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乾隆時期的西藏行紀
——以第二次廓爾喀之役為背景

2020-12-02 05:11阿音娜
西藏研究 2020年2期
關鍵詞:西藏

阿音娜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一、引言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以西藏地方未履行1788年“藏廓合約”為由,再次入侵后藏,席卷扎什倫布寺,將寺中財物及佛塔上鑲嵌的綠松石、珊瑚、乾隆帝所頒六世班禪喇嘛金冊等物,掠去運往廓爾喀。七世班禪丹貝尼瑪退居拉薩。面對廓爾喀來勢洶洶的侵略,清朝政府立即從各地調(diào)遣兵力、軍餉,派大將軍??蛋猜受娺M藏,另派成都將軍成德、四川總督鄂輝及參贊大臣海蘭察率兵分批入藏輔助。由于進藏路途艱難,各路軍馬在路上耗時2—3月之久,到藏集結后,清軍主力從日喀則經(jīng)宗嘎、連克擦木、瑪噶爾轄爾甲、濟嚨、熱索橋、協(xié)布嚕、東覺、帕朗古等地,七戰(zhàn)七捷[1],收復被廓爾喀人占領的失地,將廓爾喀士兵驅逐出境,取得戰(zhàn)爭勝利。廓爾喀一役,堪稱西藏地方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也是乾隆自詡的“十全武功”之一,為清鼎盛時期的成功戰(zhàn)役?!肚鍖嶄洝贰稓J定廓爾喀紀略》等官書都詳細記載了本次戰(zhàn)事,資料詳備、記述精確,足資參考。國內(nèi)外學界研究成果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鄧銳齡先生據(jù)《廓爾喀紀略》等原始史料所作《乾隆朝第二次廓爾喀之役(1791—1792)》一文,精密考證了戰(zhàn)爭全過程及戰(zhàn)爭中各方關系,文章還制作了清軍經(jīng)行廓爾喀境示意圖[2]。日本學者鈴木中正所著《圍繞西藏的中印關系》認為這次戰(zhàn)爭使清朝對藏強化統(tǒng)治達到頂峰[3]。佐藤長所著《第二次廓爾喀戰(zhàn)爭》[4]亦據(jù)藏漢文史料對這次戰(zhàn)役的過程進行了詳細研究。

除了官方史料的記載,戰(zhàn)事期間,一些清朝的文臣武將肩負重大使命被派遣入藏,如大將軍福康安、參贊海蘭察、工部尚書和琳、四川總督惠齡、孫士毅,四川按察使林儁①儁,有文獻亦寫作“雋”,二字為相通字。、孫士毅隨從幕僚周靄聯(lián)、徐玉崖,隨軍文人楊揆,以及戰(zhàn)爭結束不久赴任的駐藏幫辦大臣和瑛、駐藏大臣松筠,等等,這些臨危受命的文官和將領,均屬能員,其中??蛋病⒑Lm察、孫士毅、和琳、成德等15人被乾隆皇帝譽為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①參見《欽定廓爾喀紀略》卷首4,“平定廓爾喀十五功臣圖贊”。。這些戰(zhàn)事參與者,經(jīng)過艱苦的跋涉來到西藏后,有些人在“軍書旁午之際,不遺吟詠”,于“疊巒重障、冰雪艱苦途程中”,以詩以文紀事,留下珍貴的西藏紀行。這些親歷者的所見所聞,能印證官書所載和彌補其缺漏,尤其是官書中所不載的當時西藏地方的山川地理、風物勝景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行紀中倚賴旅行者細膩的觀察和記錄得以傳世,是官書的有益補充。

本文探討的西藏行紀有林儁的《西藏歸程記》、楊揆的《桐華吟館衛(wèi)藏詩稿》、周靄聯(lián)的《西藏紀游》、孫士毅的《百一山房赴藏詩集》、徐長發(fā)的《糌粑行》、和瑛的(寧)《西藏賦》《易簡齋詩鈔》(卷一、卷二,西藏紀行部分)、和琳的《蕓香堂詩集》(西藏紀行部分)、松筠的《西藏巡邊記》《西招紀行詩》《丁巳秋閱吟》等,這些行紀內(nèi)容豐富、形式各異,有詩有文,間有自注,但均為親歷藏地之作。這些旅行者除了和瑛、松筠外,大都是本次廓藏戰(zhàn)役的直接參與者和見證者,所見所聞除了調(diào)兵遣將、督運糧草、艱苦行軍等戰(zhàn)事情形外,對西藏地區(qū)的風物勝景、自然地理、寺廟僧侶、宗教派別、貿(mào)易市場、飲食服飾、對外交往等均有涉及,對了解乾隆年間西藏地方政治、經(jīng)濟、宗教及社會生活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松筠、和瑛入藏任駐藏大臣和幫辦大臣時,正當用兵廓爾喀之后不久,戰(zhàn)痕猶在,瘡痍遍地,二人從駐藏大臣的視角記載了戰(zhàn)后善后及治藏的情況,和瑛紀游詩《晤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額爾德尼共飯》《班禪額爾德尼燕畢款留精舍茶話》《留別班禪額爾德尼》等展現(xiàn)了駐藏大臣與西藏地方上層宗教人士的融洽關系。松筠詩中巡邊后藏地區(qū),將戰(zhàn)后邊地之景詳細記之,并提出戍邊之策,皆可視為廓藏戰(zhàn)后的補遺之作。

二、旅行者及其行紀

(一)林儁《西藏歸程記》

林儁,字西崖,江蘇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舉人,由內(nèi)江知縣調(diào)成都,從征金川,歷升永寧道,調(diào)鹽道,官至四川按察使。第二次廓藏戰(zhàn)爭期間,福康安派林儁馳赴后藏督運糧餉。

藏地用兵,糧餉最要,林儁于廓爾喀之役,運糧殊建功勛?!端拇ㄍㄖ尽份d,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部侵擾后藏,班禪額爾德尼告急,清廷命??蛋病⒑Lm察率師征討,飭后藏管事人仲巴呼圖克圖促運軍糧以待。翌年六月,官兵先后抵藏,糧秣未至,士氣沮喪,福康安命林儁馳赴后藏,召仲巴縛而數(shù)之曰:“汝以宗喀屯糧為足用,今師至而乏食。汝罪當死?!绷畈孔淠サ兑再梗斐鲷佤稳癁轲A,復募騾馬環(huán)運以濟,軍聲始振[5]108。松筠在《丁巳秋閱吟》注中云:“林觀察督運糧糈至轄布大河,水發(fā)難渡,觀察捐銀建橋,因題曰林公通惠橋?!睏钷裨谛屑o中也提到戰(zhàn)事最艱苦之時,林儁曾運花豬赴前線。戰(zhàn)爭結束后,林儁從拉薩走川藏驛站至打箭爐,沿途見聞成《西藏歸程記》,原載《小方壺齋輿地叢鈔》。

(二)楊揆《桐華吟館衛(wèi)藏詩稿》

楊揆,字荔棠,江蘇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南巡召試舉人,五十六年(1791年)隨??蛋踩氩兀詮恼鞴獌?nèi)閣侍讀。嘉慶五年(1800年)調(diào)四川布政使,旋代總督事,九年(1804年)卒于官。著有《桐華吟館詩詞》十六卷、文一卷,《衛(wèi)藏紀聞》二卷。吳豐培先生將其抄本詩稿取有關藏地之吟詠成《桐華吟館衛(wèi)藏詩稿》?!肚迨犯濉酚衅鋫鳎?](按:傳中言其著有《藤花館稿》)。

楊揆藏地詩稿,以詩紀事,將進藏所見所聞一一記錄。稿中既有進藏路途中“瘴煙蒙蒙黮而惡,辟瘴無方乞靈藥,十步五步爭呻吟”的艱難,也有“皇威真布護,萬里掃氛埃”的豪情,亦將藏地之風物如鄂博、黑帳房、綠松石、唐柳、皮船、索橋等一一記錄,更有親身所經(jīng)歷之廓爾喀納降場面。

(三)孫士毅《百一山房赴藏詩集》

孫士毅,字智冶,一字補山,浙江仁和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進士,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廓爾喀之役,以福康安為大將軍,命孫士毅攝四川總督,督運糧餉,自打箭爐出駐察木多,師已入藏,復馳詣前藏,饋運無匱平定廓爾喀后,孫士毅又偕??蛋病⒑土振v前藏謀善后[7]。藏地途程,重山疊阻,挽運極艱,以二十石之糧,運至西藏,僅存一石,足見沿途消耗之多,而孫士毅以七十高齡籌劃督運,使數(shù)萬入藏之兵,糧饋無缺者,其功不可沒[5]245。

吳豐培先生在寧波書店見孫士毅著《百一山房詩集》十二卷,嘉慶刻本,輯其三卷,并加赴藏二字,即《百一山房赴藏詩集》。名為詩集,實為由川赴藏紀實之作,間有自注詳細說明藏事,不僅對沿途情形述之詳細,亦有至前藏后的所見所聞,記有大昭、小昭、哲蚌、色拉、甘丹等寺廟,藏香、藏繭、唐柳、廓羅、哈達等風物,更有藏地跳鉞斧、刈麥等活動。紀實詩稿中還附有藏胞恭格班珠爾用漢文所作詩二首,可見乾隆年間漢藏文化交流之一斑。

(四)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

周靄聯(lián),字肖濂,上海金山縣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爾喀人第二次侵藏,時任四川總督的孫士毅駐軍察木多、打箭爐督運糧餉、調(diào)派軍隊,周靄聯(lián)為孫士毅的幕僚,于乾隆五十六年隨孫士毅自京師至蜀,掌中書事[8]。其后兩年期間,他兩次出入西藏,歷經(jīng)艱難險阻,于“山川、風俗、草木蟲魚之異,耳目所及,輒筆之得百余條”,成《西藏紀游》。

《西藏紀游》一書記載了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到五十八年(1793年)周靄聯(lián)在藏期間的所見所聞,涉及山川地理、貿(mào)易經(jīng)濟、宗教寺廟、婚喪嫁娶等,內(nèi)容豐富,取材廣泛,宛如乾隆年間西藏經(jīng)濟、社會生活的一幅真實的風情畫。

(五)徐長發(fā)《糌粑行》等

徐長發(fā),號玉崖,字象乾,上海婁縣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授兵部主事,轉員外郎,歷官四川建昌道。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征廓爾喀時,隨同孫士毅、周靄聯(lián)進藏,總理郵傳饋晌[9]。途中與上述二人多有唱和。著有《折多大雪》《烏拉行》《糌粑行》《奇石》《和文靖〈察木多望雨〉》等西藏行紀詩?!缎煊裱录肥木?,嘉慶刻本,現(xiàn)存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國家圖書館古籍部藏有其詩集《經(jīng)稼堂詩》六卷①經(jīng)筆者查閱,該詩集(清刊本,一冊六卷)包括387首詩,其均未涉及藏地行。。

(六)和琳《蕓香堂詩集》

和琳,字希齋,鈕鈷祿氏,滿洲正紅旗人,和珅之弟。乾隆年間由筆帖式升任兵部侍郎、工部尚書、四川總督等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任駐藏辦事大臣。五十九年(1794年)離任回京。在藏興利除弊,頗多建樹。著有《蕓香堂詩集》(清嘉慶刻本),與其兄和珅《嘉樂堂詩集》及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延禧堂詩鈔》合為一冊一函,藏于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其中卷一、卷二為西藏紀行部分,有《藏中雜感》《扎什倫布公寓遠望》等游西藏詩作。

(七)和瑛《易簡齋詩鈔》及《西藏賦》

和瑛,原名和寧,避宣宗諱改,字太葊②和瑛在其《西藏賦》中記“嘉慶二年歲次丁巳五月衛(wèi)藏使者太菴和寧著”。,額勒德特氏,蒙古鑲黃旗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五十八年(1793年)予副都統(tǒng)銜,充西藏辦事大臣[10]11282。五 十 九 年 (1794 年)抵 藏,換 成 德 回京[11]。六十年(1795年)會同駐藏大臣松筠奏免前后藏百姓賦稅錢糧,酌定章程十條。至嘉慶六年(1801年)回京,在藏8年?!肚迨犯濉吩u和瑛“久任邊職,有惠政”“嫻習掌故,優(yōu)于文學”[10]11284。

和瑛著有《易簡齋詩抄》《西藏賦》等詩文。其中《易簡齋詩抄》四卷收詩576首,時間從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至嘉慶十五年(1810年)。除了少量的應和之作外,大部分是紀游詩。其中和瑛在藏紀行詩皆在卷一和卷二,每首紀行詩均按在藏地行進地點為序所作,因此可視為和瑛的行紀記錄,其詩題目除去路途中的應和之作外,單就其題目而言就是和瑛入藏之經(jīng)過,如卷一從打箭爐到前藏,再由前藏至后藏,《出打箭爐》《東俄洛至臥龍石》《中渡至西俄洛》《宿頭塘》《小歇松林口》《大雪封瓦合山阻察木多寺》《雪后度丹達山》《三月抵前藏渡噶爾招木倫江》《大招寺》《小招寺》《布達拉》《木鹿寺經(jīng)園》《金本巴瓶簽掣呼畢勒汗》《色拉寺題喇嘛諾們罕塔》《出巡后藏夜宿僵里》《過巴則嶺》《宜椒道上》《抵后藏宿札什倫布》。卷二則是作者在后藏的政治活動和紀游?!对儆瘟_卜嶺岡》《九月望登布達拉朝拜》《馬銜魚歌》《秋閱行》《詠喇嘛鴛鴦》《皮船渡江》《詠鐵索橋》《宿春堆寨》《札什倫布朝拜》《班禪額爾德尼共飯》《游拉爾塘寺》《曉發(fā)彭錯嶺》《甲錯嶺風雪凜冽瘴氣逼人默吟》《詠山花》《宿脅噶爾寨》《定日營書事》《宿薩迦廟》《班禪額爾德尼燕畢款留精舍茶話》《留別班禪額爾德尼》《七月二十五日奉詔熬茶使至恭紀五律》①參見(清)和瑛:《易簡齋詩鈔》卷1、卷2,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等等。和瑛身為邊疆大員,在藏8年,其詩作中記載了乾嘉時期西藏的自然地理、人文社會,尤其對后藏地區(qū)的記錄尤詳,其中《晤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額爾德尼共飯》等不經(jīng)見詩作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西藏賦》“博采地形、民俗、物產(chǎn),自為之注”[10]11282,宛如乾嘉時期西藏社會的百科全書,涉及天文地理、政治文化、動植物產(chǎn)、邊界四至、交通路線、宗教貿(mào)易,等等,無所不包,是作者在藏8年的所見所聞。

(八)松筠《西藏巡邊記》《西招紀行詩》及《丁巳秋閱吟》

松筠,字湘浦,瑪拉特氏,蒙古正藍旗人②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146頁誤為“正黃旗人”,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以翻譯生員,任理藩部筆帖式,充軍機章京,疊任蒙古、西藏、新疆等地辦事大臣或將軍,多有建樹。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十二月松筠到藏,接和琳任駐藏大臣。松筠“以治邊功最多”[12],其駐藏之時,正值清軍驅逐廓爾喀之后,廓藏戰(zhàn)爭痕跡猶在,后藏加強了邊地的駐防和巡視,對鞏固邊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松筠在藏5年,嘉慶四年(1799年)始召還京。

《西藏巡邊記》作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是年松筠經(jīng)曲水過巴則、江孜而抵后藏,遠至聶拉木,西南轉至濟壟,東北至薩迦溝廟,復還扎什倫布。述所經(jīng)之邊防險要,總結廓爾喀戰(zhàn)爭中之得失,析守邊之良策。此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精練,但就藏中險要形勢娓娓道來,是廓爾喀之役后清朝大員來后藏巡閱所留下的珍貴記錄,也是廓爾喀之役西藏西南邊防情況的見證人。

《西招紀行詩》與上述《西藏巡邊記》程途、時間一致,皆為乾隆六十年(1795年)巡邊之作,《西藏巡邊記》重總述,而《西招紀行詩》重具體,對每一處所經(jīng)情形以詩加自注的形式記錄更加詳細,唯不記所經(jīng)里數(shù),只有經(jīng)過時間,可與其《丁巳秋閱吟》中所載道程詳細里數(shù)相補充。

以上游記中,述及清軍行軍千里入藏,耗時3月之久,艱苦行軍、糧草督運、戰(zhàn)事情形學界已有專文專書討論過,在此不再贅述。本章僅就其他官私史料所不載或載之不詳?shù)奶厣珒?nèi)容如貢象制度、藏地驛站系統(tǒng)、旅人眼中的藏傳佛教及社會生活等進行分析。

三、對行紀特色內(nèi)容的探討

(一)和瑛《渡象行》中的貢象圖

“馴象來從廓爾喀,困頓深山跡茸闒,蠻酋百計出蜿巖,道兌欵誠喇特納(廓爾喀王名),憶其初出陽布(按:今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舊名)城,臥雪啖水倦騰蹋,蹣跚努力達兩招,扎什倫布布達拉,樫夷安得佳飼秣,忍饑且狎黃毳衲,礧礈日行三十里,笮馬屈足空馺馺,金江黑水勢洶涌,索橋皮船濟紛還,水草惡劣走踉蹌,時炒未必飽升合,木魯烏蘇濟無患,青海已過歡颯颯,噫嘻黃河之水天上來……”③參見(清)和瑛:《易簡齋詩鈔》卷1、卷2,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8月,在入藏清軍節(jié)節(jié)勝利的情況下,廓爾喀遣使來降,“天弧星傍帥旗明,萬里奇功七戰(zhàn)成,昨夜將軍新奉詔,臨邊許筑受降城”[13]169?!胺轿矧捱M上臺,喜看通貢到重垓。不因地瘠求鹽谷,香象渡河天馬徠?!保?3]169清納降廓爾喀,允其5年一貢。廓爾喀此次納貢方物之外,另備馴象5只,考慮到“京城象只已多,盡足陳列儀仗之用。西藏內(nèi)向無象只”,乾隆帝將其中兩頭大象送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各一,其余3只,緩程進京④參見《西藏研究》編輯部編:《西藏志 衛(wèi)藏通志》卷13下“紀略下”,“詔賜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馴象”,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4頁。。上述和瑛紀游詩《渡象行》,正是描述廓爾喀所貢大象從廓爾喀加德滿都至拉薩,然后出青海進京一路顛簸的情景。詩中出現(xiàn)的喇特納為當時廓爾喀王名,5只貢象從廓爾喀首都陽布出發(fā),先到拉薩,其中兩只分于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安置在布達拉宮后園專門的象房。余下送去北京的3只大象,周身裝飾錦鞍玉轡,“背上寶瓶高似塔”①參見(清)和瑛:《易簡齋詩鈔》卷1、卷2,道光三年(1823)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由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下達關于沿途護送這3只大象由藏至西寧進京的一切事宜的文書,沿途各地管界準備象只、馬匹、護送人員等所需酥油、糌粑、米、紅糖、飼草、青稞酒、辣椒等物②參見倉木拉譯:《水牛年(乾隆五十八年)西藏噶廈商上所收公文譯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年版。。《渡象行》描述了貢象護送隊伍日行30里,經(jīng)金沙江、黑水、木魯烏蘇等,走索橋,乘皮船,跋山涉水,出青海到黃河,一直運送到北京的艱苦景象。對于進入北京地界的貢象,清廷設置馴象所進行管理,同時在馴象所也設置專門的住所—象房:“緬甸、南掌、廓爾喀貢象至,則畀于所而畜焉”。象房在宣武門內(nèi),設有象房42間[14]。

貢象作為一種特殊的南亞貢品,一直作為清朝朝貢制度的一個表象而存在。位于喜馬拉雅中段的廓爾喀(清初稱巴勒布,后由廓爾喀族建立廓爾喀政權,遂稱廓爾喀)作為清朝朝貢體系中的外藩屬國,從18世紀末開始對清政府進表納貢,大象這一獨具特色的南亞方物成為主要的朝貢貢品,加之大象威嚴堂堂,在宗教中寓意太平、吉祥之意,因此朝貢來的貢象,正如《衛(wèi)藏通志》所言主要用于各種活動的“陳列儀仗”,乾隆詩曰“我國家萬國共球,若安南、星羅、緬甸南掌之象,充牣儀衛(wèi)”[1],在拉薩布達拉宮還專門設置了象房來進行飼養(yǎng),可見大象在西藏的獨特地位。大象朝貢活動一直延續(xù)到光緒年間。和瑛《渡象行》一方面展現(xiàn)了當時貢象由西藏地方一路進京的景象,另一方面也預示著朝貢體系中清朝與周邊朝貢國之間的隸屬關系。

(二)駐藏大臣巡邊路線

清朝自雍正年間在藏設立駐藏大臣加強對西藏地方的管理,并設駐藏大臣和幫辦大臣2人共掌藏事。除去對日常政務的管理,清廷還規(guī)定,每年春秋兩季,兩位駐藏大臣要輪流去前后藏邊地進行出巡和檢閱軍隊。巡邊路線在駐藏大臣的行紀中記錄的非常詳細,邊地駐防、輿地形勢也一覽無余,是其他史料所不載的。

1.春巡之旅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乙卯夏四月,松筠自前藏起程,開始第一次春季巡邊之旅,其《西藏巡邊記》《西招紀行詩》記錄了此次行經(jīng)路線和日期:

(1)前藏至后藏:經(jīng)前藏西南行—業(yè)黨—曲水—巴則—白地—朗噶孜—春堆—江孜(西行)—后藏扎什倫布,此段共走了10天。江孜南行則至帕里,帕里界臨布魯克巴、哲孟雄部落,為西藏南大門。

(2)后藏至聶拉木:由扎什倫布走至剛堅喇嘛寺—彭錯嶺—拉孜—甲錯山—羅羅塘—協(xié)噶爾—蜜瑪—定日—通拉大山—聶拉木,此段共行11天。

(3)聶拉木至濟嚨:從聶拉木旋走達爾結嶺西轉,經(jīng)過伯孜草地、鞏塘拉大山、瓊噶爾寺。南轉出宗嘎,西南行至袞達、卓黨至濟嚨。此段行6天。

(4)濟嚨至后藏扎什倫布寺:從濟嚨回至宗嘎東北行10天,還至拉孜,1天到薩迦溝廟,自廟東北行2天,還至扎什倫布寺。

(5)從扎什倫布寺過陽八景、德慶,回至前藏,結束了這次巡邊之旅。

本次春巡在后藏邊地巡視共約30天,加上來回前后藏路程,共歷約50余天③參見吳豐培輯:《川藏游蹤匯編》中松筠的《西藏巡邊記》《西招紀行詩》,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122頁。。程站距離未記。

2.秋巡之旅

嘉慶二年(1797年)丁巳,松筠開啟秋巡后藏之旅,路線與春巡基本相同?!抖∷惹镩喴鳌窞楸敬涡谐逃斡涢L詩。與春巡之記不同的是,《丁巳秋閱吟》明確記載了所經(jīng)路線之間的里程數(shù),而前述《西藏巡邊記》《西招紀程詩》則記載了巡邊的天數(shù),駐藏大臣巡邊之路線及里程、日期得以完整:

拉薩70里—業(yè)黨90里—曲水55里—巴則90里—白地90里—朗噶孜120里—春堆120里—江孜90里—后藏90里—崗堅喇嘛寺60里—花寨子110里—彭錯嶺60里—嘉湯60里—拉孜90里—甲錯山120里—羅羅塘50里—協(xié)噶爾70里—密瑪塘60里—定日110里—莽噶布篾50里—莽噶布堆100里—疊古蘆90里—拉錯海子110里—宗嘎100里—袞達110里—邦馨20里—濟嚨20里—邦馨100里—袞達110里—宗嘎90里—霍爾嶺90里—恰木果80里—列克隆60里—達克孜140里—湯谷130里—桑薩90里—札布桑堆60里—阿木嶺140里—僧格隆80里—察布湯泉90里—薩迦廟110里—察嚨150里—那爾湯50里—后藏經(jīng)7站690里—陽八景經(jīng)3站240里—達木觀兵6站495里—拉薩。

以上記錄地名45處,總里程5200里[15]。

(三)駐藏大臣與班禪額爾德尼的交往

和瑛以駐藏幫辦大臣的身份入藏,其紀游詩《晤班禪額爾德尼》《班禪額爾德尼共飯》《班禪額爾德尼燕畢款留精舍茶話》等形象地記述了清中央官員與西藏地方班禪額爾德尼融洽的關系。其中《班禪額爾德尼燕畢款留精舍茶話》的場面:

法筵肅肅開雁堂,食丁坐目食盤成行,葡萄菴羅兼糖霜,嘩鑼陳黯鯰頭僵,藤根剨剨刲乾羊,鳩盤茶杵牛酥漿,龍腦缽盛云子糧,麥炒豆醋盂釜量,金菂榻并獅子床,有如嵫景對若光,須臾樂奏鼓鐮鏜,火不思配簫管揚,侲童十人錦彩裳,手持月斧走跳踉,趻踔應節(jié)和鏘鏘,和南捧佛幣未將,哈達江噶加縹緗,花毬霞迪疊毛兜……主人顧客樂未央,顧聞四果阿羅方……①參見(清)和瑛:《易簡齋詩鈔》卷1、卷2,道光三年(1823年)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一句“主人顧客樂未央”描述了駐藏大臣和七世班禪額爾德尼會面的歡樂場面。

此外詩中所言“侲童十人錦綵裳,手持月斧走跳踉”之表演形式在孫士毅行紀中也有記載:“跳鉞斧,迓主薄,主薄來,迎贊府。牛年多童牛,羊年多童羖。明僮崽子,十十五五,赤腳花鬘催羯鼓。紫衣坐床歡喜而贊嘆,但愿年年牲脯高于布達山。跳鉞斧,胸前花氆氌,耳后玉瑸珰。忽挾飛矢上馬去,前村正打牛魔王”[16]。這種表演形式是舊西藏地方政府的宮廷舞蹈“卡爾”,由幼童舞蹈隊專門為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表演②著名藏學家陳慶英先生指出,表演的幼童叫噶爾舞童,他們的教習是布達拉宮專門的官員,這種舞蹈形式在20世紀80年代還一度恢復表演過。有關情況參見毛繼增:《末代宮廷歌舞隊——尕爾巴》,載《西藏藝術研究》1988年第2期,第25—32頁;田聯(lián)韜:《藏族宮廷樂舞噶爾考察研究》,載《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第29—43頁。。

(四)旅人眼中的藏傳佛教

1.金瓶掣簽

廓爾喀戰(zhàn)爭取得最后勝利后,清政府針對戰(zhàn)爭中暴露出的西藏地方制度廢弛、流弊泛濫等問題,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出臺頒行了《欽定藏內(nèi)善后章程二十九條》。其中第一條就是設置金瓶掣簽制度,規(guī)定大活佛轉世要采用金瓶掣簽的方式認定,以規(guī)避大活佛轉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家族因襲、弄虛作假的弊病。和瑛《金本巴瓶簽掣呼畢勒汗》印證了清中央政府在西藏實施的金瓶掣簽制度:“古殿金瓶設,祥晨選佛開,誰家聰令子,出世法門胎,未受三塗戒,先憑六度媒,善緣生已定,信我手拈來?!雹蹍⒁姡ㄇ澹┖顽骸兑缀嘄S詩鈔》卷1、卷2,道光三年(1823)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西藏賦》中也提到了金瓶掣簽制度:“至于牙簡書名,根塵寂靜,金瓶選佛,意想空無”④參見(清)和瑛:《西藏賦》嘉慶二年刻本。,對金瓶掣簽制度實施的效果進行了高度評價。

2.上下密院

上下密院的情況相較于拉薩三大寺,在入藏旅行者的行紀中一般不被重視。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在這方面可謂獨具特色,他細致地觀察了拉薩上下密宗學院的一些情況:“小召……召外即上下經(jīng)園,每園各種楊樹五百株。其下每樹坐一習經(jīng)喇嘛,風雨不移。中一臺為講經(jīng)之地。每日二次出園,至小召飲酥茶,食糌粑。入園者皆選考經(jīng)典熟習之人。戒律甚嚴,三年后考取堪布,即為正途出身。京中挑取者,以在此中考選?!雹輩⒁姡ㄇ澹┲莒\聯(lián):《西藏紀游》卷1,點校本第19頁。

周靄聯(lián)此處提到的上下經(jīng)園即指上下密宗學院,是格魯派專門修習密宗的學院。宗喀巴創(chuàng)立格魯派以后,主張顯、密并重,由顯入密,按部就班,次第修行。上、下密院就是格魯派修行密宗的最高學府,與拉薩三大寺共同構成了格魯派顯宗、密宗的權威。下密院藏語稱“居麥扎倉”(),其創(chuàng)始人杰尊·喜熱僧格是宗喀巴第七弟子,獲得宗喀巴大師授予的密法傳承后,初在后藏建立賽居()密法傳承,后在拉薩建立下密宗學院。從下密院派生出上密院,藏語稱“居堆扎倉”(),由喜熱僧格弟子居欽·貢噶頓珠在拉薩創(chuàng)建于15世紀,靠近小昭寺。至17世紀,后藏的賽居密法傳承中斷,而前藏拉薩上下密院則居于格魯派密法傳承的祖庭地位。由于兩院位置相對分別位于拉薩的上部和下部,所以稱上下密院。兩院修學次第及組織亦大致相仿。密宗學院之僧大多數(shù)是在三大寺考取格西后,方可進入。這就是上文周靄聯(lián)所言“入園者皆選考經(jīng)典熟習之人”。

已考取三大寺格西之人入院后,“戒律甚嚴”,每年9月間考試1次,取錄2人(每院)為密教格西。考取后以年限之久暫、年齡之高下及學問之優(yōu)劣依次升任密院之僧官如格貴、翁則乃至堪布之位。就是上文周靄聯(lián)所言“三年后考取堪布”之說。但其實在取得堪布之前,還要依次取得格貴或翁則之職后才能遇缺升任堪布,這時間往往要長于三年。其后,可以作為甘丹赤巴之候選人遇有甘丹寺之夏仔扎倉堪布或強仔扎倉堪布出缺時,即由密院堪布升任(下密院升強仔,上密院升夏仔)。京城要求藏地選派進京教習僧人時,也要在堪布中選送。與色拉、哲蚌等寺的阿巴扎倉(即密咒學院)略有不同的是,拉薩密院為各寺顯教學院畢業(yè)之格西升學之所,故多博學之僧。色、哲二寺之密院則為專習密乘者,與各顯宗學院分立,其中多半為自幼學密者,故了解教義者較少①參見尕藏加:《清代藏傳佛教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柳陞祺:《西藏的寺與僧》,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版;高禾夫:《上下密院歷史沿革及所傳密宗考略》,載《西藏研究》1986年第3期等成果。。

(五)乾嘉時期的西藏社會

大部分的邊臣、軍旅者,都對沿途所見西藏的社會生活有所描繪。

駐藏大臣和琳在《藏中雜感》詩曰:“蔓草荒煙萬里余,民無城郭傍山居,田疇租納僧尼寺,鷹犬腹為男女墟,縱有安奔(大人也。按:指駐藏大臣)難變俗,竟無奴谷(筆也)亦能書(蠻家以竹作字),黃金店瓦煥朝陽(大小招廟,極壯麗。瓦皆鍍金者,昔為唐公主建造)。門向東西意可傷(大招西向、小招東向),獨上碉樓望眼寬,四山積皚雪漫漫,一聲岡洞(人腿骨,吹之其聲似喇叭)僧茶罷(番人日熬數(shù)次),半萬更登(僧也)鳥殘食……”②參見(清)和琳:《蕓香堂詩集》卷上“藏中雜感”,清嘉慶刻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藏。

概括了和琳入藏后對西藏的基本感觀,既有對西藏傳統(tǒng)的天葬習俗的不解,亦有對與內(nèi)地完全不同的碉樓、岡洞、寺廟、僧尼的記載?!耙宦晫瓷枇T”寫盡寺廟僧人的日常生活。其中自注的解釋性文字(按:括號內(nèi)字)也說明駐藏大臣對藏地的知識逐漸加深。

1.衣食住

“番民服御惟氆氌一種最廣”,氆氌為西藏特產(chǎn),一般用羊毛織成,是藏族人民穿衣和做被褥的必需品。周靄聯(lián)當時見到氆氌有五色,當時氆氌以山南所織最細,云南商人用銀、茶至山南購買和交換,由云南再運往江南、北京。當時的藏綢有兩種:一種出自不丹,綢細而輕;一種出自拉達克,綢極粗厚。皆寬四尺多,價廉而易得。又有一種稱藏片的,即英國粗呢③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8頁。??梢姰敃r西藏與周邊地區(qū)的貿(mào)易交往非常繁盛。

番民以茶為生,卻之必病,如西域各部落之需大黃。蓋酥油性熱,糌粑干澀而不適口,非茶以蕩滌之,則腸胃不能通利。其由打箭爐入口買茶者,絡繹不絕于道。茶形如磚,土人呼曰“磚茶”,每四磚為一甑④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7—58頁。。

西藏的茶以川茶為主,主要是邛州和雅安的茶為最,最重邛州竹當茶,加白土少許熬出,作胭脂色,每甑五斤,價須三金。周靄聯(lián)還看到了熬茶的詳細過程:“有火候,先將茶之梗葉用竹罩[籬]時時揚之,茶之精華皆與水融合,然后入酥油或牛乳,以筩攪勻,方可飲也?!雹賲⒁姡ㄇ澹┲莒\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8頁。

除了茶之外,旅行者描述最多的就是糌粑。糌粑是藏地主要的食物,用青稞做成。青稞是青藏高原的農(nóng)業(yè)地帶所產(chǎn)的農(nóng)作物,因其熟半帶青色,故名。戰(zhàn)爭結束后,督運糧草的林儁從拉薩凱旋回軍,沿途見占達一帶“青稞綠麥,一望無涯,沿途村婦番民,共相力作。”[17]“炒青稞作花,然后磨成面,即可調(diào)酥油為團以代飯,亦香美。彼中有水磨、旱磨之分,然大喇嘛所尚則喜粗如米粞成片者,取其易消[化]也”②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7頁。。

周靄聯(lián)描繪了藏族人民圍坐一起食糌粑,飲酥油茶的有趣場面:

“掘地為爐,庋銚熬茶,群眾圍坐,視其火候攪以酥油。懷中探取木碗,酌而飲之?;蚣R糌粑與盌,澆以酥茶,入以鹽,手搓成團而啖之。亦有不及熬茶,用雪水搓糌粑以充饑者。大抵番人日食四五頓,略一憩息即熬茶為食,食少而頻,亦養(yǎng)身之一法?!雹蹍⒁姡ㄇ澹┲莒\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6頁。糌粑除了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物外,也成為入藏清軍的軍糧,在徐長發(fā)《糌粑行》中糌粑成為大軍凱旋必不可少的食物:

蒸團略似五侯鯖,三月裹來不言宿。

霜碉雪幕夜半饑,賴此干糇性命足。

用慰封侯萬里材,唱凱歸來好爨玉[18]。

住房以碉樓和黑帳房是清代西藏地區(qū)住房的主要形制。周靄聯(lián)看到:

“碉樓,壘石為之,下豐上銳,聳立竛竮,形如卓筆。有高至數(shù)十丈者??谕怙L高,卻無欹側倒塌之慮。旁設小孔,如窗欞然,番人簦之瞭望?!雹軈⒁姡ㄇ澹┲莒\聯(lián):《西藏紀游》卷1,點校本第62頁。

“番人皆樓居,有三層至五七層者。最下一層以處牲畜,穢濕不堪措足。再上以處卑幼,最上以處尊長。墻厚爾堅,旁不施柱,樓上用三和土⑤用石灰、糯米、竹瀝練成,謂之三和土。為地。不施木板,亦無窗欞,鑿一壞以漏穴光。屋頂亦用三和土,平坦如砥,可通行人,如街衢庭院焉。梯錮以鐵,亦有倚以圓木,略似梯形……”⑥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1,點校本第30頁。

除了碉樓,藏族游牧者還住在一種叫做黑帳房的類似蒙古包的氈帳中。孫士毅記下藏語音譯“呀那”,用牛毛織成,即黑帳,制五方圓,隨地支搭[19]。周靄聯(lián)也記載到:“凡黑帳房,織牛羊毛為之”,這應該是周氏的誤解。一般黑帳房使用牦牛毛織成。游牧者居黑帳房,也有一些為了躲避繁重的徭役棄其原來毗鄰大路要道所居樓房、平房而避入黑帳房者,因為藏地徭役以住屋計,如三層兩層樓房者徭役最重,平房次之,黑帳房又次之⑦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1頁。。

2.物產(chǎn)、動植物

和瑛《西藏賦》:“其物產(chǎn)則天藏女池,鹽晶瀉鹵(藏西北阿里地方有鹽池,達木蒙古地方亦有鹽);仙山寶礦,金屑流華(金礦在阿里地方,色拉山亦有之,今封閉);藏香貴盛安貢?。ㄊ藏暻?,后藏所屬地名,此處所制紅黃香最沈速)木椀重札木札鴉(此木紋理堅細,能解毒,故重之)銅鐵鉛錫(有自云南來,有自甲噶爾來者)硫磺硇砂(工布產(chǎn)硫磺,巴勒布產(chǎn)硇砂,以色赤者為佳,須瓷瓶封貯,風吹即飛)松脂檀末,苦庫唵巴(苦庫,黑香也。唵巴,白香也,皆松脂作為,類蕓香)。”⑧參見(清)和瑛:《西藏賦》嘉慶二年刻本。這一段記載了藏地阿里和達木的鹽池、阿里與色拉的金礦、盛安貢恰的藏香、札木札雅的木碗以及工布的硫磺、產(chǎn)于巴勒布的硇砂等等,不僅羅列了藏地的有名物產(chǎn),而且標明產(chǎn)地、種類,很有價值。

草木有吉祥草、松柏、楊柳、胡桃?;▌t牡丹傲雪,桃杏鋪霞,最盛虞美人,有黃紅白紫色等,果實有長生果、百合果……動物則有曲水宿鴻,南山翔鶴,羊卓鵝鳧,濟嚨雕鶚,寺住黃鴛……山南工布一帶有鸚鵡,會學說當?shù)夭卣Z,饒有趣味⑨參見(清)和瑛:《西藏賦》嘉慶二年刻本。。

與和瑛頗有情趣的記錄相比,周靄聯(lián)文風則細致樸實。兩篇行紀中有關動植物、物產(chǎn)的描述幾乎涵蓋了藏地所有,仿佛身臨其境一樣。周靄聯(lián)說,自打箭爐至前藏,或行七八百里,不見一人,亦無蛇豸、鳥雀、虎豹之類。惟將至察木多,建有五鹿,當系訓(按:原文如此)養(yǎng)之物,故予來往數(shù)次,見其作伴居游不離故處也。鴉大倍于雞,嘴利如錐,鳴如老人欬聲,遇人偃臥于地,即啄其睛而食之。蓋鴉慣食尸,誤認其人之已死耳。

藏地野獸虎則甚少。他如金錢豹、元豹、艾葉豹、松根豹、猞猁、猻、元狼、青狼、野騾、野牛、野熊、野豬、羚羊、盤羊、黃羊、狍、麂、草狐、沙狐、人熊、馬熊,皆有之。拉里產(chǎn)鹿,大小數(shù)種。青羊有重至數(shù)百斤者,味不甚佳。香獐、野兔,則道旁最多。又有石兔,形如大鼠,居石縫中。

禽則灰鶴、天鵝、鸕鶿、野鴨、黃鴨、雪雞、松雞、石雞、沙雞、秧雞、魚鷹、信天翁等20多種。

藏中天不甚暖,蛇極少,唯有湯泉處即有之。蝎雖大,然行走極遲笨,不能蜇人,云佛曾制之。蜥蜴有大如人者,亦不傷人。小者山羊冬日喜食之,故羊腸最毒。蝦蟆小者最多,從不鳴吠,以之作餌,可釣巨魚。亦無蚊蟁,惟蟲樹下種葉內(nèi)生小青蟲,晚見燈光,最喜飛集,如撲燈蛾然①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34—35頁。。

周靄聯(lián)的這一段記載,觀察細致,將藏地豐富的大小動物躍然紙上,與和瑛有異曲同工之妙。

另外,周靄聯(lián)還將所見藏香、馬匹等予以記錄②參見(清)周靄聯(lián):《西藏紀游》卷2,點校本第50—55頁。:藏香長二三尺,細如縷,有紅色、黃色,每數(shù)十枝或百枝以絨束之,番人爇以禮佛及迎送官長。

藏香以后藏入貢者為佳,有紅黃二色,其細者一種名盛安工卡③前文和瑛記為“盛安貢恰”。最勝,香內(nèi)以馣吧、吉吉諸香加藏紅花為之,故香甜觸鼻。前藏色拉寺香亦佳。其余饋送者遼薄價省,皆不甚地道。其大如筆管者,每支價值一金,不可多得。

藏地馬匹購自霍耳及青海等處,價甚昂。馬以察木多邊界波迷(按:波密)所出者骨格權奇,登山如履平地,佳者不可多得。夾壩所乘之馬瘦而多力,上山如飛,云以牛羊肉干喂養(yǎng)者。藏馬皆不可至內(nèi)地,過夏則遍體生黃水瘡,無藥可治,耐寒不耐暑也。

四、小結

藏地紀游紀行作品,清代以前并不多見。查《四庫全書總目》《中國叢書綜錄》《販書偶記》等大型書目,游記在史部地理類中歸為一屬,分為紀行和紀勝兩種。但其中有關西藏之紀行紀游在清之前幾乎不得見。清以來,經(jīng)略西藏、設官溝通往來,舟車所至,漸次出現(xiàn)紀行文字流傳。本文所輯游記即為此。紀行作者皆為第二次廓爾喀戰(zhàn)爭期間奉命進藏履職的軍旅及官員,所記西藏諸相與其他史料相比較,具有以下幾點突出的特點:

(一)記述了其他官私史書基本沒有記載的史料

歷來官私史料記事風格重政治而輕社會,偏宏大而略細節(jié),故而歷史多為帝王將相的歷史。所幸史學界近年來從向上看逐漸向下看,作為歷史組成部分的社會生活、人文地理等越來越成為治史者關注的領域。本文所輯行紀所記載的貢象運送、上下密院日常以及駐藏大臣與班禪額爾德尼的交往關系、駐藏大臣巡邊的路線、環(huán)境,藏地的衣食住行、物產(chǎn)風物等,都是行紀著重記載的史料。

(二)對其他文獻的有益補充和印證

除了有關第二次廓藏戰(zhàn)事的詳細情景比如廓爾喀納降的場面及行紀史料獨有的記載外,作為一種目擊者的親身體驗,行紀也是對其他文獻的有益補充和印證。比如有關金瓶掣簽制度在西藏的實施情況,得倚和瑛《易簡齋詩抄》《西藏賦》等詩文一窺當時效果。

(三)局限與不足

相較其他史料,行紀史料的親歷性和真實性毋庸置疑,很多方面的記載具有唯一性。但這種史料也有其局限和不足,比如受制于入藏者在藏時間的長短以及旅行者個人自身素質,有些行紀忠實記載了看到了什么,而沒有正確解釋為什么我看的是這樣?或者由于對西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的不了解,記錄的情況可能有失偏頗甚至時有錯誤記載,這些情況,都需要治史者在甄別之后加以利用。

猜你喜歡
西藏
都是西藏的“錯”
『請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 ???? ?? ??(西藏) ???(薩迦寺)
感受西藏別樣風情
天上的西藏
我在西藏種檸條
神奇瑰麗的西藏
一個人的西藏
論《西藏隱秘歲月》的原型復現(xiàn)
西藏:存在與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