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
高半級的定位使你顯露鋒芒,50:50的配重讓你操控稱王。2.0T與后驅吸引著年輕人的目光,用兇狠的外表與到位的優(yōu)惠震驚市場
不在意指導價的高低,尺寸高你半級!對小排量與三缸嗤之以鼻,可變缸的2.0T也能前后夾擊。入門不代表身份的降低,前置后驅與50:50的配重一樣能讓你high到飛起。這不僅僅是一款ATS的換代,更是凱迪拉克直擊對手痛點的王牌!
錯位營銷一向是凱迪拉克的金字招牌,CT6對標5系/A6/E級,CT5對標3系/A4/C級,那么CT4的對手順理成章就變成了1系/A3和A級。其實導語中的字眼已經(jīng)呈現(xiàn)的很明白了,CT4和它的大哥CT5一樣,也是一輛只適合用來開的車型,為了動力和操控,CT4的空間真的犧牲太多了。
與CT4前臉對視的第一眼,兇狠、張揚、殺氣騰騰的這些字眼瞬間就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獠牙型的LED大燈怒視著前方,如同一位充滿了野心的殺手。青筋繃出棱角劃破空氣穿過塵埃,被拉寬的黑色網(wǎng)格進氣格柵大嘴微笑著,與前杠兩側的黑色導風槽呼應著,展現(xiàn)出王者的姿態(tài)。
多輻槍灰色啞光輪圈為整個車側增添了力量感,奇怪的是它居然搭載了尺寸為235/40 R18的馬牌靜音節(jié)能輪胎,而且CT5頂配身上的那個囂張的Brmbro剎車卡鉗也沒了,在氣勢上有所削弱。
4760×1815×1421mm的車身尺寸,2775mm的軸距。作為國產(chǎn)ATS-L的垂直換代車型,除了車長比ATS-L多了30mm,軸距卻少755mm,其余尺寸CT4也都不及老前輩。干練平直的腰線從前大燈貫穿到尾燈,還有C柱那性感的溜背式設計,50:50的配重也讓前后門的車身比例十分的緊湊協(xié)調。
透明燈罩的T字形LED尾燈犀利動感,翹起的鴨尾、雙邊共兩出的鍍鉻排氣,厚重且扎實?;蛟S是牌照架沒有放在后尾廂蓋上,也沒有碳纖維和大寬胎的點綴,才讓CT4的車尾顯得不那么夸張。
沒有碩大的中控屏,儀表盤也不是全液晶,并且中控臺的實體按鍵還是所有豪華品牌里最多的?;蛟S是為了讓駕駛員更加專注操控駕駛的樂趣,CT4的8英寸中控屏應該是凱迪拉克4、5、6車系家族中尺寸最小的,其余車型均為10.2英寸。
在越來越多的車企都遵循潮流地把所有配置都集成在中控屏里時,凱迪拉克卻反其道而行之。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提升了駕駛時盲操的準確性。并且在極寒或是極熱的外界條件下,獨立出來的自動空調操作面板,也能夠不受中控屏影響而正常運行。
安吉星自帶每年100G的流量,如果你覺得車機用不完,也可以作為Wifi給車內成員提供車載的無線網(wǎng)絡覆蓋功能。中控屏的CUE系統(tǒng)支持CarPlay和CarLife手機互聯(lián),并且還支持0TAN能云升級更新和手機NFC功能。附加的App包括酷我音樂、在線天氣、高德地圖等功能。
物理指針與刻度的儀表盤,能夠給人心里很踏實的安全感。中間4.2英寸的液晶儀表能夠提供機油壓力、機油溫度、變速器油溫度以及實時的胎壓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再加上計時器這樣的小設計,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下賽道的激烈駕駛而設計。原廠行車電腦自帶這些功能,也省去了你后期額外加裝儀表的麻煩。
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為凱迪拉克標準的家族式設計風格。邊緣十分粗壯,三九點位置為真皮打孔材質,后方還設計有換擋撥片。
CT4的前排采用了薄型座椅,靠背兩側的側翼相當厚實,陷入感和側翼支撐非常出色。2775mm的軸距并沒有留給后排寬敞的腿部空間,雖然CT4也采用了溜背式設計,并且后排坐墊由于平臺的原因也被抬高,不過它的頭部空間表現(xiàn)卻要比CT5更好。不足在于后排車門內側并未設計儲物凹槽,儲物空間只能依靠前排座椅后方的小口袋。
代號為LSY的2.0T四缸可變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絕對是通用家族的明星機型,不管是轎車還是SUV,基本上全在用。不過在調校和數(shù)據(jù)上略有不同,最大功率174kW/5000rpm,峰值扭矩350Nm/1500-4000rpm,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匹配8擋手自一體變速器,營造出6.9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以及6.8L/100km的綜合油耗。
如果說CT5的油門回彈力度很柔和,那CT4就是緊繃偏沉的類型。并且油門腳感異常的靈敏,仿佛打了雞血般蓄勢待發(fā)。這臺LSY的縱置2.0T發(fā)動機峰值扭矩平臺轉速區(qū)間從1500-4000rpm十分寬泛,體感上轉速剛到2000rpm就能感受到相當不錯的推背感。
CT4身上8AT的節(jié)奏要比CT5身上的10AT更加緊湊,樂意降擋也十分俏皮。它能夠迅速理解你想要降擋超車的意圖,并會在連降3-4個擋位后進行即刻補油的騷操作。正是由于CT4隔音做的很好,所以舒適模式下你并不會感覺到它的暴躁,甚至能讓你在不知不覺中處于超速的狀態(tài)。開啟運動模式,待發(fā)動機轉速踩過3000rpm后,模擬聲浪補償才會讓你感受.到與外界相通的氣場,畢竟前置后驅、2.0T、50:50的配重比,在同級別競品中無可比擬。
6.9s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展現(xiàn)的是它暴躁的一面,而6.8L/100km的平均油耗也能展現(xiàn)出它節(jié)能的優(yōu)點。舒適模式下發(fā)動機還會采用Tripower半開氣門和關閉2、3兩個氣缸的節(jié)油殺手锏,用技術手段改變你對凱迪拉克費油的刻板印象。
緊繃而不拖沓,CT4原廠的懸架行程不長,并且能帶來很出色的側向支撐。拉伸與回彈的瞬間反饋并不生硬,并且韌性十足。在連續(xù)繞樁、緊急變線的操作時也能立刻修正車身姿態(tài),讓后輪展現(xiàn)出優(yōu)異的循跡性。
由于CT4原廠配備了低滾阻的靜音胎,在車身穩(wěn)定開啟的情況下,會默許車尾在一定范圍內滑動。只有當側滑角度過大時ESP才會介入施加制動力。正因為原廠配備的輪胎抓地力一般,大腳給油,在車尾產(chǎn)生滑動時反打方向再持續(xù)給油,享受在失控的臨界點漂移和甩尾的樂趣。這可是小排量、三缸機、前驅車所給不了你的饋贈。
與ATS-L的初衷一樣,垂直換代的CT4也是一輛注重駕駛操控的豪華品牌入門中型車,它有著A3、1系、A級身上望塵莫及的2.0T、前置后驅、50:50配重所帶來的優(yōu)秀操控基因。指針式儀表盤、直排式換擋桿、中控臺上大量的物理按鍵,CT4不需要碩大的屏幕來襯托出自己的科技感。緊湊的后排腿部空間,粗壯的后排地臺凸起,CT4也拒絕用國產(chǎn)后的L來討好多數(shù)國人的笑臉。就是這么純粹,也就是這么原汁原味,既是錯位營銷,也是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