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茜
“凱凱,甘媽是什么意思?”
“甘媽就是孩子們的媽媽?!?/p>
“為什么要叫甘媽呢?”
“因為甘媽對我們很好,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
浙江省溫州市永嘉縣沙頭鎮(zhèn)高坑村,甘知華的車開回村里,在村頭玩耍的幾個孩子認出了她的車,熱情地招手喊:“甘媽!甘媽!”他們口中的“甘媽”是沙頭鎮(zhèn)花坦小學的一名生活老師,這些孩子都是她的學生。
“他們都是我的孩子”
甘知華是江西萍鄉(xiāng)人,1994年嫁到沙頭鎮(zhèn)。年輕時,她賣過被子,開過超市,也在工廠做過工。四年前,為了不再錯過自己第二個孩子的成長,甘知華放棄打工,選擇返鄉(xiāng)陪伴?!霸趽位ㄌ剐W生活老師前,我就曾嘗過與孩子分離的痛苦。那時候我在外地開超市,雖然只有半年時間,但每次與孩子通電話,聽到孩子哭著要媽媽,就感覺心痛得要命?!?/p>
抱著陪伴兒子成長的愿望,甘知華來到孩子就讀的花坦小學從事后廚工作。在花坦小學有80%以上學生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或留守兒童,她就利用工作之便照顧他們。2017年底,學校聘任甘知華擔任生活老師。慢慢地,她成了這些留守孩子的“甘媽”。
“孩子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叫您甘媽的呢?”記者的這個問題讓甘知華陷入回憶?!昂孟袷莿P凱最先開始叫的。他剛來我這兒的時候想叫我媽媽,但我兒子不肯,他就開始叫甘媽了?!眲P凱是甘知華帶了四年的一個孩子,他的媽媽在國外,爸爸在外地,爺爺奶奶去世,外婆家離學校又遠,一年之中的大多數(shù)時間他都在甘知華身邊。周一到周五他住校,甘知華作為生活老師就住在學生宿舍隔壁,周末他則跟著甘知華回家住。每逢假期,他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假期就意味著要離開照顧自己的甘媽?!八臀覂鹤邮峭嗤瑢W,兩個人能玩到一塊去。反正現(xiàn)在是我去哪,他倆都要跟著去哪,就跟自己親兒子一樣,他也總說等我老了要養(yǎng)我之類的話?!备手A笑著說。
“也好像是小毅開始叫的?!毙∫銖男【蜎]有媽媽,爸爸在外地,他跟著奶奶一起生活。讀中學后,他去了鎮(zhèn)上,奶奶腿腳不方便,便托甘知華經(jīng)常去看看孩子。“一來二往,我每次去鎮(zhèn)上的中學看他,他同學就喊‘你媽來了,他也和同學說我是他媽媽。我問他是不是想媽媽了,想的話就叫我媽媽吧,后來他就一直喊我甘媽。”
“甘媽”這個稱呼意味著什么呢?甘知華不會講什么大道理,“反正就是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甘媽就是孩子們的媽媽?!彼磉叺膭P凱一邊玩耍一邊搶答道。作為一名也曾外出打工而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留守兒童的母親,甘知華明白留守家庭的無奈,能夠體會到孩子母親的憂慮,更能感受到身邊留守孩子的孤獨和思念?!拔矣米约旱膼坌恼疹欉@些孩子,給他們一點關懷、一些溫暖,使他們生活中有大人的陪伴,有大人可以說話。我做這些事情,不僅僅是由于孩子們對我的需要,更是我自己內心深處對這些孩子割舍不下。不關心照顧他們,我不忍心,也不放心?!?/p>
生活是教育最質樸的表達
甘知華是花坦小學唯一的生活老師,除了要照顧學校住校學生的生活起居外,她還有廚房的工作要忙。每日晨曦薄露未消時,她忙碌的一天便開始了——清晨5點多起床,前往廚房準備早飯;做好早飯后,叫孩子們起床,帶年齡較小的孩子去洗漱;洗漱完領孩子吃早飯,如果有孩子沒吃飯就去教室的,甘知華還要跑去教室把孩子“逮”回來,“早上一定要讓他們吃好!”;孩子們上課后,她便去廚房,幫著準備午飯、晚飯;晚自習結束一般是晚上7點多,她會讓孩子們自由玩耍一會兒,然后催他們洗漱、睡覺;晚上11點,再查一次寢。這是甘知華的日常節(jié)奏——“孩子上課的時候,我就去廚房幫忙;孩子下課了,就圍著孩子轉?!?/p>
與留守兒童相處久了,甘知華發(fā)現(xiàn)由于長期缺乏父母的陪伴與教導,他們的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都存在一些“缺失”?!拔?guī)У膶W生里,沒有幾個體驗過過生日的感覺;有的女孩子讀到四年級,也不知道洗完頭要吹干頭發(fā)、在生理期要注意些什么。”這些都需要甘知華在生活中慢慢地教,慢慢地改變。
凱凱以前總是不好好吃飯,有時早上起得晚就不吃飯,所以脾胃很虛,他一打嗝全班都聽得到。在甘知華的嚴格督促與精心照料下,他養(yǎng)成了按時吃飯的好習慣,身體也越來越壯實。
冬冬的父母也不在身邊,他跟著嬸嬸生活。從前的他十分邋遢,經(jīng)常蓬頭垢面,性格也很內向,不愛跟人說話。甘知華買了剃發(fā)刀替他打理頭發(fā),經(jīng)常找他談心,用一點一滴的關懷與照料打開了他封閉的內心。“現(xiàn)在冬冬能照顧好自己,人也開朗了許多,看見老師會主動打招呼。”
小金是去年畢業(yè)的學生,他當年在花坦小學屬于“校霸級人物”,人長得高大,脾氣暴躁,在學校經(jīng)常打架。他的媽媽是外省人,生下他之后因為家境貧窮而出走,被母親拋棄的經(jīng)歷讓他極度渴望母愛卻又憎恨母親。每當提及家人的話題,他甚至會說:“我恨我媽媽,我要殺了她!”在學校誰都管不住他,除了甘知華。當他言語偏激時,甘知華會說:“你叫我甘媽,我也是你媽媽,你說這樣的話,我會很難過的?!碑斔圬撏瑢W時,甘知華推心置腹地同他說:“照顧所有的孩子是我的工作,我希望你能把他們當作弟弟妹妹一樣照顧,幫我管一管他們,讓甘媽不那么辛苦?!睗u漸地,小金變了,會積極參加學校活動,也會照顧低年級的小朋友,同學們都不再害怕這個“校霸”了。
說起一個個孩子的故事,甘知華又心酸又感動,心酸于他們的家庭身世,感動于他們的懂事?!耙攘私夂⒆?、懂得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孩子們的心都很善良、很柔軟,只是缺失一點關愛?!?/p>
在甘知華付出愛的同時,孩子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她的愛。比如:他們總愛跑到甘知華的房間里,和她撒嬌,抱著她說,“甘媽,你身上好香啊,是媽媽的味道”;有些不愛學習的孩子變得愛學習了,因為他們承諾甘媽“等我考上大學,我要帶你去外面玩”;碰上甘知華腰酸腳疼的時候,孩子們會搶著給她端洗腳水,為她按摩;還有個孩子母親欣喜地打電話給甘知華:“女兒回來和我說她很幸福,不僅有自己的媽媽愛她,在學校還有甘媽照顧?!薄拔矣袝r候真的覺得自己很幸福,不知不覺間有了這么多孩子。”甘知華笑言。
督促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導孩子如何為人處世、給予孩子母親般的愛與溫暖……甘知華在瑣碎的日常中傳遞出生活教育的真諦——讓孩子學會愛與表達、學會獨立生活與自主思考,勇敢地面對現(xiàn)在及未來的生活。
2018年底,在溫州市的“益動全城·與‘她同行”公益項目大賽中,甘知華申報的《關愛留守兒童 呵護健康成長》項目入圍十強,并獲公益陽光獎。她希望能夠借此機會對接更多社會力量,針對留守兒童在心靈成長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鄉(xiāng)村小學在心理輔導、情感培養(yǎng)等方面的師資配置?,F(xiàn)在,甘知華不僅是花坦小學的生活老師,也是村里的兒童主任,還是社區(qū)留守兒童之家的管理員,她和這里的留守兒童緊緊連在一起。猶如微光,雖然不灼目,但足以溫暖孩子的整個世界。
(注:文中孩子名字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