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勝
“以人為本”雖然是個套話,但真的是個有信仰的金句,即便放到小顆粒競標項目中也是硬邏輯。
雖然整個營銷傳播大產業(yè)鏈內,確實有幾家標榜不接受任何競標的異類。但對于99%的公司而言,無論是捍衛(wèi)存量蛋糕,還是拓展增量業(yè)務,都需要下場與同行一較高低。從務實角度看,競標是所有傳播機構獲取業(yè)務發(fā)展的主流正道。但在中國語境下,似乎存在一種莫名其妙的“拒絕崇拜”,那就是,覺得不接受競標的舉止很酷,很高級。這或許是一種被誤會的情結,畢竟無論是公共決策部門的項目推進,還是現(xiàn)代企業(yè)合規(guī)的管理要求,競標都是繞不開的正常程序。
具體到實務操作層面,很多公司對競標日漸滋生的排斥情緒有其合理性。一方面,不規(guī)范的招標不少,釣魚式、陪太子讀書型招標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標準設定里,技術標(也就是競標方案)占比較低,有些甚至低于商務標。這樣的招標角逐,技術標好壞其實已經變得沒那么重要,很多依靠極致性價比的公司可以一招制勝,這對于那些一向崇尚專業(yè)的傳播公司而言,既尷尬又難受。
平心而論,營銷傳播類的招標,如果都是成熟公司的成熟團隊參與,策略、風格與解題方式是最大差異,撰寫的品質水準應該大體在一個水平線。不過凡是招標,最終是一定要分高下,定輸贏的。而從最終結果來看,能贏的競標方案總是有其驚艷和亮點所在,否則很難脫穎而出。
“以人為本”雖然是個套話,但真的是個有信仰的金句,即便放到小顆粒競標項目中也是硬邏輯。招標成敗,項目主理人非常關鍵。選擇一個合適的主理人是非常有學問的事,不同的招標項目需要匹配不同特質的人,要高度契合能力帶寬和興趣半徑,沒有這兩樣,幾乎不可能有一個好的結果。本身招標類型就很細分,需求也是多元的,所以一人通殺天下的所謂“戰(zhàn)神”通常都只是幻覺。
招標場上,資深專家輸給無名之輩并不鮮見。所以一些公司設定專門打標部門,靠那幾桿老炮兒出擊,邊際效應變低是大概率事件。雖然這些人經驗多,技術高,但很容易陷入路徑依賴。另外,常年專事打標,脫離具體項目推進執(zhí)行,不夠下沉,敏銳度就有退化,除非遇到實力偏弱的對手,否則很難有持續(xù)勝率。當然,契合度之外,項目主理人在做事上的“進攻性人格”也是制勝法寶,畢竟,競標就是需要能打的,偏佛性和不爭的人格較難有贏面。
從方案呈現(xiàn)來看,雖然大部分公司都有自己的方法論,但工具箱都是趨同的,公開信息搜尋也不會有太多差異。要想拉開差距,在敘事上保持犀利感和新意非常必要。一方面,聽標的人更懂招標需求和行業(yè)概況;另一方面,數(shù)家公司密集提報,會產生信息接收疲勞。只有那些能夠刺激到他們的內容,以及全新的故事才有吸引力。新敘事呈現(xiàn)方法之一,是新架構設置,跳脫專業(yè)上對分析、洞察、目標、挑戰(zhàn)、策略、執(zhí)行的架構模式。另外,擅長“造詞”也是非常加分的敘事技巧,概念包裝和趣味設計在聽標過程中更能擊中心靈贏來好感。
必須要強調的是,競標方案的“平衡性”,千萬不要迷信所謂的“鳳頭豬肚豹尾”。頭重腳輕、頭輕腳重、中間拉垮,都會直接毀掉方案,贏的可能性極低。驚艷的吸附力之外,需要搭配整體的均衡和細膩的鋪排。
當然,考慮到大部分競標方案都有現(xiàn)場提報環(huán)節(jié),講方案同樣很關鍵。通用的演講技巧攻略,并不難查詢,也不難學習。對于營銷傳播專業(yè)方案提報而言,需要熱愛與熱情,但又切忌那種浮夸的激情,專業(yè)、敏銳、分寸是三大關鍵詞。即便遇到突發(fā)情況,也要鎮(zhèn)定自若,不要有情緒波動,更要善于搭橋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