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創(chuàng)刊于1986年1月,是一個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性期刊??枺篒SSN(國際標準刊號)1671-7414,CN(國內統(tǒng)一刊號)61-1398/R。以各級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的檢驗工作者、 醫(yī)學科研單位的實驗研究人員和大、中專院校檢驗專業(yè)的教師和學生為主要讀者對象。
2 本刊以報道臨床生物化學、臨床微生物學、臨床免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臨床醫(yī)學、腫瘤醫(yī)學、臨床血液學、臨床輸血醫(yī)學、寄生蟲學、醫(yī)學實驗室管理學等學科的基礎研究和實驗診斷方法學為重點,選登的文章包括各學科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創(chuàng)新理論和技術及有關學科實驗診斷方面的國內外最新進展和發(fā)展動態(tài)等。辟有述評、論著、研究簡報·實驗技術、檢驗與臨床、質量控制·實驗室管理、綜合報道·經驗交流、綜述·講座等十多個欄目。歡迎惠賜內容符合以上欄目的稿件。
3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邏輯性和一定的實用性。內容必須詳實,論點明確、嚴謹,論據充足; 文章結構緊湊,層次清楚,重點突出; 語言精煉、通順,標點符號正確,無錯別字,數據準確無誤。統(tǒng)計處理正確、恰當:當P <0.05(或P <0.01)時,應說明對比組之間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差別;應寫明所用統(tǒng)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 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 檢驗等),統(tǒng)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 等)應盡可能給出具體的P 值(如P =0.023 8),當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qū)間。稿件篇幅不宜過長,一般論著類總字數(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宜在3500 字內,綜述類3000 ~4000 字左右,短篇及一般文章類500 ~1500 字以內,消息類500 字以內。文題應能反映文章中心內容,簡短而確切。作者姓名必須準確無誤,工作單位必須寫全稱,并寫明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部隊作者尤請注意。另將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聯(lián)系方式注明,以便與作者聯(lián)系。并請另附英文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及其工作單位。有漢語摘要的A 類文章,還需附英文摘要和作者簡介。
4 來稿直接采用網上投稿。在本刊網站(http://www.xdjyyxzz.com)上注冊后在線投稿。希臘字母和其它各種符號,務必表達正確。本刊所發(fā)表文章的各級標題,按“1”、“1.1”、“1.1.1”、“1.1.1.1”的順序分級標寫,以分清層次。
5 醫(yī)學名詞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發(fā)布的《常用臨床醫(yī)學名詞(2019 版)》為準,暫未審定公布者仍以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編《英漢醫(yī)學詞匯(第2 版)》為準。計量單位與符號以國務院1984年2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簡化字以1986年10月15日人民日報公布的《簡化字總表》為準。
6 文中圖、表應力求少而精,圖、表設計要簡明,能用文字表達清楚的盡量不用表和圖。為避免重復,圖表內容不在正文中一一復述,只需強調或摘述其主要發(fā)現。表應有表序(如表1、2……)、表題(要精煉,不需加“統(tǒng)計表”、“比較表”等字樣)。表內只用橫線三條,呈“三”字形。單位名稱應集中在表目內,切勿寫在表中,所有數據應作統(tǒng)計學處理。照片圖稿宜突出主體影像,要求圖像清晰,層次分明,反差適度。圖的大小以寬度為限,分成兩檔:60㎜或120 ㎜。圖高不限但要與寬度成比例。
7 論著應包括文題、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以上包括中英文兩種形式)、引言(該2字不要寫上)、材料和方法或臨床資料、結果、討論、致謝及參考文獻。
7.1 文題 要確切反映全文的特定內容,見上3,不用副題。20 字左右,不宜超過26 字。
7.2 作者 不宜過多,2 人間加逗號,如是單名單姓,則姓和名間空一格。2 位以上作者按貢獻大小統(tǒng)一排序,如由多單位組成,則在作者的右上角用數字注明,單位排在后,并在單位的左前方用數字注明,加圓括號。
7.3 摘要 “摘要”兩字間空一格。以250 字為宜,應為資料性、報道性,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含主要數據)和結論,著重說明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
7.4 關鍵詞 2 ~5 個,請盡可能選用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醫(yī)學情報研究所翻譯出版的《醫(y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2002年版,英漢對照)》中所列的詞或《漢語主題詞表》中的詞。
7.5 腳注 注明該科研的基金來源及其編號。在文題后右上角注“ *”,腳注置于首頁底用半欄橫線與正文隔開。
7.6 層次系統(tǒng),盡量減少。 各層次間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用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面不加標點:見上4,各級標序均左頂格,后空1 字排標題(或正文),各級標題后空1 字。
7.7 引言 通常不超過250 字。扼要概述本題的來龍去脈和實驗基礎,勿作詳細的歷史回顧和綜述。
7.8 材料和方法 重要儀器應注明廠家和型號,試劑應注明廠家、純度等。一般方法可引文獻。如有創(chuàng)新或新改進,則應具體描述。
7.9 表和圖 其設計應正確、易懂有自明性。其它見上6.
7.10 討論 著重討論新發(fā)現及有關結論,避免推論太遠,評價不當,勿作文獻綜述。
7.11 致謝 是對有實際貢獻、對文稿作重大修改的人表示感謝。應征得被致謝者的同意并簽字。
8 參考文獻 以親自閱讀近3 ~5年的主要文獻為限,不少于10 條,綜述不少于20 條。勿引未公開發(fā)表的文章和譯文。參照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書寫,并按文內出現先后編序,注于右上角方括號內,文末按順序列出。
8.1 期刊 “[序號]作者.文題[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頁”作者1 ~3 位全列出,2 位間加逗號,超過三位時寫前3 位加“,等”“et al”(西文)或“他”(日文)。我國作者姓名全寫出,單名單姓者姓和名間空1 格;日本人姓名當用漢字時全寫出,單姓者在姓后空1格,單名者在名前空1 格:西文姓名用全拼,不加圓點。中文期刊寫全名,西文期刊按Index Medicus 縮寫。
8.2 書籍 “[序號]作者.書名[M].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或“作者.文題.//主編者.書名.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8.3 參考文獻一兩條者可列于正文,不必在文末另列。
8.4 中文參考文獻必須同時翻譯成英文,中英文同時出現。
9 經驗交流要求與論著相似,參考文獻3 ~6 條,研究簡報及短篇報道不要文摘,其它體裁的文章其層次更應簡明扼要。
10 本刊對來稿有義務作文字修改、刪節(jié)等編輯加工,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要提請作者考慮。
11 來稿應經作者科室和單位主管學術的機構審核,并附單位的推薦信。凡來稿在接到本刊回執(zhí)3 個月以后,如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稿研究之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望事先與本刊聯(lián)系,勿一稿兩投。
12 來稿須付審稿和稿件處理費(本刊編委、特邀編委為第一作者的稿件和特約稿件免收)100 元。請通過郵局或直接向本刊編輯部賬號匯款。
13 來稿決定采用后,即發(fā)錄用通知并同時通知作者付稿件發(fā)表費,款到發(fā)稿,并付報銷憑證。稿件刊出后酌致稿酬,并贈當期雜志若干本。稿件處理過程中有關事宜均與第一作者聯(lián)系。
14 通訊地址:西安市友誼西路256 號 陜西省人民醫(yī)院內 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編輯部收郵政編碼:710068 E-mail:xdjyyx@126.com 聯(lián)系電話:029-85249600-2424,2006(傳真)
本稿約中未盡事宜,請徑向本刊編輯部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