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能力在今年保持合理的增長速度。
ECONOMICS | 經濟
林毅夫
LIN YIFU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名譽院長
2020年是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全面脫貧的一年。要達到這個目標,今年的經濟增長率應該達到5.6%,5.6%的增長從過去的經驗來看不太難,但是“黑天鵝事件”新冠疫情突然暴發(fā)以后,對中國經濟有巨大沖擊。
不僅是中國,現在全球21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都有確診案例,對其經濟與社會的沖擊也非常大。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必須放眼新冠肺炎疫情對全世界的沖擊情況,才能更好地了解對中國的沖擊到底有多大,以及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對于世界經濟的預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已經在連續(xù)調低增長預期。
今年以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后,美國成為重災區(qū),并對當地金融、經濟與社會造成明顯沖擊,其中美股在3月8日后連續(xù)四次熔斷。而美國股票市場崩盤以后也影響到部分國家股票市場緊跟下跌近40%。與此同時,疫情還導致美國失業(yè)率急劇增加。5月8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失業(yè)率已達14.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美國失業(yè)率最高的一次。
為此,美聯儲動用7 000億美元救市,還宣布無限量數量寬松的貨幣政策,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則出臺2.2萬億美元的財政援助計劃用于幫助困難家庭和企業(yè),其規(guī)模達到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的10%。
不僅是美國,包括非常保守的德國也出臺財政救助計劃,規(guī)模達到GDP的10%,英國、加拿大、日本的財政刺激計劃則最少是GDP的10%,最多達到2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月的《全球經濟展望》中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是-3.0%。世界貿易組織還預測,今年全球貿易最多將下降32個百分點。
就國際情況來看,今年不能指望出口拉動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必須更多地依靠國內。過去,我常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還有年均8%增長的潛力,在正常情況下,即使國際經濟情況不好,靠國內自己的投資和消費達到5.6%的增長甚至更高,應該不難。
但是,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大傳染病,它既影響到需求面,也影響到供給面,既影響城市,也影響農村,影響國內,也影響國外。
在此沖擊下,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為-6.8%,這是自1992年開始有季度的統(tǒng)計數據以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也是改革開放以后不曾有過的嚴重負增長,給今年第二、第三和第四季度的增長壓力都加大許多。
考慮到目前還沒有研制出新冠肺炎疫苗,需要防止疫情的第二輪暴發(fā)和輸入型傳染,所以疫情防控必須常態(tài)化,再加上外貿的情況不好,我估計第二季度經濟僅能實現比較緩慢的復蘇,全年經濟增長可能主要依靠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拉動。
如果第三、第四季度經濟能夠反彈到10%增長,全年經濟增長預計可達3%~4%。而要實現今年經濟增長5.6%以上的目標,第三、第四季度經濟增長則必須達到15%以上。
對中國來說,目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仍有相當大的空間,再加上政府的執(zhí)行能力,大家共同努力并非不可達到這個目標。若按照全球經濟增長今年預計是-3%的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如果能達到3%以上,已經高出全球6個百分點。
現在,中國已經按以往應對經濟危機的經驗提出“新基建”,這既能創(chuàng)造投資需求,還能給未來的經濟發(fā)展打下基礎。同時,為受疫情影響的家庭提供必要的支持,并通過發(fā)放消費券來擴大內需,維護社會穩(wěn)定,相信中國有能力在今年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速,于擺脫疫情危機后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