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林
前段時間與一個朋友聊批判性思考的話題,他坦言當下國人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那什么是批判性思考呢?這個朋友說,批判性思考就是敢于質(zhì)疑,敢于質(zhì)疑領(lǐng)導(dǎo),質(zhì)疑權(quán)威,質(zhì)疑結(jié)論,質(zhì)疑一切未經(jīng)證據(jù)確證的結(jié)論?!液髞砀f,這可能是對批判性思考的誤解。當下社會最大的問題正在于,都在質(zhì)疑,卻沒有信任,沒有認知的共識。質(zhì)疑是多簡單的事啊,我懷疑,我就懷疑,但你憑什么懷疑呢?批判性思考,不是對什么都說一句“我不信”“我懷疑”“你說謊”,不是朦朧詩般的“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不是無知無畏地懷疑一切,而是在有所信仰之下的懷疑。
首先有一個堅硬的相信,然后你才能批判地思考。
這很關(guān)鍵,你得有所信仰,然后那種懷疑才有意義。就像北大才女、人民日報評論部前主任盧新寧在那篇著名的演講中說過的,在懷疑的時代更需要信仰。你憑什么懷疑,憑什么解構(gòu),憑什么打破別人的認知框架?除非你有一個更強大的框架,有充分的事實依據(jù),有自己強大的邏輯。如今很多年輕人在喊著“我懷疑”的時候,心靈是封閉的,他們不是經(jīng)過審慎思考和深思熟慮而決定“質(zhì)疑”,而只是一種消極的虛無主義態(tài)度,憤世嫉俗,人云亦云,輕浮地去否定和拒絕。
很多年輕人嘴里的“懷疑”,只是一種流行的無知姿態(tài),背后是“關(guān)你屁事”“關(guān)我屁事”式虛無,缺乏深刻可靠的知識論基礎(chǔ)。
我的新聞評論課每次結(jié)課給學生上最后一課時,都會給同學們推薦一本書,美國道德哲學家艾倫?布盧姆的《美國精神的封閉》。談起“偏見”,很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貶義詞,我們都想消除別人的“偏見”,布盧姆卻鼓勵偏見,他是這么說的:當我還是康奈爾大學的青年教師時,曾就教育問題跟一位心理學教授有過一番辯論。他說,他的職責就是去除學生的偏見,他像打保齡球一樣把它們打倒。于是我開始犯嘀咕了,他拿什么東西來取代這些偏見?他讓我想起一個小男孩,他在我四歲那年鄭重其事地對我說,根本就沒有圣誕老人,向我透露沒有圣誕老人的那個孩子,只是在炫耀自己,是想表明他比我高明。想想我們從相信圣誕老人信仰中學到的關(guān)于世界、關(guān)于心靈的一切吧。相比之下,僅在方法論上把諸神和英雄投射在洞穴巖壁上的影子從想象的心靈中抹去,并不能促進人們對心靈的認識,這只會抽掉其精髓,削弱其力量。
多深刻的洞見,你得先有“偏見”,然后才會有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一種認知框架,可能都是一種偏見,這種“偏見”構(gòu)建起我們對世界的系統(tǒng)認知。
當然,我并不相信圣誕老人,但我相信很多美好和神圣的事物,我有自己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別人看來,可能就是一種“迷信”。但當你有了一種信仰,你才有了真正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否則,沒有“相信”,你拿什么去批判呢?笛卡爾在系統(tǒng)地提出激進的懷疑觀點之前,心里裝著一個大千世界。人們?yōu)榱四軌蛳硎芙夥诺目裣玻仨毾润w驗真正的信仰。從一開始就毫無偏見的頭腦是空洞的。
沒有思考,就懷疑別人的思考;沒有證據(jù),就去否定別人的確信;沒有思想,就說別人禁錮自己的思想;頭腦空空,沒讀過幾本書,沒有某種恒定的世界觀,張口就是“這世界沒有什么絕對真理”“一切都是相對的”“任何觀點背后都有某種意識形態(tài)”“要辯證地看問題”,這種人云亦云的懷疑,不是深刻,而是一無所知的膚淺,跟屁蟲式的盲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