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圖書情報學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的國內(nèi)外比較分析

2020-12-15 06:42王婉茹張慧葉鷹
圖書與情報 2020年3期
關鍵詞:學科交叉跨學科

王婉茹 張慧 葉鷹

摘? ?要:文章基于中國知網(wǎng)CNKI和Web of Science數(shù)據(jù)庫,分別檢索圖書情報領域中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相關的中文與英文論文數(shù)據(jù)集,從量化和質(zhì)性角度分別對國內(nèi)外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對比分析。通過對兩個核心數(shù)據(jù)集中的“雙高論文”進行個性化分析,揭示國內(nèi)外研究特點及差異。

關鍵詞:知識流動;學科交叉;跨學科

中圖分類號:G250.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68/tsyqb.1003-6938.2020040

Abstract Both quantitative bibliometric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done of the knowledge flow an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rough two datasets retriev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and CNKI database. By defining highly cited and highly used papers as the "double-highly" paper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high-impact papers in two core datasets to reveal the featur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studies.

Key words knowledge flow; cross-discipline; interdisciplinary

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現(xiàn)象伴隨知識的進步和學科的分化不斷發(fā)展,學科間相互交叉和融合變得越來越復雜。新世紀以來,通過跨學科測度來研究揭示學科交叉程度已形成專門的跨學科研究,近年更進一步向新穎性、創(chuàng)造性等深度發(fā)展。

為深化對圖書情報學中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的認識,并比較國內(nèi)外研究的特點和差異,本文從量化與質(zhì)性兩個角度對圖書情報學中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進行比較分析,旨在為國內(nèi)圖書情報學中在知識流動和跨學科的研究上提供參考。

1? ?量化數(shù)據(jù)呈現(xiàn)

為從量化角度呈現(xiàn)國內(nèi)外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情況,依據(jù)數(shù)據(jù)集對發(fā)文量進行年度統(tǒng)計分析,包括核心數(shù)據(jù)集及其擴充數(shù)據(jù)集。

1.1? ? 數(shù)據(jù)來源與檢索結(jié)果

國際數(shù)據(jù)取樣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數(shù)據(jù)庫,國內(nèi)數(shù)據(jù)取樣于中國知網(wǎng)(CNKI)文獻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檢索限制在圖書情報領域。由于在文獻中,存在術語中英翻譯多樣化情況,本文根據(jù)相似/相近/相關術語進行擴展主題詞檢索,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集。首先以“知識流動”與“跨學科”、“學科交叉”、“交叉學科”和“多學科”為主題詞進行檢索作為核心集;其次在核心集基礎上擴充與“知識流動”相近/相關術語,包括“知識擴散”“知識融合”“知識遷移”“知識轉(zhuǎn)移”和“知識傳播”進行檢索作為擴展集;最后進一步擴展增加與“知識”相對應的“信息”相關術語進行檢索作為極大集。具體檢索方式如下:

(1)使用CNKI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參考張云與楊建林[1]對CNKI數(shù)據(jù)的部分假設及數(shù)據(jù)檢索策略,本文通過限定期刊名中包含“情報”和“圖書館”來限制檢索文獻于圖書情報領域。圖書情報領域存在極少量期刊名中不包含“情報”和“圖書館”的中文期刊,如《數(shù)據(jù)分析與知識發(fā)現(xiàn)》,本文忽略不計。檢索年份不限。

核心集檢索式為“SU=(知識流動+跨學科+學科交叉+交叉學科+多學科)AND(JN %情報+圖書館)”。檢索結(jié)果為859條。

擴展集檢索式為“SU=(知識流動+跨學科+學科交叉+多學科+交叉學科+知識擴散+知識融合+知識遷移+知識轉(zhuǎn)移+知識傳播)(AND情報+圖書館)”。檢索結(jié)果為2058條。

極大集檢索式為“SU=(知識流動+跨學科+學科交叉+多學科+交叉學科+知識擴散+知識融合+知識遷移+知識轉(zhuǎn)移+知識傳播+信息流動+信息擴散+信息融合+信息遷移+信息轉(zhuǎn)移+信息傳播)AND(情報+圖書館)”。檢索結(jié)果為3292條。

(2)使用WoS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通過限制WoS分類(WC)來限制檢索文獻于圖書情報學領域,引文索引僅使用SCI-Expanded和SSCI,文獻類型僅包括“Article”和“Review”,檢索年份不限。

核心集檢索式為“TS=("knowledge flow" OR "cross-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ity" OR "multidisciplinary" OR "multidisciplinarity" OR "transdisciplinary" OR "transdisciplinarity") AND WC=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檢索結(jié)果為1768條。

擴展集檢索式為“TS=("knowledge flow" OR "cross-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ity" OR "multidisciplinary" OR "multidisciplinarity" OR "transdisciplinary" OR "transdisciplinarity" OR "knowledge diffusion" OR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 "knowledge transfer") AND WC=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檢索結(jié)果為2375條。

極大集檢索式為“TS=("knowledge flow" OR "cross-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y" OR "interdisciplinarity" OR "multidisciplinary" OR "multidisciplinarity" OR "transdisciplinary" OR "transdisciplinarity" OR "knowledge diffusion" OR "knowledge integration" OR "knowledge transfer" OR "information flow" OR "information diffusion" OR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OR "information transfer") AND WC=Information Science & Library Science”。檢索結(jié)果為2811條。

首先,對這三組數(shù)據(jù)集對應的增量情況進行統(tǒng)計(見圖1)。其中,擴展集增量為擴展集與核心集之間的差值,極大集增量為極大集與擴展集之間的差值。擴展集增量用來發(fā)現(xiàn)知識擴散/融合/傳播/轉(zhuǎn)移/遷移相關研究情況,極大集增量用來發(fā)現(xiàn)信息流動/擴散/融合/傳播/轉(zhuǎn)移/遷移相關研究情況。為簡潔表達,本文將使用知識動態(tài)研究來概括知識擴散/融合/傳播/轉(zhuǎn)移/遷移相關研究,使用信息動態(tài)研究來概括信息流動/擴散/融合/傳播/轉(zhuǎn)移/遷移相關研究。

WoS數(shù)據(jù)庫代表國際研究的三組數(shù)據(jù)集之間對應的增量較小,且核心集約占極大集63%。而CNKI數(shù)據(jù)庫代表國內(nèi)研究的三組數(shù)據(jù)集之間的差值較大,擴展集增量與極大集增量均為1200條左右,核心集僅占極大集約26%。

從發(fā)文量來看,國內(nèi)外研究具有不同的研究側(cè)重點,國際研究更側(cè)重于跨學科、學科交叉與知識流動研究,較少涉及信息動態(tài),更多涉及的是知識動態(tài)研究。而國內(nèi)研究更側(cè)重于知識或信息的動態(tài)研究。此外,也有可能因為術語表達的相近或相關性,導致國內(nèi)外研究中術語使用的差異。

1.2? ? 數(shù)據(jù)集年度統(tǒng)計

本文使用的CNKI與WoS數(shù)據(jù)庫的回溯年份分別是1915年與1900年。通過對三組數(shù)據(jù)集的年發(fā)文量進行統(tǒng)計(見圖2),可以發(fā)現(xiàn),CNKI數(shù)據(jù)集的時間跨度為1980年至今,WoS數(shù)據(jù)集的時間跨度為1959年至今;國外跨學科與知識流動研究要早于國內(nèi)相關研究,且目前國際上對跨學科和知識流動的研究要多于國內(nèi)相關研究。

根據(jù)CNKI擴展集增量與極大集增量年度統(tǒng)計,可發(fā)現(xiàn)自1990年代初,國內(nèi)圖書情報學領域逐步開始信息動態(tài)相關研究,自1990年代末,國內(nèi)逐步開始涉及到知識動態(tài)相關研究。在研究最初時期,國內(nèi)信息動態(tài)研究多于知識動態(tài)研究。在2007年左右,國內(nèi)知識動態(tài)研究開始多于信息動態(tài)研究,而近三年數(shù)據(jù)表明國內(nèi)信息動態(tài)研究開始有再次多于知識動態(tài)研究的趨勢。

從國際研究與國內(nèi)研究變化趨勢的不同來看,在1960年代后期,國際圖書情報學領域開始有信息動態(tài)研究,在1990年代逐步開始有知識動態(tài)研究。與國內(nèi)變化趨勢相似的是在2006年左右,國際知識動態(tài)研究也開始多于信息動態(tài)研究,但目前仍保持該趨勢。

2? ?質(zhì)化述評與分析

本文把具有高被引、高下載特征的論文定義為“雙高論文”,分別對WoS和CNKI之核心集中代表性雙高論文進行歸納分析,可從質(zhì)化角度分析其研究特點。為更加明確本文研究重點,即知識流動和跨學科研究,本文在選取雙高論文時,將數(shù)據(jù)限制在僅論文標題含有核心集檢索詞的數(shù)據(jù)子集中,稱為核心子集。WoS與CNKI核心子集分別包括516篇和352篇文獻。本文中WoS雙高論文定義為被引次數(shù)排名前30與2013年至今使用次數(shù)(Usage)排名前30的論文交集,CNKI雙高論文定義為被引次數(shù)排名前30與下載次數(shù)排名前30的論文交集。

2.1? ? 國際研究中的雙高論文

根據(jù)本文雙高論文定義,WoS雙高論文共有16篇(見表1)。值得注意的是,WoS雙高論文中未出現(xiàn)標題含有知識流動(Knowledge Flow)的論文,全為跨學科與學科交差相關研究。在這16篇雙高論文中,有8篇論文均為跨學科研究方法的構(gòu)建、應用和綜述研究。

在跨學科測度指標的提出方面,Porter等[2]提出使用兩個指標來衡量研究主題的跨學科體系:“整合”用來衡量研究論文引用不同WoS主題類別的程度,“專業(yè)化”考慮了研究論文在主題類別中的傳播;Leydesdorff[3]首次通過對比應用社會網(wǎng)絡分析中的中心度指標包括度、接近度、中介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研究學術期刊的跨學科性,最終得出中介中心度可以作為一種期刊跨學科測度指標;Rafols和Meyer[4]提出結(jié)合多樣性指標和網(wǎng)絡一致性,在更廣泛的知識融合層面研究跨學科性,其中學科多樣性指標從類別上描述文獻計量集的異質(zhì)性,網(wǎng)絡一致性指標測量文獻計量集內(nèi)的相似性關系的強度,并根據(jù)生物納米科學領域的案例研究得出兩種方法的結(jié)合對新興科學和技術領域的研究可能有用。

在跨學科測度指標應用和實證研究方面,Porter和Rafols[5]通過計算跨學科測度指標,即Rao-Stirling多樣性指標,對1975-2005年之間六大研究領域的跨學科程度變化進行了研究;Schummer[6]通過科學計量法研究當前納米級研究中多學科和跨學科的程度和模式以及不同機構(gòu)之間和不同地理區(qū)域之間的研究合作模式;Morillo等[7]根據(jù)WoS對期刊的分類,假設期刊屬于多分類比屬于單類的更有跨學科性,并以此為依據(jù)結(jié)合定量與定性方法分析科學的跨學科性;Leydesdorff和Rafols[8]通過三類測度指標研究期刊的跨學科性,包括社會網(wǎng)絡分析中的中介中心度,不均衡指標中的香農(nóng)信息熵和基尼指數(shù)以及Rao-Stirling測度,并根據(jù)實證研究分析了三類測度之間的聯(lián)系。

在綜述研究方面,Wagner等[9]對跨學科研究測度方法進行了文獻綜述,并將跨學科定量研究方法分為兩種:結(jié)構(gòu)主義法(Structuralist Approach)和空間距離法(Spatial Approach)。結(jié)構(gòu)主義法主要通過文獻計量學中的文獻/期刊/作者的引文關系進行構(gòu)建測度指標來發(fā)現(xiàn)科學的結(jié)構(gòu),但該類方法未能考慮到知識整合的社會動態(tài)方面的問題??臻g距離法則用來揭示學科之間關系的動態(tài)變化,包括因子分析、多樣性測度、信息熵測度以及網(wǎng)絡的中介中心性測度等。

此外,還有5篇是從跨學科和學科交叉視角進行綜述研究分析不同的研究方向,包括信息隱私[10]、信息行為[11]、環(huán)境可持續(xù)研究[12]、IT服務管理和服務科學[13]與信息系統(tǒng)[14];Costas[15]、Zahedi[16]等從跨學科角度研究替代計量學與引文分析之間的關聯(lián);Harzing和Alakangas[17]從學科交叉角度對比研究三大數(shù)據(jù)庫WoS、Google Scholar和Scopus。

由此可見,跨學科國際研究中,學者不僅能夠提出跨學科測度指標,進行應用研究和實證分析,同時會對不同類型的跨學科測度指標進行總結(jié)歸納其之間的側(cè)重點與關聯(lián)。

2.2? ? 國內(nèi)研究中的雙高論文

根據(jù)本文雙高論文定義,CNKI雙高論文共有16篇(見表2)。除了3篇標題含有“知識流動”的論文之外,其余論文標題均含有“跨學科”或“學科交叉”,主要包括學科交叉性測度實證研究、綜述研究及學科交叉研究主題分析。

在知識流動研究方面,華連連與張悟移[18]對知識流動的概念、內(nèi)涵及其相關概念進行了綜述和辨析,包括知識溢出、知識擴散、知識轉(zhuǎn)移和知識共享;肖冬平等[19]從知識嵌入類型視角對知識網(wǎng)絡中的知識流動進行了研究,但更偏向于企業(yè)等組織之間的知識流動研究;王曉紅與張寶生[20]基于知識流動的視角對知識場的構(gòu)建、測度、運動與演化等進行了研究分析,并以圖書館知識的應用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

在跨學科與學科交叉研究雙高論文中,有7篇為跨學科研究中的學科交叉性測度應用與實證研究。楊良斌等[21]應用基于文獻計量的四種學科交叉測度,包括多學科度、專業(yè)度、學科交叉度和作者合作度,對八個科學研究領域進行了實證分析其領域的發(fā)展模式;許海云等[22]以WoS數(shù)據(jù)庫中十年的情報學期刊論文數(shù)據(jù)為例,應用五種學科交叉測度指標,包括Rao-Stirling、信息熵、中介中心度、網(wǎng)絡密度和網(wǎng)絡核心度來分析情報學領域的跨學科情況;邱均平與余厚強[23]應用論文專業(yè)度指標對圖書情報領域?qū)W者的跨學科程度進行了研究,并應用關鍵詞詞頻分析相關學科對圖書情報學的影響以及學者的跨學科研究主題;李長玲等[24]基于不同學科期刊引文網(wǎng)絡應用網(wǎng)絡分析中的E-I指數(shù)對情報學、圖書館學、計算機科學、科學學和管理學五個學科進行了學科交叉測度研究;張金柱等[25]從參考文獻的學科分類數(shù)量、分布與差異性的角度對圖書情報領域的學科交叉性進行了研究分析,其中學科分布程度用信息熵來表示,差異性用Stirling值表示;張洪磊等[26]通過構(gòu)建作者與文獻的引文網(wǎng)絡并應用社會網(wǎng)絡分析方法研究情報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學科之間的交叉關系,網(wǎng)絡測度指標包括網(wǎng)絡密度分析、中心度與核心子群;李江[27]首先對跨學科性進行了重新定義,并基于跨學科發(fā)文和引用兩個角度構(gòu)建了跨學科性的概念框架,然后以圖書情報領域的優(yōu)秀學者為例,應用專門度和布里淵指數(shù)兩個指標分別對學者的發(fā)文和引用的跨學科性進行了分析。

在兩篇綜述性論文中,許海云等[28]通過文獻調(diào)研對當前已有的學科交叉測度中的引文指標和實踐研究進行了歸納總結(jié),將學科交叉測度指標分為三類:學科多樣性測度指標、學科聚合性測度指標和綜合性測度指標,并將計量實踐研究分為三類:基于交叉度的統(tǒng)計指標的計量、基于社會網(wǎng)絡指標的計量以及利用多種指標的綜合性計量。楊良斌與金碧輝[29]對跨學科的概念、理論模式與基本方法進行了回顧,并根據(jù)已有的基于文獻計量的跨學科研究及學科交叉測度指標進行了比較分析,建議國內(nèi)跨學科研究轉(zhuǎn)向?qū)鐚W科的理論與實踐進行深入研究。

在其余的4篇跨學科研究論文中,有3篇通過關鍵詞詞頻與交集以及構(gòu)建關鍵詞共現(xiàn)網(wǎng)絡研究了學科交叉研究主題/熱點,其中閔超與孫建軍[30-31]以圖書情報學和新聞傳播學為例,李長玲等[32]以情報學和計算機科學為例。另有一篇討論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系統(tǒng)構(gòu)建時的多學科融合問題[33]。

根據(jù)國內(nèi)研究代表的雙高論文,國內(nèi)在跨學科研究上更偏向于對學科交叉測度的應用研究和實證分析,而缺乏對跨學科研究的理論創(chuàng)新性研究。

3? ?國內(nèi)外研究特點與討論

通過量化分析和質(zhì)化分析兩個視角,對圖書情報領域國內(nèi)外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情況進行了簡要對比分析,量化數(shù)據(jù)呈現(xiàn)出國內(nèi)外知識流動與跨學科研究都在蓬勃發(fā)展,質(zhì)化評析則揭示出國內(nèi)外研究存在差異。就圖書情報領域的知識流動和跨學科研究而言,國內(nèi)外研究存在以下特點,并可歸納為三個指向:

(1)跨學科研究需加強量化測度的創(chuàng)新性研究。目前跨學科研究對學科交叉性的量化測度指標幾乎均為國外研究學者提出,國內(nèi)已有的研究更多的是應用測度指標對不同學科領域進行實證分析。事實上,跨學科研究中的量化測度指標研究仍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空間。已有研究在分析測度量化結(jié)果時會存在一定的主觀判斷影響,在設計測度指標時,如何平衡客觀量化結(jié)果與主觀判斷分析的差異性或吻合度有待進一步探索。

(2)結(jié)合知識流動分析跨學科研究的動態(tài)過程。目前已有一些基于引文的知識流動和知識擴散研究[34-35]。盡管知識流動概念最初更多應用在企業(yè)技術戰(zhàn)略視角[18],但學科之間的交叉和融合也體現(xiàn)了知識流動,且學科的交叉需要具備知識的融合[36]。因此,將知識流動應用和擴展到跨學科研究當中,將進一步推動學科交叉的動態(tài)過程發(fā)展,這方面國內(nèi)研究具有潛在優(yōu)勢。

(3)跨學科研究與知識流動相關概念需進一步明確。在跨學科研究中,有“學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多學科”(Multidisciplinary)、“橫學科”(Cross-disciplinary)和“超學科”(Transdisciplinary)等術語,目前國內(nèi)的一些跨學科綜述研究時也提及了這些術語的辨析[28],但“跨學科研究”的定義仍然未統(tǒng)一。在知識流動相關研究中,有“知識擴散”“知識融合”“知識轉(zhuǎn)移”和“知識遷移”等術語,有研究認為知識擴散也可被稱為知識流動或知識交流[37],有研究認為知識流動包括知識擴散和知識融合[34],如何界定這些術語的使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注意。

參考文獻:

[1]? 張云,楊建林.從學科交叉視角看國內(nèi)情報學的學科地位與發(fā)展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42(4):18-23.

[2]? Porter A,Cohen A,David Roessner J,et al.Measuring researcher interdisciplinarity[J].Scientometrics,2007,72(1):117-147.

[3]? Leydesdorff L.Betweenness centrality as an indicator of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of scientific journal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58(9):1303-1319.

[4]? Rafols I,Meyer M.Diversity and network coherence as indicators of interdisciplinarity:case studies in bionanoscience[J].Scientometrics,2009,82(2):263-287.

[5]? Porter A,Rafols I.Is science becoming more interdisciplinary?Measuring and mapping six research fields over time[J].Scientometrics,2009,81(3):719-745.

[6]? Schummer J.Multidisciplinarity,interdisciplinarity,and patterns of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n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J].Scientometrics,2004,59(3):425-465.

[7]? Morillo F,Bordons M,Gómez I.Interdisciplinarity in science:a tentative typology of disciplines and research area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54(13):1237-1249.

[8]? Leydesdorff L,Rafols I.Indicator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of journals:diversity,centrality,and citation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1,5(1):87-100.

[9]? Wagner C S,Roessner J D,Bobb K,et al.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interdisciplinary scientific research (IDR):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1,5(1):14-26.

[10]? Smith H J,Dinev T,Xu H.Information privacy research: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J].MIS Quarterly,2011,35(4):989-1016.

[11]? Wilson T D.Information behaviour: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J].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1997,33(4):551-572.

[13]? Elliot S.Tran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a resource base and framework for IT-enabled business transformation[J].MIS Quarterly,2011,35(1):197-236.

[13]? Bardhan I R,Demirkan H,Kannan P K,et al.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on IT services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6(4):13-64.

[14]? Besson P,Rowe F.Strategizing information systems-enabled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a transdisciplinary review and new directions[J].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12,21(2):103-124.

[15]? Costas R,Zahedi Z,Wouters P.Do“altmetrics”correlate with citations? Extensive comparison of altmetric indicators with citations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66(10):2003-2019.

[16]? Zahedi Z,Costas R,Wouters P.How well developed are altmetrics?A cross-disciplinary analysis of the presence of‘a(chǎn)lternative metrics in scientific publications[J].Scientometrics,2014,101(2):1491-1513.

[17]? Harzing A W,Alakangas S.Google Scholar,Scopus and the Web of Science:a longitudinal and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J].Scientometrics,2016,106(2):787-804.

[18]? 華連連,張悟移.知識流動及相關概念辨析[J].情報雜志,2010,29(10):112-117.

[19]? 肖冬平,顧新,彭雪紅.基于嵌入視角下知識網(wǎng)絡中的知識流動研究[J].情報雜志,2009,28(8):116-125.

[20]? 王曉紅,張寶生.知識場的構(gòu)建、測度與演化研究——基于知識流動視角[J].情報雜志,2011,30(3):124-130.

[21]? 楊良斌,周秋菊,金碧輝.基于文獻計量的跨學科測度及實證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9,53(10):87-90,115.

[22]? 許海云,劉春江,雷炳旭,等.學科交叉的測度、可視化研究及應用——一個情報學文獻計量研究案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12):95-101.

[23]? 邱均平,余厚強.跨學科發(fā)文視角下我國圖書情報學跨學科研究態(tài)勢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5):5-10.

[24]? 李長玲,紀雪梅,支嶺.基于E-I指數(shù)的學科交叉程度分析——以情報學等5個學科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1,55(16):33-36.

[25]? 張金柱,韓濤,王小梅.利用參考文獻的學科分類分析圖書情報領域的學科交叉性[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1):108-111,146.

[26]? 張洪磊,魏建香,杜振東,等.基于社會復雜網(wǎng)絡的學科交叉研究[J].情報雜志,2011,30(10):25-29,54.

[27]? 李江.“跨學科性”的概念框架與測度[J].圖書情報知識,2014(3):87-93.

[28]? 許海云,尹春曉,郭婷,等.學科交叉研究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5,59(5):119-127.

[29]? 楊良斌,金碧輝.跨學科研究中學科交叉度的定量分析探討[J].情報雜志,2009,28(4):39-43,92.

[30]? 閔超,孫建軍.基于關鍵詞交集的學科交叉研究熱點分析——以圖書情報學和新聞傳播學為例[J].情報雜志,2014,33(5):76-82.

[31]? 閔超,孫建軍.學科交叉研究熱點聚類分析——以國內(nèi)圖書情報學和新聞傳播學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4,58(1):109-116.

[32]? 李長玲,劉非凡,郭鳳嬌.運用重疊社群可視化軟件CFinder分析學科交叉研究主題——以情報學和計算機科學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7):75-80.

[33]? 鄭榮,靖繼鵬,周志強.基于多學科融合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專業(yè)教育體系構(gòu)建研究[J].情報科學,2006(1):8-11,16.

[34]? Shi S S,Zhang W Y,Zhang S,et al.Does prestige dimension influence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formance of scientific entities in knowledge flow?Evidence from the e-government field[J].Scientometrics,2018,117(2):1237-1264.

[35]? Liu Y,Rousseau R.Knowledge diffusion through publications and citations:a case study using ESI-fields as unit of diffusion[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2010,61(2):340-351.

[36]? Porter A L,Roessner D J,Heberger A E.How interdisciplinary is a given body of research?[J].Research Evaluation,2008,17(4):273-282.

[37]? 李江.基于引文的知識擴散研究評述[J].情報資料工作,2013,34(4):36-40.

猜你喜歡
學科交叉跨學科
跨學科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六足園生態(tài)實驗室:兒童跨學科探究學習的實踐探索
跨學科前沿研究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多措并舉,構(gòu)建小學《道德與法治》跨學科學習,促學生創(chuàng)新發(fā)展
指導高中生跨學科學習的探索
基于學科交叉融合的組織模式創(chuàng)新
新形式下計算機輔助翻譯實驗室建設探究
大學科技社團關于學科交叉建設的探索和思考
《機電傳動控制》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灵山县| 苏尼特右旗| 丹棱县| 沾益县| 镇原县| 左贡县| 大余县| 噶尔县| 泽州县| 荥阳市| 水富县| 英山县| 兴仁县| 玉门市| 西盟| 新晃| 大邑县| 两当县| 游戏| 稷山县| 凌源市| 旬邑县| 定南县| 灵寿县| 重庆市| 黄浦区| 永胜县| 抚顺县| 安龙县| 济南市| 美姑县| 武平县| 德江县| 潞城市| 东方市| 青河县| 鞍山市| 通榆县| 苏州市| 新巴尔虎右旗| 准格尔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