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威
(廣東肇慶鼎湖中學,廣東 肇慶 526000)
音樂是一門聽覺上的藝術,在音樂聆聽時,結合相應的引導活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音樂價值觀,明確學生音樂審美價值取向。在中學音樂課堂中,通過音樂學習,感受和享受音樂,使得人生更加美好。作為中學音樂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分析音樂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優(yōu)化音樂課堂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和感受音樂美感,加強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培養(yǎng),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有利于學生審美感知能力培養(yǎng)。音樂是耳朵的盛宴,是一門聽覺上的藝術,應當根據(jù)聽覺實現(xiàn)教學。在音樂課堂中,學生學會聽音樂,感受音樂中的魅力,通過學生感受音樂形成過程,加強美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因此,音樂課堂活動中,通過音樂作品感染學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
有利于學生審美表現(xiàn)能力培養(yǎng)。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表現(xiàn)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任務,受到音樂教師的重視,通過音樂課堂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望,讓學生掌握自我表現(xiàn)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相應的音樂表現(xiàn),感受表現(xiàn)中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愉悅感,激發(fā)學生音樂潛能,開展相應的創(chuàng)作活動,加深音樂知識體驗。
有利于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音樂是心情情感的表現(xiàn),有著非同一般的魅力,當心情低落的時候,音樂可以撫平內心的創(chuàng)傷,在心情愉快的時候,可以鼓勵和加油,跟隨著音樂的旋律,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結合中學音樂課堂活動,結合音樂知識內容,實現(xiàn)學生情感延伸,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想象能力。
分析音樂要素,加深審美感知。在音樂中有著很多的基本要素,如音色、音高、時值以及強弱等,將音樂元素有效結合,呈現(xiàn)出良好的音樂效果,在音樂作品中想要表達其思想情感,實現(xiàn)音樂作品和聽眾情感交流,產(chǎn)生情感共鳴。作為中學音樂教師,應當將音樂要素做出深入剖析,讓學生感性感知音樂的基礎上,深入了解音樂要素如何表現(xiàn)音樂情感。例如中學音樂《我的家鄉(xiāng)日咯則》的教學中,根據(jù)課堂活動內容,讓學生欣賞音樂內容,以此作為基礎,深入發(fā)掘其中的音樂要素,讓學生了解音樂中的力度和音色,發(fā)掘其中的情感因素,為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作為音樂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歌曲是一首藏族歌曲,結合相應的舞蹈動作,讓學生直觀感受音樂節(jié)奏和力度,和學生共同演唱歌曲,讓學生使用和諧統(tǒng)一的聲音,對歌曲進行有情感的演繹,使得課堂活動更好的開展。教師可以引入流行歌曲《家鄉(xiāng)》,結合音樂欣賞和對比,深入分析其中的音樂要素,組織學生開展對比和分析活動,深刻體會兩首歌曲中的思想情感,激發(fā)學生的情感,產(chǎn)生音樂情感的共鳴,實現(xiàn)情感教育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具體活動中,剖析音樂作品中的要素,分析音色、音高、時值以及強弱中的情感,開展音樂賞析活動,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
了解音樂文化背景,提高審美理解。音樂是一門主觀性強、開放性強的特點,音樂作品承載作者和演繹人員的情感,在欣賞的過程中,聽眾能夠根據(jù)自身產(chǎn)生情感提議案,對音樂內容的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樂中的文化、思想、內涵以及情感不同。作為中學音樂教師,需要結合不同時代的音樂文化背景,開展相應的解讀活動,讓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音樂思想,感受音樂中的真實情感,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例如中學音樂《二泉映月》的教學中,教師先向學生播放音樂,讓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回答相應的問題:“音樂題目是否可以表現(xiàn)出樂曲內容和情感?”在學生聆聽之后,結合學生產(chǎn)生的疑問,向學生介紹作者阿炳的身世和樂曲的由來。阿炳原名是華彥鈞,江蘇無錫人,從小在道觀長大,在十五六歲時已經(jīng)成為一名出色的樂師。后來,阿炳雙目失明,人們習慣稱其為瞎子阿炳。由于社會額動亂,開始了他的賣藝生涯,他的一生中大多數(shù)時間在流浪的賣藝中生活,很多的樂曲是其自己創(chuàng)編的,《二泉映月》則是其重要的代表作品。此首樂曲如阿炳一生悲慘的寫照,非常自然的流露情感,旋律非常優(yōu)美婉轉、動人。在樂曲中有美好景色的回憶,有對黑暗社會的控訴,表現(xiàn)作者對舊社會心酸生活的感受,展現(xiàn)其堅強不屈的精神,有著非常強的藝術感染能力。通過這樣的背景介紹,感受音樂中的旋律,喚醒學生內心情感,珍惜和熱愛當下的生活。通過這樣的方式,感受文化背景,體會其表達情感,加深學生審美理解,為審美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
加深音樂作品體驗,激發(fā)審美意識。在音樂作品中,情感表達具有連貫性,對音樂藝術完整性要求比較高。通過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實現(xiàn)思想情感的碰撞,加強學生音樂審美意識培養(yǎng),豐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在中學音樂課堂中,深入了解音樂教材內容,發(fā)掘音樂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完善相應的音樂教學理念,對音樂作品深層次解讀,完整、反復的欣賞音樂作品,深入品味音樂作品情感,實現(xiàn)學生情感和音樂作品的碰撞,進一步提升學生審美意識。例如中學音樂《十面埋伏》的作品欣賞中,在課堂活動中,讓學生完整地欣賞作品,引導學生開展想象活動,想象戰(zhàn)場上軍營如林、戰(zhàn)鼓擂類,戰(zhàn)馬馳騁等壯觀的場面,感受聲勢震天、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結合音樂作品的抒情性特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感受其中蘊藏的思想和情感。再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欣賞中,讓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歷開展想象活動,獲得自身的感悟,成為生活的強者,面對命運的挫折需要勇往直前,敢于拼搏和抗爭。鼓勵學生從歷史發(fā)展開展想象,通過艱苦的奮斗,可以戰(zhàn)勝黑暗勢力,最終迎來光明,取得勝利。通過這樣的整體欣賞活動,讓學生可以在想象的空間翱翔,加深學生對音樂美的理解,鍛煉學生想象能力,樹立學生審美意識,為審美能力培養(yǎng)奠定基礎。
借助音樂教具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審美感知。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具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方式,借助音樂教具,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音樂情境,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和體驗音樂,加深音樂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一般來說,多媒體音響、鋼琴、豎笛、三角鐵和常用打擊樂器等,都是常見的音樂教具。教師還可以通過自制音樂教具,彌補學校硬件和軟件中的不足,對于一些比較大型、復雜的樂器,可以通過動手制作簡易模型展示,結合教學內容制作音樂場景、動畫剪紙等,使得音樂內容更加鮮活,加深學生音樂感知。在歌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教具鋼琴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如《桑塔露琪亞》歌曲的歌唱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樂曲中的三拍子,感受船的蕩漾,設計相應的課堂提示?!霸诶蠋煹匿撉俾曋校笫职樽嘁粜问欠窨梢愿珊鸫膿u曳?”結合教師的鋼琴彈奏,部分學生可以從中體會船歌的意境,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的學生并不能夠感受其意境,難以感受其中的表現(xiàn)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引入相應的電子琴,結合學生學唱過程,體會電子琴的節(jié)奏,尋找三拍子的感覺,不由自由跟隨節(jié)奏晃動,取得非常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因此,中學音樂課堂中,教具的利用并非單一的,可以根據(jù)實際的課堂教學情況,合理選擇或者添加教學用具,保證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創(chuàng)設音樂表演情境,深化審美體驗。音樂表演是對音樂作品的再次創(chuàng)作,如樂器演奏、歌曲演唱、音樂劇表演等。借助音樂表演活動的開展,引導學生開展深層次的審美活動,加深學生審美體驗。在具體的表演中,學生給予音樂符號賦予生命力,通過表演將音樂傳達給觀眾,加深音樂審美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實現(xiàn)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例如在中學音樂活動中,教師根據(jù)課堂活動內容,引入音樂劇《貓》,此音樂劇分成兩幕,在學生表演之前,向學生展示音樂劇的內容,分析其中的角色,舞臺上的每一只貓都有其名稱和性格。在實際的表演中,需要根據(jù)每一幕的內容,做好相應的角色劃分和把握。通過學生的表演活動,學生可以體會其他國家的音樂文化,實現(xiàn)學生審美視野的擴展,了解世界上音樂文化的多樣化,結合學生自身演繹的角色,開展相應的音樂創(chuàng)作和實踐,加深音樂角色的理解。在對音樂進行聆聽和表現(xiàn),感受音樂中蘊藏的美好情感,借助音樂表演加深審美體驗。因此,中學音樂課堂中,結合音樂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音樂表演情境,體會音樂中的情感,加強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
創(chuàng)設音樂游戲情境,激發(fā)審美熱情。在中學音樂課堂中,引入適當?shù)囊魳酚螒蚧顒?,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在趣味性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體驗音樂美,保障課堂活動有效性。一般來說,音樂游戲主要分成節(jié)奏型、識譜型、知識競賽、音樂歌唱、打擊樂器等。在實際的音樂游戲中,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音樂游戲,拉近音樂和學生內心的距離,將音樂游戲和音樂內容有效融合。通過這樣的音樂審美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體會音樂作品思想,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中學音樂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以“我最喜歡的一首歌”作為主題,開展課堂游戲活動,每個學生可以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首歌,表達自己喜歡的原因,深入研究此歌曲,并且通過演唱方式進行展示。借助這樣的研究活動,加強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yǎng)。在課堂活動中,結合學生的演唱,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歌詞,說出其中的原因。通過這樣的音樂課堂活動,可以了解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況,結合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給予相應的課堂指導,加強學生音樂技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
鼓勵學生才藝展示,激發(fā)審美自覺性。中學音樂課堂中,通過學生才藝展示的方式,讓學生參與音樂實踐活動,為學生音樂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色平臺,發(fā)掘學生的音樂才華和天分。在實際的音樂才藝展示中,不必限制才藝展示的形式,如歌舞表演、重唱、樂器彈唱、朗讀、音樂服裝秀、音樂故事等等。通過這樣的表演平臺,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樹立音樂展示自信,從內心熱愛音樂藝術,激發(fā)學生審美自覺性,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例如中學音樂《彼得與狼》的教學中,此首交響樂包含著一個趣味童話,借助通俗易懂的語言,塑造生動形象的音樂形象。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平臺,讓學生開展展示活動。如有的學生講述音樂故事:彼得是一名少先隊員,小鳥是他非常好的朋友,一天小鳥和彼得一起出去玩,小鴨子在池塘里玩耍,和小鳥發(fā)生的爭吵,小貓想要捕捉小鳥,被彼得阻攔。爺爺嚇唬彼得說有一只狼來了,想要彼得早點回家。過了不久,狼真的過來了,吃掉了小鴨子,狼躲在樹的后面,想要捕捉小鳥和小貓。彼得不顧自己安危,在小鳥的幫助下,將狼拴在了樹上,爺爺和獵人過來,將狼抓進動物園。通過這樣的講故事活動,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了解樂曲中如何使用音樂表達故事,結合其中的內容,向學生介紹長笛、雙簧管、大管、號以及弦樂等,找出這些樂器表現(xiàn)哪些動物。讓學生根據(jù)樂曲的理解,開展相應的總結活動,體會音樂中蘊藏的情感,加強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
結合音樂實踐感受樂器,加深審美體驗。中學音樂課堂中,借助樂器教學,激發(fā)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音樂,提高學生音樂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樂器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樂器不同其教學效果不同,借助樂器幫助學生直觀感受音樂,加強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樂器不同表現(xiàn)出不同的音樂風格和特點,幫助學生感受樂器演奏風格差異,體會音樂作品的多樣風格,感受音樂美,加深學生音樂審美體驗,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例如,在我國民族樂器的教學中,需要學生了解各種類型的民族樂器,掌握各種樂器的音色特征,了解民族樂器演奏形式,感受不同樂器的表現(xiàn)特點。在進行相應的介紹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掌握情況,組織學生開展樂器演奏活動,切身感受不同樂器的表現(xiàn)特征。如二胡樂器中,引入《戰(zhàn)馬奔騰》,采取齊奏方式,感受音樂的熱烈,體會二胡的表現(xiàn)力和音色;笛子樂器中,引入《揚鞭催馬送糧忙》,通過獨奏方式,感受歡快熱鬧的場面,辨別竹笛的音色和表現(xiàn)力。再如琵琶獨奏《十面埋伏》、古箏獨奏《戰(zhàn)臺風》、打擊樂器合奏《迎春鑼鼓》等等。有些樂器可能演奏可能較為困難,可以借助電子設備和軟件,開展相應的演奏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感受音樂作品中的情感,開展有效的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音樂審美能力。
音樂是一種非常奇妙的語言,能夠傳遞情感,還可以創(chuàng)造和表現(xiàn)美。通過音樂學習,陶冶學生情操,使得學生心靈得到凈化。審美能力是學生應當具備的重要能力,音樂作為一門特殊的藝術形式,在審美能力培養(yǎng)中有著重要作用,中學音樂教學應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加深學生體驗和創(chuàng)造。如深入發(fā)掘情感因素,構建課堂教學情境,開展多元化課堂,豐富學生音樂情感體驗等等,從以上多種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