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
Competition
“青年藝術家比賽”將于2020年5月2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阿靈頓舉行。比賽分為兩部分:為18歲及以下的音樂家舉辦的“伍德比賽”(The Wood Competition);為19至29歲的音樂家舉辦的“坦嫩瓦爾德比賽”(The Tannenwald Competition)。報名截止時間:2020年3月21日。比賽及曲目詳情請見網(wǎng)站。網(wǎng)址:https://psarlington.org/young-artistcompetitions。
“第39屆漢斯·加博國際歌唱比賽”將于2020年5月30日至6月6日在拉脫維亞尤爾瑪拉舉行。比賽面向1988年至2002年出生的各國歌唱家(不包括往屆比賽的一、二、三等獎獲得者)。在資格審核環(huán)節(jié)之后,正式比賽共三輪:初賽,半決賽和決賽。比賽及曲目詳情請見網(wǎng)站。中國參賽者可于2020年4月6日到奧地利駐中國大使館(北京市建國門外秀水南街5號)進行資格審核,報名截止時間為2020年3月30日。聯(lián)系地址:International Hans Gabor Belvedere Singing Competition, Seidengasse 32/3/52,A-1070 Vienna,Austria。電話:+43-681-110400572。郵箱:office@belvedere-competition.com。網(wǎng)址:www.belvedere-competition.com。
“第54屆荷蘭斯海爾托亨博思國際聲樂比賽”將于2020年11月27日至12月6日在荷蘭舉行。比賽面向各國接受過音樂學院培訓或達到同等程度的歌唱家。比賽內(nèi)容為歌劇和清唱劇。比賽分預賽(世界各地預賽時間不盡相同;北京,中央音樂學院,4月23日至27日)、初賽(11月28日)、半決賽(12月2日)和決賽(12月6日)。比賽曲目及詳情請見網(wǎng)站。聯(lián)系地址:International Vocal Competition,P.O.Box1225,5200 BG’s-Hertogenbosch,The Netherlands;電話:+31 736 900 999;郵箱:info@ivc.nu;網(wǎng)址:https://www.ivc.nu/en/competition/participate/deadlinesand-competition-schedule。
“第二屆意大利圣戛納國際聲樂比賽”于2019年5月9日至12日在意大利梅塞羅舉行。比賽結果如下。一等獎,勞倫·米歇爾·克雷德爾(Lauren Michelle Criddle,女高音,美國);二等獎,凌琪(Qi Ling,女高音,中國);三等獎,帕里梅利托·埃德拉·穆西亞諾(Parimerito Edera Murciano,女高音,意大利)和樸賢瑞(男高音,韓國);宗教類獎項:勞倫·米歇爾·克雷德爾。
“2019年美國保護音樂組織國際聲樂比賽”于2019年12月21日在美國紐約落幕。獲大獎的選手是:溫尼爾·譚(Wenelle Tham,新加坡)、露西亞·帕皮基安(Lucia Papikian,美國)和楊可蕊(Yang Kerui,中國)。
一等獎獲得者如下。
幼年組(5—10歲):歌劇詠嘆調(diào),亞歷山大·馬托斯(Alexander Matos,美國)和格蕾絲·蔡(Grace Choi,美國);古典曲目,王凱茜(Caresse Wang,美國)和溫尼爾·譚;百老匯、音樂劇及爵士音樂,項農(nóng)·特奧(Shannon Teo,新加坡)、維多利亞·朱(Victoria Chew,新加坡)、溫尼爾·譚、安吉麗娜·?。ˋngelina Tong,美國)、菲比·羅斯·克萊斯(Phoebe Rose Claeys,美國)、卡利·坎托(Carly Cantor,美國)、朱麗安娜·普里迪(Juliana Priddy,美國)、諾亞·昌(Noah Cheong,美國)、艾米莉·庫里(Emilie Khury,加拿大)和莎拉·齊什蒂娜·林(Sarah Qistina Lim,馬來西亞);民間與傳統(tǒng)音樂,雷恩·洪(Reanne Hong,新加坡)和溫尼爾·譚。
少年組(11—14歲):歌劇詠嘆調(diào),蒂芙尼·許(Tiffany Hsu,美國)、周瑞安(Ryan Zhou,美國)、吉爾斯滕·蒂爾尼(Kirsten Tierney,美國)、羅茲林·佩爾(Rozlin Pell,美國)和露西亞·帕皮基安;古典曲目,阿德琳娜·穆哈梅特扎諾娃(Adelina Mukhametzhanova,哈薩克斯坦)、阿爾比娜·尼斯弗羅(Albina Niceforo,澳大利亞)、亞歷山大·卡里舍夫斯基(Alexander Kalischewski,德國)、艾莉西亞·朱(Alicia Chu,美國)和索菲亞·李(Sofia Lee,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及爵士音樂,納帕斯彭·勒查倫拉塔納(Napasspun Lertcharunratana,泰國)和納塔蒙·錢達維莫爾(Nuttamon Chandavimol,泰國)、勞倫·約賓·帕克(Lauren Yeobin Park,美國)、卡利娜·科帕茨(Karina Kopacz,美國)、杰西卡·魯索(Jessica Russo,美國)、艾瑪·維尼西亞(Emma Venezia,美國)、貝基·迪格比(Becki Digby,美國)、費利佩·馬-平托(Felipe Ma-Pinto,美國)、格雷西·鄧迪(Gracie Dundee,美國)、羅茲林·佩爾和蒂芙尼·許;民間與傳統(tǒng)音樂,奧斯汀·拉塞爾(Austin Russel,美國)、阿什利·鐘(Ashley Chung,美國)和蒂芙尼·許。
青年組(15—17歲):歌劇詠嘆調(diào),薩沙·湯(Sasha Tang,美國)、阿利安娜·吳(Ariana Wu,美國)、羅茲林·佩爾和楊可蕊;古典曲目,伊利斯·瑪拉(Elise Marra,美國)、尹佩琪(Peggy Yin,美國)、索菲·賽德爾(Sophie Seidel,美國)和吉娜·韓(Gina Han,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及爵士音樂,蘇查亞·翰希坦農(nóng)特(Suchanya Hansittanont,泰國)、麥迪遜·金(Madison King,加拿大)、安娜·巴林(Anna Balin,美國)、亨特·丹頓(Hunter Denton,美國)、雷納·羅夫尼亞克(Renae Rovnyak,美國)和伊利斯·瑪拉;民間與傳統(tǒng)音樂,雅莉亞·巴利安(Arya Balian,美國)和莫妮克·特雷斯·程(Monique Therese Cheng,新加坡)。大學及專業(yè)選手:歌劇詠嘆調(diào),瑪麗埃塔·德羅諾(Marietta Derono,意大利)、艾莉森·卡特(Allison Carter,美國)和張繼發(fā)(Stepahie Chang,美國);古典曲目,安娜·鮑瑟(Anna Bowser,加拿大)、克里斯蒂娜·阿克賽諾娃(Kristina Aksenova,俄羅斯)和艾米莉·蔡(Emily Cai,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及爵士音樂,克萊爾·利森(Claire Lisson,澳大利亞)、瓦萊利·帕克(Valerie Park,韓國)、丹尼爾·唐(Daniel Tang,美國)、約瑟夫·泰勒(Joseph Tello,美國)和蒂凡尼·特(Tiffany Tze,美國)。業(yè)余組:歌劇詠嘆調(diào),楊?。↗une Yang,美國)和Xiaofang Yuan(美國);百老匯、音樂劇及爵士音樂,貝弗利·喬伊·高(Beverly Joy Goh,新加坡)、艾米莉·謝克特(Emily Shecter,美國)、珍妮弗·魯索(Jennifer Russo,美國)和塞琳娜·春(Selena Chun,美國);民間與傳統(tǒng)音樂,達斯汀·達特(Dustin Dart,美國)和瑪麗亞·坎普羅索(Maria Camproso,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