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陔
犁
犁,這是個含有會意成分的形聲字,耕地的工具,需要依靠牛力來牽引。牛耕之前使用的是耒, 耒由木把和鐵鏟組成,一人拉,一人扶,生產力之低下可見一斑。犁就復雜多了,不用說當代的鋼鏵犁、機耕犁,就是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的木犁,也可以就它做出一篇大文章來。
犁身可以分為四大件、三小件、兩配件。四大件指犁轅、犁牮、犁底、犁把。犁轅是供牛拉拽的木杠,相當于汽車的大軸,用結實的粗雜木刨鑿而成。松杉之類直紋木不能承受橫力,容易撕裂,所以一般不得用來做農具?!瓣稹弊趾苌В鋵嵕褪且欢畏侥径?,它連接著犁轅與犁底,使犁身保持平正,起到類似桅桿的作用。四大件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夸張的倒“戌”字形,這種圖案在革命歷史博物館珍藏的農民暴動旗幟上常??梢钥吹?。
三小件的命名頗有些意味。犁轅前端有一木樁,名曰“千斤爪子”。顧名思義,千鈞之力著用點也。千斤爪子上套上泥扣,再拴上軛頭纜子,套在牛的肩背上,便可下田耕地了,其拉力少不了千兒八百的。犁底也有一小木樁,名曰“汩水爪子”,供固定犁耳使用。家鄉(xiāng)是水稻產區(qū),耕地時,汩水爪子在水面上出沒,汩水一詞十分形象。犁把上也有一木樁,稱之曰“忙樁”。犁地時用它來提上提下,不斷修正犁前進的方向與深度,在犁的部件中它的確是最忙的了。千百年來,農人犁地本是十分辛苦的活,可他們忘卻了自身的勞頓,還有一份閑情去擬人狀物,換取片刻的開心,實在難得。
兩配件,即鏆頭、犁耳。鏆頭在犁底的前端,猶如箭的鏃頭。犁耳即犁刀,成內弧形,光潔明亮,橇綁在鏆頭上面。鏆頭須生鐵鑄造,犁耳用熟鐵鍛制。木犁的重量全集中在犁底上,犁地時糊上厚厚的一層泥巴,更是沉重。農家的孩子是否成人,往往以能否扶住犁把為標志。前灣的落心,幼年喪父,十多歲就下地耕田,個子還沒犁把高,木犁掉頭轉彎都用肩膀扛著干,看著叫人心疼。不過,家里有扶犁人,這個家庭總歸還是有希望的。
木犁改進成鋼犁后,二者合而為一,稱之為犁鏵。鐵器的使用可以上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無疑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然而這一進步卻停滯了數(shù)千年,直到二十一世紀初葉才迎來新的革新,木犁慢慢被淘汰出局。
耙
耙的功能是平整土地,為落種做準備。
耙的結構其實很簡單,只用兩橫兩直的四塊木料制成。橫的長,分別叫前桯、后桯;直的短,分別叫左當、右當。耙桯上裝有成排的耙齒,前七后八,每顆齒有兩三寸長。農家上屋頂檢修,一時借不到梯子,可以把耙豎起來應急。
耙的附件也很簡單,就三根繩子。前桯上的兩根叫纜游子,后桯上的一根叫提耙繩子,提耙繩子固定在鐵環(huán)上。農家子弟,無論男孩女孩,使用大型農具先是學“站耙”。大人事先把軛頭纜子結在纜游子上,再牽來牛安好軛頭,命小孩站到耙上去,交代雙腳如何成八字形站穩(wěn),兩手如何握住牛繩、提緊提耙繩子。然后一陣吆喝,牛行耙動人搖晃。地要耙三遍。頭遍最難,土塊大,耙時而頂上去,時而跌下來,大人總不放心,跟在后邊“保駕”。
耙田的農活學會后也算輕松,右手既拉提耙繩子,又執(zhí)牛鞭。牛鞭用細竹條做成,甩起來嗚嗚作響。人站在破浪前行的耙上,催催打打,哼哼唱唱,有幾分風光。最麻煩的是活干完了,還須把耙上的泥巴戳掉,洗凈,然后扛著耙、趕著?;丶胰?。耙、軛頭纜子,經水一泡,一百來斤重,扛著挺吃力的。大人總反復交代,不能圖便宜,讓牛拖著空耙橫沖過嶺,那種不恤畜力、不惜物力的事,從小就不要學。
耖
耖有個頗優(yōu)雅的名字——“而字耖”。這一定是出自某個時期、某個文人的考究。“而”是個文言虛字,和目不識丁的農人相去甚遠。不過話說回來,自古以來,耕讀之家也從來都不罕見。
木耖的形狀也的確像個“而”字:上有扶手(“而”字上的一橫),中有耖桯(“而”字的半包圍結構),下有耖齒(“而”字的兩豎),當然,只是象形而已,耖齒遠不止兩根那么少。
趕耖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農活,一般由老農擔當。一丘田大則數(shù)畝,小則數(shù)分,經趕耖后須地平如砥,水平如鏡。這樣秧插下去成活率才高,秋天收成才好。并且,耖齒雪白鋒利,要是牛不聽使喚,獸性發(fā)作,人畜受傷就在所難免。我就目睹過牯牛脫韁耖子失控牛腿扎傷瘋跑不止的驚險場面。木耖最后掛在一棵樹樁上,耖桯折成兩截,受傷的大牯牛才喘著氣停了下來。
其實,老農不會這么緊張。他們可以漫不經心地邊扶耖子邊催打牛,先橫耖,再直耖,把地整得平平的。耖子過后,水被卷走,魚蝦等小動物嚇得醒不過神來,躺在泥巴里,老農趁機抓起來,放進吊在扶手上的袋子里。忙活一上午,機會好,中飯準有葷腥下酒。機會差,沒魚的梯田里,趕耖就乏味多了。男人們會把耖子停下來,解下軛頭纜子,讓牛歇一會兒,自己則坐在田頭抽煙,天南海北地扯閑話。
水車
水車是農田提水的主要工具。吾鄉(xiāng)水車有手搖與腳踏兩種。腳踏的又可以分為“三個子”“五個子”。“三個子”即三人踏,“五個子”即五人踏。
水車是大型農具,踏車需要多人合作,得事先做好各項準備。首先須把進水坑挖好,把埠蹲扳好。進水坑要深淺適宜。太深了,進水口淹沒,踏車費勁;太淺了,進水口須不時移位,也不討好。埠蹲要扳得結實,車座子要放得穩(wěn)當。
車身與車梁須分別抬去。車身是一丈多長的一段水槽,農閑時做好油漆,保藏在閣頂上,初次下水須小心取出抬到工地。炮葉盒子是水槽內的載水工具,數(shù)十個串在一起,數(shù)量大,需要一擔擔挑到工地。車梁是七尺多長、半尺多粗的木杠,中間是齒盤大輪,如果是“五個子”則有五組車拐。車梁一百多斤,非大力士莫能為也。大力士往往是活路的總指揮,擁有絕對的權威。
安車時先讓車尾下水,七滾溜子淹沒在水中,車身斜靠在堤坡上,車頭擱在出水處。車梁放在車座子的梁瓦上,齒盤大輪與車身對接。而后再安上炮葉盒子鏈條,不可太松,也不能太緊。最后把扶杠閂在車座子上。這樣便可以上車試水了。試車的目的是檢查齒盤大輪與七滾溜子是否對正,炮葉盒子是否掉位,水槽是否漏水,車座扶杠是否牢靠。試水成功了,大伙高高興興地回家吃早飯,早飯過后再正式上陣。
吾鄉(xiāng)是崗地,逢上天旱,崗嶺上的梯田須從港汊提水灌溉。這時就須數(shù)部水車分級提水。抗旱會戰(zhàn)時,路上不斷人,灶里不斷火,水才能不斷流。父老鄉(xiāng)親們沒日沒夜地干,才能保住來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口糧。
水車是最有機械意味的農具。齒盤大輪、七滾溜子與炮葉盒子組成的動力鏈條既運水,又傳動,一舉數(shù)得,簡便省力。齒盤大輪與七滾溜子的配比得當,制作精心,恰到好處。車梁芯子與梁瓦用熟鐵鍛制,涂抹機油,車梁轉動起來活泛,而且不燒瓦。看來古人是很懂得機械運動原理的。查閱資料,得知我國使用水車時間很早,《宋史·河渠志》即有載:“地高則利用水車汲引,灌溉甚便?!彼囉袡C械的雛形,可是幾千年來,我們總是邁不過人力畜力轉化為機械能的這個門檻。
石磙
在五大農具中,石磙是唯一的石制工具,有著洪荒時代的印記。之所以把它列入五大農具,是因為吾鄉(xiāng)不產石料,石磙須從百里之外的山區(qū)定制運回,其成本遠遠高于犁耙之類。此外,農業(yè)生產少不了石磙,打場即脫粒,石磙總是唱主角。
石磙的構造也極其簡單,就一個三尺多長、兩抱多粗的石柱而已。說科學點,應該是一個臺柱體,上底與下底的直徑并不相等。俗話說:“石磙兩頭有大小?!笔莿袢艘Y儀、懂尊卑,儒家的文化理念就在古老的農業(yè)里相因相傳。
石磙兩端即左右兩端各鑿有一圓形小洞,俗稱“海窩子”,套磙架用。磙架兩邊的當頭子上有磙婿,一邊固定,一邊活動。海窩子與磙婿猶如螺母與螺栓,命名是否關乎某些原始崇拜,不得而知。磙架須用硬木料做成,否則帶不動沉重的石磙。磙婿對準海窩子后,活動的一端須上好插銷,否則石磙就會從磙架中脫出來,跑到禾場邊上去消極怠工。
打場多由老弱病婦承擔,其實并不是什么輕松活。公社化時期,一場谷草多用兩三條磙來碾壓,場打下來,往往雞子叫月亮落。人趕著牛,牛拖著磙,轉來轉去,轉得腿發(fā)直、腰發(fā)酸,難受極了。有地方把石磙稱“碌碡”,真是形象極了:趕磙這活既是忙忙碌碌又是碌碌無為。
近些年來,小型康拜因開進農村,收割、脫粒一道工序完成,農戶坐在家里等著收稻子,石磙總算清閑下來。好事人把它豎起來,擱個簸箕什么的,攤上干魚咸菜,它陪伴留守戶們安度晚年,彼此可能都不致覺得寂寞。
責任編輯: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