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夷堅志》科考故事的道德勸誡

2020-12-04 04:38:04邱昌員梁榮芹
牡丹江大學學報 2020年9期
關鍵詞:士子科考

邱昌員 梁榮芹

(贛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江西 贛州 341000)

《夷堅志》中有許多的科考故事,這些故事詳細記載了宋代文人士子參加科考的人生經歷,記錄了他們在科考成敗前的人生百相和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等種種況味的體驗,同時也對科考制度在實行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弊端和負面效應作出了尖銳的批判。

在對科考制度進行批判的同時,《夷堅志》又借科考故事進行道德勸誡。批判與勸誡相輔相成,針砭著當時的士風和世風。因此,清田汝成《夷堅志序》概括洪邁的編撰動機在于讓人“知忠孝節(jié)義之有報,則人倫篤矣;知殺生之有報,則暴殄弭矣;知冤對之有報,則世仇解矣;知貪謀之有報,則併吞者惕矣;知功名之前定,則奔競者息矣;知婚姻之前定,則逾墻相從者恧矣”。[1]

借科考進行道德勸誡的故事早已有之,最著名的莫過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四《節(jié)操》一則《裴度還帶》。作品先寫裴度“質狀眇小,相不入貴”,術士甚至斷言他“當餓死”。他于落魄困頓中在香山佛寺廊廡下拾得二條玉帶、一條犀帶,毫無貪昧之心,連續(xù)兩天等候,終于交還失主。裴度還帶后,命運發(fā)生了驚人的變化,不僅科第高中,且“前途萬里”“位極人臣”。作品對裴度拾金不昧的品質行為進行了褒揚,借此對世人進行“從善”“仗義”的道德勸誡。[2]

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卷五也有一則類似的故事,作品記士子王誥參加科考時被胡僧斷言“此行徒勞”,不可能成功,后來他乃用心教授學生、誨人不倦,陰德感動了上天,終于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不僅科考高中,而且歷任要職,年壽也很長。作品雖然在文學和美學價值上不能與《裴度還帶》相提并論,但也頗有情節(jié)。[3]

《夷堅志》沿襲著《裴度還帶》以來的道德勸誡主題,勸誡世人尤其是社會的精英文人士子要有良好的品行,要嚴于律己,作社會的表率,不可作有違害社會和他人的事情,如《志補卷三·菊花仙》:

嘉州士人黃棠,能為文,謂取科名如拾地薺,肄業(yè)成都府學。學有神祠曰菊花仙,相傳為漢宮女,諸生求名祈者,影響答之。棠嘗夜讀,忽見美女立燈下,驚問曰:“汝何氏,輒至此?”女笑曰:“吾乃菊花仙,以君今舉當高第,故來報喜。君初任為郫縣主簿,宜勉之?!彼觳灰姟J菤q棠獲鄉(xiāng)薦,往赴類試,適秋旱,行至郫縣境,憩逆旅。有負水至者,棠酌飲之,又傾其余以濯足,居者曰:“村疃乏水,汲處數里,得至此,飲尚不敷,忍用濯足?!碧呐Z之曰:“候我為主簿,當治爾?!奔霸嚵T失利,復入學,逢所見女于廊下,誚其前言不驗,女曰:“汝不謹己,輕以告人,且欲逞私憾,天理豈汝容乎!必欲成名,須修德乃可。”棠自追悔,省咎克責,后一舉登科。[4]

女仙直接告誡士子要“謹己”“修德”,要“省咎克責”才能有前途。反之,禾,胡作非為,打擊報復,則天理不容,前定的功名也將被剝奪。又如《甲志卷十二·林積陰德》:

林積,南劍人。少時入京師,至蔡州,息旅邸。覺床笫間物逆其背,揭席視之,見一布囊,中有錦囊,又其中則綿囊,實以北珠數百顆。明日,詢主人曰:“前夕何人宿此?”主人以告,乃巨商也。林語之曰:“此吾故人,脫復至,幸令來上庠相訪?!庇纸移涿谑以唬骸澳衬昴吃氯談ζ至址e假館?!彼煨?。商人至京師,取珠欲貨,則無有。急沿故道處處物色之。至蔡邸,見榜即還,訪林于上庠。林具以告曰:“元珠具在,然不可但取,可投牒府中,當悉以歸。”商如教。林詣府,盡以珠授商。府尹使中分之,商曰:“固所愿?!绷植皇?,曰:“使積欲之,前日已為己有矣。”秋毫無所取。商不能強,以數百千就佛寺作大齋,為林君祈福。林后登科,至中大夫。生子又字德新,為吏部侍郎。[5]

士子林積在旅店拾獲商人珍珠數百顆,毫無貪昧之心,全部還給了主人。由此感動天地,林積及其子都科考及第并任高官??梢钥闯?,作品的構思、主旨與《裴度還帶》都非常相似,只是情節(jié)不如后者曲折,缺乏林積還珠前后命運變化的對比,因此其勸誡、感人的力量遠不如后者。

不過,《夷堅志》科考故事的道德勸誡不局限于勸人不貪,而是有了更多的勸誡層面,如勸人不可淫盜、不可不孝,而要誠實正直、仗義疏財等,與之前的同類故事相比,有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化。如《志補卷三·黃汝楫》勸人行義:

越人黃汝楫,家頗富。宣和中,聞方臘犯境,以素所積金銀緡錢,講值二萬貫,瘞于居室,而避地于深山。忽有賊執(zhí)白旗游弈者來,且揖且拜,黃驚懼答拜,認其人,蓋舊仆也。且言:“吾主將拘掠士民女,閉之空室,從索金帛,取贖則放,否則殺之?!秉S惻然曰:“所囚人幾何?!痹唬骸盁o慮千數?!秉S曰:“我藏物于家,約值二萬緡,欲盡舉以贖千人之命,可乎?”仆曰:“足矣!”令歸白之,明日當奉報,遂去。而旦至,如其請,乃悉發(fā)所瘞,輦輸其營,千人皆得歸。詣黃謝,為其念佛祈福,歡聲如雷。亂平后,夢金甲神人長丈許,從天而下,呼謂曰:“玉帝有敕,以汝活人甚多,賜五子登科。”至紹興中,黃為浦江令,其子開、閣、閱同登乙科,次舉又二子中選,如神所告。[6]

越人黃汝楫用一生積蓄的萬貫家財拯救被方臘賊兵拘掠、行將殺戮的士民近千人,由此感動世人和上蒼。世人為他念佛祈福,玉帝不僅賜他自己得官,還賜他的五個兒子都科舉及第。作品告訴世人,父母仗義行善,蔭及子孫,因果報應的力量非常強大。又如《甲志卷十九·沈持要登科》勸人誠實正直,不可營私舞弊:

沈持要樞,湖州安吉人。紹興十四年,婦兄范彥輝監(jiān)登聞鼓院,邀赴國子監(jiān)秋試。既至,則有旨:唯同族親乃得試,異姓無預也。范氏親戚有欲借助于沈者,欲令冒臨安戶籍為流寓,當召保官,其費二萬五千。沈不可,范氏挽留之,為共出錢以集事。約已定,沈殊不樂。而湖州當以八月十五日引試,時相去才二日耳,雖欲還,亦無及。是日晚,忽見室中長人數十,皆如神祗,叱之曰:“此非爾所居,宜速去。不然,將殺汝?!鄙蝮@怖得疾,急遣仆者買舟歸。行至河濱,見小舟,呼舟人平章之,曰:“我安吉人,販米至此,官方需船,不敢歸。若得一官人,當不取其僦直。然所欲載何人也?”曰:“沈秀才?!睆驮兤渚樱唬骸拔徉徱?。雖病,不可不載?!奔绰手壑腥斯掺ㄒ缘恰1∧撼鲩T,疾已脫然如失。十六日早,抵吳興城下,見白袍紛紛往來,問之。云:“昨日已入舉場,而試卷遇暴雨多沾漬,須易之,移十七日矣?!鄙蛩斓迷嚒KH者來賀曰:“徙日之事,特為君設耳?!痹嚵T,且揭榜,夢大雷震而覺,出庭中視之,月星粲然,心以為惑,欲決之蓍龜。遲明,有占軌革者過門,筮之,得震卦。畫一婦人,病臥床上,一人趨而前,旁書“奔”字,其詞有龍化之語。占者曰:“公占文書甚吉,但家內當有陰人病,然無傷也。”卜者出,報榜人已至。姓名曰賁勝,音“奔”。沈中魁選。及還家,妻果臥疾。明年赴省,以范為考官,避入別院。一之日,試經義,且出,有廂部邏者,守之不去。時挾書假手之禁甚嚴,沈頗訝其相物色,曰:“何為者?”曰:“見君篋中一二燭甚佳,非湖州者邪?若無用,幸見與?!鄙蛳ひ耘c之。次日,試詩賦,其人又來,曰:“適詣謄錄所,見主司抄一試卷,至于五六,絕類君所書,必高捷。今夕勿遽畢,吾已設一次于戶外矣?!鄙蛞馄溆脿T,又以贈之。受而還其一,曰:“請君留此以自照,三年一來,不可不致詳也?!蓖沓鲋虚T,引手招就坐,設一幾,四顧無人。沈欲納卷出,挽使再讀,至家藏孝經詩,乃覺誤押兩方字,亟更焉。明日,入訪之,了不復見。始驗神人以其誤,委曲為地也。是年,遂擢第,蓋旅中所見鄰人拏舟,雨污試卷,軌革之卜,邏者之言,皆有默相之者。異哉![7]

湖州安吉士子沈持要不愿意參與妻兄已安排好的科考舞弊,這在神靈看來是十分優(yōu)良的美德,需要予以報償。于是沈持要有了異常神奇的科考經歷,種種奇遇、巧合保證了他及時科考、順利登第。先是神靈將沈持要從范氏的住所中趕了出來,目的是要他回家鄉(xiāng)參加鄉(xiāng)試。但此時離考試只有兩天時間,已經很難趕得上。沒想到來到河邊買舟的沈生,竟意外地遇見了販米的家鄉(xiāng)商人,免費將他載回家鄉(xiāng)。沈生在范氏家中本已受驚生病,登船后,病立即好了。抵達家鄉(xiāng)吳興后,果然已過了考期,卻突然得知因考卷被暴雨沾濕考試延期,沈持要得以順利參加秋試并獲第一。次年參加省試,沈持要很快就完成了答卷,本想提早交卷,巡邏的監(jiān)考官雖不便明勸,卻想方設法極力挽留他,結果頗無聊賴的沈生只好再次檢查考卷,竟然發(fā)現錯誤并改正,由此得以考中進士。期間還發(fā)生了他夢見“奔”字,結果報榜的人名叫“賁勝”等怪異的事情。諸多的巧合連沈生的親朋好友都特別驚訝,認為這科考試是特為沈生安排的。而作者卻特別強調,這不是巧合,發(fā)生的一切都是“神人委屈為地也”,“蓋旅中所見,鄰人拏舟,雨污試卷,軌革之卜,邏者之言,皆有默相之者”,也即都是上天、神靈在安排著,目的即是要獎掖沈生,保證其科考成功。作品雖然充滿了命定論和因果報應的思想,但情節(jié)非常曲折,具有跌宕起伏的意趣,是此類故事的上乘之作。

道德勸誡主要是要引導世人“棄惡從善”。與唐代小說相比,《裴度還帶》等故事多從“從善”的角度展開,也即寫做了好事的人必然得到褒獎,有陰德護佑,作品主人公多是正面形象。而《夷堅志》中的作品則更多的從“棄惡”的角度展開,反映做了壞事的人必然得到懲罰,陰譴昭彰,主人公多是負面形象。這也是唐宋兩代小說不同風貌的具體體現之一。如《丁志卷十七·劉堯舉》:

紹興十七年,京師人劉觀為秀州許市巡檢,其子堯舉買舟趨郡,就流寓試。悅舟人女美,日夕肆微言以蠱之,女亦似有意。翁媼覺焉,防察不少懈,及到郡猶憩舟中。翁每出則媼止,媼每出則翁止,生束手不能施。試之日,出《垂拱而天下治賦》《秋風生桂枝詩》,皆所素為者,但賦韻不同,須加修潤,迨昏乃出。次日試論復然。既無所點竄,運筆一揮,未午而歸舟。舟人固以為如昨日也,翁媼皆入市,獨女在。生徑造其所,遂合焉。是夕,生之父母同夢人持榜來,報秀才為榜首。傍一人曰:“非也。郎君所為事不義,天敕殿一舉矣。”覺而相語,皆驚異。生還家,父母責訊之,諱不言。已而乃以雜犯見榜。后舟人來,其事始露。又三年,從官淮西,果魁薦,然竟不第以死。[8]

作品的主旨是勸人不淫。士子劉堯舉才華橫溢,文思敏捷,科考時文不加點,早早交卷,遂得以趁機私通舟人幼女。作品明確指出劉堯舉本可高中第一名,卻因為品德不良、行淫奸不義之事不僅科考突生變數,要延遲三年才獲鄉(xiāng)薦,且最終的結果是落第、遭天譴而死。又如《丁志卷十二·龔丕顯》:

上饒龔丕顯,紹興十七年得鄉(xiāng)貢。明年省試后,夢入大官局,立廷下,與其徒數百人皆著白袍居西邊。王者坐于上,吏一一呼名訖,引居東。其宗人滂亦預選,丕顯隨呼且東矣。判官趨升殿,有所白,旋下,入東廊,抱文書巨沓而上,揭以示王。王翻閱移時,連頷首。判官復下,卻挽使西。慍而寤,憮然不樂。是年下第,滂獨登科。丕顯知夢已驗,但不曉坐何事嬰罰。自是無進取意,蹭蹬恰一紀,用免舉到省,乃獲正奏名,既廷試。喜曰:“事畢矣。”尚以唱名系念。又夢適曠野,徘徊竚立,望神人冉冉由云端下,顧己曰:“汝欲見及第勅乎?”出袖中小軸展示之,乃黃牒也。其前大書“龔丕顯”三字,又細書曰:“為不合爭論昏姻事,展十二年?!斌@起,具語所親曰:“不善事不可為。頃時,鄉(xiāng)里有失行婦人與惡子通者,吾之甥聞而訐之。惡子懼,與婦人約,急納幣結昏,吾甥亦強委禽焉。惡子不能平,訟于官。甥謁吾求援,吾與為道地,竟得妻。一時良以為得策,不謂陰譴分明乃如是,悔之何及也?”丕顯為余干尉,竟不達而卒。[9]

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正是龔丕顯自己所言“不善事不可為”,勸誡人生在世,不可作惡,不可行不義之事。士子龔丕顯參加科考,也是本可高中,可惜因為早年幫助自己的外甥強奪他人之妻,“陰譴分明”,竟至于到手的功名被剝奪,且終生不達。作品所寫的龔丕顯的兩個夢非常細膩。

甲志卷七的《羅鞏陰譴》[10]《不葬父落第》[11]則是兩篇勸人不可不孝的作品。兩篇作品的主人公陳杲、羅鞏視科考為一切,不孝順父母,父死不葬,結果“科名未可期也”“前程不須問也”,雙雙陰譴落第。

“惡行”“不善事”不僅表現在貪賄、奸淫、舞弊、不孝、不公等重大事件上,也表現在細微末節(jié)上,如《丙志卷十六·王省元》:

臨江人王省元,失其名,居于村墅。未第時,家苦貧,入城就館,月得束修二千。嘗有鄰人持其家信至,欲買市中物。時去俸日尚旬浹,王君令學生白父母豫貸焉。生持錢出,值王暫出外,乃為置諸席間,而未之告也。是夕,王夢二蛇往來蟠舞一榻上,驚覺,不復能寐。明日,鄰人欲歸,王又以語學生,生具以告,乃悟昨夢,喟然嘆曰:“二千之入,至微矣,先旬日得之,至于蛇妖入夢。陶朱猗頓果何人哉!寧躡屩還家,茹藜飯糗,以終此身爾。功名富貴非吾事也?!奔慈諚夝^而行,不復有意于進取??圃t下,朋友交挽之,勉入舉場,遂薦送。明年,省闈中第一人,仕亦通顯。[12]

士子王省元并不在貪昧、淫行、不孝等方面大節(jié)有虧,而是犯了非常小的錯誤,即因為家里貧窮,無錢購物,要求學生提前十天支付學費。沒想到當天晚上即惡夢蛇妖,招致了神靈的警告。于是幡然醒悟,不再汲汲于功名。又如《支乙卷八·張元干夢》:

張楠,字元干,福州名士也,入太學為學錄。既優(yōu)列解籍,而省試不利,乃詣土地祠致禱曰:“楠雖不肖,自覺學業(yè)程文不在儕輩下,今而失意,其必有說。敢以請于神?!笔窍羯駚碇],語之曰:“君當登科,緣比者受無名之錢四百三十幾貫幾百幾十文,為此遭黜?!遍X而默然,念身為寒士,安有是哉。時諸生從受業(yè)者聞師赴省,各隨力致助,然度其數亦不能多,意其必以此故,試取記事小冊逐一算計,與神言合,貫百分文畸零不少差。然后大悟,遍以告人,使知非己之財,不可妄得如此。續(xù)以上舍賜第。[13]

士子張楠也是因為家境貧寒,無錢進京省試,接受了學生的自愿資助,數額也非常小,竟然也導致他受譴遭黜??梢娮鳛橐粋€士子,言行上要重視細節(jié),處處要謹慎小心,非常微小的錯誤也將導致嚴重的后果。

科考故事不僅勸導人們不能有“惡行”,甚至不能有“惡心”,“惡心”與“惡行”一樣有隕陰德,會影響士人對功名仕途的追求,如《志補卷二·吳任鈞》:

政和間,學校方盛,諸州士子坌集泮宮,出必冠帶。余干縣帽匠吳翁,徙居饒城,謂之“吳紗帽”,日與諸生接,觀其濟濟,心慕焉。教子任鈞使讀書,鈞少而警拔,于經學穎悟有得。其比鄰史老,與吳翁相好,雖為市賈,亦重儒術,欲以女歸鈞。結約既定,鈞被貢入京,因適市,遇道人,戴碧綸巾,著寬白布裘,衣冠甚偉,持大扇,書善相字,迎謂曰:“秀才勉旃,行作官人矣!”鈞心喜之,自念如其言,豈不能于京華貴家及鄉(xiāng)里富室擇佳婚,奉二親甘旨,顧惓惓一民女哉!但以父所約,又畏義,弗能決。他日,復遇其人,語之曰:“君得無有負心事乎?吾前相有變矣!”鈞抵言無之,道人曰:“吾非能知人心,大抵觀人骨法神氣,要以陰德紋為先。今已散漫,不復可觀,前程豈有亨理?!闭Z畢,鈞歸館,痛自悔責。逮夜,捧香于庭下,控首告天曰:“任鈞向起妄念,宜受罪罰,愿洗心改過,幸得名成,當走馬為史氏婿,不渝舊約?!本蓬D首謝過,乃就寢。經旬,又見道人于眾中,喜而言曰:“君必登科無疑,前者之色隱起不少變,由此得志矣!”從而叩其他,不告而去。是歲鈞果以貢士起家,仕至提舉江西常平,史氏遂偕老。鈞每為人言,使知一念之間不宜欺心者如此。[14]

士子吳任鈞年少好學,與民女締結了婚約。后來通過鄉(xiāng)試,進京省試,道人術士預言他必將成功。科第功名在望,吳生飄飄然起來,又為京城的花花世界、燈紅酒綠所誘惑,不禁想像著可以毀棄婚約,拋棄民女,更從京城達官顯貴之家娶得自己如意的妻子,至少也可與家鄉(xiāng)的富戶結成姻好。沒想到,竟是這一念想法,即導致“陰德散漫”,失去前程。幸虧在道人的指點下及時醒悟,洗心改過,痛加悔責,立誓與民女不渝舊約,白頭偕老,才獲得了上天的諒解,重新贏得了美好的前程。

上天對“惡心”“惡行”必有懲戒,但也不是一棍子徹底打死。如果只是剛發(fā)“惡心”,還沒有付諸行動,只要及時悔改,基本能夠獲得諒解,不會被處罰。如上文舉吳任鈞例即是。但如果是“惡行”就沒這么簡單了。大體上,如果是犯淫盜、數額較大的貪昧、不孝、嚴重傷義之事,則天譴嚴重,不可能有悔改的機會,必至終生不第且短壽,如前文所舉劉堯舉、龔丕顯、羅鞏等。如果是小小的錯誤,則必須痛改前非,且仍然要領受一定的責罰,一般是一科落第、再科才能及第,如前文所舉黃裳、張元干、王省元等。又如《支丁志卷七·丁湜科名》:

丁晉公本吳人,其孫徙居建安,貲產豪盛。子弟中名湜者,少年俊爽,負才氣,特酷嗜賭博。雖常獲勝,然隨手蕩析于狎游。厥父屢訓責之,殊無悛心。父怒,囚縛空室,絕其飲饌,饑困瀕死。家老嫗憐之,破壁使之竄。父喜其去,亦不問,但謂其必擠隕溝壑。湜假貸族黨,得旅費,徑入京師,補試太學,預貢籍。熙寧九年,南省奏名。相國寺一相士,以技顯,其肆如市,大抵多舉子詢扣得失。湜往訪之,士曰:“君氣色極佳,吾閱人多矣,無如君相,便當巍峨擢第。”即大書紙粘于壁云:“今歲狀元是丁湜?!睖浺孀载?,而所好固如昔時。同榜有兩蜀士,皆多貲,亦好博。湜宛轉鉤致,延之酒樓上,仍令仆攜博具立于側,蜀士見之而笑,遂戲于小閣。始約以萬錢為率,戲酣志猛,各不能中止,累而上之。湜于此藝得奇法,是日所贏六百萬,如數算取以歸邸。又兩日,復至相士肆,士驚曰:“君今日氣色,大非前比,魁選豈敢復望?誤我術矣?!睖浾埰湔f,士曰:“相人先觀天庭,須黃明澤潤則吉,今枯燥且黑,得非設心不善,為牟利之舉,以負神明哉!”湜竦然具以實告,曰:“然則悉以反之,可乎?”士曰:“既已發(fā)心,冥冥知之矣。果能悔過,尚可占甲科,居五人之下也?!睖涁角笫袷?,還其所得。迨庭策唱名,徐鋒首冠,湜為第六云。[15]

丁湜少年俊爽,富有才華,本當“巍峨擢第”、高中狀元,可是因為他愛好賭博,而且在科考前用賭博之術謀騙兩蜀士錢財,“設心不善,為牟利之舉,以負神明”,結果連及第都不可能了。雖然后來他在相士指導下及時悔過,將不義之財歸還蜀士,仍然不能不給予一定的責罰,即從科考的第一名降為第六名。

總之,《夷堅志》的科考故事中,道德勸誡主題非常常見,而且比其他一般因果報應故事要深入、生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士為四民之首,士子是社會的精英階層,他們知書達禮,往往官場為官,他們應該是道德的楷模,社會的模范,因此他們應該言行謹慎,道德完美,正如《羅鞏陰譴》中的神靈所說:“以子習禮義為儒者,故任其咎。諸子碌碌,不足責也。”士子比普通人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如果有一個道德高尚的士子群體引領,則良好的士風、世風可期,這是作者所要表達的觀念,也是整個社會的理想。因而借科考故事、以士子為中心進行道德勸戒可謂是綱舉目張。

其次,宋代是一個科舉時代,整個社會都崇尚科舉功名,士子以科舉及第為人生的最高理想,社會也把無限的榮耀和光環(huán)獻給了金榜高中的士子。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以科舉及第或落第作為賞賜或責罰的法碼,就顯得特別有震撼力。而且科舉的及第或落第是質實有形的事件,比一般因果報應所宣揚的來生變王子或變牛馬之虛幻妄誕要真實可感得多,其道德勸誡的效果在作者看來會特別好,特別有說服力。而從藝術表現和美學效果方面來說,這也能夠造就情節(jié)較為曲折、主旨比較鮮明、人物性格較為突出的作品。

再次,宋代是理學盛行的時代,一代之小說本身就是道德說教意味較濃的小說,《夷堅志》當然也不能脫離時代的影響和共同文風的規(guī)范。

猜你喜歡
士子科考
《雪地勘察科考設備》
青年文學家(2024年2期)2024-03-09 06:23:59
進軍“世界第三極”的科考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科學”號科考船完成今年首個科考
軍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0:44
趕考步履不停
中國收藏(2022年5期)2022-05-21 11:44:01
科考延期為哪般
“良知”的顏色
領導文萃(2019年4期)2019-03-11 06:24:58
計中情義、士子丹心
戲劇之家(2018年15期)2018-06-08 10:12:02
試論《儒林外史》中的士子形象
北方文學(2018年36期)2018-02-01 05:15:06
五代時期士子入宋對宋初公文文風的影響
文教資料(2016年34期)2017-04-17 23:39:50
中國南極科考30年歷程
中國西部(2014年3期)2014-08-04 19:46:32
龙南县| 安阳市| 会东县| 长治县| 北安市| 任丘市| 丰城市| 乌鲁木齐县| 辰溪县| 文水县| 黄冈市| 西和县| 马鞍山市| 云龙县| 博客| 武强县| 阜新市| 和林格尔县| 海宁市| 万荣县| 如东县| 文水县| 永昌县| 鄄城县| 太原市| 华阴市| 虞城县| 瑞金市| 博野县| 仁寿县| 黎城县| 临邑县| 府谷县| 广德县| 晋宁县| 阿巴嘎旗| 清丰县| 曲松县| 韩城市| 常宁市| 梁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