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鬼谷子》八論看對《孫子兵法》的傳承

2020-11-30 15:12:28趙承鳳
孫子研究 2020年3期
關鍵詞:鬼谷子孫臏孫子兵法

趙承鳳

鬼谷子是一個神秘無比的千古奇人,《鬼谷子》也是一部奧妙無窮的千古奇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枝吐著智慧芳香的奇葩。鬼谷子既是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的開創(chuàng)者,又是謀略家鼻祖、兵法家大師、智慧家化身。鬼谷子不但以捭闔之術、縱橫之策培養(yǎng)了蘇秦、張儀,而且以謀略之道、全勝之策培養(yǎng)了孫臏、龐涓、尉僚等高徒。鬼谷子還有一個杰出的貢獻,就是把自己批注過的《孫子兵法》傳給了孫臏,從此《孫子兵法》在世間流傳開來。正如戰(zhàn)國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韓非子所言:“境內皆言兵,藏孫吳之書者家有之?!?/p>

對此,清代楊景淳《鬼谷四友志》是這樣記載的:“其夜輪著孫臏值宿,先生向枕下取出一卷文書,告臏道:‘此書乃汝祖《孫武子兵法》十三篇,向因汝祖獻于吳王闔閭。闔閭用其族,大破楚師。后闔閭惜此書,不欲廣傳于人,乃置以鐵柜,藏于姑蘇臺屋楹之內。自越王勾踐用范蠡、文種計,選進西施、鄭旦二美女,以迷吳王之心;又饋大木以成其策臺娛樂,勞苦百姓以逸待疲,遂滅吳倡霸。又將姑蘇臺焚毀,故此書不傳。因吾向與汝祖有交,求得其書,親為注解,行兵秘密盡在其中。未嘗輕授一人,今見子心術忠厚,特以付子。’孫臏嘆然道:‘弟子少失父母,遭國家多故,宗族離散,雖知祖父有此書,實未傳領。吾師既有注解,何不并傳之龐涓而獨授于臏也?’先生笑道:‘得此書者,善用之為天下利,不善用之為天下害。涓非佳士,豈可輕付哉?’于是孫臏接書,攜歸自己臥室,受先生命,不敢私與眾弟子觀看。閉戶獨自拂幾焚香,將書卷攤置案上,逐篇依次細讀。那十三篇:一曰,始計篇。二曰,作戰(zhàn)篇。三曰,謀攻篇。四曰,軍形篇。五曰,兵勢篇。六曰,虛實篇。七曰,軍爭篇。八曰,九變篇。九曰,行軍篇。十曰,地形篇。十一曰,九地篇。十二曰,火攻篇。十三曰,用間篇。

“這兵書篇法,真通天徹地之才,神出鬼沒之機,加之注釋精詳,心無阻滯留難,孫臏得之,如獲珍寶,晝夜研誦。三日之后,先生遽向孫臏索取原書。臏出諸袖中,雙手繳還先生。先生逐篇盤問,臏對答如流,一字不遺。先生喜悅道:‘子用心如此,汝祖為不死矣。’”

筆者反復閱讀《鬼谷子》,又有兩點“新發(fā)現”:一是鬼谷子是一位預言家。比如龐涓學徒三年,要求下山。鬼谷子說我送你兩句話:遇羊而榮,遇馬而瘁。龐涓到魏國拜見魏王,正巧魏王在吃烤全羊。魏王見龐涓形貌偉岸,談吐不俗,便封其為將,正應了鬼谷子“遇羊而榮”。后來,龐涓于馬陵道慘敗自刎而死,又應了“遇馬而瘁”。二是鬼谷子的確是一位兵家,對兵學有獨到見解。他對孫臏說:“兵”字下邊有兩點,如兵有兩條腿,作戰(zhàn)制勝就靠這兩條腿;兵若無腿,就成了“丘”字,必敗無疑。由此看出,《孫子兵法》專設《行軍篇》,其意義就在于此。同時,筆者看到,在《鬼谷子》一書中,處處打著《孫子兵法》的印記。《鬼谷子》與《孫子兵法》許多思想論點都是文之相通、一脈相承的,甚至有許多語言都只字不差。下面就其“八論”思想的源流傳承簡述如下:

一是知論。“知彼知己,勝乃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边@是《孫子兵法·地形篇》中的一句名言。孫子非常推崇知勝,明確提出:“知勝有五:知可以戰(zhàn)與不可以戰(zhàn)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薄秾O子兵法》六千余言中,僅“知”字就講到79處,反反復復講明一個道理,就是“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鬼谷子對《孫子兵法》的“知論”心領神會,不僅全盤繼承,而且有所創(chuàng)造。他在《反應篇第二》開篇即言:“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反以觀往,覆以驗來;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痹谶@里,鬼谷子明確提出了知古知今、知彼知己的概念。在此基礎上,他還提出了“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的觀點。眾所周知,兵法中強調知彼知己,是知彼在前,知己在后,知彼比知己更加重要。與孫子不同,鬼谷子則更強調知己,認為知彼建立在知己的基礎上,知彼是從知己類推而得,即所謂“自知而后知人也”?!豆砉茸印芬粫谝淮笞⒓姨蘸刖霸诖俗⒃唬骸爸苏咧?,自知者明。智從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先須自知也?!惫P者認為,從軍事學的角度看,知彼知己,知彼比知己更重要;從縱橫學的角度看,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強調從自己開始,也是一語中的,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fā)展。

在“知論”中,孫子和鬼谷子都強調先知,孫子在《用間篇》中道:“故明君賢將,所以動而勝人,成功出于眾者,先知也?!惫砉茸釉凇秲乳サ谌分幸仓赋觯骸暗闷淝?,乃制其術,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開。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萬物。”孫子指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驗于度,必取于人,知敵之情也。”而鬼谷子則強調圣人成事皆以得情為重,以先知為要,如此,則可控制萬物。這就清楚地告訴我們先知其情是孫子和鬼谷子“知論”的核心和精髓。

二是謀論?!秾O子兵法》有句名言曰“上兵伐謀”,《鬼谷子》的經典名言則是“凡謀有道”?!秾O子兵法》專設《計篇》《謀攻篇》,將謀略之道、用兵之法講得出神入化,而《鬼谷子》專設揣、摩、權、謀、決、符言6 篇,將其揣摩之計、權衡之術、謀略之策、決斷之法,講得頭頭是道?!胺仓\有道”是鬼谷子謀略思想的靈魂。他認為謀略不是瞎參亂謀,而是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與道相追”,這個“追”,其義曰“隨”,謀略追隨要符合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才是“圣人之制道”。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凡謀有道”呢?鬼谷子提出了“六謀”,即謀于眾智、謀于古今、謀于隱匿、謀于周密、謀于奇正、謀于實意,這樣“通達計謀”,才能“策無失計”。筆者認為鬼谷子“凡謀有道”的這六謀,就是對孫子“上兵伐謀”的傳承與發(fā)展。

三是因論?!秾O子兵法》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論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睋?,人民大學黃樸民教授曾概括為《孫子兵法》是因情學,筆者認為是很有道理的。

“因論”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人們普遍論述的話題之一。在黃老道家,“因論”作為一種“君術”,是無為之道,《慎子·因循》篇說:“天道因則大,化則細。因也者,因人之情也?!北野选耙颉弊鳛榭藬持苿俚囊粋€重要原則?!秾O子兵法·虛實篇》說:“因形而措勝于眾。”《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引孫臏的話說:“善戰(zhàn)者,因其勢而利導之?!笔钦f善于打仗的人,都是根據戰(zhàn)場上的形勢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秴问洗呵铩Q勝》也說:“凡兵,貴其因也。因也者,因敵之險以為己固,因敵之謀以為己事,能審因而加,勝則不可窮也?!币?,就是利用敵人的天險,把它當作自己的防守陣地;利用敵人的謀略,把它當作自己的取勝之道。能根據戰(zhàn)場形勢的變化并加以利用,勝利就是沒有窮盡的。這些都是兵家重視“因”的言論。集縱橫家、兵家于一身的《鬼谷子》也說“因”。其在《忤合》篇說:“反覆相求,因事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間,立身、御世、施教、揚聲、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币庵富蚍椿蚋玻魄笫吕頃r,都要根據事物的具體情況來制定策略。因此,圣人在天地之間,立身御世,都是順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看天時是否相宜,據此來做相應變化。《鬼谷子》把“因”引入縱橫學說的理論領域,并把“因”看作處理游說和謀略等問題的一個原則和總方法,強調處事“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注重運用因果關系,由原因探尋結果,由結果追索原因,在因果關系中求得實情。用陶弘景的話說:“得其所因,則其情可求;見情而謀,則事無不濟?!苯又?,鬼谷子闡述了貴因之術,即:“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惫砉茸又v的這六個“因”字,就是孫子 “因其勢而利導之”“因敵變化而取勝”的靈活運用。只有這樣才能料事如神,用兵如神,處事如神。

四是勢論?!秾O子兵法·勢篇》指出:“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鷙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jié)也。是故善戰(zhàn)者,其勢險,其節(jié)短;勢如弩,節(jié)如發(fā)機。”“故善戰(zhàn)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任勢者,其戰(zhàn)人也,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zhàn)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仞之山者,勢也?!惫砉茸影褜O子的“勢論”引入縱橫學,他說,“勢者,利害之決,權變之威”,主張“立勢而利事”。他在講述分威散勢時,甚至用了與《孫子兵法》幾乎相同的語言,如“譬若決水于千仞之堤,轉圓石于萬仞之谷”,以形成勢不可當之勢?!豆砉茸印吩诰唧w分析任勢、用勢時,曾提出“立勢”“威勢”“散勢”等法。孫臏得孫武、鬼谷子“勢論”之真?zhèn)鳎匾浴百F勢”著稱,明確提出,用兵作戰(zhàn)的原則有四項:陣、勢、變、權。深刻理解了這四項原則,才能夠擊敗強大的敵人。使用兵勢的人,是攻敵無備、出敵不意。孫臏還把“勢”看作改變力量對比、轉化敵我勢態(tài)、戰(zhàn)勝強敵眾敵的重要手段,提出“積疏相變”“眾寡相變”“便勢利地”、因勢利導等扼制敵軍的優(yōu)勢,改變我軍的劣勢,打破敵我的均勢,能動地奪取戰(zhàn)爭的勝利。孫臏指揮桂陵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無一不是造勢、任勢、乘勢的結果,以至在歷史上留下“圍魏救趙”“批亢搗虛”“減灶誘敵”等千古傳奇。

五是制論?!吧茟?zhàn)者,致人而不致于人”,這是《孫子兵法·虛實篇》的名言。對此要義,清代朱煌漫曾有如下一段精辟的評價:“兵法不外乎攻守,而以攻為守,以守為攻,千變萬化,不外乎‘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一句。攻守之法,不外乎奇正,而正中有奇,奇仍歸正,千言萬語,不出乎‘多方以誤之’一句。奇正之法,不外乎分合,而能合而又能分,能分而又能合,千頭萬緒,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一句。此更要而又要,簡而又簡之論?!惫砉茸訉O子 “制人而不制于人”一句非常推崇,他在書中幾乎用相同的語言兩次提到。一次是在《謀篇》中說:“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制于人。制人者,握權也;見制于人者,制命也。”意思是說做任何事情,貴在制約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所控制,控制了別人,自己掌握了主動權,就能操控別人的命運。第二次是在《中經》篇中進一步指出:“道貴制人,不貴制于人也。制人者握權,制于人者失命?!币庵笧槿颂幨轮?,貴在控制別人,而不是被別人所控制。制服別人就掌握著主動權,被別人控制就會失掉性命。由此看出,爭取主動,力避被動,先發(fā)制敵,牢牢把握主動權,這既是孫子重要的戰(zhàn)略思想,也是鬼谷子縱橫捭闔的重要原則。不管是作戰(zhàn)制勝,還是謀篇布局,或是開展工作,打開局面,都是需要認真把握的。

六是環(huán)論?!碍h(huán)”是《鬼谷子》十分重要的思想。他在書中兩次講到“環(huán)”。他先在《捭闔》篇說:“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隱而入。陽還終陰,陰極反陽?!庇终f:“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闔也。”這里只講了天地陰陽環(huán)轉之道,還沒有說出“環(huán)”字。接著,他在《內楗》篇明確提出了“環(huán)”字,“環(huán)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意謂或入或出,像圓環(huán)一樣,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轉換,讓人不知他的所為。正如陶弘景注云:“去就之際,反復量宜,如圓環(huán)之轉,因彼變化。雖優(yōu)者莫知其所為,如是而退,可謂全身大儀,儀者,法也?!边@里說的大儀,就是大法,即基本法則。第二次是在《忤合》篇指出:“凡趨合倍反,計有適合?;D環(huán)屬,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凡事都有趨向于融合統(tǒng)一或者朝背逆相反方向發(fā)展的兩種趨勢,尊重“趨向”與“背反”之客觀規(guī)律,乃是計謀適合與否之關鍵。且兩者之間相互轉化,首尾相互連接起來像圓環(huán)一樣,用計施謀如果要恰當合適的話,就要能夠像圓環(huán)一樣隨著形勢的變化及時應對,或從趨合的方向或從背反的方向來采取相應的措施。

看了鬼谷子圓環(huán)之論,我們很自然會想起《孫子兵法·勢篇》的一段話:“凡戰(zhàn)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聲不過五,五聲之變,不可勝聽也。色不過五,五色之變,不可勝觀也。味不過五,五味之變,不可勝嘗也。戰(zhàn)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huán)之無端,孰能窮之? ”可以看出,鬼谷子的環(huán)轉因化之論與孫子的循環(huán)之無端如出一轍。

由中華書局出版的許富宏譯注的《鬼谷子》“前言”中說,把陰陽關系形象化地比喻成“圓環(huán)”,始于《鬼谷子》。北宋時期,周敦頤畫陰陽魚圖,實際上得到了《鬼谷子》的啟發(fā)。我認為鬼谷子“環(huán)”的理念,很明顯是從孫子“循環(huán)之無端”的思想沿襲而來的。鬼谷子講的“陽還終陰,陰極反陽”,陰陽環(huán)轉因化,沒有窮盡,這和孫子講的“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奇正之變,不可勝窮”是一脈相承的。鬼谷子在“轉圓法猛獸”中講到的“轉圓者,無窮之計”,提示人們處理事情時就像不停轉動的圓環(huán)一樣,不斷尋找合適的智謀,使無窮計謀源源不斷地產生出來。正如陶弘景所注“圣智之不窮,若轉圓之無止”,這進一步說明了鬼谷子與孫子循環(huán)之無端思想的一致性。

七是虛實論。唐太宗李世民曾評價:“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虛實。”《孫子兵法》專設《虛實篇》,明確提出“避實而擊虛”的謀略思想。他說:“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睂O子把這一思想概括為八個字“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那么,怎么才能做到避實擊虛呢?孫子在《勢篇》有這樣一句名言:“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币馑际钦f指揮部隊打擊敵人如同以石擊卵一樣,這是屬于“虛實”原則的巧妙運用。孫子在《形篇》還進一步講道:“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边@是古代兩種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二十四兩為一鎰。以鎰稱銖就是用重的砝碼稱量輕物。比喻以重馭輕,輕而易得。這就告訴我們,用兵作戰(zhàn),不但要選弱的打,從敵人的弱處開刀,而且要集中優(yōu)勢兵力“以十攻一”“以眾擊寡”。軍事科學院吳如嵩教授曾經講過一句非常生動的話:《孫子兵法》就是拿著石頭砸雞蛋,石頭碰石頭我不干。鬼谷子深諳《孫子兵法》這一精髓,他在《本經陰符七術·分威法伏熊》中說道:“以實取虛,以有取無,若以鎰稱銖?!倍潭?3 個字,把孫子“虛實論”思想闡釋得淋漓盡致,運用得恰到好處。

八是德論。對《鬼谷子》一書,歷史上曾有許多非議和詆毀,認為鬼谷子的智慧實在太過現實,與儒家所推崇的仁義道德大相徑庭。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片面的,是不公正的。鬼谷子既遵循道家,崇尚兵家,也效法儒家。他在書中兩次提到要學習儒家典籍《詩經》和《尚書》,《內楗第三》曰:“由夫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先取《詩》《書》?!逼湟馑际钦f:進行游說時,要遵循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等方面進言,從《詩經》《尚書》中征引語句。在《中經》中又進一步指出:“有守之人,目不視非,耳不聽邪,言必《詩》《書》,行不淫僻,以道為形,以德為容?!边@些要求與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是一致的。

《鬼谷子》書中13 次講到“德”字,指出:“主事日成者,積德也。”他既提出了“立功建德”,又提出了“以德養(yǎng)五氣”“施德養(yǎng)”“德生于和”等推崇德行的方法,指明了“崇德之術,在于恢宏博納,山不讓塵,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流,故能成其深;圣人不拒眾,故能成其大”,說明“神明之德術正靜,其莫之極”。意指做到了這些,就沒有什么能比得上的。《鬼谷子》在《符言篇·第十二》中還要求,身居君主之位的人,應保持“安、徐、正、靜”的態(tài)度,這與《孫子兵法》中講的“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和“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等名言一脈相承。

鬼谷子的“德論”內涵豐富,是對孫子為將五德“智、信、仁、勇、嚴”的發(fā)展。《孫子兵法》中通篇沒講一個“德”字,但是他講的靜幽正治、愛兵如子、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等論述,字字體現著為將之德的光輝。

猜你喜歡
鬼谷子孫臏孫子兵法
翰墨乾坤
學習與研究(2022年9期)2022-10-09 05:35:20
《孫子兵法》組歌
黃河之聲(2021年11期)2021-09-18 03:08:24
孫臏與龐涓
試探《鬼谷子》軍事思想
孫子研究(2016年4期)2016-10-20 02:38:10
聰明的孫臏
談對《孫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軍事歷史(2002年1期)2002-08-16 07:33:00
全國鬼谷子與縱橫家文化研討會概述
軍事歷史(2001年3期)2001-08-21 02:13:26
涌入日本的《孫子兵法》
軍事歷史(1992年1期)1992-08-16 02:14:40
《孫子兵法大全》開始編纂
軍事歷史(1990年2期)1990-01-18 08:40:39
孫臏和《孫臏兵法》
軍事歷史(1986年2期)1986-08-21 06:21:00
夹江县| 安徽省| 武鸣县| 乐至县| 平南县| 图木舒克市| 且末县| 重庆市| 奇台县| 辽阳市| 沈丘县| 水富县| 佛学| 静海县| 香港| 安庆市| 凤山县| 剑阁县| 黔西县| 揭东县| 浠水县| 柘荣县| 杨浦区| 永寿县| 团风县| 昆山市| 宝坻区| 莎车县| 武宁县| 定边县| 泉州市| 湟源县| 金山区| 曲靖市| 辉南县| 定边县| 策勒县| 克拉玛依市| 财经| 隆德县| 盈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