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琦,葉文清,諸錫斌
(1.云南農業(yè)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昆明 650201;2.河南省濟源市文物工作隊,河南 濟源 459000)
明代懷慶府位于今河南省西北隅,北依太行山,南濱黃河,處于太行山和黃河所形成的夾角之中,區(qū)域內流經著黃河、沁河、濟水、蟒河等河流。沁河作為區(qū)域內第二大河,是主要的灌溉水源之一,對農業(yè)灌溉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早在秦代,人們就在沁河出山處修建秦渠,引沁河灌溉,并以“枋木為門,以備蓄泄”[1],因此得地名“枋口”。后歷代多次整修灌溉渠道,至元代后期修成五條主要渠道,成五龍分水之勢,遂得俗稱“五龍口”,明代后期正式改地名為五龍口。清代疏浚發(fā)展了引沁河灌溉渠道,龐大的引沁河灌溉體系輻射澆灌豫西北地區(qū),促進了豫西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與農業(yè)經濟的繁榮,使這一地區(qū)被譽為“河朔小江南”[2]。時至今日,整個引水灌溉工程現(xiàn)保存有廣濟、永利、廣利、大興利、小興利、甘霖、廣惠共七座渠首遺跡,其中廣濟、永利、大興利、小興利、廣惠五座渠首為明代工程遺跡,甘霖渠首為清代工程遺跡,廣利渠首為1958 年在明代利豐渠首基礎上改建的現(xiàn)代引水灌溉樞紐工程。2013 年濟源五龍口古代水利設施被國務院批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
廣濟渠始建于元代,現(xiàn)存渠首工程為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 年)河內知縣袁應泰開鑿,渠首坐西南朝東北,迎水面通高8.6 m,面闊12.2 m,隧洞進深70 m。其引水閘室分上中下三層,設角門、望水門等,底層為引水孔兩眼,插有閘板,關閉閘門時,閘板降下?lián)踝∏吆铀?,停止灌溉;中層為閘板室,與引水孔對應設置成兩間;上層是操作室,操作室內設置滑車,依靠滑車的正反轉動,卷緊或放松鐵索,以升降閘板[4]。在渠首正上方設露臺,露臺三面設置石勾欄,欄板兩面雕飾三幅如意頭,望柱上雕造有石桃、石鈁、石獅等,露臺西側依山體鑿建袁公祠石窟。
據(jù)考察,廣濟渠現(xiàn)存碑刻十二通,可分為篆言、記事、述德三類。篆言類碑刻包括“持衡衍澤”匾、廣濟渠申祥條款碑;記事類碑刻包括懷慶府重修廣濟渠碑、“龍門再鑿”碣、丁老爺設置閘板碑;述德類碑刻包括“禹后一人”匾、“巧奪天工”碣、“因閘水至此”碣、“鑿石通渠潤五封”碣、“贊”碣、“天開龍洞”碣、重修袁公創(chuàng)開廣濟渠碑。
篆言類碑刻指的是內容為公文案牘、鄉(xiāng)規(guī)民約、勸誡等內容的碑刻。廣濟渠現(xiàn)存篆言類碑刻兩通,均為明代河內知縣袁應泰所書。
一是“持衡衍澤”匾。該匾嵌于廣濟洞操作室南側角門上,高70 cm,寬110 cm。行書大字“持衡衍澤”,落款為“扶風袁應泰建”。
二是廣濟渠申祥條款碑。該碑于2015 年在沁陽市柏香鎮(zhèn)李橋村征集到,現(xiàn)被收藏于沁陽市博物館,刻于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 年),碑呈長方形,青石質地,長93 cm,寬43 cm,厚10 cm,碑文楷書,四邊淺刻回字紋,碑身中部殘斷,局部文字不可辨識,碑文內容于康熙三十四年《懷慶府志?卷七?河渠》有記載,原文摘錄如下:河內地方歲苦亢旱,幸遇院司道府嘉惠窮民,興利明文不啻三令而五申之。本縣仰體至意,申詳蒙允,開鑿廣濟渠一道,業(yè)已竣事告成矣。但規(guī)畫久而易湮,人情刁而滋玩,欲圖永遠之利,宜詳經制之方。二載以來,熟視水勢,深維弊源,是用條列事宜如左:(1)明河基以防侵占。本河自太行山鑿洞引水,經濟源、孟縣、河內、溫縣、武陟達于黃河。延袤一百五十里,闊八丈,俱系除糧官地。又價買濟源民田,開減水河一道,以防泛濫沖決之患,長一里零九十丈,闊四丈,亦系移關該縣除糧永為官地,如鄰河居民侵種兩岸,湮沒舊制以盜決堤防治罪。(2)定渠堰以均利澤。本河一渠共分二十四堰。第一,永益堰,由官莊至休昌,長三里。第二,永利堰,第三,長豐堰,俱并入永益堰。第四,天富堰,由許村、官莊入豐稔河,歸黃河,長一百二十里。第七,和豐堰由辛村、高村長五里。第八,廣豐堰,由東許村、金塚、白溝作、雙流沇河,至小營入黃河,長一百二十里。第九,大豐堰,由南尋、西李家橋、曲溝、柿園、土坯、賈村至黃悶,可減水入黃河,長一百三十里。第十,大有堰,由南尋、保方、王贊、楊村、北董至沙崗,長三十里,沙崗有鄭府寄莊地七頃五十畝,除本堰三分水一日。第十一,太平堰,由武家作、張家作至劉家莊,長一十里。第十二,廣有堰,由七里橋、故事、馬鋪至古澗入沁河,長二十五里。第十三,永濟堰,由護城、五王、祝策、彭城、尚香鎮(zhèn)張相至蘇王東宏福堰,長七十里,尚香西砌攔水閘減水入沁河。第十四,廣阜堰,由南屯、沙崗至辛王,長一十里。第十五,新興堰,由李村、冷家莊、賈村至北真長一十八里。第十六,廣隆堰,由五王、長二里。第十七,萬盈堰,由分水石、七里屯、五王、衛(wèi)村至彭城長三十里。第十八,常濟堰,由住村、珍珠莊、高照至耿家莊入澇河,歸黃河,長六十九里。第十九,興隆堰,由郭村、王里、李家莊至北張,長一十八里。第二十,興福堰,由彭城、尚香鎮(zhèn)至劉家莊,長一十里。第二十一,宏福堰,由蘇王、南徐澗至南張,一十五里。第二十二,萬億堰,由西冷至東周,長一十里。第二十三,大濟堰,由北冷至杜家莊,長八里。第二十四,永通堰,由保封、董宋、趙莊至唐郭入黃河,長四十里。中間支渠之在各堰者遍滿原隰,不防隨便開道。惟此二十四大堰,較其遠近,酌其盈縮,民已稱均平矣。此中如強有力者,擅開一堰,計日分水,即減別堰之利,若系上流,尤宜嚴禁。益勢可霸之以自利,而下流遂至涓滴不沾矣。侵奪不均,弊由于此。(3)泄馀水以免泛溢。本河水勢頗迅,兼以秋雨驟集,溝澮之水皆入于河,不無嚙堤之慮。前于本河要害處所開減水河一道,以泄之,仍動本縣積剩公費銀,建立石閘一座。但水勢疾于建瓴兩岸,易于沖塌,宜用石砌兩幫以垂永久。見有設立修理本河公田租谷,每年一百二十石,動支一年,以供其費,庶石堤完固,蓄泄備而水利益永矣。(4)設閘夫以便防守。本河洞口及減水河口與分水處所俱有設立石閘,以時啟閉,惟閘夫是賴。相應于石洞設二名,減水河,分水閘各一名,每名工食銀七兩二錢。查有本縣冗役吹手可裁二名,青夫洎鋪陳庫夫可各裁一名,改給閘夫工食,庶無加派之憂,而興事用人,兩為便宜。(5)分水次以禁攙越。大旱之時,民以水利為命,乃強梁者肆為兼并,而小民涓滴無望焉。于是相率而告,高阜或疾視吞聲,莫敢誰何。應編訂水分,自下而上,挨次引灌。除大月浸河水一日,各堰不得呈討引灌外,每月以二十九日為率,每日百刻,共計二千九百刻,共夫四百六十二名,每名分全河水六刻二分七厘七毫。自第二十四堰而上至第八堰,共夫四百六十名半,分全河水二十五日六時,每月兩輪,每輪一十二日九時。上輪自初一日子時起至十三日申時止,下輪自十五日午時起至二十八日寅時止。以十分計之:萬盈等十一堰四分二厘,廣有等二堰二分八厘,太平等四堰三分為一號。自第七堰而上至第一堰,共夫五十五名半,分全河水三日六時,每月兩輪,每輪一日九時。上輪自十三日酉時起至十五日巳時止,下輪自二十八日卯時起至二十九日亥時止。以十分計之:天富等三堰四分四厘,永益等三堰五分六厘,為一號。各堰通融照夫輪灌。仍令二十四堰各建一閘,一閘之中,計百步,總砌一陰洞,引水入于渠。灌田俱各用鎖,總管司之,凡遇用水之時,發(fā)鑰開閘及陰洞,依次放水,攙越之弊,不禁而自無矣。如仍前恃強攙越,計畝罰谷,俱入廣濟倉同公田谷,備修河之用。(6)栽樹木以固堤岸。各處河堤多植柳樹,以其根株盤結可以固堤而障水也。相應于春初之時,著令各鄰本河居民遍栽柳株,數(shù)年之后,可以成材,不惟堤岸堅固而材木不可勝用矣[5]。
韓愈在《進學解》中曾說:“纂言者必鉤其玄”[6],指出對論說類典籍必定探尋其深奧隱微之意。這兩通篆言類碑刻為河內知縣袁應泰頒布的公文案牘,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廣濟渠申祥條款的制定實施是為了達到“持衡衍澤”的目的。從碑刻位置與內容來看,“持衡衍澤”是廣濟渠用水管理的座右銘,袁應泰水利管理思想盡體現(xiàn)于這四個字中,通過“持衡”,解決“規(guī)畫久而易湮,人情刁而滋玩”的用水管理難題,實現(xiàn)廣濟渠“永遠之利”。而廣濟渠申祥條款碑則為廣濟渠的具體管理規(guī)則:第一條“明河基,以防侵占”,明確了河渠的占地范圍,解決封建土地私有制下河渠的占地問題;第二條“定渠堰,以均利澤”,將全渠“較其遠近,酌其盈縮”,分成二十四堰,明確各堰的起訖地點,以防私開渠堰,以免分減別堰之利;第三條“泄馀水,以免泛溢”,通過政府出資,修建廣濟渠工程及減水河工程,同時建立廣濟倉,儲存河渠收益,解決后續(xù)修理的經費;第四條“設閘夫,以便防守”,通過人事調整,設置專職閘夫,保證正常引水、分水;第五條“分水次,以禁攙越”,確定了各支堰的分水次序、分水比例、時間長短,達到依次灌溉,秩序井然的效果,解決以前爭、搶、偷、奪等不法行為;第六條“栽樹木,以固堤岸”,利用樹木根株盤結“固堤障水”,同時達到“材木不可勝用”,實現(xiàn)開發(fā)利用水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協(xié)調發(fā)展。
記事類碑刻主要是作敘事留存,以饗后世[7]。廣濟渠現(xiàn)存記事類碑刻三通。
一是懷慶府重修廣濟渠碑。位于廣利灌區(qū)管理處辦公樓后,刻于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 年),石碑呈方形,碑首殘損,碑身長147 cm,寬73 cm,厚18 cm,碑文為楷書,原文整理如下:懷慶府重修廣濟渠記,王溫本府入學教授開成張寅撰,河內括濟王敩篆額,濟源縣儒學廩膳生員王良臣書丹?!鯌盐饔泄徘貜V濟渠枋口堰,自濟源縣五龍口引沁河水而東之,抵武陟縣董宋村而止,可溉田五千頃。濟、河、溫、武四邑之民······不知其廢于何時。至唐之溫造修復之,有傳可考也。厥后又廢延至于今,其亦小人不幸也。興嗚呼,惜哉然□災,而興自然之理······前連年亢旱,民窘衣食時?!跹矒岷幽系胤蕉疾煊腋倍加泛S菪旃 跖R是郡,民皆以災告。公廣詢博訪于□蕘之言,得利民之政,知開是渠可······民張志亦以此奏公,意遂決。以功資浩大,非專人不可。于是奏俞允之,敕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四明朱公瑄總領眾職求底于成朱公不自恃聰明而必資之于人,推本府通判甬東施公應麒□□□□委任之□。懷慶衛(wèi)指揮薛君宗元各督屬分工而作。施公被命以來,夙夜惟勤不遑寧處民咸樂于趨事,赴工深古渠以引水廣清□□□田。田高水低,則置閘路通,往來則建橋相其便,宜行所無事。而知府三原梁君澤、同知沂陽朱君相推官仙跡,馬君云亦各以興利為□□,贊相之后施公有燒造之。委通判古陵馮公璟成其利焉。工興于明年春二月,畢于再秋之八月,僉□茲□后事宜勒諸石而屬于以為□□讓弗獲。竊聞之,書曰: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斯渠也前之創(chuàng)始者,固養(yǎng)民之善,政今之繼修者,豈非同一揆乎?雖然興必有廢,亦理之?!酢豕终撸蝿t堰閘坍塌則廢之,泥澤淤塞則廢之?為守令者,其立心以為不若是恝,則幾于秦越相視,徒使今日人力匠氏之勞苦,材庸工價之繁多。如后所云者,皆□棄矣。斯民之利,亦因之以止,其可乎?繼自今仁人君子之為政念,成功不易,思民隱宜恤一有淤塞,亟疏通之,無敢慢。一有坍塌速修葺之,無少怠。若然,則斯渠常有,斯利常興。雖有天時亢旱之災,鮮不以人力勝之。養(yǎng)民之善政,千萬載如一日也。否則寧保其不廢。大明弘治九年歲在丙辰秋八月朔旦立石。計開閘堰,不許妄建達橋,惟從民便。懷慶并河、濟、武、溫四縣軍民夫六千三百名。廣濟渠一道,起于濟源縣之枋口,終于武陟縣之董宋村,渠闊四丈長一百五十三里。清渠二十二道:王寨渠長八里;西關渠長三里;廣濟渠閘一座四空;官莊西堰長十五里;七里屯堰長八十六里;七里屯橋閘一座二空;官莊東堰長七里;七里屯東堰長二里;七里屯東西小閘三座各一空;鄭村堰長二十里;西荒村堰長七里;沙崗橋一座二空;許村北堰長五十里;魏村堰長一十五里;沙崗小橋一座一空;南尋村北堰長一十里;南五王村堰長一十里;□郭村橋一座一空;許村里南堰長八十五里;周村堰長五里;辛村堰長五十里;蘇王村堰長二里;南尋南堰長八十五里;北冷村南接堰長五里;武家作堰長一十里;北冷村北堰長一十里;中七里屯堰長五里;金□村支流堰長四十五里。石橋閘九座。七里屯閘□一處,四至計一畝,係官賣到懷慶衛(wèi)舍人李二無種。地契書附府卷。閘□三門,門樓一間;用過物料工價共銀三百九十兩零。管工官:武陟縣主簿李春,河內縣義官李□,濟源縣義官□政,溫縣義官□舉。管修閘老人李剛、錢秀、牛海,管閘老人李□蓋□。河內縣利下鄉(xiāng)山王莊石匠廡準、王文夆刊。
二是“龍門再鑿”碣。位于廣濟洞袁公祠內壁,楷書,高40 cm,寬141 cm,刻于明天啟乙丑年(公元1625 年)。兩側分別題上下款“懷慶府知府陳之同知吳紹志仝題”,“天啟歲次乙丑仲春吉旦”。
三是丁老爺設置閘板碑。位于廣濟洞袁公祠正門南側墻面上,刻于明崇禎年間,長方形,高32 cm,寬69 cm,碣文楷書,原文整理如下:河內縣丁老爺,諱泰運,字谷水,山西澤州人,庚辰進士,重置閘板等器記。廣濟河洞口成于萬歷歷癸卯年間。邑候袁公創(chuàng)開。唯是沁河泛漲,沙石并流,水發(fā)不閉則洞淤,遇旱不開則水微,計在永久。置有閘板、鐵繩等器,招募閘夫看守,以備旱澇啟閉,忽于崇禎壬申年間,流寇自綏犯懷,往過此地系上數(shù)千次,閘板、鐵繩皆被焚毀。又于隆慶辛已季間,奇荒大饑,人類相食,閘夫李惟政、葛孟全皆遭餓死,洞口雖存,百備缺焉。旱澇不節(jié),啟閉不時,季遠雍塞,豈不為廢河河也耶?后于崇禎癸未季。是歲大旱。丁老爺因禱雨到此,憑欄登舟,俯仰奇績,稱羨不已,信為神功。傍有公直董化者吉以缺備之事。丁老爺欣然捐俸百金,置辦器具以接開河之績。復招附近義民李士風、李思讓、李元、李士凰為閘夫,詔前領給工食,看閘啟閉。期月之內,百廢皆全。雖創(chuàng)開之業(yè)浩大,而補廢之功不小。萬姓咸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兩公之德比天,勒石記事,非粉飾詞云。通河利戶刊立。
這三通碑刻分別記述了明代弘治、天啟、崇禎三個不同時期廣濟渠的疏浚與修理工程。懷慶府重修廣濟渠碑記載了弘治九年,連年亢旱,民窘衣食,遂重新疏??晒喔任迩ы暤奈妪埧诠徘貜V濟渠工程,并對工程修建的時間、人數(shù)、沿線各村渠道長度、物料工價等做了詳細的記述,最為關鍵的是,此碑刻開頭提到“□懷西有古秦廣濟渠枋口堰,自濟源縣五龍口引沁河水而東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廣濟渠枋口堰引水口在五龍口這個地方,這與人們通常認為的明代后期地名由“枋口”改為“五龍口”相矛盾。說明在弘治九年之前,這里已經有了“五龍口”的稱呼,而不是明代晚期才被稱作五龍口?!褒堥T再鑿”碣雖字數(shù)不多,但告訴了人們天啟年間懷慶府對廣濟渠首工程進行了修理。丁老爺設置閘板碑主要記載了隆慶年間發(fā)生饑荒,人類相食,閘夫全部餓死,閘門不能正常啟閉,導致引水口淤塞;崇禎年間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多次往過此地,焚毀了閘板、鐵繩,廣濟渠引水灌溉工程嚴重失修,直至后來河內縣進士丁泰運捐俸百金,疏浚修復廣濟渠引水灌溉工程,招附近義民為閘夫看閘啟閉,才使得百廢皆全。對比這三通碑刻可以發(fā)現(xiàn),三通碑刻均為官方所立,說明明代官府對地方水利重視程度很高,把興辦水利事業(yè)看作是安邦裕民的重要措施,在水利建設上負有更多的社會職能,即便在多災多難的天啟年間,經濟蕭條的崇禎時期,官府依然在灌溉工程運行維護中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述德即稱頌功德,多為后人對著名歷史人物或先祖功德的稱頌[8]。廣濟渠現(xiàn)存述德類碑刻七通,在所存三類碑刻中數(shù)量最多,稱頌的人物均為明代重修廣濟渠工程,官職兵部侍郎,后戰(zhàn)死遼東,被追封為兵部尚書的河內知縣袁應泰。
一是“禹后一人”匾。嵌于袁公祠石窟外檐墻上。袁公祠石窟系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 年)仿木構石砌建筑,以紀念水利功臣河內知縣袁應泰以及水利工值小吏。石窟坐西南向東北,檐墻系仿木結構一面坡硬山造建筑,由巨石壘砌,通面闊一間(3.85 m),通高4.18 m,石窟內寬3.51 m,進深5.25 m,高3.08 m。方整石砌墻,中間辟石門,置蹲獅門枕石,窟門兩邊置石質八字墻,墻頂?shù)裼采轿菝?,門額石匾為楷書題刻“禹后一人”,匾高63 cm,寬174 cm。門額上四枚門簪分別雕刻行書“山”“高”“水”“長”,對聯(lián)為“洞鑿太行引沁水百里咸資潤澤”,“河開廣濟溉民田萬年永賴生成”[9]。
二是“巧奪天工”碣。嵌于廣濟洞袁公祠八字墻南側墻壁上,刻于明萬歷癸卯年(公元1603 年),高110 cm,寬112 cm,四周有邊框式紋飾帶,陰刻纏枝花紋,中間為行書碣文,原文整理如下:巧奪天工石口開,氣吞河漢執(zhí)雄哉。兩流滾滾馴波應,萬頃鋟鋟飛露來。種王藍田仙子術,黃金大地出塵才。遺斯永惠民沽德,真賜行瞻□九垓。月明潭底澈江寒,分剖魚龍映碧天。柳樹含絲森岸立,梅枝綻玉□堤邊。閭閻盡布興人福,廊廟應煩燮至元,倘謂六□還可變,陽春愿賜一時先。堂翁,河內邑侯袁公創(chuàng)開斯口,引水灌溉民田數(shù)萬頃。垂為永利工巧,實有符於神輪闔壁益盡契乎。妙運斡旋造化爕理元精若其一德之弘,施口碑萬年傳頌,推斯百善之遠,猷聲教千流不息,增彩恭逢其盛與睹其成,謹撰俚言於右,敬記欣感云。萬歷癸卯仲春,屬下主簿新安王增頓首書。
三是“因閘水至此”碣。位于廣濟洞袁公祠八字墻南側墻面上,高110 cm,寬45 cm,碣文楷書,原文整理如下:因閘水至此,正值二月春半,見一帶霞□,風光鳥語,松衫更水,□堰日處,混混滔滔,卷舒與高下,妙有嚴韻,不同真人蓬萊別一天也。□其地乃五龍當季傳蟄之區(qū),而予陜鳳翔大明儒經略袁老于河朔壘綬時,鑿石開山,引沁流以膏潤覃懷,作萬年廣濟之利仁,成此仙境。勒像□祝,咸稱為禹后一人。予仰而有賦,特志其盛,恐未必曲為□云。問水尋源說上游,風光斜跨到云丘。飛來文鳥歌青樹,泛大桃花映碧流。共道神龍傳蟄遠,相看古碑記季悠。覃懷永利千爍賴,禹后袁公第一洲。河內縣軍河衙商山程宇觀看沐手書。
四是“鑿石通渠潤五封”碣。位于廣濟洞袁公祠八字墻北側墻面上,橫長方形,高120 cm,寬136 cm,明代唐時雍草書,原文整理如下:鑿石通渠潤五封,不殊霖雨渥三農。聲名卓卓行山峻,惠澤涓涓沁水溶?!醺涯荏@事業(yè),麟臺應許盡形容。即今績追神禹,天下誰當?shù)谝还?。濟源枋口石門開,坐鎮(zhèn)名山實壯哉。堪喜恩波從地出,好同化雨自天來。安民原是安邦杰,濟物真成濟世中。千里弦歌樂歲稔,陽春雅調奏南垓。八郡風流第一賢,神工巧鑿洞中天。朝朝意注青山下,夜夜神游綠水邊。下里窮民需振槁,上方圣注待調元。行看首踐三槐位,緩轡沙堤馬獨先。袁堂翁鑿石治水有成,謹此俚言三首。屬下縣丞唐時雍頓首拜書。管開山鑿洞運石創(chuàng)建祠堂公直:侯應時、張思周、趙陽、簫守祖、郝□□。修砌石匠宋志立、王加成、魏仕魁、李化香、王溫、連宗見。
五是“贊”碣。位于袁公祠正門北側墻面,高30 cm,寬40 cm,楷書,為七言詩,原文整理如下:贊袁父師主河內政創(chuàng)廣濟河詩:祖龍欲浚未能圖,明際扶風邑大夫。鑿洞為渠稱異績,隔山引水敷奇謨。波流百代垂思遠,河潤千鄉(xiāng)被澤蘇。易地若司平土責,弼成伍服□君鋪?!踱陨鷱垺酢?。
六是“天開龍洞”碣。位于廣濟洞袁公祠內壁正面石龕上,高42 cm,寬178 cm,刻于明萬歷已未年(公元1619 年),陰刻行書“天開龍洞”,兩側分別題上下款“開洞雖由人事實天意也”“萬歷已未孟冬華陽王景題”。石龕內圓雕水利功臣袁應泰像一尊,端坐于石桌后,桌子看面雕有“獅子滾繡球”“魚龍戲水”等圖案,石桌兩側設置從吏三尊,袁像身前兩側靠窟壁各并列立置水利工值等人物站像六尊,形態(tài)逼真。
七是重修袁公創(chuàng)開廣濟渠碑。位于廣利灌區(qū)管理處辦公樓后,碑為身首一體式,隸書,通高157 cm,寬62 cm,厚22 cm,刻于明崇禎壬申年(公元1632 年),圓首,碑額“大明”“永賴乃功”?!按竺鳌弊謽觾蓚?,細線陰刻祥云、蟠龍紋。碑身四周為邊框式紋飾帶,線刻纏枝蓮花。中間為碑文,原文整理如下:重修袁公創(chuàng)開廣濟渠碑記,先生尊諱應泰,□位宇陜西鳳翔□原任河內縣令,后遷升欽差經略,遷□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追贈兵部尚書。先生以身徇國,海水塞。遇孤行而吊,高風少士。仁人每焉,出□嗟論景懿。行有懷至,止會以南兵出守覃懷,實□先生直赴□地也。又適令子茂林寅翁,尹茲大梁。星相接□□相連,黃河□帶之間,若······陰有以啟之者綸方師。至德于家乘□□規(guī)于口碑,而□行云霧之間,□□□水瀑若練,布者則□。先生所開水治也,□□□□□冠□然而軒題屹然者,則懷之民不忘□先生也。先生開鑿三年······乃□□眾□仕怨而成堤?!跤谑俏髦劣跐鷸|,□于河南北之區(qū)皆······以膏沐焉而后者,其地者廟而食也。吏其土者,見而思之也。厥功偉哉,□□之曰,永賴乃功,以與孤□,齊峰高揖,令子而觀之云。崇禎壬申季秋吉旦,懷慶府知府、先南兵部員外郎、楚郢竟陵別如綸勒石。
這七通碑刻內容涵蓋了官員、學者、鄉(xiāng)紳等各個階層對廣濟渠引水灌溉工程的歌頌,對袁應泰心系百姓、開渠引水、執(zhí)著為民的崇高贊許,流露出來的是人們對主持修建廣濟渠灌溉工程的袁應泰的懷念,由此也可以看出水利灌溉工程在古代政府與勞動人民心中的重要性。通過對這七通述德碑刻內容的研讀,還可以發(fā)現(xiàn)廣濟渠引水灌溉工程有以下特點:一是采用了隔山引水這一全新的引水方式,使用隧洞式進水口引水,解決了“廣濟屢廢”的難題,使得廣濟渠引水灌溉工程利澤至今,一直使用到現(xiàn)代;二是工程難度大,工期長,穿山鑿洞,僅石洞工程就進行了三年之久,修砌閘橋又用了兩年;三是灌溉面積大,“引水灌溉民田數(shù)萬頃”,波及五邑,利被萬家,渠成后成為本地區(qū)最大的引水灌溉渠道。
廣濟渠水利碑文《廣濟渠申詳條款碑記》是袁應泰恐“歲久滋弊”,根據(jù)引沁灌溉的特點,針對以往的弊病,與民商約定立的六條管理規(guī)則,以碑刻的形式予以告知百姓,以此規(guī)則來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諧。這六條管理規(guī)則是:(1)“明河基,以防侵占”;(2)“定渠堰,以均利澤”;(3)“泄馀水,以免泛溢”;(4)“設閘夫,以便防守”;(5)“分水次,以禁攙越”;(6)“栽樹木,以固堤岸”。這六條規(guī)則,易懂易行,包含了工程、用水、生產等各方面的管理內容,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灌溉中積累的經驗總結,是利國利民的簡單易行的鄉(xiāng)規(guī)民約,這些規(guī)則經袁應泰申奏府、道、三院得到逐級批準后實行,使地方的水利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緩和用水糾紛與矛盾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些碑刻碑文作為官方管理地方的見證和依據(jù),起到了緩和社會矛盾的功能。
廣濟渠的管理和運行以這些水利碑刻為依據(jù),世代相傳,促使人民自覺遵守水利規(guī)則,一直為當?shù)厮瞥纾瑸橛盟^程中的糾紛處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jù)和參考。在渠道管理上,碑文制定管理條規(guī),明確了河渠的占地范圍,詳細記述了廣濟渠沿途起訖方位、河寬丈數(shù)、占地畝數(shù)等,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體制下具有重要的作用。碑文記載規(guī)定沿渠居民倘有“侵種兩岸,湮沒舊制”則以“盜決堤防治罪”,促使人民遵守水利規(guī)則,加強了對渠道的管理。
通過對明代懷慶府枋口廣濟渠水利碑文的分析,發(fā)現(xiàn)在渠道創(chuàng)修時,由府縣官吏親自主持,經費來源以官方為主要形式;廣濟渠修成后,設立廣濟倉,儲存河渠收益的谷物,并且購置公田,將一部分給閘夫耕種,以作工食,其余部分公田收谷入倉,對違犯水利法規(guī),計畝被處罰的谷物,也都歸入廣濟倉儲,備作修河之用,經費來源以渠為單位獨立運行,同時也“募捐款銀”,實行官民合作,以“免夫一名使水”的特權鼓勵人民參與到渠道工程的維護[10];而《丁老爺設置閘板碑》則展示了明崇禎年間,修繕經費則來自民間自籌,這可能與政治動蕩有關。由此可見,明代河渠工程經費來源與經費管理主要包括官方、官民合作與民間自籌三種形式。
明代懷慶府枋口廣濟渠尚存的水利碑刻,從不同角度記載了廣濟渠的修建背景和過程、水利法規(guī)及用水制度等,這些內容的記載為后人研究明代水利工程史、灌溉史及水利法規(guī)提供了真實原始的資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對于了解和研究濟源五龍口古今水利工程建設與灌溉工程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就當下而言,對水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研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參考價值。
從考古學角度考慮,廣濟渠首建造了規(guī)模較大的極具明代特色的磚石建筑,將人文景觀巧妙地融入山水之間,把石窟開鑿技術與仿木結構無梁殿的建筑手法結合在一起,用細膩的手法將建造功臣進行等比例雕造,系統(tǒng)反映了當時的建筑特點、石雕技術等,具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從藝術史角度考慮,廣濟渠首建筑物上的雕塑主次分明,活潑生動,包含了龍鳳、石獅、波浪、卷草等,雕刻的刀法、立體效果、長寬比例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的層次布局設置十分優(yōu)美和諧,極具時代特色,凝聚著明清時期的政治思想、道德觀念及審美情趣,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營造工藝水平,體現(xiàn)了明清時期的裝飾思想,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從科學技術史角度考慮,一方面廣濟渠選擇修建在河道堅固的沁河凹岸偏下游處,符合彎道環(huán)流原理,反映了早在明代人們就能夠利用彎道水流運動的特點修筑渠首,引水灌田,造福于民;另一方面,廣濟渠水利碑刻是古人留給五龍口地區(qū)人民寶貴的財富,碑刻記載內容豐富,涉及工程建設、農田灌溉、水利法規(guī)、傳統(tǒng)生態(tài)保護等各個方面,這些內容與五龍口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息息相關,是五龍口地區(qū)社會歷史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是研究豫西北地區(qū)水利史、農業(yè)史、灌溉史等相關領域的“活化石”,具有較大的科研價值。
就今天而言,古代勞動人民艱苦卓絕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由于受當時生產水平的限制,人們只能使用簡陋的工具,明代開山石工們鑿石三年,創(chuàng)建廣濟渠首引水閘室與隧洞,至今已歷400 余年,隧洞依然堅固,隧洞頂上架起鐵路大橋,列車穿梭,洞內依然無恙。而碑刻文字中記載著的工程管理、水利法規(guī)及其中蘊含的“天人合一”的樸素環(huán)境保護理念,對當前的資源開發(fā)利用與環(huán)境保護研究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