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靜寒
今年5月,一場喪事讓涼山州布拖縣覺撒鄉(xiāng)博作村再次沸騰起來。簡單宴席上一道普通的川菜——涼拌牛肉,令彝族村民們贊不絕口:“第一次知道牛肉有這種做法”“以后牛肉就要這么做”……以往,彝族村民們只知道牛肉有一種做法:切成大塊的“坨坨肉”,煮熟了吃。
從“坨坨肉”到涼拌牛肉,飲食變化的背后是近年來彝家村寨精神面貌的蝶變。在以博作村為代表的走上脫貧攻堅快車道的涼山州貧困村,百姓不僅腰包鼓了起來,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
喪事新辦“有面子”,移風易俗促脫貧
涼山彝族群眾認為,年事已高的老人壽終正寢,應當用一種祝福、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彝族崇尚“厚葬”,認為把喪事辦得隆重是孝敬老人的表現。
“喪事喜辦”原本無可厚非,然而,相互攀比的傳統(tǒng)思想造成了不必要的鋪張浪費,也成了貧困地區(qū)脫貧路上的“絆腳石”。博作村海拔2500米,地貌復雜、自然環(huán)境差,在當地有著“三個壩子四片坡,立體氣候災害多”的說法。該村在脫貧之前,有貧困人口479人,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以前村里辦喪事經常殺三四十頭牛,吃不完就扔掉,太浪費了!”64歲的博作村村民莫色拉黑告訴記者,以畜牧業(yè)為生的彝族群眾將牛羊視作財富的象征,認為牛羊宰殺得越多,就是對死者最大的尊重。得知有人辦喪事,村民通常會相互問:“這次殺了多少牛羊???”在這種習俗下,不少彝族村民寧可傾家蕩產,也要把喪事辦得“有面子”。
如何攻克涼山彝區(qū)這些“看不見的貧困”,成為駐村扶貧干部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長期受歷史和地理條件等方面因素影響,彝區(qū)這種習俗代代相傳”,布拖縣覺撒鄉(xiāng)黨委副書記楊永林說,駐村干部與有威望的村民代表一起成立了村紅白理事會,對村民從思想上引導、從行動上指導。
2019年3月,博作村原村支書吉連拉日因病去世。他的兩個女兒外嫁,大兒子吉連也拉負責操辦喪事。楊永林組織村第一書記羅洪及村干部組成的吊喪小組按照當地風俗,第一時間送去了“披簪”和十斤白酒,動員他“喪事新辦”。
起初,吉連也拉的家里人都不同意,覺得“太寒酸”。楊永林拍著胸脯向他作出承諾:“你放心,我們幫扶干部來主導安排,絕不讓你‘丟面子?!痹诟刹總兛嗫谄判牡膭裾f下,吉連也拉放下了心中的包袱。
宴席當天,駐村干部拉來了桌椅板凳,又從縣里請來了廚師。涼拌粉絲、拌折耳根、酸菜豆腐湯、涼拌牛肉、煎雞蛋……這場喪宴辦得簡樸但不失隆重,贏得村民的交口稱贊。喪宴現場,楊永林在幫忙接待客人的同時,還將1000元的“移風易俗帶頭獎”交到吉連也拉手中。
今年給母親辦喪事的阿力子主一開始也不同意新辦喪事。5月5日,聽聞覺撒鄉(xiāng)博作村村民吉火莫打掃去世,布拖縣覺撒鄉(xiāng)紀委書記潘興美第一時間帶領包村干部及綜合幫扶干部趕到他家。“我阿嬤(彝語:媽媽)辛苦了一輩子,也是一個注重傳統(tǒng)的人,我還是想按照彝族傳統(tǒng)好好給她辦一下。”阿力子主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新辦喪事不代表不好好辦,去年吉連拉日的喪事就是新辦的,大家都覺得很好啊……”“一方面不至于浪費,另一方面也是減輕你的負擔。你母親肯定也不愿意你因為辦喪事欠了債,日子不好過?!迸伺d美和村干部們竭力勸說,直至阿力子主答應將母親的喪事簡辦。
村會計阿力俄黑算了一筆賬,這次喪事簡辦,阿力子主比計劃(計劃要殺15頭牛)少殺了12頭牛,光這就省下了5萬—7萬元的費用?!拔议_始還害怕被大家說,看到大家都很滿意,我才放下心來。親戚朋友都說辦得漂亮,又節(jié)約錢,還有面子。”阿力子主說,自己還有幾個子女在讀書,辦喪事節(jié)省下來的費用,實實在在地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完善獎懲制度,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
博作村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不只體現在摒棄陳規(guī)陋習,他們的家容家貌、村容村貌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隨機走訪了幾戶博作村的村民,發(fā)現他們的院壩、室內都非常干凈整潔,已然不見舊時雜物隨意堆放、“人畜共居、污水可見”的現象。
過去,布拖縣作為典型的“三區(qū)三州”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是四川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最硬的骨頭”之一,而貧困發(fā)生率高達46%的博作村更是“硬骨頭”中的“硬骨頭”。除去客觀因素,大多群眾把陋習當習慣、把貧窮當常態(tài),缺乏脫貧內生動力,是脫貧奔康路上的“攔路虎”。
2018年,為了改善博作村人居環(huán)境,對口幫扶該村的神華四川能源有限公司投入200余萬元,在村里修建了文化壩子、涼亭、運動器械等設施,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沒想到才建好沒多久,就有一些村民私自拆卸破壞健身器材,用來做土地圍欄。
楊永林一度覺得很頭疼:“村民不知道這是違法違規(guī)的,歸根到底是教育和意識上的問題?!彼庾R到,移風易俗光是干部引導還不夠,制度規(guī)定的完善也必不可少?!拔覀冎贫舜逡?guī)民約,要求每個村民愛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自然資源。”
博作村村規(guī)民約對操辦紅白喜事也作出約定:宰殺牛、羊等大牲畜不得超過6頭。
在“震懾”之余,博作村對積極配合移風易俗工作的村民給予鼓勵?!艾F在博作村推行的就是每家每戶積分制管理,包括村民的庭院打掃得好不好,廚房里干不干凈,都有詳細的評分標準?!睏钣懒纸榻B,“每個季度抽調人入戶去檢查,連續(xù)三次綜合評分排第一的,我們會獎勵,獎品有洗衣機、電飯鍋、電磁爐等?!?/p>
“建立積分制等激勵制度就是為了激發(fā)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讓他們主動養(yǎng)成好習慣?!睏钣懒终f,以潘興美任組長,楊永林任副組長,駐村第一書記羅洪、村支部書記且沙小紅、駐村工作隊員、村組干部為成員的博作村移風易俗工作小組制定了“博作村移風易俗綜合評分表”,住上好房子、環(huán)境衛(wèi)生、個人衛(wèi)生、勤勞致富、子女教育等都被納入評分考核內容。
“去年我贏得了一臺洗衣機,還受到了組織的表彰?!贝迕裉K子色拉有些不好意思,“現在我每天都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不然對不起幫扶干部?!?019年6月,博作村開展了以“倡樹新風、感恩奮進、巾幗助脫貧”為主題的表彰活動,對全村共12戶包括四好家庭示范戶、移風易俗示范戶、最美院落稱號、遵紀守法家庭等進行了表彰,蘇子色拉的家庭是其中之一。
從昔日的“臟亂差”到今日的“清潔美”,博作村是涼山貧困地區(qū)廣大群眾個人衛(wèi)生、環(huán)境衛(wèi)生及精神面貌改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涼山州各級黨政機關在下大決心解決貧困群眾住房、教育、增收等現實困難的同時,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倡導文明新風。2016年,涼山州委、州政府下發(fā)的《關于新農村“四個好”家庭創(chuàng)建工作的意見(試行)》中明確指出,要努力實現農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yǎng)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如今,講衛(wèi)生、講文明已成為村民們的自覺行為,而他們自己也是好習慣、好風氣的直接受益者。村民木加莫俄外說:“屋里打掃干凈了,娃娃不容易生病,身體也好了?!?/p>
群眾思想意識的大幅提升有力地助推了脫貧攻堅工作。博作村于2018年12月以全縣綜合排名第二的成績通過了四川省貧困村脫貧驗收,成功脫貧摘帽,并先后榮獲四川省“文化扶貧示范村”、“涼山州先進基層黨組織”、涼山州“四好村”、布拖縣“移風易俗示范村”等榮譽。同時,駐村工作隊被推薦為“四川省優(yōu)秀駐村工作隊”,幫扶干部也先后多次受到縣、州、省級的表彰。
當前,布拖縣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階段,昔日那些“看不見的貧困”已經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