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市人民醫(yī)院 浙江 東陽 322100
子宮脫垂已成為當前全球性的女性健康問題,它經(jīng)常伴隨著尿失禁、性生活障礙、盆腔痛等,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在所有患者中,已育女性比例超過50%以上[1]。隨著生活質量提升,女性患者更希望保留子宮來追求性生活質量,甚有年輕患者更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針灸在治療I度子宮脫垂方面取得較好療效,但針刺結合超聲學以及盆底肌評估的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旨在探討電針對子宮脫垂在臨床中治療效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東陽市人民醫(yī)院針灸科門診的103例I度子宮脫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電針結合Kegel訓練組(治療組)和Kegel訓練組(對照組)。治療組52例,年齡23~40歲,平均29.80±3.62歲。對照組51例,年齡24~46歲,平均30.76±6.0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標準:子宮脫垂的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制定的《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Ⅰ度子宮脫垂:子宮頸下垂至坐骨棘以下,但不超過陰道口。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I度子宮脫垂診斷標準;②婦科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年齡20~50歲;③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
1.4 排除標準:①Ⅱ度以上子宮脫垂患者;②合并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內科病患者;③合并有精神、心理障礙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患者;④有子宮肌瘤、慢性子宮內翻、陰道壁囊腫等婦科疾病患者。
2.1 對照組:僅采用Kegel訓練治療。排空膀胱,患者平臥位,雙腿屈曲分開,吸氣時用力收縮肛門、尿道及會陰,持續(xù)5~10s,然后呼氣放松5s,反復練習20min,每日2次。吸氣時腹部不能受壓,先收縮肛門,再收縮陰道、尿道,要有盆底肌肉收緊上提的感覺,并保持腿部、臀部肌肉放松。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月。
2.2 治療組:采用電針結合Kegel訓練治療。治療取穴:維道穴、曲骨、氣海、關元;經(jīng)外奇穴:維胞穴、維宮穴、提托穴、子宮穴。患者仰臥位,局部常規(guī)消毒后,選取規(guī)格0.25mm×40.00mm一次性不銹鋼毫針,由提托穴斜刺內下方子宮穴,針刺部位刺入25~30mm,維道穴沿腹股溝斜刺,刺入25~30mm;維胞穴、維宮穴、曲骨、氣海、關元直刺入5~10mm,捻轉得氣,針下沉緊后接G6805-Ⅱ型低頻脈沖治療儀,采用斷續(xù)波,電流強度以患者有舒適收縮感為度,留針20分鐘,10次為1療程,10次后休息2天繼續(xù)治療,患者均配合Kegel訓練。
3.1 觀察指標:①超聲學觀察(參照2013年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盆底超聲的臨床應用》):觀察尿道口漏斗樣開放、膀胱頸距離參考線、子宮頸距離參考線、盆膈裂孔面積等參數(shù)。選用最大valsalva動作時的面積來評估,裂孔面積大小:Valsalva動作時,小于25cm2為正常,30.0~34.9cm2為輕度擴張,35.0~39.9cm2為中度擴張,大于40cm2為重度擴張。如果面積小于25cm2,則與患者臟器脫垂無相關性。②盆底肌力評估:采用加拿大進口偉思生物刺激反饋儀C2對患者盆底肌力進行檢測,評估盆底肌力。緊張收縮階段:測試快慢肌協(xié)調功能,平均值<30μV,提示肌力不足;變異系數(shù)>0.2,提示肌肉穩(wěn)定性差;放松時間>1s提示肌肉過度活躍。后靜息階段:測試一系列動作后,肌肉是否恢復正常狀態(tài),平均值大于4μV且變異系數(shù)>0.2,提示存在肌肉過度活躍。
3.2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3 兩組患者超聲影像特征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尿道口漏斗樣開放、子宮頸距離參考線、盆膈裂孔面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治療后尿道口漏斗樣開放、盆膈裂孔面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治療組在改善漏尿、 尿失禁癥狀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超聲影像特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超聲影像特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治療組52尿道口漏斗樣開放6對照組盆膈裂孔面積(cm2)19.50±1.00 18.51±1.55#19.66±1.19 19.21±1.41 5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 8 7膀胱頸距離參考線(mm)3.76±1.49 2.51±1.17 3.23±1.08 2.62±1.28子宮頸距離參考線(mm)12.57±3.32 13.98±3.20 12.88±2.47 13.94±2.36
3.4 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緊張收縮階段、后靜息階段平均值μV、變異系數(shù)、放松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治療后進行緊張收縮階段的平均值μV、變異系數(shù)、放松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治療組在改善快慢肌協(xié)調、穩(wěn)定性、收縮放松功能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后靜息階段平均值μV、變異系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治療組在一系列動作后,肌肉恢復正常狀態(tài)方面與對照組療效相當。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盆底肌力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1。
組別治療組52例數(shù)對照組變異系數(shù)(后靜息階段)0.43±0.18 0.26±0.13 0.39±0.18 0.33±0.17 51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平均值(μV,緊張收縮階段)17.41±6.03 21.56±4.94##18.42±6.87 19.00±6.60變異系數(shù)(緊張收縮階段)0.32±0.08 0.24±0.05##0.36±0.15 0.30±0.15放松時間(s,緊張收縮階段)2.16±1.10 1.22±1.13##1.76±0.89 2.17±1.03平均值(μV,后靜息階段)4.37±3.70 3.17±1.34 4.30±3.62 3.81±3.31
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子宮脫垂的方法有凱格爾訓練、生物電反饋、放置子宮托、手術等[3]。Ⅱ度以上子宮脫垂以手術為主輔以盆底訓練,但術后經(jīng)常伴有陰道不適、疼痛,并且復發(fā)率高,30%的患者需要再次治療[4]。凱格爾訓練是美國醫(yī)生Kegel于1948年提出,以患者有意識訓練肛提肌為主,增強盆底肌肉韌帶相關組織的力量,對輕度盆底肌功能障礙效果較好[5]。
子宮脫垂中醫(yī)稱之為“陰挺”“陰脫”,本病常見氣虛、腎虛兩證。“虛者補之,陷者舉之”為本病的治療原則,故中醫(yī)以益氣升提,補腎固脫為主[5]。針灸治療子宮脫垂,通過針刺刺激穴位區(qū)分布的髂腹下神經(jīng)、股后皮神經(jīng)會陰支、會陰神經(jīng)分支等,同時腧穴解剖生理結構與維系子宮的韌帶密切相關,針刺可以起到提升其韌帶彈性,維持韌帶功能功效。通過臨床觀察,針灸治療I度子宮脫垂取得較好療效[6]。對于I度子宮脫垂患者西醫(yī)手術創(chuàng)傷大,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難免增加感染以及心腦血管發(fā)病風險。針灸治療子宮脫垂的最佳介入對象為I度子宮脫垂患者,對于Ⅱ度重型及Ⅲ度子宮脫垂患者療效不佳。針灸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綠色療法,對I度子宮脫垂發(fā)揮了花錢少、痛苦小、療效好的優(yōu)點。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電針配合Kegel訓練治療在改善漏尿、尿失禁癥狀方面優(yōu)于Kegel訓練組,在改善快慢肌協(xié)調、穩(wěn)定性、收縮放松功能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Kegel訓練組,在一系列動作后,肌肉恢復正常狀態(tài)方面與Kegel訓練組療效相當。由此可見電針配合Kegel訓練治療Ⅰ度子宮脫垂在改善盆底功能方面優(yōu)于單純性的Kegel訓練。當然,其機理仍需要多項研究來進一步探討,針灸在改善盆底功能的療效方面還需要長期隨訪觀察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