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薇霖,周 巍
三江侗族自治縣是我國侗族建筑群保存數(shù)目最多、保存狀況較完好的文化遺產大縣,享受“世界樓橋之鄉(xiāng)”的美譽,轄區(qū)內的永濟橋、岜團橋、馬胖鼓樓、和里三王宮先后被國務院授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底,三江侗族自治縣的高友、高秀、高定、平寨、巖寨和馬鞍寨六個村寨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備錄名單》,侗寨“申遺”之行揚帆起航。侗寨也以其獨特的村寨建筑和民俗風情打開旅游業(yè)市場,吸引游客的紛紛到來。近年來,村民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逐漸改變,尤其是年輕一代追求現(xiàn)代化生活,忽視對侗寨傳統(tǒng)建筑的保護。隨著風雨侵蝕原來古老的木構建筑也面臨損壞,加上村寨基礎設施不足和火災危害的隱患,侗寨傳統(tǒng)村落的保護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以宣傳片形式向大眾普及侗寨傳統(tǒng)村落保護意識,促進當?shù)芈糜伟l(fā)展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共存,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呼吁方式。拍攝技術隨著智能科技的進步出現(xiàn)翻天覆地的變化,無人機航拍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拍攝方式,能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增加宣傳片的沖擊力,為創(chuàng)作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在現(xiàn)代影像拍攝中越來越得到廣泛運用。
航拍又稱空中攝影或航空攝影,是從空中對地球地貌、城市景觀、工程建筑進行攝影攝像的活動。航拍技術首先興起于國外,1858年法國著名攝影師納達爾冒著生命危險在熱氣球上用老式相機拍出系列照片,第一次向人類展示高空俯視拍攝的魅力,被譽為“上帝的視角”。此后越來越多的航拍愛好者絞盡腦汁,挖掘航拍新途徑,歷史上出現(xiàn)過以風箏、火箭、甚至是鴿子作為升空搭載平臺的航拍案例。早期進入影像領域的航拍主要以直升機為主,拍攝成本高,且攝影師高空作業(yè)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只有大型影視制作公司或電視臺才具有航拍的能力。隨著無人機的誕生,其體積小、成本低,且技術發(fā)展越來越成熟,搭載高清像素鏡頭后實現(xiàn)航拍的功能更加靈活便捷。無人機使航拍變得更加“平民化”,漸漸受到攝影愛好者的青睞。
無人機體積小,重量輕,外出攜帶方便,不受城市鬧區(qū)或高山野嶺等環(huán)境的影響。甚至沒有攝影師的落腳點,無人機也能通過遠距離遙控獲取所需角度的拍攝。由于不需要攝影人員參與飛行過程,規(guī)避攝影人員的作業(yè)風險,也擴大高危風險領域的主題拍攝,如懸崖峭壁、天坑、密林、火山等未知領域,為人類探索自然奧秘創(chuàng)造了可能。無人機具有其他航空器無法比擬的靈活操縱,對起降場地和跑道無限制,能實現(xiàn)垂直起降、穩(wěn)速懸停,飛行范圍可控。無人機能實現(xiàn)一定距離的超低空拍攝,尤其是在大型體育賽事、廣場集會活動的拍攝中應付自如。搭載防抖鏡頭后無論是拍攝照片或者視頻,都能得到清晰流暢的畫面,滿足大部分航拍的需求。
無人機航拍提供獨特的拍攝視覺,通過航拍從高處俯瞰大地獲得一覽無余的廣闊視野,極具視覺沖擊力。但要獲得出色的攝影效果,避免拍出呆板的衛(wèi)星云圖,也要講究無人機的飛行操縱與攝影技巧的結合。一般消費級無人機搭載廣角定焦鏡頭,變焦靠無人機的移動實現(xiàn),通過無人機的移動實現(xiàn)被攝物體與鏡頭之間推、拉、搖、移、跟、旋的運動,并決定航拍特效的獲取。
三江侗寨傳統(tǒng)村落具有悠長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俗源遠流長,是當?shù)孛褡逦幕妮d體和縮影,對于人類學、社會學、民俗學等社會學科的研究具有深遠價值。三江侗寨原始文化元素保留完整,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侗族大歌、木構建筑營造技藝、侗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侗家兒女生息繁衍中得到一定的傳承和保護。要引起觀眾對侗寨傳統(tǒng)村落保護宣傳片的共鳴,就要挖掘侗寨傳統(tǒng)村落獨特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后蘊含的價值,以真實生活、真人真事為基礎,傳統(tǒng)拍攝與航拍相結合,呈現(xiàn)豐富多彩的視覺盛宴,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橫跨林溪河的程陽永濟橋和位于岜團寨旁邊的岜團風雨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橋齊名卻各具特色。程陽風雨橋是是石墩木結構樓閣式建筑,全橋不用一釘一鉚,鑿木相吻,以榫銜接,是侗族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岜團橋是座造型獨特的人畜分道風雨橋,由兩名侗族梓匠同時各從一頭建起,各有風格卻渾然天成地融合一體,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侗族建筑藝術的珍品。還有馬胖寨中的馬胖鼓樓,以及富有特色的吊腳樓、寨門、水碾、城墻、古廟、青石板以及山坳間分布的大大小小侗寨村落等,都是主要的拍攝素材。航拍前要構思相應的拍攝方法來呈現(xiàn)它們的特色。
橋類的航拍通常采用與橋類建筑成一定角度的向前推進拍攝。座落田頭兩間的風雨橋,考慮結合其地理環(huán)境的田園性,先以貼近稻田、河面的直線低空拍攝為主,仿佛以田間蜻蜓的視覺緩緩向風雨橋飛近,逐漸呈現(xiàn)風雨橋的雄偉風姿,然后斜線上升越過橋頂,呈現(xiàn)風雨橋橋亭橋廊的建筑細節(jié)。大型橋梁的航拍,要考慮突出其規(guī)模。以三江風雨橋為例,該橋全長368米,橋面寬16米,有7個橋亭,規(guī)模和長度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三江風雨橋橫跨洵江,連接縣城鬧市兩端,為突出其高大、壯觀的氣勢,可以高空俯拍呈現(xiàn)該橋全貌,或從橋前的中軸線位置起飛,穿越橋亭,給觀眾帶來親身穿越風雨橋的體驗感。
鼓樓是侗寨建筑最顯著的標志,主要用于集眾議事、迎賓送客、踩堂祭祖等。侗寨村落以鼓樓為中心向四周擴散,錯落有致。鼓樓等標志類建筑的航拍,為突出建筑的地位和細節(jié)常以環(huán)繞拍攝為主。為呈現(xiàn)樓檐翹角和塔頂?shù)膶毢J或千年鶴等吉祥造型,可放慢鏡頭速度圍繞塔身以螺旋向上環(huán)繞方式拍攝。
綠水青山中的侗寨村落,建筑古樸、雅致,片片梯田層疊錯落、縱橫阡陌。為突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活,先以遠處青山的航拍鏡頭作為整個環(huán)境的開場,再轉場高空全景拍攝侗寨全貌,并緩緩拉近捕捉炊煙、農田、耕牛等生活化的場景,營造走進桃花源般的氛圍。
近年來,無人機航拍的普及也帶來一些安全隱患,無人機墜機傷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甚至還有“黑飛”干擾民航飛行安全的違法事件。無人機飛手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的管束,執(zhí)行航拍任務時不要過于追求特效而進行高難度的飛行,以免出現(xiàn)墜機造成事故傷害。
要完成出色的航拍,需要綜合運用攝影基礎知識,除了講究構圖的精美,還要考慮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天氣對無人機的飛行有一定的制約,為保證無人機的正常飛行,應提前考察拍攝地點的環(huán)境,掌握氣候變化,日出日落的規(guī)律,從而合理安排拍攝順序和轉場頻率,讓天氣和光線順應作品的意境。
無人機航拍給傳統(tǒng)拍攝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沖擊體驗,給宣傳片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帶來很多創(chuàng)新,不僅豐富拍攝內容,還延伸攝影師的想象力。目前,由無人機協(xié)助完成拍攝的宣傳片之一《侗族木構建筑營造技藝》,已經在柳州群眾藝術館展播,得到觀眾的一致好評。隨著越來越多相關系列片拍攝的完成,無人機航拍將在侗寨傳統(tǒng)村落保護宣傳片的拍攝應用中大放光彩。