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灌云縣小伊中心小學)
在我眼中,“問題生”的智力不比別人差,他們對善惡美丑的辨別能力也不比別人差。那么,他們究竟差在哪兒呢?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問題生”主要差在心理狀態(tài)上,換句話說,他們存在著較嚴重的心理障礙。在這一點上,一些老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是老師人為地將他們劃分在差生的行列,對他們不信任、不關心,甚至譏諷、嘲笑。于是,他們開始自暴自棄,對過去的自我進行一次痛苦的否定,并漸漸地對自己的角色有了些許的認同。更可怕的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這一角色讓他們不喜歡的老師生氣時,逆反心理就產生了:老師越是不希望他們做的事他們越是要做,于是他們會得到老師更嚴厲的處罰,惡性循環(huán)開始了……
我作為班主任,覺得幫助這些“問題生”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下面是我在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幾種方法。
我發(fā)現(xiàn),當我對他們一視同仁的時候,他們會有一種享受平等的幸福感。他們習慣了其他老師檢查作業(yè)或提問題時,對他們的漠不關心和視而不見。我曾經讀過一篇“問題生”的作文,文中這樣寫道:“老師的目光從我的頭上越過,他總是提問他喜歡的學生,好像我不存在一樣……”但是在我的課堂上,我會耐心地傾聽他們不流利的朗誦;在他們沒有完成作業(yè)時,也會像批評其他學生一樣批評他們;有時把他們叫到辦公室,指出他們作業(yè)中不該發(fā)生的錯誤……我不用語言,而是用行動暗示他們,他們不是特殊的學生,他們同其他同學并沒有兩樣,在老師眼中,學生就是學生,誰都是這個班級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做一個辛勤的園丁,使每一朵鮮花都綻放、每棵幼苗都能茁壯成長,是我做班主任的信念。關注孩子是每一位老師的職責,曾有這么一段話讓人深思: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便學會譴責;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懼中,他便學會憂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便學會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歡迎的環(huán)境中,他便學會鐘愛別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誼中,他便會覺得他生活在一個多么美好的世界。因此,作為老師,我認為我們應該給予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應該給予學生更多的溫暖和明亮,用愛來滋潤他們稚嫩的心靈。
在關鍵的時刻委以重任,這是我對他們表示信任時常用的方法。例如:在一堂公開課上,教室里云集了許多聽課的人,許多同學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十分拘謹,回答問題有些失常,這時,我看到一個“問題生”表情激動,有躍躍欲試之意。于是,我抓住時機,大膽推舉,給他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臺,結果是令人欣喜的。下課后,一些外校的聽課老師告訴我,那個回答問題的學生思維敏捷,見解深刻,素質相當不錯。當我告訴他們,這個學生是班級有名的搗蛋鬼時,他們都驚訝不已。過后這個學生感激地告訴我,在別的學科老師的公開課上,他只有眼瞧著別的學生侃侃而談的份,今天他是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多可愛的學生!他把這堂課的成功表現(xiàn),看作是對我的最好報答。
我常常跟這些“問題生”說,偉人之所以偉大,只是因為我們跪著。站起來吧,相信你自己也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表揚是對他們的肯定,表揚有助于他們恢復信心,增強勇氣。幾句鼓勵的話語、幾聲由衷的贊美,對他們來說都是沙漠中的清泉、雪夜里的炭火。有一個喜歡和老師對抗的學生告訴我,他不想念書了,因為老師說他缺少上進心,父母說他沒出息,不爭氣,連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救藥了。我聽后很同情他,從那時起,我開始注意去發(fā)現(xiàn)他身上存在的優(yōu)點。我發(fā)現(xiàn)他雖然語文功底差,但想象力很豐富,于是,我進行了一堂想象力作文訓練,并當堂朗讀了他的作文,讀后全班同學鼓掌祝賀。此后,他對作文產生了強烈的好感,并不知疲倦地寫作,讓我讀,讓我修改,還把我當他的知心朋友。
對行為有偏差的學生,用賞識教育還管用不管用?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教育學會工讀教育分會2009年會上,上海市彭順中學徐雪婷老師說起了這么一個例子:開學初,她選擇班上問題比較多的4名女生做班干部。宣布后,她們表現(xiàn)出受寵若驚的樣子。原來她們需要的只是老師的肯定,然而她們卻獲得太少。不出所料,在她們帶領下,班級衛(wèi)生、教室環(huán)境、學生儀表儀容等都進入良好的狀態(tài)。徐老師經常表揚她們,但發(fā)現(xiàn)她們在學生中的正面示范作用還不夠,再三考慮后,她選擇了在一堂講評課上引導其他學生發(fā)現(xiàn)她們的優(yōu)點,當面表揚她們。聽后,4 位班干部顯得很激動,臉漲得通紅。“賞識”,讓她們開始擁有進步的信心。
她們需要鼓勵的話語,需要贊許的目光,需要全體同學的認同。在這點上,老師做起來并不難,何必那么吝嗇自己表揚的話語呢?錦上添花固然很好,雪中送炭更是這些學生的期待啊!
《詩經》上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種下的真誠,回報的是友誼。因為我們首先應該付出我們的真心,然后才能取得學生的愛戴。在打開他們情感大門之前,首先應該敞開我們的心扉。只有心與心的溝通,才能填平心與心的鴻溝,才能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在和他們交往的過程中,我時刻注意采用平視的角度,把自己看作他們的朋友,尊重他們,愛護他們。一旦你對他們居高臨下,頤指氣使,他們就會對你敬而遠之。和他們平等相處并不會降低自己的身份,恰恰相反,這樣更會贏得他們的信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融洽了師生的感情。
紀伯倫說過:“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我不是偉人,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有顆寬容的心,讓這顆寬容的心容納學生的不成熟、不完美,也許自己的心會流血,但一定不能讓學生的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