性促進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與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避免人為地將學術、學科、科研活動進行分割,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合理配置。[2]其核心目標是知識的創(chuàng)新,但目前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的發(fā)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異化現象,主要表現為組織目標的功利化和寡頭主義傾向。

一是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的功利化傾向。大學圍繞著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建跨學科學術組織,圍繞跨學科研究平臺和項目的申報、評價等展開競爭,政府與大學間形成了政府“發(fā)包”、大學“抓包”的縱向發(fā)包和橫向競爭“上下結合”的作用機制。[3]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偏好研究的現實性和應用性,物質利益成為現代大學跨學科組織的重要動力源,[4]忽略個體科學研究源動力即科研好奇心以及知識發(fā)展的重要性??鐚W科學術組織將滿足外部的績效合法性作為組織的重要目標,[5]僅僅以項目完成的數量和效率為組織成功的判定,從而導致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的異化,阻礙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發(fā)展。

二是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的寡頭主義傾向。我國大學中的跨學科學術組織往往以項目形式自上而下推進,表現出強烈的行政導向。在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內部,因其組織成員自身學科知識水平和研究能力及其所在學科的地位不同,參與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目的不一,存在著學科話語權的爭奪和沖突,強勢學科以及“學術寡頭”控制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發(fā)展。當個人的目標取代組織的目標時,會造成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的異化和組織功能的弱化,成為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巨大阻礙。

(二)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尚未完善

制度是組織運行的保障,任何組織的正常運行都有一套與之相對應的制度規(guī)范??鐚W科學術組織與傳統(tǒng)的學科組織有所差異,與之相適應的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還在探索中,跨學科項目申請、評價和成果發(fā)表制度有待構建和完善。

一是跨學科項目申請困難。我國現行的項目申請主要分學科進行,雖然項目申報大多設置了“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等跨學科門類,但是劃分難以精確,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大都被劃分到交叉學科一類,導致項目走向不明確,很難在項目申報中找到落腳點,也就難以得到相對公平公正的評審。[6]單一學科的專家對跨學科的項目申請進行評議時,難以逃脫本學科的評價范式和思維模式的制約以及自身知識的局限,從而影響跨學科項目申請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的判斷,導致跨學科項目申請困難。

二是缺少跨學科成果評價體系?,F行科研成果評價是以學科為單位進行的,我國目前學科專業(yè)目錄代碼中沒有將新學科及交叉學科列入其內,即沒有專門為跨學科研究設立評價體系,在我國現行學科分類制度之下,交叉學科及相應的跨學科研究,其學科歸屬始終處于懸置狀態(tài)。[7]所以跨學科研究的成果必須掛靠于某一具體學科,采取同行評議的方式進行成果評價,這顯然有失公允,也是不科學的。

三是跨學科研究成果發(fā)表困難。現有學術刊物的分類基本上都是按照學科門類劃分,跨學科的研究成果難以界定其“學科屬性”從而難以在“學科意識形態(tài)”濃厚的刊物上發(fā)表。加上期刊的審稿人大都是某一傳統(tǒng)學科領域內的專家,對跨學科的研究成果難以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也造成了跨學科成果發(fā)表困難,可能只有在為數不多的高水平綜合期刊上才能發(fā)表。

(三)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存在沖突

組織資源是組織發(fā)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學科學術組織要想在傳統(tǒng)的學術組織中夾縫生存,就要爭取可以利用的組織資源以獲得較好的發(fā)展。

隨著高等教育和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政府啟動了國家實驗室、國家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建設計劃,引導高校實施跨學科科研計劃,以解決國家、社會科技發(fā)展中的難題。但是這種組織的運行主要還是依托單學科,就連大學內部的實驗室建設也存在著明顯的學科壁壘現象,還沒有形成有效的跨學科研究組織機制和學術氛圍,因而跨學科研究的資源共享機制也無法形成。[8]

在目前高校的學科制度下,學科資源是以學科所屬的院系為劃分標準,各個學科的儀器設備也為院系獨有,缺少資源共享機制,傳統(tǒng)院系的教學和科研資源無法達成共享,依附于傳統(tǒng)學院的跨學科組織會因為資源而與傳統(tǒng)學院發(fā)生沖突,使得跨學科學術組織的資源共享陷入困境。

(四)跨學科學術組織人員整合困難

跨學科學術組織人員包括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研究人員(學者)和行政管理人員,其中學者主要來自跨學科學術組織和其他院系??鐚W科學術組織中來自于其他院系的學者具有明顯的學科和院系隸屬傾向,在學科組織和行政框架相結合的現行體制下,學者固定在所屬的院系內,其職稱評定、晉升、考核以及人事管理都在各院系,很難擺脫院系的行政組織,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人員的整合。

此外,學者的專業(yè)身份與科學成果的認可之間存在一定的“馬太效應”,即學者為了讓自己的科學成果和專業(yè)身份得到同行的認可,學者研究的問題會越來越“?!薄9]因此,學者只希望能在本學科的高級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取得良好的同行評價,以期獲得相應的聲望和職位的晉升。由于缺乏合適的評價機制對學者跨學科成果進行評價,導致其在跨學科學術組織中的身份認同感和團隊感低,從而造成學者參與跨學科研究的內在動力不足,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人員的整合。

二、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困境的文化致因

(一)工具理性主義文化盛行導致跨學科學術組織目標異化

工具理性主義這一概念源于馬克斯·韋伯對人的理性的定義,指的是一種以理性的態(tài)度通過標準控制、精確計算等技術工具追求結果效率最大化的思想行為定勢。工具理性主義的核心是對效率的追求,效率最大化成為評價和衡量一切工作的唯一標準。當工具理性主義與市場功利原則合流,工具理性主義呈現了無限擴張的趨勢,工具理性主義文化盛行,社會生活日益技術化、效率化和功利化,強調效率和產出,造成工具理性主義文化下人的“奴化”和“物化”。

在工具理性主義文化盛行的影響下,我國大學治理呈現極為鮮明的工具理性主義和實用化傾向,“績效至上”的科研文化是其重要表征,深刻影響著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生成與發(fā)展。加上我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基本上是以外生性的行政管理推動和國家政策主導模式為主[10],是大學對外部社會需求的一種被動回應,而不是基于學科知識演化的邏輯,缺少學科會聚與內生性的知識整合創(chuàng)新,導致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目標演化為服務社會需求的工具和手段,熱衷于以數字化指標衡量建設進程與成效。在具體的課題和項目研究中偏重于風險小、周期短、見效快的研究?!按髮W人”愈來愈急功近利,使大學中充斥著一種趕超情緒和功利導向,科研變成工具、學術變成數字、學生變成產品,使得人們無暇去審問大學文化的本質和歸屬[11],從而導致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研究的目標越來越偏重實用性,功利化色彩日盛,異化現象日益嚴重。

(二)國家學科管理制度文化不健全制約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建設

目前,我國大學學科管理實行國家學科制度,國家頒布的學科目錄發(fā)揮著學科管理功能,高校的學科建設必須在學科目錄下通過國家學科審批才能進行。只有在取得學科建制的前提下,學科建設和發(fā)展才能獲得國家的資金支持、編制崗位和人員配備。[12]

在現行的學科管理制度文化下,國家政策主導者通過分配性資源和權威性資源主導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目標、架構和文化,建構了學科化和效率主義的科研體制和文化。[13]跨學科研究在學科分類中難以找到其歸屬地位,我國學科專業(yè)目錄代碼沒有將新學科及交叉學科列入其中,課題基金的申報、學科的資助和評價等都是按照學科進行,跨學科課題相對較少也難以得到傳統(tǒng)學科專家評審的認可,導致跨學科的申報、資助和評價制度不健全。在國家層面也尚未建立起跨學科資助和評價體系,跨學科研究缺乏國家層面的整體戰(zhàn)略和遠景規(guī)劃,對于跨學科學術組織戰(zhàn)略規(guī)劃和政策支持不足,也導致了跨學科組織面臨著國家和社會層面的資源共享機制缺失、資助體系和評價機制滯后等問題。國家關于大學學科管理制度文化難以滿足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需要,沒有為跨學科留下空間,制約了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的建設。

(三)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限制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共享

我國大學的學科組織形式基本沿襲了英美的組織模式,即以學科為基本單元構建“大學—學院—學系”的三層組織架構。這種學科構建方式實行以學科專業(yè)劃分為基礎的金字塔型層級管理體制,與我國特有的“單位制”文化和體制結合,產生了將學科嵌入“單位制”的學科建設和管理體制,形成了學校內部院系設置、學科資源配置、教師人事歸屬、學科崗位設置、工作績效考核和評價的基本單元。[14]這種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限制了跨學科學術組織的資源共享。

一是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強化了大學的組織架構。跨學科學術組織作為一種增量的新型學術組織,普遍實行虛實結合的組織架構,并由國家計劃驅動,與傳統(tǒng)基于學科驅動的系科組織存在一定的組織架構沖突。而我國的學科建設是以院系單位為中心,院系掌握著各自學科的預算和經費的執(zhí)行、教師的聘任與晉升。在國家和院校層面均缺乏對跨學科學術組織的整體戰(zhàn)略規(guī)劃、整合和執(zhí)行體系,導致教師參與跨學科研究的積極性和動力嚴重受挫。

二是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影響跨學科平臺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鐚W科研究需要集中利用各學科的資源,但在以學科為單位的大學組織文化下,不同學科組織的學科目標與學科利益有所不同,學科資源難以相互共享,從而導致跨學科學術組織和傳統(tǒng)組織在資源上的沖突。在現行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下,高校資源配置按照學科所在的單位進行分配,在學校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這種單位科層制資金分配方式,導致大量的經費資源流向了學院、學系等單位中。政府對學科的資助也是以項目為主要形式,而高??蒲许椖康纳暾堉饕菍W科大類為主導,項目被納入學科體系中,跨學科學術組織仍然被學科所禁錮而難以獲得其應有的政府經費資助。因此高校跨學科學術組織在經費以及其他資源上與院系存在明顯的沖突,那些依托于院系的跨學科學術組織尤為突出。

(四)學科文化的沖突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交流與合作

學科文化的沖突指的是學者之間由于學科價值觀、思維方式等不同而導致的“話語體系間的差異和溝通障礙”。[15]托尼·比徹認為,學科是相對獨立的“學術部落”,每個學術部落都擁有獨特的學科亞文化,具有被認可的身份和文化屬性,會對學科的整體文化產生壓力,從而威脅學科的統(tǒng)一性。[16]學術部落會形成獨特的學科文化,使部落中的學者具有與其他學科學者不同的學科價值觀和理念、思維方式和學科范式等,擁有不同的符號語言系統(tǒng)和知識體系。因此,各學科因不同的學科文化存在一定的沖突,從而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

一是不同學科的學者由于受到不同的學科文化所規(guī)訓,其價值理念、研究方法、思維方式、學科語言等有所差異,在跨學科合作研究中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不同學科文化的學者之間有時很難取長補短、互相融合,他們習慣于站在自己熟悉的學科立場自說自話,難以形成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合力。這與強調開放、融合的跨學科研究文化形成矛盾。一般來說,學科文化差異越大,學者之間的矛盾就會越激烈,跨學科研究就越難以進行。

二是在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內部,學科話語權的爭奪和沖突影響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由于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來自于不同學科,為了捍衛(wèi)本學科在多學科中的地位,他們或明或暗地存在著對學科話語權和學科控制權的爭奪,來自“弱勢學科”的學者和本身處于“弱勢地位”的學者因擔心學科被歸并和自身的人微言輕而缺乏參與的積極性??鐚W科學術組織的學科話語權往往被強勢學科和“學術寡頭”所控制,導致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名存實亡。

三、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文化治理

(一)強化價值理性文化,構建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目標必要的烏托邦

價值理性是馬克斯·韋伯對人的行為目的劃分的另一維度,與工具理性相對,指的是作為社會實踐主體的人在社會活動中對某種固有價值的信守和承諾,來自于人對自身價值的體悟,建基于高度的自我自覺意識之上。[17]價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前提、動力和方向,指導工具理性的踐行。在價值理性指導下,實現理想化價值目標成為人類活動方式的價值導向。但對效率的渴求使工具理性逐漸異化為狹義的交往對象實現目標的工具和手段,成為人和事物發(fā)展的主導價值,與之相得益彰的價值理性卻逐漸式微。[18]因此,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發(fā)展要強化價值理性文化,構建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目標必要的烏托邦。

一是政府應轉變管理模式,注重為跨學科學術組織培育寬松環(huán)境并引導其發(fā)展,激發(fā)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自主性。大學要明確強化主體意識,大學文化建設必須有自己的發(fā)展理念和思想動力源,營造有利于保護學科知識自由健康生成發(fā)展的環(huán)境,立足學科內部發(fā)展傳統(tǒng)和特有規(guī)律,根據大學的學科特色和學科布局建立校級或院級的跨學科學術組織,而不是一味迎合國家的項目導向。同時要鼓勵大學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愛好自下而上組建跨學科學術組織,政府、大學和院系應給予制度保障和政策傾斜,提高跨學科學術組織內在競爭力。

二是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的建設不應以經濟和物質效益等量化的標準作為學科發(fā)展的導向,應以大學學科知識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內在需求為基點,尋求學科的內涵式發(fā)展??鐚W科研究的發(fā)展不僅受到社會經濟發(fā)展而產生解決問題的需求,還要面臨學科內部對學科交叉綜合發(fā)展的需求。所以在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和發(fā)展中,除了解決社會問題的功利性目標外,還應從學科知識創(chuàng)新的內在邏輯出發(fā),滿足學科分化和綜合的內部交互需求。通過不同學科之間異質性知識的提供與獲取,建立起多層面的知識共享機制,促進不同研究領域或項目中的知識資源互補,是大學跨學科發(fā)展的源頭和重要目標[19],也是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目標必要的烏托邦。

(二)完善國家學科管理制度文化,健全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

政府要營造有利于跨學科學術組織制度建設的外部制度環(huán)境,完善我國國家學科管理制度。從國家層面設置跨學科學位制度,促使跨學科真正成為一個學科,以合理獲得政府的資金支持、編制崗位和人員配備,穩(wěn)固跨學科組織在高校中的合法地位,從而健全跨學科學術組織的評價、項目申報和成果發(fā)表制度。

一是建立跨學科學位制度,培養(yǎng)跨學科人才。調整目前學科專業(yè)目錄代碼,將新學科和交叉學科納入其中,從而為跨學科建立一套獨立的、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為跨學科人才培養(yǎng)、項目申請和成果發(fā)表奠定學科基礎。

二是國家級科研基金的課題申報設立綜合交叉科學部,對跨學科研究項目進行優(yōu)先立項資助。同時加大對跨學科研究的資助力度,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增加對跨學科研究項目資助的比例及經費額度,并在人才、項目、基地等各類評審中給予政策傾斜。

三是為解決跨學科成果難以發(fā)表的問題,我國期刊應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借鑒美國跨學科專業(yè)協(xié)會設立新的跨學科期刊、版面等做法,增設跨學科性質的期刊,或開辟跨學科研究專欄、版面,改革期刊評審標準。跨學科學術組織也應積極尋求與一些行內頂尖期刊合作,為跨學科學者的成果發(fā)表提供支持。

(三)樹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大學組織文化,建立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共享機制

大學單位制組織文化固化了大學直線式科層制的學術組織架構,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很難打破科層制而進行革命性的制度選擇,應該在既有的組織架構中找出變革的突破口。正如伯頓·克拉克所言:“歷史上高教系統(tǒng)的變化通常采用這樣一種折衷方式,即新的單位繞過舊的單位,而舊的單位依然生存。”[20]因此,作為一種理性的改革路徑,跨學科學術組織建設和發(fā)展必須樹立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大學組織文化,建立跨學科學術組織資源共享機制。

一是以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推動大學學術組織架構變革?!皡f(xié)同創(chuàng)新”是指創(chuàng)新資源和要素有效匯聚,通過突破創(chuàng)新主體間的壁壘,充分釋放彼此間“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創(chuàng)新要素活力而實現深度合作。構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真正使不同利益追求、不同背景和身份的創(chuàng)新主體形成合力,需要打造一個能使大家都能認同的文化價值基礎,形成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矩陣式學科組織結構可以作為大學學術組織架構變革和跨學科學術組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體構建的重要嘗試。它是按照學科分化設置的縱向院系組織與按照課題、項目、問題等橫向跨學科組織的有機結合。這種矩陣式學科組織結構打破了傳統(tǒng)的直線式單位制學術組織模式,克服了各機構間互相脫節(jié)的現象,能夠做到合理調配資源。此外,基于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在國家創(chuàng)新戰(zhàn)略指引下,以項目和協(xié)議為牽引,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應發(fā)揮知識創(chuàng)新的主體作用,與企業(yè)、政府等建立實體的或虛擬的動態(tài)聯(lián)盟,構建超校園的跨學科學術組織協(xié)同創(chuàng)新體。

二是以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促進學科之間資源共享。相互尊重、相互寬容是打造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的基本條件,可以通過設立高度集成、開放共享的跨學科研究平臺等方式為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提供對話機制和交流平臺。系統(tǒng)變革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打破傳統(tǒng)的單位制聘任結構,形成院校內不同學科研究人員自由流動和資源分配開放共享的機制。同時秉承協(xié)同創(chuàng)新文化的理念,從校內、校際和國際三個層面加快推進協(xié)同創(chuàng)新,促進資源共享,加強實質性合作,形成推進跨學科研究的強大合力,促進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發(fā)展。

(四)推動學科文化融合,促進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

學科文化融合就是逐漸消解學科邊界即學科文化的差異而產生一些共性的文化。只有推動學科文化融合,才能真正促進跨學科學術組織學者的交流與合作。

一是重構學者學科信念,探尋“共同認知參照框架”。學科文化的本質就是學科信念,在同一學科文化圈內的成員共同分享著本學科理論、方法、技術的信念,學科文化就是通過其強有力的價值與信念體系對學科成員的行為進行著規(guī)訓和激勵,使其在不斷的熏陶和內化過程中選擇著合適的行為方式,產生心理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進而導致對學科的承諾和忠誠。對于跨學科學術組織而言,就是要重構跨學科學者的學科信念,探尋赫伯特·克拉克所主張的“共同認知參照框架”,即共同認可的研究方法、技術以及專門的術語體系。每個跨學科學者除了恪守自己學科信仰外,還要具有理解其他學科知識、價值和信仰的能力。跨學科研究的基礎是對所謂“共同基礎”的整合,形成可供擁有不同學科信仰的學者進行交流的“共同認知參照框架”,從而達到跨學科研究學者的共同理解,實現其實質性交流與合作。

二是形成跨學科文化,實現平等的學科對話。跨學科文化是跨學科學術組織成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標志。跨學科學者接受彼此的語言符號、形成共有的話語、堅持共同的合作愿景是跨學科文化形成的重要標準。只有跨學科文化的形成才能促進跨學科研究制度化的全面發(fā)展,因此,跨學科學術組織要致力于跨學科文化的生成與發(fā)展??鐚W科學術組織的學者應在尊重各學科文化的基礎上形成多科融合的價值觀,正確看待學科文化之間的差異,對其他學科文化持開放的態(tài)度,并嘗試去理解和逐漸接納不同的學科文化。在合作的過程中找尋學科之間思維方式、研究方法和學科價值觀的共識,從而形成一套共同認可的跨學科研究范式。這就是跨學科文化的生成,也是實現跨學科學者平等對話的基本前提。

參考文獻:

[1]張煒,鄒曉東.我國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演進特征與創(chuàng)新策略[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6):59-66.

[2]范明,李文杰.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跨學科學術組織的發(fā)展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3):41-43.

[3][13]張洋磊.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沖突的特征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18(7):24-30.

[4]關輝.大學跨學科組織發(fā)展的動力問題及平衡機制[J].高教探索,2015(6):10-13.

[5][7][14]張洋磊,張應強.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發(fā)展的沖突及其治理[J].教育研究,2017(9):55-60.

[6]馮玉萍.高??鐚W科研究項目組織模式分析及其策略選擇[J].高等農業(yè)教育,2014(6):44-47.

[8]楊連生,文少保,方運紀.跨學科研究組織發(fā)展的現實困境與突破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1(7):52-54.

[9]唐磊,劉霓,高媛,陳源.跨學科研究理論與實踐——基于研究文獻的考察[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108.

[10]本刊編輯部.“雙一流”建設中我國高校跨學科學術組織變革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訪浙江大學中國科教戰(zhàn)略研究院副院長、科教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煒教授[J].世界教育信息,2019(21):39-44.

[11]范玉鵬.反思與重構:現代大學文化式微之檢視[J].湖北社會科學,2018(1):175-180.

[12]張應強.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學的危機與應對[J].高等教育研究,2017(1):8-11.

[15]童蕊.大學跨學科學術組織的沖突問題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12:37.

[16]T.Becher.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Eight Disciplinary and Comparative View[M].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178-179.

[17][德]馬克斯·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卷)[M].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106.

[18]張洋磊.我國高等教育治理的工具理性主義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7(2):33.

[19]黃超,楊英杰.大學跨學科合作的學科整合機制及其模式選擇[J].高教探索,2016(12):5-12.

[20][美]伯頓·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tǒng)──學術組織的跨國研究[M].王承緒,等譯.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135.

(責任編輯?賴佳)

猜你喜歡
大學文化
文化與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大學》征稿簡則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誰遠誰近?
午睡里也有大學問
文化之間的搖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