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仍有一部分接種者接種乙肝疫苗后不產生抗體應答,本文對影響乙肝疫苗接種效果的文獻進行綜述,旨在提高乙肝疫苗接種的免疫效果。結果顯示乙肝疫苗接種劑量、接種程序,接種者個體因素、遺傳因素和寄生蟲感染因素都會影響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
關鍵詞:乙肝;疫苗;免疫應答
【中圖分類號】R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0)09-198-01
乙型肝炎是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而產生的一種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全身性傳染疾病[1],是世衛(wèi)組織頒布的需要重點防疫的傳染病。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約一半人口生活在乙型肝炎高流行地區(qū),約1/3人口感染或曾經感染過乙肝病毒[2]。每年約有90萬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相關疾病主要為肝硬化、和原發(fā)性肝細胞癌[3]。但是人類目前尚無對乙肝的理想治療方法,因此預防顯得尤為重要,而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最經濟有效的措施。但是接種乙肝疫苗后仍有5%-10%的接種者不產生抗體應答或抗體滴度很低[4],可能導致HBV感染,他們仍然是乙肝感染的高危人群。本文將影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主要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如下。
一、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影響因素
1、接種劑量
我國現在成人接種的乙肝疫苗劑量有10ug、20ug、60ug。通過給受試人群接種三劑次10ug、20ug、60ug乙肝疫苗,分別觀察接種后1個月和1年后血清抗-HBs滴度情況。接種疫苗1個月、1年后20ug組人群血清抗-HBs滴度水平比10ug、60ug組人群高,表明接種20ug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最好[5],這與舒銀莉[6],張衛(wèi)[7]研究結果一致。任菁菁對1000名HBsAg、anti-HBs、anti-HBc全陰的免疫失敗人群接種1劑次60ug乙肝疫苗,接種后1個月后再檢測,乙肝表面抗體陽轉率為86.91%,證明60ug乙肝疫苗在免疫失敗人群中能獲得較好的免疫效果[8] 。
2、接種程序
溫泉[9]對2015年1-8月期間接受20ug重組乙肝酵母疫苗的320例成人進行研究,將所有受試者分成2組,分別按照0/1/3和0/1/6的免疫程序進行接種,并在完成免疫程序后的1、6和12個月進行免疫效果評價,結果顯示自完成接種后0/1/6程序接種的乙肝疫苗遠期免疫效果顯著優(yōu)于0/1/3程序。鄒勇[10]等研究用0/1/3和0/1/12程序接種重組乙肝疫苗,結果全程接種后1個月抗HBs的 陽轉率分別為63.59%和95.87%,0/1/12接種程序效果優(yōu)于0/1/3。兩個研究結果皆顯示0/1/3接種程序效果不理想,可能是由于其第三針與前兩針接種間隔短造成的,所以為了免疫效果更好可以適當延長第三針與前兩針間隔。
3、個體因素
趙東設[11]對869例接種者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女性抗體滴度、抗-HBs陽轉率均高于男性,并且隨著年齡的增加發(fā)生免疫應答的抗體滴度有降低的趨勢。但沒有證據表明性別對新生兒免疫效果有影響[12]。接種者超重或者肥胖也是影響乙肝疫苗接種效果的因素之一[13]。
4、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會影響乙肝疫苗免疫應答率。劉蓬勃等從現場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兩方面探討乙肝疫苗接種無、弱應答與遺傳因素的關系,結果顯示乙肝疫苗無、弱應答與遺傳因素有關。如果接種者患有艾滋病或者是免疫缺陷類疾病,也會增加接種后無應答或低應答的發(fā)生。相關研究表明這與T淋巴細胞缺陷有關。
5、寄生蟲感染因素
慢性寄生蟲感染后,寄生蟲在宿主體內與宿主免疫系統(tǒng)發(fā)生特殊免疫反應,會損害機體免疫系統(tǒng)對細菌、病毒等的免疫反應,導致寄生蟲合并其他感染時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病原體,削弱疫苗的效價。
二、討論
乙肝疫苗的接種效果與接種者的性別,年齡,遺傳因素,寄生蟲感染等因素有關,同時與接種的乙肝疫苗劑量和程序相關。并且隨著免疫時間的延長疫苗的免疫效果也在逐漸下降[9]。建議新生兒及時接種乙肝疫苗,越早接種其免疫效果越好。接種者接種乙肝疫苗1個月后可以進行乙肝抗體檢測,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可以選擇接種60ug乙肝疫苗對免疫失敗人群進行補種。
參考文獻
[1]史肖月.成人接種不同劑量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對比分析[J].醫(y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04):110-113.
[2]莊輝.乙型肝炎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2004(03):133-135+138.
[3]王貴強,王福生,莊輝,李太生,鄭素軍,趙鴻,段鐘平,侯金林,賈繼東,徐小元,崔富強,魏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中國病毒病雜志,2020,10(01):1-25.
[4]李金成,譚德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無效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06):430-433.
[5] 舒銀莉,謝薇,帥丹,黃艷.高危人群接種不同劑量乙肝疫苗保護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9,34(10):933-934.
[6]任江萍,陳恩富,孫繼民,劉社蘭,余昭,曹艷麗,呂華坤.不同劑量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Meta分析[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14,15(02):102-108.
[7]張衛(wèi),林長纓,韓莉莉,李立秋,高培,林暉,龔曉紅,黃芳,唐雅清,馬建新,張海燕,王晨,楊鵬,李輝,孫美平,賀雄,龐星火.不同劑量國產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成年人免疫效果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0(07):767-770.
[8]任菁菁.60微克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評價及全科醫(yī)師在乙肝預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
[9]溫泉.接種不同程序的成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7,14(02):40-41.
[10]鄒勇,楊麗萍,李麗.不同程序接種重組(CHO)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觀察[J].疾病監(jiān)測,2015,30(03):180-183.
[11]趙東設.乙肝疫苗失敗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08.
[12]徐慧虹,潘巖享.乙肝疫苗初免兒童保護性抗體的定量評價[J].浙江預防醫(yī)學,2010,22(03):75-76.
[13]曹家穗,林云,何奔,王金榮,沈志英,沈國初,朱紅良.乙肝疫苗免疫失敗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9,21(12):16+23.
作者簡介:劉熒(1988年12月),女,漢,本科,公共衛(wèi)生。
作者單位:
延邊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吉林延吉 ?1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