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文 (山東科技大學)
本首車爾尼練習曲可簡單的分為6種音型,每位彈奏者可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運用適合于自己的不同方式去加以練習,從而也得到更好的手指技巧掌控。更完美的去演繹此練習曲。
首先,這首車爾尼練習曲740第11條最重要的部分是1指在其他手指下方彈奏琴鍵的練習(經(jīng)常我們把這種技巧叫做“穿指”),由于1指獨立性相對于較差,有時需要借助手腕的力量把音扎實地演奏出來。但是,在隨著手指彈奏速度的逐漸提高,借助手腕得力量越大反而演奏出來的音樂越笨重,而借助手腕力量越小且手腕放松平穩(wěn),所演奏出來的音樂越輕巧、靈活。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像我們跑步時兩個腳落到地面的力量應該是均勻的,這樣我們才能跑的更快、更遠。如果兩個腳一個重一個輕,那我們跑起來就會不穩(wěn),這樣的跑步方式速度也快不起來,更容易摔倒。此首練習曲速度相對較快我們所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最后達到準確表現(xiàn)此首練習曲所要求的音量、音色。在這種速度很快的前提下,就要求手指不僅要有很高的靈敏度的同時,手指的獨立性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技巧練習中,音階、半音階這些基礎練習都是很好的鍛煉1指的轉換練習。音階的練習,是對于演奏者基本彈奏技巧中非常重要和根本的練習,是各種演奏技術的基礎,對于手指訓練更是必不可少的。在音階的基本功練習當中,彈奏著更要養(yǎng)成合理運用節(jié)拍器的習慣。每一次的練習都要做到由慢到快、穩(wěn)中求快,每一個音符的時值都要平均,這樣的音階練習才是有效率的。在鋼琴音樂作品中,也經(jīng)常會遇到各種音階式的片段和需要1指轉換的基本技巧。如果我們能熟練的掌握彈奏音階的這種練習,那么在演奏音樂作品時,就會更加得心應手。還是以我們最常見的運動跑步為例,跑步在我們平時的各種運動當中是最常見的,如籃球、足球、排球等等各種運動中都有跑步的身影。在鋼琴世界里,音階同跑步在我們?nèi)祟愂澜缋锏牡匚皇且粯拥?,各種時期、各個類型的樂曲當中都隨處可見音階的身影。
音階分為兩種因素組成,一種是運用3個手指、4個手指或5個手指連續(xù)彈奏級進的音。另一種則是需要1指從一個位置由其他手指下方(一般從2指、3指、4指較為常見)轉換到另一個位置。這種1指的轉換不僅僅是手指的轉換,手腕和手臂也需要配合手指橫向運動的方向。這些都是彈好音階、彈好有1指轉換樂曲的“關鍵鑰匙”。在這里我還是要以我們常見的一些運動舉例子,比如籃球、足球、網(wǎng)球等等這運動中,人們不僅僅需要前后方向的直線跑動,也需要左右方向的橫向移動,這種跑動方式就要求我們雙腿、雙腳以相互交叉的方式去運動。這種方式和我們在上面所說的彈奏鋼琴時的1指轉換也就是“穿指”是很相像的。當我們運用雙腿、雙腳交叉跑動的時候,我們的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為了保持身體平衡而做一些相應的動作,我們的手臂會不由自主的打開,我們的腰部也會隨著雙腳的交叉移動而扭動等等。體育運動中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身體協(xié)調(diào)性”,而在鋼琴演奏中我們把它叫做“手指協(xié)調(diào)性”。手指協(xié)調(diào)性和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也都密切相關,比如我們彈琴時身體要微微前傾,肩膀要自然放松,手臂要自然打開,手腕也要自然放平等等。這里用的最多的詞匯就是“自然”,因為每位彈奏身高、手臂、手指的先天條件都有各異,所以每位彈奏者在彈琴時都要提前找到適合自己的坐姿和手型,每一次的彈奏都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彈奏鋼琴不僅僅是手指的運動,手臂、手腕等等每一個部位的松懈都會影響彈奏者的“手指協(xié)調(diào)性”。
本首車爾尼練習曲740第十一條里大部分彈奏技巧同音階一樣,1指的移動至關重要,1指的訓練是彈好這首練習曲的關鍵所在。首先,彈奏時1指需要注意手型,1指微微向內(nèi)彎曲,不要“躺”在琴鍵上,1指要靈活獨立的運動,不要總是依靠手臂或手腕的力量向下去“按”琴鍵,也不要僵硬的去敲擊琴鍵,手臂要向鋼琴兩側自然打開,手腕也要自然放松。當彈奏到1穿指時,1指要提前做好準備放到手掌下面,再將1指彈下去,要求和其他手指發(fā)出的音量、音色保持統(tǒng)一、均勻。除了正常大小調(diào)音階之外,瑪格麗特·朗編著過另一種音階練習,即在各個調(diào)上彈奏音階的練習,都保留C大調(diào)音階的指法。這種練習,可以使手指適應各種不同的轉換位置。對于演奏需要穿指的樂曲,這種練習是很有好處的。
對于半音階的練習,也是可以輔助我們練習1指的獨立活動。半音階各音之間的距離小,學習半音階會使得我們手指去接觸更多的1指穿指彈奏練習,更符合我們來鍛煉1指平穩(wěn)彈奏的練習目的。
本曲的第二種音型則是需要1指打開,向下伸張八度移動,然后快速收攏手指彈一組下回音的裝飾音類型。而第三種音型則是前一種的反過來形式,3-2-1指彈后5指伸張向上做8度得移動。做這類手指跨度比較大的動作,更加需要彈奏者注意自己在彈奏時指尖力量的轉移,力量的不連貫也會導致音色的不統(tǒng)一,在練習時彈奏者要多聽自己彈奏的音樂,讓自己彈奏的音樂盡量符合作品的要求,這也是我們練琴要達到最主要的目的。在這里我們說到的伸張和收攏都是與手位的概念息息相關的。
手要根據(jù)手位所包括的音符進行變化,根據(jù)樂譜音符的要求手指彈奏的范圍既可變寬,也可變窄,可增大,可縮小。有時可能會超出我們手所能觸及到的范圍。相應的,手掌就可以保持打開和收攏的狀態(tài),仿佛音就抓在我們手掌中,可以掌握一切。在這首樂曲中,為了把聲音彈的更加明亮,顆粒清晰,我們需要用掌關節(jié)支撐手指直立,同時手腕可以微微抬高,1指在與5指彈奏完八度向下移動時,手腕應快速靠近1指所準備彈奏琴鍵的位置,手指得收攏和伸張的動作要干凈利索,1指始終要在手掌的下面站穩(wěn)、立住。同樣在彈第三種音型時,除了注意手臂打開,手腕微微抬高,還要使3-4-5指獨立站穩(wěn),獨立抬指彈奏琴鍵。在3-4-5指快速彈奏時,手腕是否放松的程度決定著你所彈奏出來的音色。此處,3-4-5指所彈奏的音色應是輕巧、靈活、清楚的。對于3-4-5指彈奏尤其是4指和5指比較弱的學習者,可以從《哈農(nóng)》手指練習教材中找?guī)讞l有關3-4-5指的練習,例如第7條和第11條等等,都是很好訓練手指3-4-5指的練習。
第四種音型,隨著旋律的不斷變化,我們除了靈活的彈奏好1指,仍需注意其他位置的變化。如24-30小節(jié),有一個下二度音,我們需要手腕靈活的做左右橫向運動,由于后半部指法和距離的變化,我們要跟著節(jié)拍器多去慢練,熟悉手指變化的位置,做到收縮有度。此處的二度音彈奏也需要手指轉換的動作,和此首練習曲開頭很相似,但不同的是開頭我們需要1指主動的去移動進行穿指彈奏,而此處的二度音彈奏是2指主動從1指上方進行穿指的手指轉換彈奏。這就要求演奏者在彈奏此處時注重音色均衡,手指的獨立以及指尖的站住和穩(wěn)定。
第五種音型加入了雙音之后的旋律也可以作為練習中的突出部分,雙音是彈好和弦的基礎,彈奏雙音時需兩個手指同時觸鍵,必須使它們整齊的彈奏,對手指指尖的要求和手腕的要求很高。本曲中,在原有音型的基礎上加入了雙音部分,我們除了需要做好最基礎的掌關節(jié)支撐,還需要把5指的高音部分突出,加強旋律的線條。這時要求演奏者在練習此處時要多去聽自己所彈奏的雙音,有的演奏者為了突出此處雙音,讓手腕更多的參與彈奏,反而導致聲音僵硬、節(jié)奏不均衡、音符的聲音沒有顆粒性。手指應該更主動的去彈奏琴鍵,手腕跟隨手指的運動盡量放松且平穩(wěn)。還是之前開頭所說,越是彈奏速度比較快的樂曲,越應該是手指去主動彈奏。
第六種音型也是整首樂曲中難度較高的一個部分,除了1-5指的伸張活動之外,多數(shù)都是4-5指的活動,4-5指也是我們在平時練習中較弱的一個部分,往往在彈奏4-5指時節(jié)奏會變得不穩(wěn)定,聲音也會忽強忽弱。在彈第六部分之前,我們需單獨的對4-5指進行重復的練習,保持手指直立的手型,獨立的擊鍵以及稍高的手腕是彈清楚的關鍵。同樣也可以在《哈農(nóng)》技巧練習教材中選擇一些注重4、5指的練習,例如:第1條和第11條等,練習中應注意掌關節(jié)是否撐起,指尖是否立住,彈奏時手指是否獨立彈指,手腕和手臂是否放松等這些基本要求,每一次的練習都要認真嚴格要求自己。說回到樂曲當中,加入1指的部分,1指除了手指挺拔立住,還要靠手腕的力量幫助1指將力量送下去,這時手腕的感覺就像在鋼琴鍵盤前做一個畫圈的動作,使整段完美的連接起來。讀到這時有人會不理解,之前不是說手腕要平穩(wěn)嗎?怎么現(xiàn)在又要動用手腕的力量了呢?這不是自我矛盾、自我否定嗎?其實他們并不矛盾,這里我所說的手腕力量和之前的手腕跟隨著手指運動差不多,但不一樣的是之前的手腕跟隨更多的是手腕橫向運動,而這里的手腕是跟隨手指畫圈運動。例如我攀巖,不論你是從下向上攀登還是由上向下攀登,攀登者身上綁的都是繩索,正常情況下同樣長度和粗度的鐵棍應該比同樣長度和粗度的繩子更結實吧,但在攀巖中繩索的靈活性是鐵棍無法比擬的。彈琴時也是一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此處的主要是1-4-5指彈奏,又因為1-4-5指的先天條件,光用手指高抬去彈奏很容易手腕很容易僵硬,聲音也不均勻,適當運用手腕靈活的畫圈去跟隨手指彈奏,彈出來的音色反而可以達到此處對于音色的輕巧、靈活的要求。
這首練習曲整篇突出了右手的技術部分,但是也少不了左手的伴奏部分,它烘托著右手的旋律,起著補充和渲染的作用。左手兩拍一組的音型很多,前段左手級進下行,落鍵直接、肯定,聲音集中富有彈性。逐漸會出現(xiàn)長時值的保留使音樂逐步變得舒緩起來。如7-8小節(jié)的休止,使樂曲變得更加自信與前段的時值保留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左右手的部分都對這首曲子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練習時更要加強逐句、逐段的分手練習。
這首樂曲具有舞蹈性,層次清晰明朗,旋律線條連貫,我們在樂曲練習中不光可以體會到樂曲的歡快,還能在愉快的曲調(diào)中增強我們手指的彈奏能力。對我們手指的技能和耐力都有著更好的提升,也是為之后再學習肖邦、李斯特等練習曲的一個準備練習。
手指的靈活性在我們演奏中至關重要,本文以740第11首為例簡單的講解了一下手指專項練習在樂曲中的重要性,在練習中找到自己不足的部分加強練習,有針對性的練習,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手指的靈活性、獨立性,長時間的不斷練習就會使演奏者在技術上更加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