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琴,漆文選,馬虹霞
(渭源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 渭源 748200)
渭源縣地處甘肅省中部定西市南部,屬典型的高寒陰濕區(qū),海拔1 930~3 941 m,年平均氣溫5.7 ℃,無霜期135 d,年平均降水量500 mm左右,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富含鉀素,適宜于馬鈴薯生長。目前隨著渭源縣馬鈴薯產業(yè)迅速發(fā)展,年種植馬鈴薯2.33萬hm2(35萬畝)以上,占全縣耕地面積的43.7%以上,同時是“中國馬鈴薯良種之鄉(xiāng)”[1]。馬鈴薯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yè),由于連年播種,輪作倒茬無法保證,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為主的病害加重發(fā)生,導致減產12%以上,還影響品質。針對以上病害對馬鈴薯質量和產量的影響,經多年試驗示范和推廣,總結出防治措施,主要措施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合理施肥及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使馬鈴薯產量增加15%以上。
馬鈴薯晚疫病屬致病疫霉,是馬鈴薯生產上的第1大病害,俗稱“薯瘟病”,造成莖葉早枯、薯塊腐爛,病田占總種植面積的35%~80%,造成減產15%~30%。病菌在病薯中越冬,靠氣流和雨水傳播。主要侵染馬鈴薯葉、莖、芽和薯塊。高寒山區(qū)馬鈴薯4月中下旬種植,5月中下旬出苗后生長到7月初初花時在底部葉片發(fā)生病斑,隨著氣溫上升、降雨增多、濕度增大,葉片上出現水漬狀大病斑,田間潮濕或濕度大時病斑產生霉狀白霉層,葉背面觀看時更清楚。發(fā)病較重時葉片卷縮、萎垂,芽感病后枯死,葉柄和莖受感病呈褐色條斑,大田一片焦枯狀、有腐敗氣味。塊莖發(fā)病在盛花中后期病部出現褐色或紫褐色小斑點,病斑擴大病部稍塌陷,重病薯在田間腐爛,發(fā)病輕者在貯藏期繼續(xù)發(fā)病腐爛。一旦晚疫病發(fā)生,則造成減產、減收。
病害的發(fā)生與品種、溫濕度、輪作、地勢呈正相關,種抗性差品種若同意遇溫暖、多雨、多霧、空氣潮濕天氣,發(fā)病則加重[2],如2012—2013年降雨600 mm左右,種植的青薯168、克新1號等抗性差品種晚疫病大流行,減產20%~30%,嚴重地塊減產40%以上。同時,二陰區(qū)比半干旱區(qū)發(fā)病早、發(fā)生重,連作地、低洼地發(fā)病早、發(fā)病重。馬鈴薯晚疫病在濕度75%以上、溫度14 ℃以上時發(fā)生,在濕度85%以上、溫度17 ℃以上時易流行;8月上中旬普發(fā),8月下旬盛花時為晚疫病發(fā)生高峰期。
近年來,隨著馬鈴薯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早疫病的發(fā)病面積與危害程度也不斷增加,病田占總種植面積的30%~45%,一般造成減產15%~20%,病菌在病殘體或帶病薯塊上越冬,主要為害葉片,也可侵染塊莖。馬鈴薯早疫病一般比晚疫病發(fā)生早,也叫夏疫病,在現蕾期發(fā)生即病害在6月上中旬發(fā)生、下旬普發(fā),7月中下旬盛花時為發(fā)生高峰期。病菌在底部老葉上發(fā)生病斑,病害發(fā)展速度較慢,典型癥狀呈同心輪紋,病斑邊緣有褪綠的黃色暈圈。發(fā)病嚴重時葉片干枯脫落,田間一片枯黃。塊莖感病產生暗褐色稍凹陷圓形或近圓形病斑,邊緣分明,薯皮下呈淺褐色海綿狀干腐態(tài)。
病害的發(fā)生與品種、溫濕度、地塊肥力水平呈正相關。在遇到小到中雨或連續(xù)陰雨天氣即田間濕度大于70%、溫度25~29 ℃且多陣雨時,病害易流行,多雨、干旱天氣交替出現時病害加重發(fā)生,氣溫偏高、密度大、瘠薄地塊、缺肥水生長衰弱和肥力不足地塊發(fā)病較重。
隨著馬鈴薯多年種植,黑痣病發(fā)病面積不斷增加,病田占總種植面積的25%~35%,一般造成減產10%~25%。馬鈴薯黑痣病病原菌以病薯或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主要為害幼芽、莖和塊莖,苗期造成缺苗斷壟,成株期感病植株莖葉生長不良,下部葉片發(fā)黃,莖基形成褐色凹陷病斑,莖基部常覆有灰色菌絲層,嚴重時植株頂部葉片褪綠向上卷曲萎蔫或枯萎,并產生氣生薯,塊莖感病表皮附著大小不一、形狀不規(guī)則、堅硬的塊狀或片狀、散生或聚生的菌核,影響馬鈴薯的商品性和產量。
病害的發(fā)生與品種、低溫多濕、輪作、土壤質地呈正相關。馬鈴薯黑痣病病原菌適宜生長的溫度為4~33 ℃,最適溫度為23 ℃。春季無低溫冷凍、土壤較干燥時發(fā)病較輕,春季土壤濕度大、溫度低,地溫不易提升、土壤黏性重,多年種植區(qū)發(fā)病重;同時,地溫低且播種早、地塊潮濕、排水不良的地區(qū)發(fā)病較重。
馬鈴薯病毒病主要靠蚜蟲等傳播,引起種薯退化和減產,感病株葉片變小、變硬,一般減產10%~20%。少雨干旱和蚜蟲發(fā)生重時病毒病發(fā)生較重。目前已發(fā)現專門為害馬鈴薯的病毒及類病毒主要有8種:馬鈴薯普通花葉病毒(PVX)、馬鈴薯重花葉病毒(PVY)、馬鈴薯輕花葉病毒(PVA)、馬鈴薯潛隱花葉病毒(PVS)、馬鈴薯卷葉病毒(PLRV)、馬鈴薯紡綞塊莖病毒(PSTV)、馬鈴薯皺縮花葉病毒(PVM)、馬鈴薯奧古巴花葉病毒(PAMY)。馬鈴薯病毒病主要類型為普通花葉病毒病、重花葉病毒病、輕花葉病毒病[3]。
馬鈴薯病害有發(fā)病中心,防治不當會造成減產,在選用農業(yè)措施、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合理施肥的同時,針對病害發(fā)生可對癥采用高效藥劑防治,以有效防控病害的發(fā)生流行,提高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
2.1.1 合理選擇品種
一是選種抗病品種,因地制宜地選擇農藝性狀優(yōu)良且抗性強的品種,如荷蘭15號、隴薯10號、隴薯14號、青薯9號等;同時,盡量選用馬鈴薯脫毒原原種和原種、一二級種薯。二是選種無病蟲的健康種薯。
2.1.2 選擇地塊
種植時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肥力中上、保水保肥能力強,同時易排澇,坡度在15°以下的梯田、川塬和溝壩地,以降低土壤濕度。不能在陡坡地、石礫地、重鹽堿等瘠薄地上種植。
2.1.3 合理輪作
由于菌核能長期在土壤中越冬存活,要實行3年以上輪作制,避免重茬;可與小麥、玉米及豆類等作物倒茬,對于不能輪作的重茬地,進行深耕改土,也可與玉米、豆類間作套種,改善土壤微環(huán)境,減少土壤中病原菌,緩解馬鈴薯連作障礙[4]。
2.1.4 精耕細作
適期播種,適時晚播和淺播,避免早播。應在地溫穩(wěn)定在10 ℃以上時播種,促進種薯快速發(fā)芽出苗,減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時間及病菌的侵染。排澇、高壟栽培,重施基肥,以農家肥和生物有機肥為主,增施磷、鉀肥,適當減施氮肥。
2.1.5 拔除中心病株及早預防
一是田間發(fā)現中心病株,及時將其拔除帶離并深埋處理。二是及時葉面噴施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預防,防止病害大范圍傳播。
2.2.1 種薯處理
播前切好種薯,用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25 μL/kg制劑量)或225 g/L嘧菌酯懸浮劑(400 μL/kg制劑量),對水1.2 L進行稀釋,并將稀釋后的藥液與薯塊充分攪拌混勻,陰干后播種。
2.2.2 土壤處理
播前開溝播種薯塊,用300 g/L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懸浮劑(600 mL/hm2制劑量),或225 g/L嘧菌酯懸浮劑(900 mL/hm2制劑量),或240 g/L噻呋酰胺懸浮劑(1 350 mL/hm2制劑量),將配制好的藥液裝入噴霧器中,均勻噴灑到播種溝內的土壤和薯塊上,然后覆土。噴霧器噴施時,應盡量壓低噴頭,減少藥液流失。
2.2.3 生長期應急防治
晚疫?。含F蕾初花期,發(fā)病前葉面噴施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70%安泰森(丙森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進行預防;出現病斑后葉面噴施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250~300倍液、72%霜脲錳鋅、69%烯酰嗎啉·錳鋅可濕性粉劑等高效藥劑防治,防治宜早不宜遲,要重視預防、早期防、連續(xù)防。667 m2用45 kg藥液,每隔7~10 d防1次,連防3次以上效果最佳。根據實踐,在渭源縣多雨年,7月15日左右降雨后的晴天需及時大面積進行早期防治[5]。
早疫?。喊l(fā)病初期葉面噴施保護性殺菌劑百菌清75%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田間發(fā)現馬鈴薯早疫病癥狀時及時葉面噴施治療性殺菌劑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或苯醚甲環(huán)唑、吡唑醚菌酯等高效藥劑防治。防治方法同晚疫病。
黑痣?。喊l(fā)病初期葉面噴施250 g/L嘧菌酯懸浮劑600倍液或69%烯酰嗎啉·錳鋅可濕性粉劑等藥劑防治。防治方法同晚疫病。
病毒病:馬鈴薯病毒病主要由傳毒昆蟲蚜蟲傳播,因此在防病時要治蟲。防病毒病可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2 500倍液等殺蟲劑噴霧防治。防治方法同晚疫病。
隨著渭源縣馬鈴薯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馬鈴薯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yè),但由于連年種植,輪作倒茬無法保證,以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為主的病害加重發(fā)生,馬鈴薯減產、減收,還影響了品質。經過多年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實踐,總結防治主要措施即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合理施肥及用高效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使馬鈴薯產量增加15%以上,為促進馬鈴薯產業(yè)發(fā)展、農業(yè)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了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