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電視臺《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欄目的致敬人,是電影表演藝術家于藍。臺上的于藍,思維清晰敏捷,精神矍鑠,聲音中透露著健朗,絲毫看不出是身上動過8處手術、與癌癥抗爭多年的99歲高齡老人。那么,她有什么獨特的養(yǎng)生之道呢?
于藍常說,人要保持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不要留太多的煩惱在心里,學會排解,保持好的心情對健康很重要。年幼時,于藍親歷了“九·一八”事變;17歲時被捕,遭受日本人的鞭打……因親歷流亡之痛,早在少女時代,她就形成了堅強、剛毅的性格。
于藍的一生可謂坎坷。1969年底,她在北影廠“五七”干校修理農場屋頂時,因太陽毒曬而突然暈倒,不幸跌落下來,診斷為腰椎滑脫和腦震蕩?!爱敃r面部摔傷,下嘴唇縫了五針,右邊的臉部肌肉受傷,恢復后神經受到損害,有時候會不由自主的抽搐,兩個月后才能下床走動。”這次意外事故使于藍離開了鐘愛的電影表演崗位,但沒有動搖她獻身電影事業(yè)的信念。
1983年冬天,時任兒童電影制片廠廠長的于藍照例早早上班,開門后由于門的反彈力過猛,手沒來得及抽出,一節(jié)斷指留在了門縫間。為了不影響工作,于藍放棄了接指,僅僅讓醫(yī)生對傷口進行了簡單縫合,便回去上班了。更值得一提的是,于藍還動過8次手術,但疾病并沒有打垮她,相反,她更為豁達了。
人年紀大了,社會活動及人際交往減少,很容易產生孤獨感。為排解孤獨情緒,于藍每天吃早飯時,收聽新聞廣播,關心時事。晚上睡覺前,看看電視節(jié)目,把它作為一種消遣。她說,老年人不能和社會脫節(jié),要自己找方法找渠道關心當今的世界。
于藍文藝興致甚濃,每天上午九點,是她看書讀報的時間。她覺得,自己的種種見識和毅力,有很多都是從多年的閱讀經歷中領悟和培養(yǎng)出來的。每天她還抽出時間練習書法和繪畫。在寫畫中手腦相互配合,既陶冶了情操,又能防止大腦衰老。
于藍年事雖高,但生活十分充實。她除了每月有幾次聚會,平時也會和親朋好友打打麻將、聊聊天。看到別人替她整理文稿,她就琢磨著自己學習打字。經過反反復復的練習,于藍終于學會了打字,并開始在電腦上記錄一些感想和體會??梢哉f,充實的生活也是于藍高壽的原因之一。
于藍對飲食不是很挑剔,比較喜歡水果和蔬菜,不吃肥肉和動物內臟,偶爾吃點紅燒肉,是因為聽說這道菜“可以養(yǎng)顏”。她遵循現代養(yǎng)生理念,每天只吃八分飽。她認為,人老了吃得過多不易消化,會成為身體的負擔。飯菜葷素搭配,以清淡為主是她老年的飲食習慣。
她不吃保健品,但十分關注自己的心臟和腿。有時候感覺心跳過速了,就把丹參滴丸含在嘴里,注意休息,直至心率恢復正常。
運動養(yǎng)生是于藍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每天早上6點準時醒來,開始坐在床上敲打身體,按摩身體的關節(jié),這是她自己摸索出來的一套“活動體操”,對頸椎、腰部和腿部很有鍛煉效果。起床后還要堅持走路鍛煉,這是她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由于長期鍛煉,于藍95歲時還能輕松自如地彎下腰,以手觸摸腳面。
于藍說,人老了不能懶惰,但鍛煉身體要適度,要在自己身體條件允許的范圍內做鍛煉。當然也要注意休息,會休息的人才會生活得更好。她每天中午都躺下休息一會兒,即使睡不著也要躺上一小時,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午休后,于藍還要再用1個小時出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