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醫(yī)案例2則論脂肪肝

2020-12-13 13:17
關鍵詞:澤瀉疏肝胃痛

孫 芳

(濟南市社會福利院醫(yī)療康復科,山東 濟南 250000)

脂肪肝系指各種原因所致的肝臟脂肪蓄積過多,若超過肝臟濕重的5%或者30%以上的肝細胞含脂肪滴,代謝平衡失調的病理狀態(tài)[2]。中醫(yī)學根據(jù)該病的臨床特征,大致將其歸屬于中醫(yī)學的“脅痛”、“痰濁”、“積聚”、“肝積”、“肥氣”、“肝著”、“肝癖”等病癥范疇[3]。

1 病史摘要

1.1 趙某榮,男,57歲,以主訴“兩脅肋脹滿疼痛不適數(shù)月,右側疼痛加重5天”就診?;颊邤?shù)月前飲酒后出現(xiàn)兩脅肋脹滿疼痛,一直未系統(tǒng)治療。5天前右側脅肋部疼痛加重,伴口干、口苦,頭暈、眼干眼澀,伴胃痛時作,泛酸、燒心、惡心、伴耳鳴,咳嗽時作,咳白痰,多食易饑,寐安,大便3次/日、成形,小便可。面色晦暗,兩目欠神,舌質暗紅,邊有齒痕,黃膩苔,脈沉。輔助檢查:彩超:1.脂肪肝2.膽囊炎性改變;肝功(—)

1.2 辯證分析:

病人外感濕熱之邪,兼嗜食肥甘厚味,釀濕生熱,蘊結肝膽,疏泄功能失常,氣機不暢,發(fā)為脅痛[4];濕熱蘊蒸,膽氣上溢,濁氣充斥耳道則耳鳴,清陽不升則頭暈;濕熱內阻導致脾胃升降失司,胃氣上逆致胃痛、泛酸、惡心[5];濕熱日久傷陰,則口苦,眼干眼澀,多食易饑;濕熱下注腸道,腸道功能失司,大便次數(shù)增多。

1.3 鑒別診斷

與胃痛鑒別[6]

1.3.1部位,脅痛在兩脅肋部,屬肝經;胃痛在劍突下,近心窩處,屬胃經。

1.3.2伴隨癥狀脅痛多伴口干口苦等證。胃痛多伴泛酸、噯氣、呃逆等癥。

1.3.3治療脅痛多疏肝理氣,清濕熱。胃痛多理氣健脾和胃為主。

1.4 患者中醫(yī)診斷為脅痛(肝膽濕熱證),西醫(yī)診斷:1.脂肪肝2.膽囊炎

患者為脅痛,肝膽濕熱證,故總治則為清利濕熱,和胃降逆。方藥:黃連20克、吳茱萸10克、黃芩15克、梔子15克、澤瀉20克、豬苓20克、薏苡仁30克、蒼術20克、佛手15克、砂仁15克、蘇子15克、川厚樸15克、白豆蔻15克、草豆蔻15克、烏藥15克、代赭石35克、木蝴蝶15克、赤石脂25克。服藥10天后后,諸癥明顯好轉,咳嗽消失,偶有頭暈,眼干,伴足跟痛。大便1次/日,舌質暗,舌苔少許黃白膩苔。邊有齒痕。脈沉。原方去木蝴蝶,赤石脂。加炒杜仲2克、金錢草30克、郁金20克以補肝腎,加大利膽力度,10劑繼續(xù)服用。

1.5 分析:

該方劑以左金丸,柴胡疏肝散加減化裁而來,清利濕熱為君藥,行氣和胃為臣藥,輔以宣肺化痰,收澀止瀉等對癥治療。諸癥皆由濕熱而起,故以清利肝膽濕熱為主,選用黃連、吳茱萸、黃芩、梔子,兩對藥以清濕熱;澤瀉、豬苓、薏米、蒼術,兩對藥以利濕熱,共奏清利之功;和胃降逆,疏肝行氣,選用佛手、砂仁、蘇子、川厚樸、白豆蔻、草豆寇、烏藥、代赭石諸藥;木蝴蝶宣肺化痰;赤石脂以澀腸止瀉,以達效果;患者病程短,病情較平穩(wěn),病位主要在肝膽,累及肺、脾兩臟,以實證為主,預后良好。

1.6 案語:

1.6.1 病人中醫(yī)四診合參,辨證論證后診斷為脅痛(肝膽濕熱型),由于飲食結構、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脂肪肝的患者多為實證,屬肝膽濕熱型。本病例的癥狀比較典型。中醫(yī)在治療上以濕為中心,清上利下法效果明顯,以此推論屬肝膽濕熱證的酒精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此法效果應明顯。

1.6.2 中藥優(yōu)勢發(fā)揮的淋漓盡致。首先經方的綜合運用,如本方由左金丸,瀉心湯,柴胡疏肝散,旋復代赭湯加減化裁,其次是對藥的應用效果事半功倍。如黃連、吳茱萸;黃芩、梔子;澤瀉、豬苓;薏米、蒼術;佛手、砂仁,蘇子;川樸、白豆寇、草豆寇、烏藥;

1.6.3 應注重飲食調護,脂肪肝的病人應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海鮮等食物。

2 病史摘要

2.1 溫某濤,男,50歲,以“主訴右脅肋脹滿疼痛3年余,加重1周”就診,該患右脅肋脹滿伴疼痛三年余,未經系統(tǒng)治療,一周前因大量飲酒后,脅肋疼痛近日加重,患者面色少華,形體高大肥胖,舌質紫暗,體胖邊齒,黃厚膩苔,有裂紋,脈沉滑。輔助檢查:彩超:脂肪肝(中-重度)

2.2 該患者肝失疏泄,影響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排泄,故出現(xiàn)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噯氣、泛酸,腹脹,腹瀉;肝失疏泄,氣機阻滯,出現(xiàn)脅肋脹痛。本病屬于脅痛的肝郁脾虛證[7]。

2.3 本病應與胃痛,鼓脹鑒別。胃痛以胃脘部疼痛為主,很少累及胸脅。鼓脹脹及全腹,皮色蒼黃,脈絡顯露。胃痞以自覺胃脘部痞塞脹滿為主,可滿及胸脅,見于上腹部,外無脹形可見[6]。

2.4 該患者中醫(yī)診斷為脅痛(肝郁脾虛型);西醫(yī)診斷:脂肪肝。本病案應以疏肝健脾,清熱利濕化瘀為原則,方藥:柴胡15克、決明子30克、何首烏30克、豬苓30克、龍膽15克、薏苡仁30克、大黃15克、枳實15克、檳榔15克、厚樸15克、茯苓30克、澤瀉30克、白術15克、丹參15克、山楂15克

患者服藥后10劑后右脅肋脹痛消失,疲勞乏力緩解,仍口干欲飲,口苦,大便2次/日,便質略??;二診原方去大黃15克、加姜黃15克、白芷15克、金錢草35克、石菖蒲20克、威靈仙15克,疏肝利膽;三診諸癥緩解,原方鞏固治療。共治療3個月,隨訪1年,注意飲食清淡、適當運動,效果顯著。

2.5 案語:

方中柴胡、枳實疏肝理氣、宣暢氣機;丹參、當歸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澤瀉、白術消滯利濕;全方共奏疏肝健脾利濕、活血祛瘀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丹參既能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可降低肝中甘油三酯的含量,促進脂肪在肝細胞中氧化,從而降低肝脂含量,又能改善微循環(huán)和抑制膠原纖維增加,阻斷肝纖維化的發(fā)生和發(fā)展[8];山楂可消導酒食陳腐之積,活血化瘀消脂,能增強膽固醇的排泄[9];澤瀉對脂質代謝的影響作用明顯,能干擾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和影響內源性膽固醇的代謝[10]。諸藥合用,切中病機,標本兼治,使肝脾得調,氣血暢利,療效滿意。

3 討 論

脂肪肝多屬于中醫(yī)“痰濁”、“積聚”、“脅痛”、“肝積”、“肝著”等病證范疇[3],脂肪肝病因病機,大多原因是由于過食肥甘厚味、嗜酒、運動不規(guī)律,或者因為患病后調護失當,脾胃運化失司,肝臟失于疏泄調節(jié),致代謝紊亂,肥醇膏脂化生為氣血障礙而成水濕痰濁,瘀著于肝絡,久而久之,氣滯、濕阻、瘀血互結,肝臟日漸腫大,脂肪肝乃成[11]。脂肪肝在中醫(yī)理論上講本虛標實之病,肝郁脾虛是本病的病機特點,其主要病理產物就是痰濁、濕熱、血瘀,確立了疏肝健脾、清熱利濕化瘀的治療法則[12]。

中醫(yī)藥治療對脂肪肝的治療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色,但是以臨床療效觀察為主,相關實驗研究較少,應加強診斷標準,提高實驗的客觀性、科學性,從整體出發(fā),辯證論治,發(fā)揮中醫(yī)辨證施治的優(yōu)勢[13]。

猜你喜歡
澤瀉疏肝胃痛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澤瀉到底“毒”不“毒”
艾灸護理對脾胃虛寒型胃痛的治療干預效果觀察
自擬疏肝和胃湯加味治療肝氣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觀察
中醫(yī)辨證治療脾胃氣虛型胃痛的臨床療效探討
澤瀉的炮制歷史沿革研究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藥
四逆胃痛顆粒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
HPLC-ELSD法同時測定澤瀉藥材中3種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疏肝祛瘀方對兔膝早期骨關節(jié)炎軟骨組織形態(tài)學影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