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在成為詩人之前,其實是一位唱作俱佳的音樂人。當年,他經人引薦,參加了一場皇家舉辦的名流盛宴,在場的都是當朝有頭有臉的大人物。王維自彈自唱了一曲自己作詞的琵琶曲,獨特的嗓音、文藝的氣質,立馬讓現(xiàn)場的來賓為之折服,在場的玉真公主當即就為他“爆燈”!
公主決定力捧這個新人,馬不停蹄地帶著王維去參加各種名流局,而王維也沒有讓她失望。有一次有人出題讓大家寫一首跟酒有關的詩,王維便在那時寫下了他的代表作《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p>
從此王維一夜成名,很快就在朝中謀了個一官半職,也開始了自己的詩人生涯。最怕比你優(yōu)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在外人看來已經是“人生贏家”的王維,居然還會生怕自己哪天失業(yè),默默跑去學了畫畫,硬是讓自己成了詩人里面最會唱歌的,歌手里面最會畫畫的,畫家里面最會寫詩的。
在古代的文藝青年里,多的是受不了官場黑暗辭官回家的,但大多數(shù)過得比較慘淡。不過袁枚就不一樣了,憑借著出色的商業(yè)頭腦,辭官后的他依然過得風生水起。
24歲中了進士的袁枚,在上了9年班后徹底厭倦了茍且的生活,于是果斷辭官。33歲的他,拿著3600兩銀子,開始了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他首先把目光轉向了投資買房,買下了大觀園舊址并改名為“隨園”,花重金重修,把隨園打造成了當時的“網紅景點”,還不設門票,引得文藝青年和平民百姓都前去打卡。
他還會邀請名人政客、“網紅”等參加私家食宴,設宴在室外的亭榭,還安排歌舞表演,慕名前來赴宴的人一度絡繹不絕,對隨園的美食也是贊不絕口。
袁枚發(fā)現(xiàn)這個商機后,決心將隨園的飲食生意做大,于是一邊繼續(xù)擴大食宴的規(guī)模,一邊親自撰寫了《隨園食單》,教別人如何做菜,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實現(xiàn)了口碑金錢雙豐收。
流量有了,名氣有了,業(yè)余時間袁枚還干起了老本行,接些文案工作。后期還在園內開設學堂,開班授課,并將園內的田地、山林、池塘出租,坐收租金。
作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在剛做官那會兒,俸祿低微,再加上他還要養(yǎng)家糊口,也是壓力山大,只能硬生生靠副業(yè)維持生計,而他的副業(yè)就是幫人寫墓志銘。
唐朝時期流行一種“連墓志銘都要攀比”的壞風氣:對有錢有權的人來說,寫給親人的墓志銘也是炫耀家世的重要機會。
韓愈雖然官位不高,但有十分良好的文筆,再加上這活兒門檻較高,需要名氣,還需要書法加持,所以,當時的達官貴人都喜歡請韓愈執(zhí)筆,有的甚至非他不可。這樣一來,他就成了墓志銘金牌寫手。
他接到的最大一單,是在50歲的時候給唐憲宗李純立碑,寫下了《平淮西碑》,得到了相當于人民幣20萬元的潤筆費。
不同于別人的跨界副業(yè),韓愈可謂是把正業(yè)和副業(yè)做到了完美結合,雖然寫的是墓志銘,但也提升了寫作水平,對自己的文學事業(yè)也是頗有助益的。
歷史上的“斜杠青年”不勝枚舉,比如大家都熟知的美食家蘇東坡,設計師兼時尚達人魯迅,會寫詩的建筑學家林徽因,等等。
但真正的“斜杠力”,不是說一個人會很多技能而已,只有把每一樣技能都發(fā)展成自己的事業(yè),或讓副業(yè)輔助自己的主業(yè),這才是有用的“斜杠力”。
雖然說,技多不壓身,但如果只是玩票性質的“斜杠”,反而耽誤了正業(yè),那就有點兒本末倒置了??茖W撬動杠桿,才能給生活創(chuàng)造更多的可能性。(來源:《讀者》)
“斜杠青年”,指的是這樣一個人群:他們不滿足單一職業(yè)和身份的束縛,而是選擇一種能夠擁有多重職業(yè)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當下,身兼數(shù)職的“斜杠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簽。今年疫情以來,“斜杠青年”的隊伍亦是更加龐大。
作為一個新興詞匯和現(xiàn)象,“斜杠青年”意味著新生一代青年越來越多元化的選擇,代表著一種流行風尚與生活態(tài)度,也是關照社會開放、進步、變革步伐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