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
摘? 要:現如今很多幼兒園正在盲目跟風,使幼兒園的保教工作更多的是形式的多樣,而往往忽略了幼兒園應是孩子的天地,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都應是孩子這一原則。我園在近兩年時間,一直在研究幼兒園的保教工作到底如何進行時,我們找到了切入點,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全面做好保教工作,從幼兒的身心角度出發(fā),研究并做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并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賦予教育意義,當孩子們踏入人生的第一天開始,生活即與他們密不可分,生活中蘊含著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學習可以說是隨時隨地發(fā)生著,所以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皆是課程,進餐活動同樣如此。
關鍵詞:進餐活動;禮儀教育;自理能力培養(yǎng);情感教育
幼兒的一日生活本是一個整體,但在幼兒園中,似乎被人為地分割成了很多部分,如學習、游戲、生活等。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學習、游戲等環(huán)節(jié)更被教育者所看重,并在教育觀念中形成了有目標、有計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生活活動則常常被人忽略,成了“過渡環(huán)節(jié)”。其實在進餐活動中,往往隱藏著更多的教育契機。在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觀察了小班幼兒的晨間入園、進餐、喝水、睡眠、盥洗等日常生活環(huán)節(jié),發(fā)現這些小小的生活細節(jié)其實在幼兒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僅是滿足幼兒各種生理需求的途徑,更能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經驗,是幼兒發(fā)展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基礎。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在觀察了一年的小班幼兒進餐活動中,我才真正理解和感悟了這句話所包含的教育意義,進餐活動只要教師能細心觀察,放手讓孩子們去做,及時抓住教育契機,你會發(fā)現:進餐活動處處是教育。
一、進餐活動中的禮儀教育
案例:自主用餐時,保育老師將飯菜準備就緒后,孩子們有序地開始排隊盛飯,麒麒拿著碗排到后面去了,等到輪到他盛飯的時候,他拿起勺子就是兩大勺,滿滿的兩勺飯使他的飯碗都滿了,接著又盛了蔬菜、肉,然后拿了滿滿一盆飯菜回位子上開始吃起來,一邊吃飯還不時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講話。孩子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都吃完了,可是他的碗里還有很多的飯和菜,他拼命地往嘴巴里塞了兩大勺后,端了碗上來和我說道:“張老師,我吃不下了。”我一看還剩了很多,就問他:“吃不完為什么要盛這么多的飯?”“我剛才很餓?!彼f。分析:1.我們班的孩子都能做到自己盛飯,不需要別人的幫助,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社會子領域一: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中,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賴別人。)2.麒麒因為肚子餓就盛了很多飯,結果導致最后吃不下了,造成了浪費糧食的情況,可見,他珍惜糧食的意識還比較的薄弱。(社會子領域二:目標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中,在提醒下,能節(jié)約糧食、水電等。)策略:針對他的這種情況,我向阿姨進行了詢問,發(fā)現他不是第一天出現這種情況了,這幾天每天都盛的很多,而且每次都吃不完,最后都倒掉了,造成了糧食的浪費。在分享活動中,我把這個情況與其他小朋友說明并進行了討論,這種浪費糧食的現象對不對?應該怎么樣做呢?同時,我在網上搜索了一些講述農民伯伯勞動的照片,讓孩子們體會到農民伯伯的辛苦,感受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養(yǎng)成珍惜糧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二、進餐活動中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
案例:中午自主用餐開始了,劉鎮(zhèn)洋吃了一半的飯,然后想去盛湯喝。他拿了小碗,拿起了湯勺,舀很大的一勺,小碗里差不多都滿了,然后慢悠悠地準備回到位子上。但是剛走出一步,兩只拿碗的小手就有點拿不住,晃了幾晃,濺了一點點湯汁在地上,他停了停又繼續(xù)往前走了,但是這次走得幅度大,手沒拿穩(wěn),一下子很多的湯汁都濺出來了,我想上去幫幫他,對他說:“我?guī)湍隳冒?,你看湯汁都濺出來了?!钡撬f:“不用,我自己可以的?!弊詈?,他顫顫悠悠的把這碗湯搬到了桌子上,地上卻濺了一路的湯汁。分析:1.當劉鎮(zhèn)洋小朋友拿湯拿不穩(wěn)的時候,我想上去給予幫助,但是他卻說“我自己可以?!笨梢?,他的自主意識比較強,而且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社會子領域一:目標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現中,自己的事情盡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賴別人。)2.他一邊拿著湯,一邊走路,但是濺了一路的湯汁,可以看出他拿東西走路的平衡能力還不是太好。策略:分享活動中,我將劉鎮(zhèn)洋小朋友的事情講給孩子們聽,一方面表揚他自主自信的表現,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別人;一方面討論為什么湯汁一直會濺出來?因為小碗里湯盛得太多的原因,提醒孩子們每次盛湯不要盛得太多,喝完可以再來盛。
三、進餐活動中的情感教育
案例:自主用餐的時候,徐佳睿排在了前面,盛葷菜的時候,他拿起勺子看了一下,然后翻了幾下,挑了一塊排骨放在碗里,然后又用勺子選了一塊小的排骨,盛的時候看了一下我,對面的謝鳴珂看到了,馬上對她說道:“這個排骨這么少,每人只能盛一塊!”徐佳睿聽了之后,看了看我,然后握著勺子的手慢慢地放了回去,拿著盛了一塊鴨肉的碗回位子上吃飯去了。謝鳴珂看到他走后也自己盛了一塊排骨后回去了。分析:1.自主用餐時,孩子們已經養(yǎng)成了很好的習慣,不推不擠,主動排隊。(社會子領域二:社會適應,目標2:遵守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1:感受規(guī)則的意義,并能基本遵守規(guī)則。)2.胡家俊很想再吃一塊鴨肉,可是聽到謝鳴珂的建議后,馬上把排骨放了回去,說明他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并很愿意分享。(社會子領域一:人際交往,目標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2:對大家都喜歡的東西能輪流、分享。4:活動時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見和建議。)策略:經過多次的自主用餐后,我發(fā)現孩子們各方面都有了進步,有了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并且會根據菜的多少進行盛菜盛飯,分享的意識增強了,同伴間的相處也更融洽、更友好了。
進餐活動中不僅僅只有禮儀、自理能力和情感的教育,我上述的幾個案例只是很小的一些閃光點而已,在觀察中,我發(fā)現了孩子們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維能力、自主性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面對生活中的各個教育契機,也需要老師有一雙善于發(fā)現和觀察的眼睛,抓住契機,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只要用心發(fā)現,生活中處處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